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珂[1]2004年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型企业成长状况分析》文中提出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其成长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革新步伐的不断加快,当代市场格局以动态(dynamic)和快变(fast-change)为主要特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应对来自不同层次的市场竞争的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获得持续健康的成长,还关系到企业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富集区,多数企业都是基于其地下的矿产资源和地上的动植物资源,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以及初级原材料产品为最终产品的资源型企业,也就形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互动的机制。本文研究表明,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型企业普遍具有以下六项特征:1、企业的发展仍主要依赖于对自然资源的占有,自然资源的分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分布;2、运输的可得性和成本通过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来影响企业的地理分布;3、企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因行业而异——上游行业企业(如采掘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强于下游行业企业(制造业),上游行业企业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和产品的利润水平也低于下游行业企业——但总的来看,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仍主要源于对自然资源的控制和垄断;4、企业的成长(包括规模的扩张和资产质量的改善)和企业利润率的提高具有一致性;5、企业利润率的提高主要源于主营业务获利能力的提升;6、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包括提高管理效率,施行合理的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有助于增强企业的主营业务获利能力。 鉴于上述特征,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部门应当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提供职能,为资源型企业成长营造合理的、便利的外部环境;企业自身在发展中应当注意实现核心竞争力由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向以专有知识、专门技术为基础的转化,通过适当的产业纵向整合和企业多样化发展实现企业的成长。
温军[2]2001年在《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文中认为伴随着中国参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日益加快,未来中国多民族国家社会转型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各民族崛起意识的日益强化,这将有可能使民族问题发展演化成为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最为突出、最为敏感而又波及面最为广泛的一大社会问题。这就决定了在现代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面临结构性变革转型的国内外环境背景条件下,必须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战略的选择问题。本文的理论创新就在于通过对发展理论的国际比较分析,提出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理论分析框架,不仅分析了少数民族经济平等论的缺陷不足,而且还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成因以及“赶上汉族”追赶战略的影响后果。首次提出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和社会发展差距叁个方面的新观点,认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追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缩小发展差距的优先次序应该是:“社会发展差距→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由此提出应改变过去50年以追求GDP增长为核心、以开发自然资源为中心的传统现代化追赶战略,实施“以人为本,社会发展优先,投资于人民”的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本文运用新增长理论“路径依赖”的基本方法,首次分析解释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不平衡性的内在机理,认为以往现代化的追赶是一个单一经济目标的追赶,其主要问题是将民族问题经济化,将经济问题绝对化,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多维特征,从而提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全新的经济主张、政治主张和制度建设的具体政策建议。
左燕[3]2008年在《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文中认为资源型城市的特殊性决定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不可避免。民族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资源基地,近年来,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很多城市的资源趋于枯竭,经济效益下滑,生态环境问题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当前,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使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变发展模式,是解决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贫困问题、失业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必要手段,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任务。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的特点以及产业转型的原则与目标。其次,详细介绍了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接续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在介绍接续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时,从衰退产业的退出和新兴接续主导产业的发展两方面去论述,并选取一些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例加以说明。最后,还着重论述了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成本问题。分析了不同的转型方式和不同的转型时机对转型成本的影响作用。民族地区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要有一套完整的方案才能够转型成功。本文主要是探讨民族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如何选择新兴接续主导产业和如何选择适当的转型方式和时机问题。希望通过这些研究能为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起到一些指导和借鉴作用。
