(中国电建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
概要:在海外电厂煤码头的设备管理中,由于海外技术、人员、物资等条件限制,设备可靠性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难度。为减少设备故障,提高码头经济效益,必须采取主动性、预防性以及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手段,增加设备可靠性。
关键词:电厂;煤码头;设备可靠性;预防性维护;经济效益
在电厂煤码头设备使用过程中尤其是海外特殊环境下,重生产、轻设备,重维修、轻预防等现象普遍存在,往往待设备出现故障后才进行被动性维护,这样不仅需要投入较多时间和资金,且设备的可靠性得不到既定的保障,甚至可能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长时间的停机从而影响电厂燃煤的供应。海外电厂煤码头设备可靠性管理仍需创新与提高。
巴基斯坦某电厂煤码头自2017年8月投产以来,在设备管理上结合电力行业与港口行业特点,对设备可靠性管理进行了实战性摸索与创新。本文作者拟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简论对设备可靠性管理的见解。
一、电厂煤码头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备管理人员的设备可靠性管理理念缺失
设备管理人员尤其是外籍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可靠性管理理念缺失,通常将主要精力放在设备的使用和日常消缺维修当中,忽略对设备故障的分析以及故障的预防,对设备的管理仍处在被动处理阶段。
(二)缺乏可靠性评估指标
码头设备可靠性管理工作中缺乏足够的基础指标数据可用于评估可靠性,可靠性评估工作缺乏有效参数。
(三)设备可靠性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码头设备可靠性是综合性指标,涉及到设备管理的各个方面,需要全面的管理制度支撑。在码头设备可靠性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缺乏完整、系统的设备可靠性管理制度的支撑,管理制度偏向于故障处理而轻预防,而且部分管理制度脱离自身实际,可操作性不强,设备可靠性管理工作主观性较强,缺乏必要的量化约束和指导。
以码头常见的注脂润滑为例,由于缺乏操作性较强的制度指导,设备养护人员往往对设备的润滑点识别缺失、给脂量没有策划、润滑频率策划不合理。而科学的注脂润滑保养方式要求设备管理人员收集大量技术资料,进行大量的试验与科学分析,对设备润滑点的点数、注脂量及润滑周期进行细节量化,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使注脂工作有具体的量化指导。
二、煤码头设备可靠性管理措施
(一)强化设备管理人员的可靠性管理理念
码头设备维护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预防性维护和故障维护。故障维护是指在设备出现了故障之后再开展的一种完善措施和补救措施,属于典型的被动维护,它会严重影响到设备的可靠性。而预防性维护则不然,它属于一种主动维护,是在还没有出现故障之前就开展相关检测及预防措施。在平常的工作当中,要对设备管理人员尤其是外籍设备管理人员加强培训,贯彻主动维护思想,加强主动维护力度,最大限度地让设备维修率降低。
(二)合理确定可靠性评估指标
根据电厂煤码头的特点,对于码头单独设备或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指标,笔者选择以下四个做简单介绍:
(1)计划停运系数:计划停运系数=计划停运小时/统计期间小
时×100 %;
(2)非计划停运系数:非计划停运系数=非计划停运小时/统计期间小时×100 %;
(3)可利用系数:可利用系数=可利用小时/统计期间小时×100 %;
(4)降低出力系数:降低出力系数=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统计期间小时×100 %。
对上述可靠性评估指标的控制可根据整个电厂的要求或设备特性设置合理值,以作为码头设备可靠性评估考核的依据。
(三)健全和优化码头设备可靠性管理制度体系
海外电厂煤码头可靠性管理,必须结合所在国特殊情况,兼具电力行业及港口行业的特点。要从制度上对可靠性管理进行完善和优化,建立完整、系统化的双语版设备可靠性管理制度体系,重视对中外籍员工的管理制度的培训工作,在职责明晰、责任到人的前提下,确保码头设备的安全可靠。
1.建立并完善巡回检查管理制度
巡回检查制度是两票三制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其是码头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制度,也是码头设备可靠性管理的基础性制度。码头应设置专职巡检人员按照巡回检查路线图对码头设备和系统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检查。巡回检查路线图应全面、合理,巡检点应详细、明确。检查的内容包括DCS画面、设备系统运行及备用状态、相关参数指标(如压力、温度、电流、电压、等)、异常和故障现象(异音、发热、松动、损伤等)。巡回检查时,检查者应携带必要的专用工具测量相关数据,摸索设备运行规律,并做好记录。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检查者应首先向相关负责人汇报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予以消除,消除不了的应逐级向上汇报,同时提出事故预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通知检修。
图1:卸船机巡检路线图实例
2.建立并完善定期工作管理制度
定期工作管理制度是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隐患,及时处理或制定防范措施,保证备用设备的正常备用和运行设备的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码头定期工作主要包括定期试验、定期轮换、定期维护、定期测试、定期检验、定期校验、定期检修、定期给油脂八项内容。定期的工作的制定应有良好的可行性,应有明确的工作内容、执行周期、工作标准,必要时应有执行方案。定期工作应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检修和运行定期工作应分工明确,定期工作过程中应认真做好记录,不得弄虚作假。设备管理负责人应定期对定期工作进行评价,并及时完善、修订,确保定期工作的有效性。另外有条件时,定期工作应通过生产管理软件进行电子化管理。
