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运用审计重要性原则的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要性论文,原则论文,方法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审计重要性和重要性水平的概念
(一)审计重要性
审计重要性指“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相关会计信息错弊的严重程度,该错弊未被揭露足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以及审计目标的实现”(“重要性准则”第二条)。
从以上概念中可以看出,判断错弊是否重要的标准是:看某一信息是否影响到使用者的判断、决策或审计目标的实现。若某一项错弊可能使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产生不良后果时,则该错弊就是重要的;否则,就是不重要的。审计重要性有金额和性质两个因素构成。
(二)重要性水平
审计重要性以金额形式表现时称为重要性水平。审计重要性水平是信息使用者允许该项目(报表)审计结论存在错弊、漏报的金额上限。属审计重要性构成的一个因素。
如:对一个年收入1000万元的单位进行审计,假如重要性水平确定为10万元,那么审计人员只能在10万元以内决定具体的重要性水平,可以比10万元少,但不能超过。也就是说:
1.对信息使用者来说,该项目(报表)的审计结论中,包含着10万元错报的可能性;
2.对审计人员来说,如果该项目(报表)的差错不超过10万元,就在可容忍的范围内。
二、重要性水平的适用范围及作用
“重要性准则”第六条规定:“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应当确定审计项目中的重要性水平,以决定审计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在审计报告阶段,应当将审计发现的错弊及推断错弊金额与重要性水平比较,以评价审计结果,作出审计结论。”第二十六条规定:“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抽样时,应当利用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的评价结果,以计算样本量。”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
(一)重要性水平的适用范围
1.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使用。只要对审计项目不进行详细检查,就应在审计实施方案中确定重要性水平。
2.选用抽样审计方法时使用。就是说,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中,只要对审计项目采用抽样检查方法,就应当使用重要性水平。
另外,“对规模较小或者业务简单的审计项目,可以直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内容和重点”(“重要性准则”第十六条)。也就是说,实行详细检查的项目,可以不进行重要性水平确定和风险评估(但应在方案有关处注明)。
3.对审计项目评价时(起草审计报告前)使用。
另外,从重要性概念的产生、发展看,重要性初期“是针对会计报表而言的”(《审计技术方法》),但“重要性准则”中没有明确这一定义。
(二)重要性水平的作用
1.规划审计业务,提高审计效率。通过确定重要性水平,决定审计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抽样决策,提高审计效率。
2.有利于评价审计结果。通过两个阶段重要性水平的比较,发现疑问,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
3.可以保证质量,防范风险。抽样前提下,审计人员对未查事项承担巨大风险,需要重要性水平作基础。
4.重要性水平在三个审计阶段的具体作用。
①准备阶段:围绕重要性水平,确定审计重点、时间和范围。在这一阶段,重要性水平被看作是未发现错弊的限度。
②实施阶段:确定抽样规模。在审计实施阶段,要将重要性水平与风险评估等各种审计方法配合使用,尤其是在审计抽样过程中,经常运用重要性水平,因为对各个账户或项目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就是重要性水平。
此外,“重要性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审计工作量。重要性水平越低,所需的审计证据越多,审计工作量也越大。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依照重要性水平来确定所应收集的审计证据的数量。”
③报告阶段:经过将审计发现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与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比较,在考虑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的基础上,判断某一项错弊或汇总的错弊,是否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决策或审计目标的实现。
三、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
重要性水平,必须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确定,主要把握以下四个环节:
(一)选择判断基础
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是确定重要性水平的首要条件,它由审计机关制定。审计人员只能在审计机关制定的判断基础之内,合理选用,确保审计目标的实现和审计质量的提高。一般情况下,根据非营利性或营利性单位分别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
1.非营利性或收付实现制单位(行政事业单位)的判断基础为:通常为收入总额或者支出总额等,具体见表一。
2.营利性单位、权责发生制单位:通常在税前净利润、平均净利润、收入或支出总额、资产总额、净资产(权益)、费用总额、投资总额中确定或选定,具体见表二“判断基础”。
(二)选择比率
重要性水平的比率是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又一基本条件。重要性水平的比率由审计机关确定。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单位应分别确定。
1.非营利性或收付实现制单位(行政事业单位)的比率通常为0.5%-2%。具体见表一“比率”。