汪德德[4]2011年在《中国少数民族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多民族国家,长期存在着民族问题。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亦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分别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少数民族财政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的少数民族财政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少数民族财政亦逐步向公共财政转型。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在系统梳理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主要少数民族财政政策的基础上,得到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和启示,带着这样的启示,来理性看待现阶段中国的少数民族财政政策,并对现行的少数民族财政政策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述少数民族财政政策理论。首先对几个概念做出界定,如“财政”、“公共财政”、“财政政策”、“少数民族财政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政策”等,并简单罗列本文主题探讨过程中所依赖的福利经济学、公共财政学、民族学和民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对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少数民族财政政策做出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从中获得政策启示,为下文探讨现阶段的少数民族财政政策问题做铺垫。第叁章:主要罗列中国现行的主要少数民族财政政策内容并对其做出政策评价,力图寻找出现阶段实行的少数民族财政政策存在问题和缺陷。第四章:针对第叁章所总结出的现阶段少数民族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解决少数民族财政政策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框架,并就少数民族税收政策、少数民族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及少数民族财政投融资政策等几个方面分别给出政策建议。综上所述,本文在通过对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少数民族财政政策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中国现阶段少数民族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杨维强[5]2010年在《民族地区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与分析》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严重失衡,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中国经济总体演进中的必要环节。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然而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民族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的持续扩大,不仅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可能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大量投入。然而民族地区由于收入水平偏低,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金融体系不完善,资本积累总量和资本积累速度滞后,造成投资总量不足,束缚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多渠道筹措资金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证券市场便是其中之一。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规范发展,上市公司规模的稳步增长,投资者投资理念的逐步形成,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在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协助市场管理层加强监管、督促上市公司加强内部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对于民族地区上市公司而言,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民族地区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的选题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的意义和发展历史着手,通过比较国内外理论和实务中采用的评价方法,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民族地区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为公司的决策者、政府部门和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为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赵佳[6]2017年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支持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世纪初,我国制定了文化强国的战略,近些年全国的文化产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在产业融资方面存在许多不足,成为掣肘产业发展关键问题。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支持问题,不仅能够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活动提供理论支持与政策指导,而且对促进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繁荣,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保持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等目标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支持方面的研究较少,缺少对不同类型少数民族文化企业融资需求及其相适应的融资方式的系统总结。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作为一类比较特殊的文化产业,在产业属性、产业现状以及所处外部环境方面都存在自身特点。因此本文尝试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经验,并结合国内典型案例,从产业内在因素、基础因素、支持性因素叁个维度,分析导致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支持问题的症结所在,最后从多个层面提出了促进产业融资支持的措施。全文分为七大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阐述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论文的写作逻辑、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第二部分是第一章,阐述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构建研究框架。界定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内涵及五大特征,根据产业内容将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分为传媒型、设施型、制造型、娱乐型四大类,论述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及相关概念,融资支持的影响因素。本文涉及金融学、企业管理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理论。本部分是全文逻辑思路、理论分析及对策创新的依据。第叁部分是第二章,简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禀赋,归纳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现状。少数民族文化产业面临五个融资约束问题,从微观层面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宏观层面妨碍产业的整体升级。第四部分是第叁章,在简述文化产业一般性特征对融资影响的基础上,从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出发,归纳出内在性、基础性、支持性叁类融资影响因素。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内在特征提高融资成本与风险;产业基础薄弱导致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融资信息不对称;特殊的外部环境增加了产业的融资交易费用。全章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现状为案例做实证分析。第五部分是第四章,案例分析。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公司及产品简介。公司在成长历程中经历了内源融资,政府扶持,外部企业投资,风险资本投资以及在资本市场融资。长期保持产业竞争力、政府支持、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是公司融资成功的主要原因。第六部分是第五章,从四个角度阐述促进少数民族民族文化产业融资支持的对策。将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融资模式总结为市场主导型,政府引导型、政府主导型叁类,用理论与现实依据论证建立政府引导型的融资模式合理性及构建思路。依据不同类型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特点,选择相适应的融资方式,并需要引入新型融资方式。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企业应采用不同的融资渠道。