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报刊资料》的学术评价功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报刊论文,学术论文,评价论文,功能论文,资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创办于1958年,是国内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料搜集整理、编辑加工、信息发布的学术研究与出版机构。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心秉承“精选千家报刊,荟萃中华学术”的办刊理念,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享誉海内外的高品质学术信息出版物和配套电子产品。其中,《复印报刊资料》专题系列期刊是中心重点编选的核心出版物。目前,《复印报刊资料》专题系列期刊已拥有148个专题,内容涉及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教育、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众多学科领域。[1]由于筛选严谨、分类科学、结构合理完备,已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信息出版和服务领域中最具规模和最具影响力的出版物体系。
从创办初期仅有几个专题,到1978年复刊时的10余个专题和当前的148个专题;从最初主要针对学科交叉和专业文献分散而编创,重点收集学科专业报刊以外的散见专业文献,到目前从国内(含港、澳、台)公开出版的3500余种中文报刊文献中精挑细选,优中选优;从仅提供纸质期刊服务,到光盘数据库产品和网络联机服务的不断推出;……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和努力拼搏,《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已形成了集阅读、检索和学术评价等功能于一身的独具特色的服务体系:(1)对于学科/专业的精品文献,经过严格选编和全文重新录入,可供学者直接阅读使用;(2)对于更多专业文献信息(未被全文转载的文献),提供方便的题录索引等检索工具;(3)长期坚持的严格审稿制度和同行专家评议,使学术评价功能得以逐步形成和建立,并已在学术界和期刊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鉴于《复印报刊资料》专题系列期刊的阅读功能和检索功能已有很多学者和文献进行了充分的评述,本文仅对其学术评价功能及其形成原因展开分析,并就其学术评价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与扩展提供给作者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对《复印报刊资料》未来更长远的发展有所裨益。
2 学术评价功能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所谓“评价”,就是发现和收集关于某种服务(或活动)的数据,并从中判断该项服务(或活动)的质量及其达到预定目标程度的行为。简言之,评价是一种价值评估活动。在学术研究领域进行的评价工作,对学术系统的健康运行、研究成果的传播与利用、学术交流的促进与影响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控制和规范作用。
在创办初期,《复印报刊资料》专题系列期刊的基本编辑方针是:将散见于各综合性报刊、大学学报、非某学科报刊(非核心期刊)中有关某个学科的论文,全文复印,分类编辑成不同的专题,以帮助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专业的研究人员方便地获取散见于各报刊的专业资料。应该说,这样的编辑方针和期刊定位,在学术评价方面的功能是十分有限的。最近10余年来,随着对期刊编辑方针的反思与调整:“优中选优,兼顾全面”、“所选论文应能代表某学科学术研究的最高、最新水平,反映学科研究的热点、难点、创新点、基本点和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避免遗漏影响大的学术佳作”,[2]中心广泛邀请全国众多权威学术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教授参与审稿遴选,确保了入编学术论文的高品位和高质量,从而使《复印报刊资料》系列专题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自2001年起,中心开始在《光明日报》上刊登年度性的《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排名,[3-10]引起了学术界和期刊界的普遍关注。目前,该全文转载量排名已成为评价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和论文的学术影响指标之一,越来越多的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综合性和专业性期刊以及相关科研管理部门,在期刊评价、论文评价、成果评价与奖励、研究人员职称评审等工作中,将转载量数据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量化参数。另外,还有学者开始根据中心发布的年度转载量排名信息,对国内各研究机构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力进行分析,探讨其综合研究实力以及不同专题单项上的研究实力强弱。[11]
考察《复印报刊资料》50年来的发展与演变,我们不难看出,其拥有的学术评价功能主要是基于同行评议(peer review)法逐渐形成和建立起来的,而且主要侧重于对人文社会科学各专业领域的学术评价。同行评议法也称专家评审法,是学术界数百年来一直使用的定性评价方法之一,最早始于17世纪学术期刊诞生年代。例如,英国1665年出版的《皇家学会哲学汇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 of the Royal Society)就开始实行了同行评议审稿制度。[12]此后,延续至今,同行评议法在项目评审、研究经费拨款、研究成果与人才评价等领域都还在广泛、有效地使用着。
与一般期刊针对投稿论文实行的同行评议方法不同的是,《复印报刊资料》对全文转载论文的遴选是一种更为严格的专家评议模式。因为它是从原发期刊论文中进行的二次选择,经过了双重的专家评议和审查。通过专题类别的合理划分和长期贯彻执行的“精选”原则,《复印报刊资料》系列专题期刊的编辑出版不仅充分发挥了各学科专家顾问的学术智慧,而且奠定了它学术公信力与权威性的基础,并使它的学术评价功能日益增强。
表1给出了《复印报刊资料》专题系列期刊近年来的一些转载量统计数据,从中不难估算出其对全文转载论文的严格挑选程度。正是这种严格的、双重的专家评议模式,赋予了被全文转载论文莫大的学术荣誉,并进而对人文社会科学各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表2将《复印报刊资料》与其他两种有代表性的中文学术期刊服务产品及其学术评价功能进行了对照和比较。
表1 《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期刊的相关转载量数据统计表(2000-2007年度)
表2 三种中文学术期刊服务产品及其学术评价功能的比较
3 学术评价功能完善与拓展的主要对策
如前所述,《复印报刊资料》系列的学术评价功能目前主要建立在“大样本”模式下同行评议法的基础之上。若从方法论进行分析,同行评议法虽然是有效的,但其局限性也不容忽视。例如同行评议,假设评审专家都是公正的,并且评价主体没有差别,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学术评价制度不健全、评审专家的遴选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另外,随着学术评价活动的广泛开展,学术评价方法日益丰富,单纯依靠定性的专家评价法也无法实施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和分析。
