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供求结构与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_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

现阶段职业的供需结构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需论文,现阶段论文,职业教育论文,结构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职业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逐渐更新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一个职业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内容上的变化,甚至是自生自灭。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职业的消失或新职业的诞生,往往标志着时代进步和进化程度,而非尖端职业的整体供求数量与匹配平衡,则构成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从而给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对社会职业的供求结构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和预测,并对其构成因素特别是人力资源因素进行动态调控与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重要依据。

当然,影响职业整体供需结构的因素很多,特别是需求结构,往往受制于从业者的综合职业素质、职业经验和群体数量等多种因素,同时也不排除一些职业观念等社会人文因素,这就构成了社会职业本身的多元化特征,从而使职业的供求成分趋于复杂化。因此,如何在现有供求关系上对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有效的动态分析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相对完善和与之配套的人力资源培育体系,成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重要依据和制约人—职平衡匹配的关键因素。

现阶段职业的供求状况

按照有关资料,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职业被分为八个大类301个小类;在一些发达国家,职业的分类更加明细,最多的达到几千种之多。一些新兴的应用型职业是随着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社会需求,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与普及而派生的,它们一方面显现出强劲的生命力与需求量,另一方面也同时表现出极快的更新速度。但是由于国民基础职业教育的相对匮乏,人们对传统职业的静态依赖性还较根深蒂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某些应用技能型职业的需求与从业人员数量的失衡。

为了能够较深入地了解当前职业的供求状况,并探讨这些职业供求的走向趋势,我们在北京市几个职业介绍机构和人才交流机构进行了随机调查,并对调查的1326个用人单位需求情况和23316名求职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的社会职业无论是在供求比例、数量匹配和基本素质构成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与差距,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应用技能型职业供与求的失衡,特别是作为社会需求的主体的社会服务类、普通技工类与部分物质文化生活类职业,存在着较大程度的匹配失调。

(一)现阶段的职业需求结构

1、社会职业的总体需求状况分析

我们对北京市部分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的调查统计表明,目前新的增长点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社会服务和市场营销类。如各类社区服务、旅游服务、美容美发、信息服务等,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途径。第三产业的职业需求约占需求总量的80%左右,职业供求比例大致为1.7:1。

表1 社会职业的需求分类

社会职业类型

 需求数量(人)构成比例(%)

制造类 680

3.74

建筑类 855

4.70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类

506

2.78

普通技工类

 3067 16.85

金融保险类

 1248 6.86

房地产类31

0.17

社会服务类

 7083 38.92

卫生、社会福利类158  0.87

文教艺术、广播影视类

1676 9.21

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类

31

0.17

其他类 2862 15.73

合计

18197  100

对表1“社会职业的需求分类”的分析表明,在整体社会职业的需求量上,社会服务类所占的比例最大(38.92%)。通过对近几年情况的分析,社会服务类的职业需求仍在以1%~2%左右的速度增长。对各类社会服务型从业人员在要求上趋于技能化和专门化,这是社会不断进步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提高的必然表现与发展趋势。同时,作为各类产业的主体,对于应用技能型普通技工的需求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需求比例上,仍表现出较大的需求量,占总需求的16.85%。仅这两个职业类型的需求比例,便占到了整个社会需求的55%以上,这表明在整个社会职业需求中,应用技能型职业的需求比重远远大于专业型及其他类型职业的需求。

其他类型的社会职业(如信息咨询、商务代理等一些新兴的或特殊的职业类型)也表现出较高的需求量(约占15.73%)。一些新型产业的出现,是这类职业需求呈现较快增长的最直接原因。而文教艺术、广播影视类与金融保险类的职业需求,也占有较大比重(分别为9.21%和6.86%)。特别是随着保险业的异军突起,各类保险推销员的需求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但同时也存在着从业者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建筑类、制造类、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类的职业需求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并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卫生、社会福利业、房地产、科学研究和各类综合技术类的需求并不十分明显。

