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县基础性设施,关系到我县社会经济发展,与精准脱贫和社会民生具有直接关联。我县有许多小型水利工程,具有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水利工程管理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项目的使用性能及经济效益。鉴于这一实际情况,必须针对小型水利工程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从而切实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及发挥长久效益。本文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强化措施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工程管理;强化措施
引言
为有效解决我县的精准脱贫,促使经济县城随着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已逐步通过建设小型水利工程来达到目的。但由于部分人员文化水平受限,在小型水利工程建立管理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在施工期间,很多细节方面不够完善,而且在小型水利工程建成以后,不懂得管理。因此,只有逐一分析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才能促进小型水利建设行业更好地发展。
1小型水利工程概述
小型水利工程能为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和提升农田生产能力提供后勤保障,同时这也是改善乡镇生态环境的重要条件。部分小型水利工程占地面积大、施工种类复杂多样的特点,它在人们生产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已经不可替代。也就是说,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使命就是为农民提供基本的水利设施。当然,为了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需求,还应该对区域内农田的水利条件进行改善与建设,从而提升我县整体的农业生产水平。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不仅是对技术本身的监测和管理,而且是对各项技术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综上所述,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内容是根据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资料,组织和管理与施工技术有关的工作,以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量的完成,总结竣工后的技术监督管理工作。与一般工程相比,小型水利工程有其独特的特点。作者总结如下:(1)由于是水利工程,需要对不同季节的水量进行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夏季施工时应采取防洪措施,冬季施工应及时防止冰雪对工程的影响。(2)在组织设计小型水利工程时,必须要充分考虑水利工程施工的复杂性,需要充分利用系统工程来规划设计水利工程的环节、影响因素和收支关系。(3)作为一个水利工程,即使是小规模的水利工程,需要改进的内容也相当复杂,一个完整的水利工程往往需要各建设单位的配合来完成。对于分散的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合理分配各个参与单位的任务,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从侧面降低工程的施工难度,是当前小型水利工程急需攻克的难点。
2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在农业生产中起着积极作用,也有利于满足居民的生活用水,具有诸多优势。近年来,居民用水困难、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供应不足等问题日愈严峻,给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干扰。通过兴建水利工程,有利于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为此,必须明确小型水利工程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及影响力。在水利工程施工环节,施工技术对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具有重要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管理,对推进水利工程施工科学有序开展具有积极作用。为此,必须优化和完善施工技术管理环节。
3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
3.1施工的标准化不够统一
在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小型水利工程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人们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要求也日渐提升。然而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问题也较多见,其中质量问题最为突出和紧迫。质量问题关乎小型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实用性以及经济效益,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问题,主要的原因就在缺乏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部分水利工程相关单位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也缺乏清晰的认识,造成小型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也为后续管理工作增加了困扰。
3.2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受限多方面人为因素影响,不仅仅指对施工技术的管理,还涉及到针对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要素的管理。然而,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技术管理常常被忽视,在施工技术管理上的能力有待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纵观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设计方案不够科学,施工环节未能严格依据施工图纸开展施工,仍采用落后的施工技术等等。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若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未有效落实,会增加施工技术管理的难度,使得施工管理质量大打折扣。
3.3施工过程中监督力度不够
小型水利工程关系农业安全生产,因而在建设过程中应加大监督力度。就当前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现状来看,问题依然很多,小型水利工程本身就有其特殊性,譬如施工现场较零散,监管力度不够等。同时,监管人员专业性不强,检查效率不高,检查常常出现疏漏,不全面、不细致等都较为常见。此外,监督队伍力量薄弱、高素质管理人才匮乏、监管人员技术考核与培训工作不到位也是制约水利工程监督不到位的重要因素。
3.3.1监理单位管理有待优化
虽然监理市场已有所改善,但仍有部分监理单位存在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理机构不健全以及监理职责落实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了直接影响,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施工安全问题及潜在质量风险因素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使工程建设效益得不到正常发挥,缩短工程使用寿命。鉴于此,监理单位应依据合同优化监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监理人员,按工序落实“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各方面责任。
3.4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缺乏深入和细致
由于各个施工队伍的施工技术水平不一,也存在某些没有这类结构施工经验的施工队承包了水利工程的实施,由于施工水平对结构质量的影响也很大,因此施工质量不达标的工程也无法使当地居民的工程实施有所提高,由于上级对我县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时期还比较短。在水利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还有很多事项值得注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后续管理方面,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定期检查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及时对产生损坏的部位进行更换,对流量进行监控,富裕水量也会给农作物的种植产生危害,由于水体污染而导致水利产生绿藻等有害植物时,需要人工定期对水体进行清理。不少水利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后期管理在这些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不能够很好地保障后期的运行质量和安全。