表1:定期工作台账实例
3.建立并完善设备点检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是采用有效的监测手段和分析诊断技术,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的符合性与变化趋势,及时识别设备潜在缺陷,以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故障发生率。
设备点检应做到“五定”:定点、定法、定标、定期、定人。点检方法可采用测量、观察设备状态,询问现场人员等。
点检作业标准尽可能图片化与图表化,方便执行。点检员应按设备分工对设备进行点检,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或故障现象,并记录在点检记录或系统内。点检员及相关专业管理人员需定期对设备点检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劣化倾向,及时掌握设备状况,在发现异常时,应及时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精密点检或技术诊断。
4. 建立并完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是指影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危机人身安全的异常现象(如设备卡涩、松动、断裂、过热、变形、异音、泄露等)。为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力求实现码头设备可靠运行,及时消除设备及系统存在的缺陷,必须对设备缺陷进行规范化管理。
为方便对不同程度的缺陷进行管理,根据缺陷的影响程度以及各个电厂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类,比如划分为零、一、二、三、四类缺陷。各类缺陷的定义须准确、清晰,以便对发生的缺陷进行准确分类,并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对于缺陷处理责任的划分必须明确,缺陷的发现、记录及验收责任应与缺陷处理责任分开,以建立相互制约的机制。
对发现的各类缺陷应设置不同应急预案及处理时间限制,例如零类缺陷当值负责人应立即汇报生产经理,并做好防止缺陷扩大的应急措施,设备维护部门白天15分钟内,夜间20分钟内到达现场,积极组织消缺。设备消缺时间应限制在24小时以内。
设备缺陷应有详细的纸质或电子记录,以便后期查询和统计。对于缺陷管理的指标可采取以下几种:
1.消缺率:消缺率=已消除的缺陷数/缺陷总数*100%
2.消缺及时率=及时消缺的缺陷数/缺陷总数*100%
3.重复发生缺陷率=重复缺陷数之和/缺陷总数*100%
对于上述指标,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评价标准。比如月度设备消缺率不低于95%,年度设备消缺率不低于97%;月度设备消缺及时率不低于98%,年度设备消缺及时率不低于99%;重复缺陷发生率不高于5%。
5. 建立并完善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设备检修管理是提高检修质量和设备健康水平,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通常情况下,电厂煤码头的检修管理应与电厂相结合。
电厂通常按设备运行周期和重要程度将检修分为A/B/C/D四个等级。电厂煤码头设备检修分级定义虽然与电厂有所区别,但是可参考其定义将码头检修分为A/B/C/D四个等级。一般来说,A/B/C级检修为计划性检修,D级检修为临时对主要设备的附属系统和设备进行消缺。
码头运维单位应根据电厂年度检修计划编制码头设备年度检修计划,尽可能的将长时间影响卸煤出力的A/B级检修安排在电厂同级检修时间段内,以保障电厂燃煤供应安全。对于月度检修计划,应根据上级主管单位批准的年度检修计划、设备磨损规律、状态检测分析结果、季节性检修、煤场储煤量及来船计划等情况进行编制。
在检修前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比如A级检修前应根据情况编制《检修前设备评估报告》、《检修准备任务书》、《检修管理策划书》、《检修开工条件自查报告》《检修文件包》等内容。
若码头运维单位自身检修人员不足以应对大规模检修,应提前进行各专业检修分包的筛选,并签订分包合同。检修开工前一周,应组织参加检修的全体人员进行入场教育和检修项目安全技术交底,检修时严格执行检修作业相关管理制度,并对检修进度进行严格控制。
在修前、修中、修后、试运启动四个阶段,应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检修质量进行全面管理,确保检修质量受控。
在进行质量验收时,应及时准确填写好验收记录、检修评价,并签字确认,不允许越级验收签字及事后补签。
三、结束语
随着中国电力企业越来越多的走出去,中国企业运营的海外港口电厂也越来越多,煤码头作为电厂的供煤保障,其设备的可靠性管理工作必须得到足够重视。
海外电厂煤码头设备可靠性管理的实质是传统设备管理模式的升级,这种管理模式的投入量并不需要增加太多,通过优化甚至可以突破传统的检修概念从而实现人员的精简,最终实现更高的管理效益。在海外电厂码头设备可靠性管理中,应以预防性维护理念为基础,以可靠性指标为评价依据,以可靠性制度管理体系为手段,使码头设备运行可靠性得到全面提高,更加充分发挥码头设备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兆龙.港口设备的可靠性管理探讨[J].赤子,2014,(6):243.
[2]吕春光.火力发电厂做好设备运行可靠性管理的途径分析[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8,(3):189-190.
[3]李新久.设备运行点检与维护[J].企业管理,2018,(3):32-34.
论文作者:李腾飞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设备论文; 可靠性论文; 码头论文; 电厂论文; 缺陷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管理制度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