2、应用技能型职业的需求构成分析

通过对社会职业的需求分析,无论是在需求构成还是在需求比重上,普通应用技能型职业的需求都远远大于专业与研究型或其他类型职业的需求,而应用技能型职业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和对多种基本技能的熟练操作和反应,这也是区别于专业或研究型职业的最明显标志。

表2 应用技能型职业需求的构成

通过对应用技能型职业的需求分析,我们首先看到,集体企业无论是从单位数量还是用人数量上,都构成了总需求的最大比例,分别达到47.88%和31.67%。这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一些蓬勃发展的集体型中小企业,以其灵活多样的生产结构与更加贴近社会和生活的产品结构,吸纳着众多涉及物质文化生活领域的应用技能型专门人才。

其次,新兴的股份制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单位数量和用人数量上也分别表现出极为旺盛的需求力,占到总需求的23.38%和27.45%。而传统的国有企业吸纳从业者的能力,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用人体制的改革,已由排头老大的位置退居至第三位,但其吸纳从业者的能力却不能忽视。灵活多样的私营企业和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如社区服务性企业)的用人需求,也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第三,从表2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虽然外资用人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占6.57%),低于国有(占12.29%)、股份制(占23.38%)和集体企业(占47.88%),但其总体用人需求比例(占27.45%)却远远高于或接近这些企业,这一相对的“反比例”现象,显示现代化管理程度相对较高的外资企业对应用技能型人员有着较大的和潜在的需求,同时也表明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类应用技能型从业人员必将成为现代企业的需求主流。

(二)社会职业的供需匹配分析

1、社会职业的素质匹配

职业的需求与供给有着不同的匹配要求,职业素质在各类匹配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直接影响到各类职业的供需匹配,而从业者的综合职业素质与其受教育程度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我们对1326个用人单位需求情况和23316名求职人员的统计分析(图1、表4)表明,中等职业教育人员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均表现最大,而且需求比例明显大于供给比例(分别为79.07%与55.12%)。这表明,在目前的各类教育类别中,应用技能性较强的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需求最为旺盛,供给相对匮乏,表现为从业者短缺(顺差近24%);高等职业教育现阶段的需求与供给都不十分明显(分别为14.78%和13.84%),当然,这与刚刚起步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有关;而本科以上的专业教育供需比例基本持平,表现为人力资源略有过剩(反差约1.5%),这是因为,大学以上人力资源的需求,仅仅突出集中在少数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普通企业的需求仅仅表现在少数管理和关键的技术岗位,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其大规模的需求主体仍集中在应用技能型操作工人的需求,特别是随着企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这种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普通初、高中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源供给明显过剩(反差约10%左右),需求明显不畅。

图1 不同素质结构的供需比例比较曲线

表4 不同学历水平的供需比较

*客观(人力)资源:指有就业要求并办理求职登记的人力资源(后同)

从微观上讲,职业的供需匹配,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从业者所受基本教育的技能或专业类型及程度,同时,适应多种基本操作技能和能力、降低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又是普通用人企业更多考虑的。因为作为企业生产或经营的主体,这类岗位需求往往在数量上是最多的。因此,在可选人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这种匹配又多以用人企业的实际需求占居主动,并在客观上起着对人力资源匹配结构的调整与引导作用。因此,应用技能性较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职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用人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最多同时也是最稳定的选择。在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正是迎合了大多数用人企业的这种需求,并表现出极强的发展后劲;同时,随着现代企业生产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管理要求的逐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也正逐步成为我国企业用人的重要需求构成。

表5 前30位应用职业需求的职业类别供求情况

2、应用型职业的需求与匹配分析

我们对239个社会职业的供给与需求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比较,表5是需求比较最高的前30个职业类别的供需匹配情况。

