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需要6种人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种人论文,大开发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
1、开放型人才是西部思想大解放的先导
前些天,报纸上纷纷刊发了西部某县“一份政府纪要吓跑东部投资者”的文章,说的是,广东客商陈先生在川东某县考察时,得到一份县政府的地方产品促销工作会议纪要。“纪要”称:保护本地方产品是“工业兴县”、“商贸活县”的重要手段。“纪要”规定,县内各宾馆、酒店等,除世界名酒、中国名酒外,一律不得销售外地酒类产品,只许销售本地产品;凡本地有的外地同类产品进入本县,须先经税务、工商部门收缴足额税费后才能上柜;交通、交警部门要从交通规则、装载标准、车辆性能、证照方面,对运载外地产品进入本县的车辆进行制裁;技术监督部门对外地产品要严格检查,重处重罚,决不手软;同时还强调各执法部门要站在发展地方经济的高度保驾护航,县里实行严格的奖罚考核,并每月组织一次检查。陈先生先后考察的川渝几个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类似“纪要”的地方保护主义做法,于是他便放弃了到西部投资的打算。
这篇文章给我们最直接的感受是,西部大开发首先迫切需要思想大解放,而西部思想大解放必须各级领导人思想要最先解放,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开拓进取、思想开放、具有市场经济竞争意识的人才才能担当各级领导人,只有把这些人放到领导的位置上,才能带动整个西部的思想大解放。
2、廉正型人才是西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保证
1999年1月4日下午6时50分,重庆綦江县城,横跨鹭河、贯通东西城区的彩虹桥突然整体崩塌,正列队走过的23名武警官兵和数十名群众一齐落入水中。几十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无影无踪。
在此之前,耗资3.8亿元的云南昆禄公路通路仅18天便满目疮痍,成为废路。
象这样的“豆腐渣工程”,在西部的建设中能举出很多。因此,为了让西部基础设施能成为百年大计、千秋大业,我们一方面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只有让那些廉正型人才领导和监督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建设才有保证,我们的人民才能放心和满意;否则,“豆腐渣工程”将有可能层出不穷,危害西部开发的伟大事业。
3、管理型人才是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根本
能搞活企业、开拓市场、带动经济发展的企业家人才是落后的西部地区最缺乏的人才,因为企业家是生产要素的组织者,只有真正的企业家,才能高瞻远瞩,不断创新,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只有有了许多创造较高利润的企业家,才能支付较高的工资去吸引大量的科技人才等其他类型人才去西部。
参加首批“百名博士西部行”活动的北京创格科技集团总经理胡颖博士和机械科学院冯泽舟博士认为,西部有些地方如陕西,科研院所很多,科技人才并不比沿海地区少,经济之所以发展不够,是因为缺乏具有新概念、新思维、有综合策划运作能力的企业家。国家人事部全国人才交流中心主任何宪认为,企业家不仅是西部最缺乏的人才,也是西部大开发中最应引进、最迫切需要的人才。
4、科技型人才是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
今年2月22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在西部考察时一再强调,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离不开人才。
美国的经济90年代后为什么持续稳定高速度的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有人才,它有来自全世界各国出类拔萃的充满活力的年轻的高科技人才,有了这些高科技人才,它在网络经济方面全面领先于世界各国,从而使自己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升级。
因此,西部要通过高科技人才把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技术创新的重点,坚持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和产品,从整体上提高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内在质量,增强经济竞争能力。陕西、四川、内蒙古等省区领导已经意识到这些,提出科技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思路,把引进科技、经济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高新技术人才作为人才引进工作的重点。
5、教育型人才是西部人民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
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所做的关于“穷人经济学”的演讲中,舒尔茨指出,穷国贫困的关键因素不是别的,而是人,改善人口质量,可以显著地提高穷人的经济前途和福利。人力资本论的观点,道出了人口质量之于经济增长,之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教育落后、整体民众素质低是西部地区的普遍现状;而西部人口质量的低下,造成了经济难以摆脱低速增长的轨迹,成为制约西部大开发的瓶颈。因而,西部大开发必须大力发展教育,而发展教育就必须要有大量教育型人才,这就使得教育型人才成为西部开发、人民素质提高的关键之关键、基础之基础。
