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探析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在老年全麻腹腔手术后肠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以68例老年全麻腹腔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属于2015年12月-2016年11月),随机分为两组,34例/组。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术前胃肠道护理(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腹胀程度评分、住院天数以及各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老年全麻腹腔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关键词】术前胃肠道护理;老年全麻腹腔手术;肠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193-02
老年患者在全麻腹腔手术后容易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肠功能恢复缓慢,严重影响机体恢复。为了探析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在老年全麻腹腔手术后肠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本文将68例经全麻腹腔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从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全麻腹腔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中抽取6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合并吞咽功能障碍、胃肠道功能障碍以及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以随机为原则进行分组,34例/组。
观察组:男性:女性=19:15;年龄范围(62~81)岁,平均年龄(71.25±5.34)岁;手术类型:肝部分切除术6例,脾切除术12例,胆囊切除术16例。
对照组:男性:女性=20:14;年龄范围(61~80)岁,平均年龄(71.13±5.12)岁;手术类型:肝部分切除术5例,脾切除术11例,胆囊切除术18例。
两组老年全麻腹腔手术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别不大,P值大于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对照组)。予以患者心理疏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基础生活护理和疾病护理等,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建议其进行四肢伸展运动、关节屈伸运动,以低盐、低脂肪、低磷为饮食原则,戒烟酒,严格遵医嘱用药。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术前胃肠道护理(观察组)。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步,准备好灌肠溶液(浓度为0.1~0.2%的肥皂水、生理盐水500ml~1000ml),将温度控制在39摄氏度至41摄氏度之间。
第二步,灌肠前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和年龄,嘱咐患者排尽尿液,灌肠时保护患者的隐私,让患者自行或协助其将裤子脱至膝盖位置,将臀部充分暴露,取左侧卧位。
第三步,悬挂灌肠筒至合适高度,放置橡胶管前端至弯盘中,对肛管前端十厘米至十五厘米进行润滑,将肛管尾端和橡胶玻璃接管衔接,排尽管内气体,使用止血钳将肛管夹紧。
第四步,分开患者臀部直至肛门暴露,叮嘱患者张口进行深度呼吸,将肛管缓慢插入患者直肠中,直至7cm~10cm为止,将肛管固定并松开止血钳,促进灌肠溶液缓慢流入患者直肠中。
第五步,合理调节流速,当患者便意感出现时,将灌肠筒适当调低,减缓灌肠溶液的流速直至停止,叮嘱患者张口进行呼吸。
第六步,观察到灌肠溶液快要流尽时,夹闭橡胶管,使用卫生纸在贴近肛门位置将肛管包住,缓慢将其拔出。
第七步,将患者肛门擦拭干净,改为平卧位,休息十分钟左右,若患者无法下床排便,则使用便盆进行排便,若可下床,则协助其至厕所排便。
第八步,整理床铺,收集患者的大便进行观察,结合实际情况考虑是否需要送检。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根据患者主诉评估其腹胀程度,0分表示无腹胀感,1分表示轻度腹胀,2分~3分表示中度腹胀,4分~5分表示重度腹胀。
观察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每组患者每种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将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腹胀程度评分、住院天数[用(x-±s)表示,t检验]和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用%表示,卡方检验)投入SPSS18.0版软件中进行处理。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对比差别较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是P值小于0.05。
2.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更短,腹胀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具体数据见表1。
注:同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全麻会抑制副交感神经系统且会过度激活内脏交感神经系统[1],进而抑制胃肠动力,全麻腹腔手术具有应激性,加上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术后肠道功能会受到极大影响[2],出现腹痛、腹胀、便秘、恶心等各种不适症状,老年患者生理机能的特殊性会进一步延缓其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导致各种并发症出现,不利于恢复。
常规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身心,促进手术顺利进行,但在术后肠功能恢复方面效果较差。术前胃肠道护理可促进胃肠道吻合口Ⅰ期愈合良好[3],还可减轻术后胃肠道反应。灌肠法是术前胃肠道护理主要措施,传统灌肠法的灌肠溶液是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4],效果良好,本文以0.1~0.2%肥皂水和生理盐水作为灌肠溶液,获得的效果较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更佳。
术前灌肠过程中需注意几点,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消化道出血以及急腹症的患者不能灌肠,插管前需排尽肛管中的空气,防止空气进入患者肠道,加重腹胀反应,此外插管时要与患者肠道的解剖特点相顺应,若患者合并痔疮,则以小管径肛管进行插管,保证力度适中,防止损伤肠道。为老年患者灌肠时要降低压力,减慢速度,注意观察其反应,若出现剧烈腹痛、面色苍白、心慌气短等异常表现,则要立即停止,并及时报告主治医生进行处理。
本文结果部分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14.26±3.61小时)、肛门首次排气时间(26.37±4.65小时)、腹胀程度评分(1.19±0.72分)、住院天数(5.46±1.51天)以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三种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值小于0.05。
由此可知,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可促进老年全麻腹腔手术患者术后肠功能尽快恢复,减轻不良反应,促进其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马骍雯,宋波,杨森.术前护理干预对心外科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5):237-237.
[2]杨艳红.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行胃肠道专项护理干预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7):176-177.
[3]曹鑫彦,邹凤林,韦柯宁.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1):94-96.
[4]卢艳君,钱学贞,甘艳军.胃肠道手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措施恢复胃肠蠕动功能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4):182-184.
论文作者:徐微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患者论文; 灌肠论文; 全麻论文; 腹腔论文; 胃肠道论文; 老年论文; 术前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