需求构成分析 在这30个职业类别中,需求总量最大的是“市场营销”类职业(为6861人),占总需求量的37.70%。这是因为随着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新产品的开发,产品的销售流通渠道正逐步成为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而产品营销类人才的需求,从国外企业的发展经验与历程上看,也必将成为近几年各类企业发展需求最为旺盛的动力因素之一。总需求量占第二位的为“导购与收银”类(2153人),占总需求量的11.83%,这类职业需求的增加,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各类商场、超市等商品流通领域的迅猛发展息息相关。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需求量将会逐渐趋于平稳或饱和。总需求在第三位与第四位的为“客房服务”与“公勤服务”社会服务类职业(分别为1451人和1265人,占总需求的7.97%和6.95%)。其他应用技能型职业的需求也表现较大,如服装设计制作、各类厨师及食品加工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其需求排序情况见表5。

从需求总量与构成上看,市场流通、社会服务和各类复合技能型岗位等职业已经成为社会职业需求的主体,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文化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近期内将会有较为强劲的发展。

供求差额分析 从职业的匹配情况上看,由于多种客观因素造成的影响,存在着较大差异与不平衡性。一方面,尽管某些职业表现了极强的需求量,但由于总供给的相应增加,而使供求差额缩小,进而表现为供需匹配的动态平衡或相对过剩(如“导购收银类”);相反的,有些职业,虽然需求并不十分旺盛,由于总供给量的不足,反而却呈现供不应求(如“文字编辑”和“影像制作”)。当然,由于两者的共同作用,供需量均较大或较小而仍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的情况也有所存在(如“市场营销类”)。顺差较大的职业(供不应求)按照排序依次为市场营销类、服务设计制作类、食品加工类、出版印刷类、公勤服务类、文字编辑类、影像制作类、无线通信类、工程预算和美容美发类、旅游服务类和工艺美术类等。在这里,人力资源供求匹配顺差较大的有“市场营销类”(差额为5830人)、“服装设计制作类”(差额为337人)和“食品加工类”(差额为129人)三个职业。

按照供求匹配关系,职业和人力资源的多与少,将直接影响到社会职业的匹配。当然,除了从业者一些生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序上,职业的匹配还会受到职业声望、心理习惯、技能掌握的难易程度、工资水平、工作环境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从而造成某些职业的匹配失衡。在这里,由于从业环境的特殊性和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使较多从业人员较难接受“市场营销”这类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职业,加之由于企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与流通领域需求的快速增长,造成这类职业供求的矛盾。当然,针对这一矛盾,用人企业在用人制度、工资构成及管理方面,也面临着一个需要更加科学、规范与完善的课题。而服装设计、食品加工等应用技能型职业的供求匹配失衡,也在不同程度上表明这些目前职业教育尚未涉及的领域亟待起步或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供求比例分析 从供求比例上看,匹配缺口最大的依然为“市场营销类”职业,其供需比例约为6.65:1(即在6.65个岗位需求中,从业者仅为1人)“食品加工类”职业匹配比例为4.58:1,匹配缺口依然较大,列第二位;而“无线通信类”、“文字编辑”、“出版印刷”、“影像制作”、“服装设计制作”、“工程预算”、“旅游服务”和“美容美发”等职业的匹配比较依次为3.67:1、3.31:1、3.04:1、2.59:1、2.55:1、1.56:1、1.48:1和1.23:1,匹配缺口分列第三至第十位。

职业的匹配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种职业的供求发展趋势,上述部分职业的匹配结果表明,营销类、应用技能类和服务类职业的需求极为旺盛,匹配差距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综合匹配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以各类有形和无形产品(如各类商品和保险等)推销人员的需求存在较大缺口,且有逐步加大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有明显改善;某些普通技工如服装设计制作、食品加工及出版印刷类职业的需求缺口较大;普通应用技能型技术工人,在需求数量上将占有较大比重,需求趋势较为平稳;对一些综合技能型或复合型技能人力资源的需求,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而作为第三产业的社会服务类职业的需求,无论从目前的供求情况,还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都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需求与供给都会稳中有升。但由于对服务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类从业人员将会面临淘汰、就业、再淘汰和再就业的动态竞争,最终使匹配趋于相对平稳的动态平衡。