面对当前学术研究所处的发展态势,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下面主要从3个方面予以分析。
3.1 定量分析方法的引入,形成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密切结合
进入近代以来,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的数学化发展趋势十分明显。仅就人文社会科学而言,数学及各种定量化研究方法的运用早在17世纪就开始了,随后,“数理经济学”(Mathematical Economics)、“经济计量学”(Econometrics)、“计算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社会计量学(Sociometrics)等大量分支学科的出现,更宣告了定量化方法对众多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交叉和渗透。1971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奇(K.W.Deutsch)等人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对1900-1966年间全世界62项重大社会科学成就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2/3是属于定量研究的,尤其是在1930年以后的29项成就中,定量研究占了5/6。[13]
伴随着社会科学研究本身由定性研究阶段向定量研究阶段的演变和发展,自然地,其相关的学术评价活动也应由定性方式向定量方式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扩展。
目前,《复印报刊资料》仅有比较简单的转载量统计与排名功能,在定量评价指标的设置、定量评价方法的运用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另一方面,传统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领域对学术评价问题也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定量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广泛应用于学术期刊评价的定量指标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快引指数(Immediacy Index)、引用与被引用半衰期(Citing and Cited Half Life)等;针对学术论文评价的定量指标被引次数(Cited Times)、参考文献数(References/Citations)等;针对合作研究的评价指标合作指数、合作率、合作强度等;面向学科发展的评价指标普赖斯指数、中值引文年龄等。所有这些评价指标,都可以直接或经过适当调整后引入到《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期刊的学术评价工作中。
3.2 建立研究人员(期刊读者或用户)对学术评价活动的参与机制
除了引入定量评价、形成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外,《复印报刊资料》对学术评价功能的完善还应考虑并实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策略。
这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是指,除了学科专家对学术评价活动的参与外,更为广泛的个体研究人员也应充分参与到学术评价过程中来。因为,不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对学术研究活动的评价,作为学术期刊读者或用户的个体研究人员都拥有无可争辩的权利,他们的需求与建议、评价与反馈可以形成对学术研究活动最真实、最全面的客观表达,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校正专家评议过程中存在的主观偏颇和片面性。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及其服务理念的不断进步与更新,期刊读者或用户积极参与各种学术评价活动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将渐成趋势。互联网时代学术研究活动的本质特性是——开放、对等、共享和协作,而让读者或用户通过网络平台充分发挥个人的学术专长,阐述个人的学术观点和见解,行使学术评价的权利,是弘扬这一本质特性的必然选择。
目前,基于Web2.0理念而新兴的一系列网络热门应用和服务,例如维基百科(WikiPedia)、网络书签、图片与视频分享、知识问答平台等,都广泛建立并使用了用户参与机制,有效实现了自身网络服务与用户之间在更多场合与环节中的多样化互动和交流。对此,《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在网络服务环境下应考虑予以学习和充分借鉴。例如,通过Blog、RSS、Tagging等相关技术手段的引入,《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系统可以全面收集、记录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使用行为信息(或数据),涉及查询、浏览、下载、订阅、投票、标记、评论等各种操作,据此可以形成并及时发布诸如查询热点、下载量排名、流行标签等具有评价意义的服务信息。必要时,还可以考虑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用户日志数据进行更为有效的处理,使更有深度和更为精细的学术评价功能得到开发。
3.3 基于网络平台实现《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期刊的增值服务功能
1996年,《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期刊开始推出了对应的光盘数据库产品,随后又实现了Web版和互联网包库服务等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功能。但到目前为止,这些数字化、网络化服务还只是《复印报刊资料》纸质期刊产品的一种较为简单的载体转换和替代,在增值服务功能的开发上还不够理想,并存在着较大的拓展空间。
基于网络平台的方便性,《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期刊除进行一次文献联机阅读与下载、二次文献检索查询等服务功能的强化处理外,在学术评价功能上也应该得到更大程度上的重视,且有可能实现更大程度上的挖掘开发。例如,可以采用“集成策略”,将一些学术评价功能(或指标数据)恰当、巧妙地嵌入到《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的浏览、查询等基本操作中;或者,采用“独立策略”,将学术评价功能开发成可单独使用的评价性工具(或软件),作为其期刊数据库的衍生产品来使用;再者,也可以运用“定制策略”,基于《复印报刊资料》期刊数据库长期积累的一些评价性数据,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用户提供定制化的学术评价服务。
4 结束语
20世纪是期刊的世纪,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不论是期刊还是网络,它们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从20世纪一路走来的《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期刊产品,如何充分融入当前不断创新的网络环境,在未来50年、100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征程上,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活动提供更加丰富、完善的信息服务和学术评价功能,既充满挑战,又令人期待,由衷希望本文的讨论和思考能够对此有所助益。
收稿日期:200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