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心理干预;白血病患儿;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3-LL
白血病是由造血干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引起的恶性肿瘤,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小儿白血病中所含比例较高[1],具有起病急、病情严重、症状繁杂度高等特点[2],对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干扰。白血病的疼痛包括并发症和化疗引起的疼痛、疾病本身引起的疼痛、治疗引起的疼痛,如骨痛、脾脏痛、神经痛。儿童因其自身年龄身体心智等方面发育尚不成熟,在严格遵从三阶段止痛法的同时,需要医护人员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因此,为更好地针对此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现将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目前针对癌症疼痛的护理策略
1.1 国内护理策略 为了规范重大疾病诊疗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国癌症诊疗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原卫生部医政司制定了《癌症疼痛诊疗规范》( 2011 年版) ,并在全国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3]。随后,全国范围内的医院收治癌症患者的科室先后尝试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或建立“癌痛护理策略团队”,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5]。由于癌症患儿在多数医院不单独收治,而是收治在儿科或肿瘤科,缺乏相关综合护理策略和规范化治疗数据。但结合国内众多文献可得知,虽然每名儿童对疼痛的耐受、应激,不同方式的疼痛干预反应有差别,需要个体化护理方案,但是准确的评估、规范化的癌痛护理流程、经过培训的专业癌痛护理团队等都对儿童癌痛的管理显著的优势和效果。
1.2 国外护理策略 国外疼痛管理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一个是从疼痛控制转变为疼痛管理,一个是疼痛管理由以麻醉医师为主体逐步转变为以护士为主体[6]。针对儿童癌痛而言,护士在儿童癌痛管理中的重要性已经逐步得到认可,由护士主导的儿童癌痛管理团队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团队作用。此外多数研究倡导跨学科合作,认为由护士、医师、麻醉师和药剂师共同组成的癌痛管理小组能最有效地帮助儿童缓解疼痛。也有一些研究[7]认为应该将心理咨询师纳入癌痛管理小组,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儿童从非药物维度缓解疼痛。
2 心理护理干预在减轻白血病患儿疼痛中的应用
2.1病房管理
白血病患儿会对医院环境和各种治疗器械产生陌生和恐惧感,影响了治疗进程和加重患儿的紧张情绪,从而放大治疗过程中所带来的疼痛感。薛晓燕[8]在研究中为患者设置专门的儿童治疗病房,在病房内摆放相关的花草、悬挂挂图、粘贴壁画等,提高患者对治疗环境的亲切感,发现患儿的负面情绪减少,使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极大的降低了心理因素对治疗的不良影响。
2.2语言干预
让年长儿及家长认识基本及了解国内外的治疗进展,告知目前已认为白血病不再是不治之症、急淋完全缓解率达95%以上等较为积极的治疗信息。研究发现[9]通过与患儿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耐心倾听患儿的诉说,促进护患关系,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较小年龄的白血病患儿不具备准确表达感受的能力,护士应采用引导的方式让患儿通过肢体和语言表达自身感受,并做出积极回应。化疗的痛苦是短暂的,而美好的生命是永久的,用患儿感兴趣的话题来激起他谈话的欲望。王怀素[10]根据患儿及家长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个别交谈的方式,结果显示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刘庆娟[11]在调差患者的心理状态后经常与患者展开交流,减压患者的内心,发现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有所下降,能够积极的对待疾病带来的疼痛。
2.3 适当按摩
血液透析过程中所发生的肌肉痉挛,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痛苦,还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研究发现[12]为患者轻揉痉挛部位能尽快缓解疼痛,对于透析中可能出现的肌肉痉挛向患者解释清楚,一旦出现时患者不至于惊慌。
2.4 转移注意力
为减轻白血病治疗期间给患儿带来的疼痛感,在药物的基础上,利用小儿注意力易被吸引的特点采取方式减少其对疼痛的注意。何福玉[13]、王艳[14]通过打游戏,玩玩具,看动画片等方式暂时转移患儿注意力,在缓解疼痛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 健康教育
近年来,国内学者已根据我国国情,开展有关改善白血病患儿心理状态的干预研究。提出在患儿初入院时,医护人员即应将有关疾病治疗的情况及预后详细告诉家长,主动了解患儿的家庭经济情况、完成治疗所存在的实际困难,并尽可能设法提供帮助。黄梦伊等[15]在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指导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包括基础疾病知识指导、饮食指导和感染预防指导,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加深白血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利于治疗效果的不断提高,在疼痛出现时能快速采取措施缓解疼痛,减少疾病带给患儿的不良感受。
3.总结
儿童白血病并非不治之症,尤其是随着诊断技术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缓解率和长期无病生存率已得到明显改善。白血病患儿的心理干预应该贯穿于生物学治疗整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以提高患病期间和病后的生存质量,医护人员应着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的实施心理护理。白血病患者心理极其复杂,反映客观现象的同时, 还具有多变性、潜匿性,研究者应在实施心理干预前评估患儿的心理状态,对不同阶段心理变化展开针对性心理护理,增强应激力,有针对性的为每一位白血病患儿提供高效的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 Krombholz CF, Aumann K, Kollek M, et al.Long-term serial xenotransplantation of 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recapitulates human disease in Rag2-/-γc-/-mice[J].Haematologica, 2016, 101 (5) :597-606.
[2]刘云.基于功能状态的护理方案应用于急性白血病病人中的效果研究[J].全科护理,2019,17(02):215-217.
[3]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会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癌症疼痛诊疗规范( 2011 年版》的通知[EB /OL]. ( 2011 - 12 - 31)[2015 - 09 - 28]. http: / /www. nhfpc. gov. cn /zhuzhan/wsb-mgz /201304 /58a55d159bca4fc3b366b9baa310d067. shtml.
[4] 李欣.癌痛治疗现状调查及规范化治疗的意义[D].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4.
[5] 胡丽娟,葛梅,余艳.综合医院癌痛护理策略团队的临床实践[J]. 护理学杂志: 综合版,2012,27( 2) : 45 - 46.
[6] Mccaffery M,Robinson ES. Your patient is in pain———here's howyou respond. [J]. Nursing,2002,32( 10) : 36 - 45.
[7] Huggett MT,Pereira SP. Diagnosing and managing pancreatic cancer. [J]. Practitioner,2011,255( 1742) : 21 - 25,2 - 3.
[8]薛晓燕.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3):118+121.
[9] 王桂珍.62例小儿白血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5):229.
[10]王怀素.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白血病病人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1):1489-1490.
[11]刘庆娟.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白血病患者的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4):252+256.
[12]篓庆媛. 血液透析中肌肉痉挛的原因及护理[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1):50.
[13]何福玉.心理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儿心理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7,30(17):181-182.
[14]王艳.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白血病患者心理情绪及治疗依从性影响分析[J].名医,2018(06):107.
[15]黄梦伊,高秀志.白血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01):139-141.
论文作者:刘畅 冷梅倩 马方妍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白血病论文; 患儿论文; 心理论文; 疼痛论文; 患者论文; 白血论文; 儿童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