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性病诊疗为依托的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研究论文_邓文秀

湖南省邵东县九龙镇卫生院 湖南邵东 422800

【摘 要】目的:探究以性病诊疗为依托的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将对应时间段内性病诊疗作为依托,以对应时间段内的50例性病诊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相关的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持续6个月后对其效果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患者经过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的相关干预,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均显著提升,和干预前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性病诊疗为依托的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性病诊疗;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

艾滋病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本次研究主要基于笔者工作实际情况,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分析以性病诊疗为依托的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详情,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供相关研究参考,现将本次研究详情做出整理报道,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将对应时间段内性病诊疗作为依托,以对应时间段内的50例性病诊疗患者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均为自身不适、伴随有多种性病相关症状来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经过全面检查均对患者确诊,其中12例生殖器疱疹患者、8例尖锐湿疣患者、7例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患者、14例淋病患者、9例梅毒患者。本次研究前已经对患者或家属说明了研究概况,入选者均知情且表示同意参加本次研究调查。

1.2方法

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提供的流行病患者行为监测调查问卷,在实施性病诊疗过程中,由医生对患者简单说明问卷填写基本情况,并指导患者进行逐项填写,其中包括患者的安全套使用情况、患者对于性病知识的了解情况、性病流行病学情况,通过调查评价患者对于艾滋病相关性病知识的掌握情况。

完成相关调查后,在诊疗过程中同时对患者讲解艾滋病相关健康知识,包括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潜伏时间、艾滋病的相关症状、艾滋病的预防措施等,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于艾滋病的健康认知水平,同时向其发放有关的宣传单页等材料,便于患者适时阅读,此外应向其提供免费的安全套,叮嘱患者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卫生,保证个人健康生活[1]。

对入选患者均实施6个月的相关的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并在6个月后再次对其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调查相关干预模式的应用价值。

1.3观察指标

观察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的应用价值,即在持续6个月后对其效果进行调查统计,包括患者对于安全套的使用安全认知、对于艾滋病的传染途径了解情况等,对相关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并对比行为干预前后的详细情况[2]。

1.4统计学分析

将SPSS25.0作为本次数据处理软件,使用n统计本次研究中计数资料,并采用χ2实施检验;检验后P<0.05均表示数据差异显著(P<0.05)。

2.结果

患者经过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的相关干预,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均显著提升,其详细情况见下表1。

表1 干预前后患者的艾滋病认知情况调查[n(%)]

3.讨论

艾滋病主要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病发后危害大、病死率高[3];而由于艾滋病的发生属于性病范畴,因此多以青壮年人群的感染较为多见,导致人口健康素质下降,劳动能力受到影响,危害到社会公共安全和经济的良好发展[4]。而目前性病的诊疗中可收治到较多的艾滋病患者,如何以此为依托,对该类患者实施有效的行为干预,就对于艾滋病的预防和遏制具有重要意义[5]。通过对艾滋病的流行病学情况进行总结,临床认为及时对相关患者宣传性病和艾滋病的健康知识,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可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健康认知水平,进而使其在患病后得到心灵上的抚慰,并接受有效的行为指导和干预,进而在增强个人健康认知水平的同时和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改善自身健康状况,减少疾病对自身以及社会产生的进一步影响[6]。故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经过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的相关干预,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均显著提升,和干预前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以性病诊疗为依托的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可使得相关患者健康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因此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毅,李六林,周万明,等. 心灵冲击与持续强化相结合的年轻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建立[J]. 职业与健康,2017,33(17):2438-2441.

[2]胡焕春,钟姣,甄森,等. 常州市2012-2014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 江苏医药,2016,42(16):1779-1782.

[3]蔡勇,乔建国,孙殿伟. 吉林市青年学生MSM人群艾滋病行为干预效果评价[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6(3):346-351.

[4]叶明骞. 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早期经历对成年后性行为及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影响[J]. 口岸卫生控制,2016,21(2):50-52.

[5]梁容娇,叶兴东,汤少开,等. 2015年广州市STD高危人群性行为特征及艾滋病梅毒感染率的调查结果分析[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6,23(5):341-345.

[6]白文海,宋书仪,林志红,等. 深圳市南园社区性病干预的效果评价[J]. 社区医学杂志,2016,14(11):48-50.

论文作者:邓文秀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以性病诊疗为依托的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研究论文_邓文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