4小型水利工程的技术管理措施
4.1完善施工管理制度,严格建设管理程序
将施工技术管理落实到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各环节。就施工准备环节而言,应科学分配和调度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制定科学适宜的施工规划方案,让管理及施工人员各司其职,将自身职责落实到位,加大对施工图纸审查的力度,以免在具体施工环节出现偏差,并对机械设备及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检查,为开展具体施工提供质量过关、规格适宜的材料及设备。此环节是施工技术管理的关键环节,所有施工必须在施工图纸的指导下开展,将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对安全防护设施加大检查力度,以免发生施工安全事故,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奠定基础。在小型水利工程竣工验收环节,由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配合开展,依据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严谨细致地完成验收工作,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过关。
4.2重视对水利工程的建设
首先,需要明确水利建设是手段这一观念,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才是水利建设的最终目标。与此同时,通过建设水利工程能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其次,当“三农问题”成为农村和农业的一个严重突出问题时,城市和工业也要支持农村和农业;第三,相对于城市的市民来讲,农民的负担已经比较大。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主动成立资金管理小组,加大对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投资力度。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在高速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的研究也应该同步进行,它不仅需要对实用技术进行研究,还应该配备素质过硬的水利管理人才。
4.3强化水利工程监管力度
当前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管还不到位,导致工程建设项目中出现众多问题,工程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强化监管工作力度是提高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水平的关键举措。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完善招标监管制度。依据国家规范要求开展招标活动,确保选择专业水平扎实、经验丰富、信誉良好的施工建设单位。第二,健全责任负责制。将每项工作任务分解到人头,健全责任负责制,任务与人员一一对应,一旦工程项目出现任何质量问题,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对应负责人,避免扯皮、推诿等现象的发生,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置。第三,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机制,不断提升工程建设负责人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和各项任务达成目标。
4.4拓展资金筹资渠道,倡导以水养水
资金投入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因此各方需要做好资金筹措工作。首先,各地要加大对国家政策的研究力度,充分利用所出台的各项政策,通过与有关部门积极沟通,向上级争取更多的国家资金。其次,降低过度依赖国家资金,在申请国家资金的同时,可以对已有工程设施进行多渠道利用,充分将经济效益扩大化,提倡“以水养水”方式对资金筹措进行拓展,确保可以从多渠道完成对资金的筹措,为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明确认识到水利工程对我县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明确其具有的价值与作用,进而主动参与到工程建设投资之中,保证工程资金来源全面性和多样性。要求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激发群众的投资热情,保证工程建设的持续性。
4.5完善施工技术管理
首先需要做好工程施工外围环境选择工作。对于小型水利工程而言,在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自然环境因素,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活动容易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施工前期外围环境的选择,要对不同环境出现旱涝灾害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依据具体的灾害类型制订相应的防范处理措施,从而保证在施工期间一旦出现旱涝灾害,能够按照相应的预案进行若当处置,避免自然环境因素对于工程建设质量造成影响。其次,在开展施工过程中,要完善施工制度,保证所有的施工活动能够严格按照制定计划执行。在施工前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对于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确保能够有效地指导施工活动的开展。同时,需进一步加大施工技术的投入力度,通过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避免由于施工技术不合理而导致工程建设质量受到影响,在应用相应的施工技术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工作人员按照技术流程及要点开展施工活动,从而有效地保证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4.6加强施工技术监督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内容极为繁琐。在不断改进的同时,工作中难免会出现漏洞,这就要求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施工技术管理的监督。监理部门应当与建设单位达成协议,形成系统的监督管理制度。在正式施工之前必须要对建材进行严格的检查,全方位确保施工材料质量关。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应该对其中的每个工序进行质量检查,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妥善解决。工程在投入使用后,管理方必须定期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小型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结束语
小型水利工程是我县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同时还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其建设质量不仅影响着我县农业的长远发展,同时还影响着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生活质量水平。当前我县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管理与机制方面问题,导致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难以保证,对我县按期脱贫摘帽产生了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冯涛.浅谈小型水利工程的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19):175-176.
[2]卢运喜.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面临的管理问题[J].水利技术监督,2018(03):77-78+95.
[3]陈晓红.浅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与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8(09):77.
[4]张洋.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3):201.
[5]乡昭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要点探析[J].科技风,2018(11):160.
[6]居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维护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乡村科技,2018(11):123-124.
[7]韩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要点[J].吉林农业,2018(07):76.
论文作者:胡宁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水利论文; 我县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