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的进步--2010年上海中学入学考试语文试题的选择与回答_中考论文

平淡的进步--2010年上海中学入学考试语文试题的选择与回答_中考论文

平实的进步——门外谈2010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选文与答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选文论文,门外论文,平实论文,上海论文,中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遵嘱阅读完201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想起胡适先生说过:“门外旁观的人,因为思想比较自由些,也许有时还能供给一点新鲜的意见,意外的参考资料。”(《中学国文的教授》)似可作开解之语,才写下几句门外的话。

中考全称是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作为结业和选拔测试,既要检阅平日的教学成果,做到全面客观;又要甄别语文的能力养成,体现综合素质的爬坡梯度。命题的难度可想而知。综观近三年来的试题,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在以上两个维度都有平实的进步。

谓之“平实”,是说试题逐步修正了以往较为明显的一些不足,正向着语文教学平易而朴实的本义靠拢。尤其是前两年讨论较多的两大问题①——语言水平的测试和认知思维能力的考查,在今年的试题中都得到了具体的完善。

今年的题干,基本上没有出现语言表述上的硬伤,大体还是准确明朗的。这是第一大进步。试卷通过第17和18题,测试了现代汉语中虚词的使用。这一做法,也值得肯定。因为这不仅承认了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凸显了基本知识的落实,而且抓住了语言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汉语的虚词相当复杂,对于语言表达的精确性意义又至为重要——汉语的种种语法意义、文句的起承转合,都需要虚词来担当。因此,这一考查是点到了“穴位”。另外,试卷也含有句式转换(第22题)一类的语言试题,属于应该考核的基本技能。

同时,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像第19、20和23题这样的直接针对认知思维能力的试题。这三题既考查了逻辑判断,又紧扣了阅读理解;既测试了文本细读,又兼顾了生活阅历。可谓一举多得。这再次证明了我们在去年高考研讨会上提出的观点:语言文字应用特别是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与测试的得力界面。试题的区别度高,实用性强,学生的受益面也很广。最重要的是,这样才真正体现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对初中毕业学生语文能力的朴素要求之一:“利用语文以协助思想的进程”(程其保,《初级中学课程标准之讨论》)。具体来看,这三道试题所测试的认知能力侧重面有所不同。相对而言,第20题采取了“读书卡片”的做法,属于基础题:考查通过精读检索信息细节的能力,也通过“说明角度”和“内容要点”的填充,考查了抽象与具象、概括关键词与陈述论据之间的勾连能力。第19和23题则属于提高题:第19题考查的是举一反三的类比思维能力,学生要抓住“中国红”和“习俗”这两个要点从生活体验中搜寻素材,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清楚,读、想、写连为一体;第23题的设题实质上接近写段落大意,但是通过这样一个图表的形式,更为直观和灵活,考查了模糊性概括的能力,也帮助学生梳理了文章的叙述线索。

上面谈到的试题的完善,虽然只占整个卷面150分中的20分,但对教学会产生良性的导向作用——通过语言文字应用知识和思维认知技能这样看似平常朴实的训练,来构建初中生语文能力的基本内核,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生存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不妨重温程其保先生发表于1931年的那篇颇有影响的文章,来体会上述进步的重要意义。

本国语文一科,实包括国语和国文两种科目。

国语一科,在求能应用以表示自己思想及从语言文字中以明了别人的思想。国文一科,则注重在使学生了解文学的形式和内容,因此发展感赏阅读的习惯。

这两种的价值和目标,若不分别清晰,在教学方法上,常易发生几种危险:第一,过于重视文学,因之使语言一科的分量减少,或使语言的学习只附带在文学的学习中。第二,不明白文学教学的意义,因之采取语言教学的方法,用之于文学的学习。

国语的教学,应注意两种的功用,一即利用语文以协助思想的进程;一即利用语文以为传达思想的工具。至于第一种功用,或者不易明了。

(程其保,《初级中学课程标准之讨论》)

程先生当年担心的两种危险今天仍然存在,第一种危险更是极具现实意义;而语言学习对于思维的作用仍然和当年一样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今年试题的上述改进一如命题组所言“填补了能力考查点的空白,对创新能力的考查也有所加强”②。这些调整尽管颇为平实,看似不动干戈,却属从善如流、踏实推进,非常值得称赞。一如媒体的明眼人所言:“显而易见,应用读写能力的考查在考试总分中所占比例过小,是导致老师讲应用文‘蜻蜓点水’的根本原因。说到底,考试指挥棒的指向不变,语文教学的‘战略之争’只能是又一场空谈。”③考试内容的上述增补,体现了教学、考试和研究的和谐互动,对日常教学必然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当然,如果我们挑剔一些,这份试卷也仍有可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这主要集中在选文和答案的设定上。