最后,提高产业自身融资能力,增强金融体系融资支持,完善产业融资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是产业融资支持的保障。第七部分是结论,旨在综述全文,阐明结论,提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择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融资支持问题的视角展开研究。本文摆脱了从文化产业宏观概念或特点行业出发的传统研究思路,而是以文化特性为依据,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归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产业,并以此为基础专门针对其融资支持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该尝试既是对文化产业融资研究领域的一种拓展,也是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研究领域的一种补充。第二,以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特性为基础,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从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内在特性,产业特殊现状,所处特殊环境等叁个维度构建其融资支持问题的分析框架。每一个维度先论述影响文化产业融资的共性因素,再阐述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特性对融资支持的影响机制,最后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产业和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公司为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这种影响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论证。第叁、多角度创新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支持的对策。本文从四个角度分别提出对策。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角度,本文在全面梳理发达国家融资模式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以及产业融资的现实层面,两方面论证构建"政府引导型"的融资模式的合理性,并提出构建的基本思路。从产业内容角度,本文总结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五大特征,创造性的将其分为传媒型、设施型、娱乐型、制造型四大类,根据每类产业的融资特性提出适合的融资方式。从时间周期角度,本文总结了少数民族文化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特性以及适合的融资渠道。从融资外部环境角度,本文认为各角度融资支持对策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产业自身、金融体系、政策制度等全面的保障机制。本论文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数据支持相对不足,缺乏定量研究。现有资料多以行政或行业为单位,对文化产业做数据统计,专门针对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统计资料不够健全,因此本文更多采取区域数据和案例作为论据。该论证方式减低了论据的支撑力度,也无法建立宏观定量分析模型,限制了文章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第二,对具体融资方式的研究有待深入。受研究重点及篇幅所限,本文对不同融资方式的具体运作机制并未展开研究,对于在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的不同性质的文化企业如何创新融资模式,未做深入论述。
李鹏[7]2012年在《资源型企业成长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企业成长是战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资源型企业成长模式问题影响到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本文主要对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型企业成长状况和成长模式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从技术战略、资源战略、业务战略叁个维度建立资源型企业成长模型——TRU模型,进而推动企业成长理论在资源型企业这个特殊的领域的构建及发展。本文从首先综述企业成长理论,以内蒙古为代表的西部资源富集省区经济发展模式也不能照搬发达地区的经济模式,不仅要根据资源大区、能源大区的特点从量的角度扩大资源型企业的规模,而且要从质的角度加快技术战略制定和实施,以技术创新能力增长来支撑资源型企业的成长,形成区域创新系统支撑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在对企业成长理论的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型企业成长的相关假设,探究资源型企业成长的机理、提炼资源型企业成长模式的理论硬核,通过理论构建与案例演绎两条路径得出资源型企业成长的TRU模式分析工具,同时指出不同模式类型的战略指向。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提出问题资源型企业成长模式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和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2、从资源基础论(RBV)等研究角度综述企业成长理论,阐释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的特点,从而进一步阐释核心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成长的意义和作用,从而设立本论文研究的背景理论,奠定本论文研究理论基础。3、从内蒙古资源型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与全国数据比较分析不同资源型产业状况下的资源型企业成长状况及影响因素。同时对内蒙古重点企业技术创新状况做分析,奠定本论文的一部分实证基础。4、对资源型企业传统核心能力及其面临挑战进行概括,并进一步对资源型企业高技术化成长的理论机理加以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TRU模型,以此为资源型企业战略选择的工具,提出资源型企业技术战略的通用模式和特殊战略选择框架,为后续的进一步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分析工具。5、通过典型资源型企业的成长案例,阐述建构的叁维空间TRU模型中,六个典型模式下的内蒙古典型资源型企业运用技术战略、资源战略和业务战略的成长历程,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实证前一章的理论。6、提出本论文的六条主要结论和五条对策。如(1)资源型企业成长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一样,由于不同资源自身在现有技术水平下的转移度不同和资源的需求量造成的稀缺度不同,资源型企业需要制定适当的资源战略,通过有效的资源战略来控制战略资源,并形成较高的进入壁垒,防止竞争中五种力量的威胁。(2)资源型企业必须通过技术能力的提升来改造传统价值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快速改变工艺过程和产品开发过程,以形成技术壁垒,建立起独特的技术优势,提升智力资本,以技术创新能力来推动企业向知识型企业转化。(3)资源型企业需要在动态竞争的市场中不断改善业务结构,整合业务单位,加强战略业务单位,保证战略业务单位的可持续性。(4)资源型企业可以通过TRU模型分析来定位企业成长的要素分布,从而拟订企业成长的战略等。
李鹏[8]2004年在《内蒙古资源型企业高技术化成长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下,探索内蒙古地区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西部大开发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性课题。根据国内外的实践与经验,内蒙古地区要摆脱落后局面,实现地区经济的跨越发展,必须突破传统的资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的企业成长模式的束缚,用技术创新能力来构筑企业核心能力。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上升到资源型企业高技术化成长模式上来研究,以内蒙古资源型企业为对象,阐释了知识经济时代,资源型企业向知识型企业转变的必然趋势。 本文从经济学中企业成长的相关理论和企业成长的几种模式的探讨,到管理学中核心能力理论与技术创新能力理论的综述,梳理了资源型企业高技术化成长的理论逻辑。用规范分析方法论证了资源型企业高技术化成长的必然性。 通过对内蒙古资源型企业调研和相关统计资料的收集,我们获取了企业的实际情况资料。同时,总结了内蒙古地区资源型企业总体成长状况,并进一步对典型资源型企业(鄂尔多斯、伊利集团等)的成长状况进行案例分析,奠定本论文的实证分析基础。 本文创新点在于梳理了资源型企业高技术化成长的理论逻辑,并提供了企业规划战略的TRU模型,以期该模型成为资源型企业有用的战略规划工具,从技术战略、资源战略、业务战略叁个角度定位企业总体战略。
