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科村的启示——个体私营经济与川西牧区产业升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牧区论文,产业升级论文,私营经济论文,启示论文,川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甲科村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红星乡,与甘肃省碌曲县郎木寺乡隔白龙江相望。全村共95户,575人,除1户汉族、1户藏族、几户东乡族、保安族外,均是回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注:本文调查时间为1997年8月。)
甲科村旧称甲科寨,历史上就是川、甘、青三省商品交流的必经之处。这里是从松潘出发,到若尔盖阿西后分道的运输古道若夏路(注:若夏路指若尔盖阿西经拉卜楞寺至甘肃临夏、临洮、兰州的道路。)和若临路(注:若临路指若尔盖阿西至甘肃临潭的道路。)的交叉点。这两条古道是川甘青茶马贸易古道,在清朝之前,就有松潘、临潭、夏河、洮州的回汉商人进入这里,用耗牛驮上茶叶、盐巴、百货和宗教民族用品,临时搭上帐蓬,以物易物交换当地藏族的畜产品、药材及土特产品。清末,藏商、寺庙商也开始增多。每年冬季到来,回汉藏商寺庙商就集中在黄胜关外的打更戈,自发地组成茶马互市的帮口会进行交易。然后到若尔盖十二部落、三果洛、阿坝三部落、俄洛三部落、纳尔代二税落以及青海果帐房三部落,还有润坞热贡、保安、甘肃达直部落等地交换畜产品。到第二年6月中旬,又顺此通道到松潘县城进行“皮庄会”交易。农历十月初一前将鹿茸送到灌县药栈,参加灌县的“草庄会”。(注:“皮庄会”交易优良皮毛,“茸庄会”则交易以鹿茸为主的珍稀药材。)1958年,国道213线建成,成为川、甘、青、藏四省相联的大动脉,甲科村的经济优势也更为明显。
甲科村的村民大多为祖籍甘肃临夏和临潭的回族,其先辈于清代开始进入这里经商。那时他们用耗牛驮运羊皮羊毛到夏河、临潭,将肉牛赶到松潘,换回面粉和菜油运到牧区,还到成都驮运大茶,用酥油和奶渣、茶到青海换盐……。到清代末年,已有10多户人定居此地,从事以物易物的商业和季节性的驮运。到民国时期,增加为28户。1958年民主改革时,已有30多户、186人定居于此。
一、甲科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概况
甲科村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1958年前和1982年后两个阶段,前者是缓慢发展阶段,后者是高速发展阶段。
1958年以前,甲科村个体经济基本上属于自然发展阶段,发展速度缓慢。这一时期的甲科村民,主要从事以物易物的商业和驮运业,大多数是小商小贩。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丁全喜、张存福、马海彦、敏顺喜四家。丁家是最殷实的,也不过100多头驮牛,每年在阴历4-12月间,约可驮运菜油、面粉2万斤,大茶400包,盐巴2万斤和一些畜产品。张家有驮牛60多头,马家、敏家都是40多头。驮牛经商很艰苦,加上当时社会秩序混乱,还要沿途给寺院喇嘛、牧主、土官老民上保护费,获利也不多。因而有100多头驮牛的丁家,也只是偶尔雇1-2名雇工帮忙,大多数时候还是自己赶牛经商、驮运。
1958年民主改革完成后,个体工商业被取缔。甲科村村民在国家组织下转向农牧业生产,一面开荒种植青稞、油菜,一面在人均8亩的草场上放牧。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生活十分困难,村民们都偷偷做点小生意,贩卖面粉和民族用品贴补家用。是全县最穷,资本主义尾巴最厉害的村,历经数次工作组整顿而不绝。
1978年以后,随着各项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县里放宽了对小商小贩的登记范围,放宽了允许上市物资,取消了地区封锁,允许长途贩运,鼓励多渠道经营,甲科村村民渐渐扩大了商业经营的范围。
1982年3月包产到组后,他们把70户人家分为9个组,四处去经商,经商情况如下1。
表1:甲科村1982年商业、交通运输经营情况
经营地点 经营范围
经营工具经营人员(人)
若尔盖县城 服务业7
铁布区国营林场 服务业5
牧场
商业(流动售货 以物易物) 拖拉机 5
若尔盖全县短途运输拖拉机35
从事商业和贩运,使全村当年的人均收入猛增至140元,比1981年的60.36元增加1倍还多。1982年的收入情况见表2。
表2:甲科村1982年收入情况(现价)
70户、431人 (单位:元)
收入数额占总收入比重(%)
农业收入 14516.4016.10
牧业收入 23663.4126.25
副业收入 43363.0948.10
其他收入
8609.24 9.55
合 计90152.14
100
由此可见,当年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所获收入即占全部收入的48.10%,接近半壁河山。