注意事项:确定行政事业单位重要性水平的比率时,要关注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应谨慎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比率,一般以0.5%为宜。
2.营利性单位、权责发生制单位,重要性水平比率由审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见(表二)“比率”。
关注事项:信息使用者的关注程度,一般分非常敏感、敏感、不敏感三个方面,具体确定由审计人员按照审计目标和对被审计单位所处的性质、环境等确定。
(三)计算方式
1.计算公式:重要性水平=判断基础×比率
2.计算方法:具体审计项目或会计报表的整体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即:固定比率法和变动比率法。同一个审计项目,用不同的计算方式,确定出的重要性水平是不同的。
(1)固定比率法
固定比率法计算重要性水平的方法是:在选定判断基础之后,乘上一个固定百分比,即为该单位的重要性水平。
例1:区直某厅2003年财政总收入为5620万元,其中:财政收入中较大的一项为1510万元。属特别敏感单位,用固定比率法确定其重要性水平。根据上述“三(一)1”陈述和已知条件,行政事业单位的判断基础为:收入总额5620万元;特别敏感单位的比率为:0.5%。
计算公式:重要性水平=判断基础×比率
则:该项目的重要性水平为:5620万元×0.5%=28.1万元。
(2)变动比率法
变动比率法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方法是:根据审计部门建立的重要性水平原则,以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中较大的一项乘上一个百分比的方法确定。如“例2”、“表三”。
例2:用变动比率法确定“例1”的重要性水平。分析:根据例1已知条件:营业收入中较大的一项为1510万元;根据表三,1510万元在250-2500万元之内,对应比率为2%。
则:区直某厅项目的重要性水平为:1510万元×2%=30.2万元
3.账户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
上述通过计算方式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是针对整体而言的,由此发表的审计结论或信息也是各个账户和审计事项结论的汇总。因此,审计人员还必须将已计算出的重要性水平金额,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个账户。对重要的账户或项目,应当在重要性水平范围内从严确定重要性水平。然后进行实质性测试,才能得出正确的审计意见。
分配到各项目(账户)的重要性水平之和等于项目或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金额。
具体方法一般有分配法和不分配法两种。
①分配法
分配法,一般以资产负债表的项目作为分配对象。可以按照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净资产类账户、收入类账户、支出类账户的会计属性进行分配。例3:某国有企业截止2004年底的部分账面余额分别为:现金700万元,应收账款2100万元,存货4200万元,固定资产7000万元,用抽查方式检查其客观存在性。用分配法确定重要性水平。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抽查总额为14000万元,均为资产类;用抽查方式了解,说明应提供的信息属敏感或不敏感间,根据表二所知,重要性水平比率应为1%,则该项目的重要性水平为140万元。可用两种方法分配如下,见表四。
关注点:
甲方案直接按1%进行同比例分配;乙方案将现金、固定资产降低了重要性水平比率,作为了关注的重点,有利于降低相关方面的审计风险。
审计人员分配到各项目(账户)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应等于项目或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金额。
②不分配方法
不分配方法,指有关部门统一明确各账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的比率,审计人员按照规定的比率直接进行测试的方法。
分配法比较科学,审计人员为了降低审计风险,保证所审计项目的合法性,就应对错误和漏报可能性大的应收账款、存货等分配较低的重要性水平。
四、关注问题性质和审计人员专业能力
(一)关注问题性质
审计法要求“国家审计机关依法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实务中,除正确掌握重要性水平外,要注重问题的性质。
从数量方面看,一般而言,金额大的错弊比金额小的错弊重要性水平更高。对某一特定项目来说,1000元的错弊表示有较高重要性水平,200元的错弊表示有较低重要性水平。然而,有些项目的错弊仅从数量方面无法判断其重要性,还要从性质方面,从审计目的、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和其所关注的事项方面考虑,至少以下六种错弊是重要的:
一是涉及舞弊或违法,如贪污、私分、虚假会计信息等。
二是有特殊披露要求事项,如指明查清的问题、举报等。
三是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弊。
四是导致事项趋势的事项,如某项错报或漏报使收益每年递增1%的趋势变为本年下降1%,或使亏损赢利等。
五是敏感事项或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如现金等。
六是在会计信息中波及面广的错弊。
(二)要重视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经验
胜任的审计组长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有时难于确定哪些账户可能发生错弊和漏报,因此,最重要的是发挥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
(三)关注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
重要性水平直接决定审计证据的多少,影响审计风险的高低。如例2的重要性水平为30.2元,审计人员将重要性水平确定为25万元,使重要性水平降低,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的范围比应该执行的扩大,会导致审计过量,增大了审计成本,审计人员承担的审计风险相对较低;相反,如果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为40万元,这时执行的实质性测试程序的范围比应该执行的少,会导致审计证据不足,虽然节约了审计成本,但可能得出错误结论,增加了错报的风险。出现后一种情况对审计人员更可怕,因为审计人员对自己的错误结论要承担法律责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一定要谨慎。
