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真的能够决定人的性格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血型论文,性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记得去年在《××都市报》上曾经出现过这样一则报道:
本报综合消息:您的血型是A型还是AB型?如果是其中的一种,那么很不幸,您将很有可能与一个年薪100万的职位失之交臂。近日在京城某报上刊登的一则招聘广告引起了众多求职者的关注。一家公司不惜重金聘请销售总监和国内、国际市场销售经理,高薪职位自然对应聘者的要求也相当之高:高学历背景,多年在大型企业的工作经验,出类拔萃的管理开拓能力……除此,“血型为O型或B型”也赫然列入条件之中。
这则应聘先验血型的报道在当时曾经引起过很大的争论。确实,将血型作为择取人才的衡量标准之一,在国内尚属罕见。据该公司的有关人士的解释,O型和B型的人性格比较稳重,具有亲和力,而这正是高级销售人才必不可少的个性特征。相反,血型为A型的人比较保守拘谨,而血型为AB型的人情绪多变,这两类人都不适合做销售工作。无疑,这是一种以人的血型来判断人的性格的做法。不过,有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甚至有的人还将之上升到血型歧视的高度。人们不仅要问血型真的能够决定人的性格吗?
其实,人类对于了解自己与他人一直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兴趣,所以当有某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可以达成这一目的的时候,这种方法就会风行一时,大受欢迎。手相学、面相学、颅相学、体型学、笔迹学,以及中国特有的生辰八字莫不如此,这些方法很久以来就已经成了人们寄以厚望了解自己与他人性格的工具,在民间流传甚广,有的甚至还曾经在学术界备受追捧。性格血型学说就是这样一种试图依靠血型来判断人的性格的理论和方法。
性格血型学说流行的国家主要是日本。同西方人不同,日本人不相信星相学,但着迷于血型决定一切的说法。他们认为,血型决定着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和缘分,科学地运用血型知识,可以帮助人们妥善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协调好“斩不断,理还乱的恋爱、婚姻等家庭问题,还可以指导我们选择职业等等。在他们看来,掌握了血型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就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秘密武器。所以,日本人的血型观念很强,比如经常见诸报端的政界人物和娱乐明星的照片旁边总是会注明他们的血型;求职者也要求确切地说出自己的血型;许多体育运动队也会根据血型原则来招收队员。有的人甚至认为人的血型与所吃的食物之间也存在着微妙的关系,食用与自身血型相宜的食物,有助于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并会使人的性格得到优化。1993年,日本一家饮料公司就曾以血型改善性格为主题做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广告宣传,结果其饮料的销量得以大幅增加。
我国关于血型与性格关系的争论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曾经风靡一时,主要是因为当时刚刚改革开放,人们对各种知识都保持了一种好奇和热情。性格血型学作为一种有魅力的话题当然很容易就吸引了众多的注意力,甚至有的人达到了逢人就打听人家的血型的痴迷地步。不过,等到最初的热情消退以后,在很多人看来,关于血型性格的话题似乎有些逐渐销声匿迹了。其实不然!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有关血型性格的知识信息大量地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网站和网页上。借助于网络这一现代化的传播媒体,性格血型学说的传播和影响更加不容低估,只是由于各个网站上的血型知识更多地是和星座等掺和在一起,俨然成了一种休闲娱乐的算命手段。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性格血型学说在一开始是作为严肃的学术研究出现的。日本学者古川竹二从对人们日常言行的观察中发现血型与气质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并根据自己对数千人(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所进行的大量研究结果,于1972年提出了“人因血型不同,而具有各自不同的气质;同一血型,具有共同的气质”这一新颖的论断。他根据血型将人的气质划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四种,其中A型的人内向保守、富于感情、缺乏果断性、容易灰心丧气、多疑、焦虑等。B型的人外向积极、善交际、感觉灵敏、轻诺言、寡信、好管闲事、最怕受约束等。O型的人自信、讲义气,积极进取、踏实苦干、效率高、好胜、喜欢指挥别人等。AB型的人聪明、敏感、沉着慎重、冷淡无情、双重人格等。这一学说一经提出,就在日本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虽然赞同与反对两种意见都有,但性格血型学说作为一项有魅力的研究,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二战以后血型的研究更加兴盛,其代表人物是铃木芳正和能见正比古,而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有关血型和性格关系的论述多出自于这两个人的著作。
那么血型性格学说有什么样的依据呢?能见正比古认为,“血型的真正含义是指人的体质类型和气质类型……体质和气质是相关的,因为气质也是从体内产生的”,“不同血型的人具有不同的血型物质,及具有不同的材料物质……由不同血型物质组成的人体,反映在气质上,甚至体质上都有不同的特性和差异也是理所当然的”。也就是说,能见正比古认为血型存在有形体质和无形气质两个方面,而血型的气质表现,就是这类血型的人特定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谈吐风度等。不过,其他一些学者却坚持认为,这一学说没有什么理论根据。确实,从血型的角度思考人的性格容易给人一种无中生有、胡乱联系的印象。因此,自血型性格学说出现之日起,各界的学者就没有停止对它的批判,即便是在日本也是这样。不过,大多数的批判本身也没有提出什么说得过去的研究依据,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既不能全面接受,也不好全盘否定性格血型学说。
其实,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开的谜,而血型又是人体中迄今为止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的物质,所以显得有些神秘。直到现在,大多数的人对血型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血型是血的类型,有A型、B型、O型和AB型之分;以及血型与输血具有重要的关系等的常识水平上。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血型作为一种遗传物质,是生物体中最原始、最基本的构成材料;可能也不会知道血型的发现到现在为止只不过是一百年的历史,ABO血型是1901年由奥地利的科学家兰德斯坦因发现的,其分类的依据是红细胞的细胞膜上的抗原和血清中的抗体之间会不会发生反应。其后,科学家们又陆续发现了Rh血型、Lewis血型和Duff血型等数十种,如果再加上白细胞血型、血小板血型等,血型总共可多达六百多种。因此,可以说除了同卵双生子外,不可能有两个血型绝对相同的人。
关于血型物质的微观解释。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血细胞的表面上附有若干糖蛋白——糖类和蛋白质的结合物。简单地来说,血型的不同是由于糖蛋白结构不同的缘故,所以糖蛋白又被称为血型物质。值得注意的是,血型物质不仅血液中有,在人的唾液、汗、尿液、精液等分泌液中也是存在的。更加令人惊奇的是,血型也并非是人类所独有的,科学家在人类之外的很多动物、植物,乃至微生物体中都发现了血型物质的存在。也许这正好说明了血型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密切。
正是由于现代科学尚未搞清不同血型的血液具体的生化功能到底有何差异,所以在尚未经过科学证实的情况下,是不能排除血型与性格,尤其是与先天成分较多的气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的可能性。不过,因为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多,血型作为一种先天的遗传物质对性格的影响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如果说血型与性格真的存在关系,恰当的说法也应该是血型影响,而非决定性格。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现在所传播的性格血型知识只不过是少数学者根据日常观察或者调查统计得出的结果,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科学检验,切不可盲目认同,生搬硬套。明确这一点极为重要,否则就要像当今的日本一样,陷入到对血型的狂热迷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