1983年包产到户后,大家纷纷承包原来大队的交通工具从事贩运。加之当时川甘两座寺庙都开始修建,人流量大,村里不少人在自己家里开了小杂货店,收入大大增加。也使人们认识到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巨大市场和良好效益,找到了甲科村发展的路子。
1984年,县委、县政府、乡党委、乡政府和红星乡信用社与村民们共同商量,根据当时樟木口岸开放,大批货物要从成都运到樟木,运输能力明显不足的状况,确定了发展长途运输的目标。村里的七、八家人凑了7000元钱买了一台旧的解放牌货车,当年就赚了7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专业户。1985年,12家人联合到乡信用社贷款14.5万元,购买了4辆东风车搞运输,当年收入达13.3万元,1986年上半年就还清了全部贷款。此后,大家纷纷贷款买车,1987年发展到17台,1992年达到最高峰,有各型东风车42台。甲科村大多数人家成为运输专业户。
1992年以后,由于运输市场日益饱和,单纯的交通运输收入下降,运输业进入调整阶段。而畜产品收购和运输的比重增大。同时,甲科村出现了两家私营企业。一家是几户联办的牛羊肉加工厂,因办厂地点电力、水源的制约不久倒闭。另一家建在甘肃临夏州,有暖气锅炉厂、停车厂,目前固定资产达100万元以上。
二、甲科村个体私营经济的作用
1、富民富县:1983年以前,甲科村是全县最穷的村子,1965年全村集体存款只有0.1元,平均劳动日不到0.2元,很多群众靠贷款买粮食。到1981年,红星乡人均收入已达230.60元,而甲科村仍然只有60.36元,全村普遍缺粮2个月到半年不等,缺衣少穿就更不用说了。自1982年包产到组开始经商跑运输后,甲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199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026.27元,完全解决了温饱问题,不少村民达到了小康生活标准。从1992年甲科村的收入情况(见表3)看,商业和交通运输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78.63%。可见,甲科村走的是一条从事个体运输和商业致富的道路。
表3:甲科村1992年收入情况表(现价)
93户、533人 单位:元
项目 金额占总收入比重(%)
牧业收入 7761815.94
副业收入 26330 5.41
交通运输业收入
30417362.51
商饮业收入7851816.14
合 计
686639100
该村第一任村长张存福家的巨大变化,更是说明了这一点。张存福一家兄弟姐妹8个,1982年时全家22口人,一年缺粮2个月,缺衣少穿。1982年承包了一台队上的拖拉机跑短途运输,加上做点小生意,当年就给三个弟弟修了房子、还剩下3000元。198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60元,相当于过去五年的农业收入。1988年买了一台东风车,7个月就赚了3.6万元,1996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现在,他与父母子女8口人拥有固定资产40万元,家里的房屋修缮一新,电视、电话、洗衣机、烘干机、录音机、电冰柜、摩托车、汽车一应俱全,其生活水平已达小康。
甲科村的村民们守法经营、照章纳税。只有575人的甲科村,在1985年上交国家税金达40万元,此后逐年增长,近几年每年都在65万元左右,占到全县工商税收的21%左右,其第三产业的产值及增长速度居全县第一,毫无疑问是该县的一个经济增长点。
2、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生产力。甲科村个体经济的发展积累了一些资金,这些资金流向何方呢?据我们了解,甲科村村民手中的资金有三个流向:一是反哺牧业。甲科村在民主改革时分得4000多亩草场,由于面积不大草场零星而不易利用,牧业生产在甲科村一直处于不太重要地位。现在全村有23户人家从事牧业生产,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1991-1993年间卖了牛羊从事运输。但从1992年开始,又陆续回到牧业生产。敏海明家有600多只羊,1991年卖了羊买2台东风车,赚了钱后,1995年卖了一台车开始发展畜群,现在已有450只羊,剩下的一台东风车也用于放养运草、送奶等杂务,不再跑运输了。马尔布都一家也是在1992年转为牧业。1994年卖了小四轮拖拉机全部买成了羊,现在有羊近300只。这些投资反哺牧业的人家,都很注重科学养畜,防疫、种草、冬青补饲搞得很好,正常年景羊几乎不会死亡。甲科村村民现在的畜种结构中,有羊1450只,牛240头,分别占牲畜总量的85.8%和14.2%,与川西北牧区大牲畜比重占56.9%的畜种结构截然不同,是一种典型的商品经济型牧业,其羊只出栏率也很高。可以说,甲科村的牧业已经发展为商品经济型的牧业,符合农业产业化的需求,代表着川西北牧区牧业发展的方向。