“突出应用技能、满足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方向

(一)基本应用技能与多种应用技能的实际操作,是职业教育素质培养的首要目标

与普通中、高等教育相比,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在体系建设上尚缺乏一个科学的市场分析与论证措施,存在盲目发展的缺陷。对用人企业和部分职教毕业生的实际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应用能力与实际操作技能上与企业要求有较大差距。同时,在某些专业设置上与普通中、高等教育存在较大的趋同性,缺乏职业教育的明显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研究应用”与“技能操作”均不十分理想的“四不像”人才,并未突出和体现应用技能素质的培养,一方面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又使某些社会急需人才如市场营销、服装设计制作、食品加工、公勤服务、客房服务、美容美发、文字编辑和影像制作等普通技工和一些社会服务类职业的“断档”。这些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建立职业需求结构与资源匹配的动态监测与分析机制,完善更加科学的专业设置与教学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国外接受过普通职业教育的劳动者相比,在独立性和配合性工作能力,特别是实际操作与综合技能等综合素质上,我国从业者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一个电工,在一些国家除了要求他具备基本的电工操作技能以外,还必须同时具备相关的电器和机械维修、设计制作甚至汽车驾驶等技能,并能够胜任多种相关工作。从这一点上看,职业教育的发展,除了应注重基本应用技能以外,还必须着眼于复合技能的培养,把基本应用技能与多种应用技能的实际操作列为职业教育素质培养的首要目标。

(二)发展应用技能型的中等职业教育,逐步适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首先,通过对部分职业的匹配分析(表6),除了“计算机网络及软硬件”等少数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以本科以上学历的需求相对较大以外,其他职业多以对中、高等职业教育学历的需求为主,且以中职学历需求比例最大,如“市场营销”、“公勤服务”、“服务设计制作”、“出版印刷”、“行政事务管理”、“影像制作”、“工艺美术”、“厨师”、“旅游服务”、“美容美发”等职业的需求缺口较大;而“客房服务”、“导购收银类”、“企业出纳”及“电工”、“计算机应用”、“公关文秘”、“制冷设备维修”及“电信话务”等职业,尽管中等职业教育学历的需求比例较大,但均已表现出明显的“过剩”;另一方面,“食品加工类”、“土木建筑类”、“文字编辑类”、“无线通信类”及“工程预算类”等一些需要较高或复合操作技能的职业,以高等职业教育学历人员的需求比例和缺口较大,但需求数量不及上述缺口较大的中等职业教育学历的需求;同时一些以高等职业教育学历需求为主的常规职业如“财会类”、“企业管理类”和“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类职业,已趋明显过剩或处于饱和状态。这说明,无论从职业的需求数量或需求结构上,市场营销类、某些应用或复合应用技能类和服务类职业,在现阶段仍保持社会职业需求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这类职业的职业教育,逐步培养劳动者相应的公关营销素质、社会服务素质、综合事务管理素质和多种技能操作素质,在一段时期内将成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表6 应用技能型职业的需求与客观资源的资历结构对比

其次,从表4对不同学历水平的供需比较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用人需求分别占总需求量的13.84%和79.07%,需求构成比约为1:5.71;而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资源供给量分别占总供给量的14.78%和55.12%,供给构成比约为1:3.73。中等职业教育的用人需求明显高于高等职业教育,而中等职业教育的人力供给与实际相差23.95%。因此,在学历教育体系上,加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力度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并极有可能成为本世纪前10~15年资源需求的主流。

第三,由于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力资源供需比例较低且大致持平,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处在起步阶段的我国职业教育也必将经历由中等职业教育过渡到中、高等职业教育按一定动态比例并存的发展阶段。因此,在做好市场预测分析的基础上,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经之路。

标签:;  ;  ;  ;  ;  ;  

职业供求结构与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_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