五、重要性水平的确定、运用步骤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运用是我国国家审计的一项新工作,按照常规做法,可以从以下方面掌握:
(一)确认信息(报表)使用者。
(二)确认信息使用者关注信息的敏感程度。
(三)确认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
(四)确认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比率。
(五)确认重要性水平的计算方法。
(六)确定重要性水平(计算)。
(七)分配各项目(账户)的重要性水平。
(八)利用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计算样本量,进行实质性测试。
(九)将审计发现的错弊及推断错弊金额与重要性水平比较,以评价审计结果,作出审计结论。
(十)实际运用,举例说明
例4:某海关2000年度税收收入情况,见下表(表五)。用固定比率法确定重要性水平。
单位:万元
表五
根据以上所列步骤和已知条件计算。
1、确认信息使用者和关注的重要事项:人大、政府等-关注真实、合法性。
2、确认敏感性:国家税收——非常敏感单位
3、确认判断基础:收入——5000万元
4、找到对应比率非营利性非常敏感单位比率——0.5%
5、计算方法:固定比率法(已知)。
6、计算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判断基础×比率即50000×0.5%=250万元
7、分配各项目(账户)的重要性水平,见表六
甲方案按照0.5%的比例确定;乙方案突出了关注点。
8、利用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计算样本量,进行实质性测试。计算样本量涉及审计风险评估和审计抽样等相关审计方法的使用,审计人员应恰当使用。
9、将审计发现的错弊及推断错弊金额与重要性水平比较,作出审计结论。
准则规定,“在审计报告阶段,应当将审计发现的错弊及推断错弊金额与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以评价审计结果,作出审计结论。”因此,在审计报告阶段,审计人员在对发现的错报或漏报进行汇总,在考虑期后事和或有事项因素的基础上,与方案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比较,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是如错报或漏报数大于重要性水平,则:
(1)从审计人员确定重要性水平的目的性分析,是不是有意识地将计划阶段的重要性水平确定的较低等。
(2)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进一步确定汇总数是否重要,这样会给审计人员一个安全的余地。
(3)提出被审计单位调整报表建议,使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审计中,审计人员按照事先确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会计项目进行实质性测试,收集符合重要性水平要求的一定数量的审计证据,当审计人员检查出某一账户或项目的错弊金额超过该账户的重要性金额时,可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但这样做,应不影响审计人员在报告中对被审计单位发生错弊提出处理处罚决定。
二是如错报或漏报数接近重要性水平,由于加上尚未发现的,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则:
(1)追加审计程序,进一步确定汇总数是否重要;
(2)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报表,使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同上③)
三是审计结束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大大低于制定计划时初步判断的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测试是否充分,审计搜集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是否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或决定追加必要的测试程序。
最后,根据错报或漏报的汇总,在考虑已执行了充分、有效的审计程序,收集的审计证据足以支持审计结论,汇总错弊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及报表对使用者的影响等因素的情况下,作出
审计结论。
六、对重要性的记录及注意事项
①重要性水平是审计人员的一种专业判断,同一单位同一时间不同的判断者结论会不同。
②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低,应收集的证据越多,工作量越大,审计风险越大。
③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审计风险。
④国家审计人员即使是在确定了重要性水平的情况下,仍然要关注问题的性质。
在审计实务中,重要性水平的确定绝对不是简单的、机械的数学计算,审计人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专业判断,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根据单位的环境,并考虑其他因素,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⑤对重要性的记录。准则要求审计人员应当将审计过程中实施的审计程序和审计人员的审计判断记录于审计日记。因此审计人员应将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的选用、计算方法的确定、比率的确定、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等记录于审计日记。对账户层次重要性水平,如果采用分配法,应将分配过程和分配结果记录于审计日记,如果不采用分配法,也应当将这些账户和项目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过程和结果记录于审计日记。
标签:审计重要性论文; 重要性原则论文; 国家审计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实质性测试论文; 审计范围论文; 会计与审计论文; 审计准则论文; 审计职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