二是流向工业,出现明显的工业化倾向。甲科村村民在1992年以后,普遍把目光投向兴办工业。先是几户人联办了牛羊肉加工厂,但由于水、电不配套而倒闭。之后,村民张国林在运输停业后,开办了私营企业。当时他有20万元资金,他除将其中的3万元投入甘肃禄曲县贡巴乡,入股餐饮、旅馆业外,用7万元在临夏与人合办了海涛锅炉厂,生产茶水锅炉、暖气锅炉,现在已有固定资产80万元。余下的资金投入了甘肃夏河县金广洗毛厂,由于他在若尔盖能够赊购羊毛,当年就赚了几十万元。他又将其中的30万元投入临夏州办了一个大型停车场,目前其固定资产已达百万元。在甲科村调查期间,富裕的村民们不断谈到办厂,办地毯厂、办矿泉水厂、办洗毛厂等等,表现出强烈的工业化倾向。但是,这种工业化倾向既有明显的盲目性,也面临严重的阻力。盲目性主要表现为对工业化的市场了解不够,对工业管理不熟悉。阻力则表现为所处区域的条件不足。甲科村地处川西北高原传统牧区,这里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因而劳动力价格昂贵。据了解,在甘肃临夏州搬一车木料上车只花40元,在若尔盖则要360元。同时,甲科村所在地只有一座70千瓦的小电站,无法解决能源问题,工业用水的供给也不足。因此,为甲科村资金的工业* 化寻找投资场所和方式,是促成其经济结构转变的关键。三是流入畜产收购、贩运领域。甲科村交通业过去以长途运输为主,现在有一部分转向畜产品收购、贩运一条龙服务。村民们普遍认为,目前牧业发展受草场资源限制,工业找不到路子,长途运输竞争激烈,而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的畜产品购销则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本村发展的潜力所在。
另外,劳动力从农牧业中转移的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指标。甲科村575人中,青壮年劳动力245人,仅有25人从事牧业生产,其他为45人从事交通运输,103人从事商业、服务业,还有72人从事挖药、割草等季节性副业生产。严格算来,应有148人完全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来,占青壮年劳动力的60.4%。
由此可见,甲科村的产业结构正处于一个升级的过程中,传统牧业走向商品化、工业开始萌芽、第三产业发展,这一产业结构升级过程的逐步实现,必将带来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带动作用。
3、加速进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步伐。甲科村村民从事的交通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各族人民进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甲科村交通运输业的运输路线主要有二条,一条是从成都出发,经拉萨至樟木口岸;一条是从成都经若尔盖到西北各省(甘肃、青海、陕西、新疆),这两条运输线贯穿了藏区。运输的物资包括四川的建材、百货、蔬菜、瓜果、木材、皮张、羊毛、奶渣、酥油等和甘肃的煤、面粉、青稞等农产品及其它物资,对于藏区与其他地区的物资交流作出了贡献。更重要的是,甲科村村民利用在当地人熟地熟的优势,形成了畜产品采购、运输、销售一条龙的服务体系。每年从8月开始到次年2月,他们就深入牧民家中采购活牛羊及其他畜产品,运用甘肃临夏的畜产品交易市场出售。若尔盖县的阿西、黑河两大牧场和红星乡、麦哇乡、唐克乡、辖曼乡的牛羊,大多由他们售出、运出。他们还将酥油奶渣卖到西藏农区,将活牛羊卖到成都,真正使草地的千家万户牧民与全国大市场联结起来,加快了他们进入大市场的步伐。随着市场联系的日益紧密,传统的自给型牧业开始静悄悄地发生变化。许多藏族牧民走出草地,出现在商业领域,以藏族为主的铁布区也成立了汽车运输队。甲科村的成功,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千百年来保持着自给型牧业生产方式的人们,推动着人们去熟悉并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和运作。
三、甲科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启示