扎玛[9]2006年在《东北产业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振兴东北”是我国新世纪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它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列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第叁步战略目标“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它担负着区域经济振兴以及东北亚政治经济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东北的振兴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都是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 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各个产业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息息相关,更关系到东北区域经济的增长。东北问题主要源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各种矛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充分反应。东北曾经是我国工农业发展程度相对较好的地区,如今区域竞争能力却低于长叁角地区、珠叁角地区和京津地区。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仅是对东北工业的振兴,而应当是对东北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等全方位的振兴。东北各种矛盾问题所反映的本质归纳起来还是在于产业竞争能力弱。提高产业竞争力必须通过产业创新来实现,产业创新是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通过产业创新,充分挖掘东北的资源潜力,将东北的企业、政府与大学和研究机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加强自主创新力,实现产业内外部要素价值的最大化。东北实行产业创新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关键在于产业创新的培育与开发。 本论文的研究出发点就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东北振兴,以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研究东北问题,以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分析东北
薛寒冰[10]2010年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秦汉以来,中国就一直是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变迁中,随着民族间的相互交融,众多民族融入历史的长河。现在的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其中汉族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他55个民族人口熟练相对汉族而言很少,因此被称为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环绕中国的北方到西北及西南地区地区,呈现带状分布的特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指这些地区。由于历史、自然以及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普遍落后于其他地区。新中国建立以后,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多次大规模推动民族地区建设,积极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央政府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可以分为叁个阶段:一是“一五”建设时期,二是“叁线”建设时期,叁是西部大开发时期。通过这叁个阶段的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的成绩。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尽管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与中国其他地区发展的差距却日益扩大。回顾中央政府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民族地区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依托中央政府的投资推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于中央政府的依赖。旅游业现在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产业之一。在中国,旅游业地位日益提高,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日益增大,尤其是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或者支柱性产业。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下发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新时期中国旅游发展战略,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业的产业定位,为旅游业发展营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通过对民族地区发展历程的回顾,可以得出结论: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的发展制造业的新路。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旅游业不仅是民族地区普遍优势产业,而且其拉动性强的特点对于推进民族地区全方位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赶超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不仅是民族地区的迫切愿望,也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赶超意味着跨越,跨越意味着超常规的发展。但是超常规发展既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也不是海市蜃楼的遥不可及。跨越式发展不仅有严谨的理论研究基础,也有广泛的实践。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就是在当前历史背景下,提出的赶超发展战略。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是内生式发展,以旅游业的跨越式为突破口,通过旅游业的综合拉动作用,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首先必须明确发展的主体。民族地区的各族劳动者是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主体,不仅是旅游业跨越式发展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也是重要的利益主体。这是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历史机遇、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是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而政府、企业、产业是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围绕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与要素,提出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型企业成长状况分析[D]. 刘珂. 内蒙古大学. 2004
[2]. 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D]. 温军. 清华大学. 2001
[3]. 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 左燕. 中南民族大学. 2008
[4]. 中国少数民族财政政策研究[D]. 汪德德. 中央民族大学. 2011
[5]. 民族地区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与分析[D]. 杨维强. 中央民族大学. 2010
[6].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支持问题研究[D]. 赵佳. 中央民族大学. 2017
[7]. 资源型企业成长模式研究[D]. 李鹏. 内蒙古大学. 2012
[8]. 内蒙古资源型企业高技术化成长模式研究[D]. 李鹏. 内蒙古大学. 2004
[9]. 东北产业创新研究[D]. 扎玛.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10].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研究[D]. 薛寒冰. 中央民族大学. 2010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东北历史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融资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