6、超前型人才是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前提
众所周知,生存环境是一个国家得以延续与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有着生存环境制约和威胁的西部,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尤为重要,应该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经济发展的例子告诉我们,“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子是极其错误的、是贻害无穷的;太湖的污染和治理、淮河的污染和治理就很让人反思。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后答记者问时,特别强调了要大力加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问题,他说,要退耕还林、要鼓励种树、要保护生态环境。
对于西部来说,要做到西部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做到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并重,要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就迫切需要有一批目光长远和有超前意识的人才。只有有了他们,西部才会变成人们向往的绿色家园。
二、西部人才开发的对策
1、开发当地人才是西部人才开发的首要对策
首先,必须用好当地人才,千万不能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错误,如果这样,不仅伤害了本地人才的心,而且不能引进外部人才;或者是“招来了女婿,气走了儿子”。其次,必须善于留住人才,如果现有人才都留不住,那么就更谈不上吸引人才了。最后,要善于培养人才,让人才在培养中不断成长。如果不对人才进行培养,不让他们及时地充电再学习,那么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就会老化,跟不上竞争的需要。内部人才机制搞好了,使外部人才看到希望、看到真正有本领的人才能得到重用和培养,自然而然外部人才会流向西部。
2、制定优惠政策,探索分配形式,千方百计招聘人才
要使人才招得进,留得住,用得上,必须给人才一个好的待遇,例如,内蒙古所制定的人才政策规定:引进的高级人才,享受厅级干部待遇,由用人单位优惠或无偿提供相应住房并配备交通工具;积极探索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保障人才通过创造性劳动获得较高合法收入。另外,各级政府、用人单位为他们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和必要的工作条件。这样便让人才解除了一切后顾之忧,从而使人才一心一意去做工作。可以采取不迁户口,不转关系等方法,让人才来去自由,有一个进退的空间,认为西部适合自己的人才,留下施展自己的才干;认为不适合的,就可以再回去。这样,能使更多的人才敢于到西部去。现在,为什么有更多的留学人员学成回国?有更多的留学人员拿着“绿卡”回来创业?就是因为有来去自由这一条。
3、组织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实施东西人才对口支援
我国西部地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为全国总量的15.5%,东部地区却集中了全国人才总量43.2%的各类专业人才,而且东部地区有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处于闲置状态。因此,有必要进行东西部人才对口支援。
从1997年开始,国家人事部就开展东西部人才市场对口支援工作,江苏扬州市、泰州市与陕西汉中市,江苏常州市与陕西安康地区,广东中山市与贵州省遵义地区,广东南海市与贵州黔东南洲等4省9个地市的人才市场之间就相互沟通人才供需信息和调剂人才余缺。实践证明,这种对口支援的方式很好地满足了这些地区的人才需求,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4、以大幅度减免税等优惠政策,鼓励、吸引东部地区人才带项目、带资金到西部投资创业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既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特别重要的是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如果再给以优惠的税收政策,那么东部地区人才到西部地区投资将是必然。实践证明,这种优惠政策吸引力很大,不仅吸引了东部人才到西部投资,而且吸引了外国人才到西部投资。例如摩托罗拉、西门子、宝洁相继进入西部市场,外国老板笑问:“谁能够忽视这里诱人的投资回报率呢?”
5、由全国科技精英组成“智囊团”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1月10日,团中央、全国青联组织开展“百名博士西部行”活动,首批59名来自中央各大科研院所、高校及海外留学生的博士奔赴陕西,为46家企业进行了咨询论证,发布了312项科研成果,达成了33个意向性合作项目,受到西部地区热烈欢迎,也激起了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参与西部大开发的热情,辐射作用是非常强烈的,首批活动结束后,一些海外学人打电话要求参加这一活动。可以断定,这种让西部获得“外脑”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是一种创造性人才开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