1、深厚的商品经济意识,是甲科村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的土壤。甲科村的村民是以商业驮运为职业的特殊群体,其重商传统非常浓烈,村民们普遍有很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在民改后到1982年间的24年中,农村商品经济一直是批判对象,被视为社会主义尾巴大加限制。就是在限制最严厉的年代,村民们也还是偷偷贩运一点面粉、菜油、小百货、民族用品,成为全县割资本主义尾巴屡割不下的典型。一旦社会环境变化,其商品经济意识立即迸发。甲科村村民的商品意识,在其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甲科村主业从农业转向交通运输业后,在6年时间里,其车队的车型从小四轮、柴油车、旧解放调整到5吨东风、8吨东风,基本上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趋势。到1993年以后,其交通运输业规模缩小,单车效益并未下降。牧业因畜产品市场广阔,得到加强,并且日益发展为商品型牧业,特别是出现了专种畜草的专业户。目前全村有6户人家全靠种草卖草为生,经济效益很好。村里正在酝酿圈养荷兰奶羊,改良肉羊品种,以提高牧业产出率。商业、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畜产品收购业的壮大,依托丰富的资源,成为他们规划的产业发展方向。工业化倾向强烈,可以说,在市场需求的导向下,他们正积极主动地调整产业结构,以求取得更大的发展。
2、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甲科村个体经营经济大发展的条件。甲科村的发展,首先在于规划好了支柱产业。甲科村的农牧业资源根本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农业虽然曾开荒1000多亩,但由于当地海拔3000多米,一年基本没有无霜期,农业投入多,产出低,甚至出现过投入一亩地80元,产出只有60元的倒挂现象。牧业则因人均只有8亩草场,不能满足需要。我们仅以以农为主年代中的1967年收入状况(见表4)来分析:
表4:甲科村1967年收入状况表(现价)
44户、228人 单位:元
项目金额
占总收入比重(%)
农业收入
3429.33
11.69
牧业收入
5771.16
19.66
多种经营收入 20145.83
78.65
合 计29346.32
当年的收入中,多种经营收入,即由政府安排的副业收入(如给西北公路段修公路、给若尔盖林业局伐木、烧石灰、挖药等)仍然是甲科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在1984年,县乡两级政府针对这种情况,联系当时樟木口岸刚刚开放,大量物资从成都到樟木口岸出关,运力十分紧张的现象,提出了运输致富的设想,规划以交通运输业为支柱产业。事实证明,这一支柱产业的选择是正确的。自1984年开始,甲科村交通运输业收入一直占全村总收入的50%以上,在全盛时期达到78.89%,1996年仍然有64.90%。正是交通运输业积累的资金,使该村经济得以高速发展。其次,红星乡信用社的资金支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交通运输业一次性投入大,但红星乡在甲科村起步的关键时刻,于1984年一次贷款14.5万元购东风车4辆,以后又逐年增加,最多时一年达60万元。这些资金有力地保证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保证了车辆的更新换代,使甲科村的支柱产业得以建立并健康发展。
甲科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在以牧为主的川西北牧区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农业产业化的过程来看,牧业在经过了靠游牧满足生存需要的第一阶段后,会过渡到多种经营的第二阶段,即其产品不仅要满足生存需要,而且要生产部分面向市场的产品。在这一阶段,畜产品作为商品不断出售、交换,逐渐刺激商品经济观念的发育,最终过渡到完全为市场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产业化阶段。目前,川西北牧区还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期,也就是商品经济观念和行为的萌芽的培育期。甲科村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对促进当地的社会分区,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培育市场化观念,从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在基础产业处于低水平发展的地区,只有在充分发展个体、联合生产的基础上,实现资本的逐步积聚,才能从根本上产生推动工业化的动力。在以若尔盖县为代表的四川牧区,这样的道路还很长。然而,甲科村的兴起告诉我们,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本身是工业化的一个前奏,是符合一个地区的经济由低向高发展的规律的。因而它具有天然的生命力行,无论采用什么手段压制,都不可能消灭它。而只要略加扶持,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