仅以现代文为例,两篇选文是否做到了文质兼美,很值得讨论。因为,在中考这样的标志性全员大考中,选文不单单是语料,更带有范文的性质。

《中国红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来自科普杂志的说明文,有所删改。作为公开发表的文章,行文结构乃至语句的表述有作者个人的色彩,无可厚非,可是作为大考试题,如果我们能将说明的结构和方式调整得更为合理些,语句修改得更为严谨些,文体特征表现得更为鲜明些,就不仅展示了说明文的科学样式,也便于学生在紧张的压力下顺利地答题,因为有些理解的障碍恐怕是缘于“原文表述的凌乱随意”和“文体性质的判断不清”。从表述看,第四段的大意是说明人对色彩感知的优选性,可是并无片言只语归结到“红色对人的意义”上,似可全段皆删,但是如果把第三段和第四段调换位置,加上连接语“而在所有的色彩中,红色的波长又是最长的”,就不仅可以保留原第四段,还添加了一条有力的理据。再看第五段,排列的论据有些零散,中心不突出,尤其是“发现猿类和猴子通常利用蓝色和黄色视觉选择所吃的水果”一句,离主题较远,宜删去。也许有人会说,多这一句也无伤大雅,但是在中考试卷这样“考究”的文案上,“增一字则多,少一字则损”,应是命题者追求的目标。再从文体上看,这篇文章文体特征模糊,在说明文和抒情散文之间躲闪不定,类似第二段里“红色最热烈、最活泼、最鲜亮、最艳丽、最精神”之语太多,既无说明文事实陈述的客观之实,也无论证之可靠推演,十足的主观抒情之风格。作者原试图以自然科学的说理来论证一个本属于社会科学的问题,但由于对文体特征把握不准,实际上造成了逻辑的混乱,使文章成了貌似说明文的抒情散文。可见,将《中国红为什么这样红》作为说明文的范例选入中考试卷,是颇为遗憾的。

另一篇选文《蘑菇转了一个弯》,主要问题倒不是出在文句和技法上,而是选材和导向上。不过,这个标题的表述不太妥当,改成“失而复得的蘑菇汤”可能清楚明确得多。语文教学中,修辞往往是被偏爱的,但是弄巧成拙的遗憾,却需要时时记取。回到这篇选文的问题上,作为课外阅读,这篇文章无可厚非,可是作为中考试题,“求职”的话题离初中生的生活经验太远了些。有研究表明,“在少年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可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初中生的社会文化体验要么来源于自身经历,要么来自课本。如果我们的选文能顾及孩子们的感性经验,选择一些有年龄段特色的普适性较强的人文话题,他们在考试中可以获得的“直接支持”就会强有力一些,考试的公平性也会更强。另外,这篇文章所隐含的价值观也是不得不提的。难道做保安员就比做设计师低人一等吗?又如何区分坚持理想、投机取巧与曲线斗争之间的差异呢?即使对成人,这些问题也是一言难尽的,更何况这样的故事有可能发生吗?这类励志故事的真实性令人生疑,因此做中考试题恐怕是不稳妥的。

再来看看标准答案的设定。答案中问题较为集中的是第15题。

“鼠啮我稿,实勉我也”表现了顾亭林的心态;“五易其稿”则表现了他的态度。

经向阅卷组老师咨询,最终第一个答案放宽至“乐观、开朗、坦然、淡然”等20余个,后一个也可以是“积极进取”和“勤奋好学”等类似的答案。尽管如此,我还是颇感无所适从,因为我的第一反应“幽默”和“锲而不舍”都不在标准答案中,3分顿失。向初中在校生请教,他们也最怕这种不知道到底要问什么的题目。这类主观题看似答案开放,实则并不存在一个实实在在的逻辑“问点”。答案中的感悟升华恐怕也超越了初中生的阅历,是他们似懂非懂的人生境界。那么,有没有可以落实的平实的考点呢?还是有的。比如:顾亭林为什么要“五易其稿”?有哪些语句是描写他对家中鼠害的态度的?

我们当然期望上海的中考试题能够精益求精。2010年的这份试卷已经在语言水平的测试和认知思维能力的考查上有了平实的进步,不过,仍然可以在选文和答案上向着“平实”的目标再迈进一步。思路清晰、表述简明的说明文无疑是平易精准的好选文,而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和感情实际、不虚高、无伪饰也应该是选择记叙文的标准。符合这样要求的经典文献很多,它们经历了时间的检验,都是可以信赖的语料;时文不是不可以选,而是必须再三斟酌。至于答案,“平实”也是一个高要求:考点实在,答案客观,才会受到师生的欢迎。

语文大考既要与时俱进,又要保持形式、内容和水准的稳定。“国文教学并不是一件深奥难懂的事情,只要不存成见,不忘实际,从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国文这一层仔细想想,就是不看什么课程标准,也自然会想出种种的实施方法来的。”(叶圣陶,《中学国文教师》)初中语文无非是要在义务教育阶段,给孩子继续升学或者进入生活所需的平实的母语能力,即:踏实、务实、平白、朴素的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果说,中考是孩子们面临的一个人生阶梯的话,他们最希望跨出的恐怕也该是平实的脚步吧。

注释:

①有关这些问题,在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二至第五届“语文教育与中考(高考)研讨会”上都有专题报告乃至激烈的争论。相关讨论可参阅《语文不能承受之轻——以200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中的语言问题为例》(李明洁,《语文学习》2009年第2期)、《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语言刍议》(徐默凡,《语文学习》2009年第2期)、《中学语文教学与命题应该坚守文学阵地——从<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语言刍议>等争鸣文章说开去》(单学文,《语文学习》2009年第4期)、《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性——从徐默凡、李明洁的争鸣文章说开去》(单学文,《语文月刊》2009年第6期)、《语文教学“战略”之争是空谈?》(樊丽萍,《文汇报》2009年7月9日)和《高中生认知水平和语文学习的和谐发展——兼论2009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命题的得失》(李明洁,《语文学习》2010年第2期)等。

②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中考语文命题组.《关注现实生活,引领精神成长》.《语文学习》,2010年7~8期。

③樊丽萍.《语文教学“战略”之争是空谈?》.《文汇报》,2009年7月9日。

标签:;  ;  ;  ;  

平淡的进步--2010年上海中学入学考试语文试题的选择与回答_中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