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人民医院 江苏如皋 226500)
【摘要】目的:对本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适合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400例,统计调查对象的MDRB菌株数量、主要感染部位等信息,分析多重耐药菌的耐药现状、临床分布特点。结果:调查样本中共统计出31例MDRB,MDRB感染率为7.75%;医院感染患者有24例,共发生37次感染,其中,呼吸道感染23次,占62.2%,皮肤软组织感染8次,占21.6%,泌尿道感染4次,占10.8%,血液感染3次,占8.1%,其他感染5次,占13.5%。结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的有效降低离不开监测力度的加强和消毒隔离的及时性,并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MDRB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从而有效地控制感染。
【关键词】感染控制科;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324-02
多重耐药菌(MDR)是导致住院患者发生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主要是指临床使用的三类及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出现的耐药细菌,病情是是医院患者死亡率增加、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致因。近年来,临床上常见的MDR有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1]。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使多重耐药菌越来越容易,因此,为了了解多重耐药菌的耐药现状、临床分布特点及应对措施,本者对本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适合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现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400例,其中男患者221例,女患者179例,年龄为 9~74 岁,平均年龄为(43.5±7.2)岁。
1.2 研究方法
统计调查对象的MDRB菌株数量、主要感染部位等信息, MDRB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监测住院患者的MDRB感染,判断患者为社区获得还是医院感染,以指导临床护士做好消毒和隔离措施。
2.结果?
2.1 MDRB感染率分析
调查样本中共统计出31例MDRB,MDRB感染率为7.75%。?
2.2 MDRB感染部位的分布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医院感染患者有24例,共发生37次感染,其中,呼吸道感染23次,占62.2%,皮肤软组织感染8次,占21.6%,泌尿道感染4次,占10.8%,血液感染3次,占8.1%,其他感染5次,占13.5%。具体见表1。
3.讨论?
MDRB引起的院内感染在临床实践中被认为是评价医院预防控制措施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卫生指标。结果表明,医院感染多药耐药菌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其次是皮肤软组织、泌尿道、血液[2]。要加强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监测力度,制定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并从临床检查、医疗和感染等方面着手。
多药耐药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可以从临床检查、医疗和感染等方面控制和护理等,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预防和控制多药耐药传播[3]。多药耐药医院感染患者可能受疾病严重程度、自身免疫功能下降、住院时间长、消毒隔离不足、抗生素滥用等因素的影响。经过分析探讨,得出的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使其认识到MDRB感染的危害,以提高防控力度。医院还应改进洗手设备,如快速消毒手消毒剂等。护士在护理病人时应注意使用医疗设备,从而有效地降低感染率。手为MDRB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此,需要医务人员勤洗手,与患者接触较多的护理人员要注意手部卫生。要根据卫计委制定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标准[4],应从而有效地提高医务人员卫生意识,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2)患者或细菌定植患者放置在同一病房,隔离标志放在病人床号上,以减少或限制来访人员;确保物品专用,并每日对各种医疗器械设备进行处理,临床科室要做好消毒工作。对呼吸机管道、加湿器和螺旋管等进行彻底消毒;经雾化吸入治疗后的雾化槽和管道,也要进行彻底清洗,浸泡后可使用下一次使用;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严格处理医疗废物,有效避免多重耐药菌通过医疗废物的进行传播。当进行诊断、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先对非感染患者进行诊疗护理,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做好隔离消毒工作,并根据试验结果采取预防措施。采取措施隔离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细菌定植。隔离时,首先选择单间隔离,如果隔离不够,同一类型的细菌会被感染;(3)根据医院微生物科检测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临床科室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填写《MDRB病例报告单》[5],尽早发现多药耐药患者,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多药耐药监测,做好消毒、隔离,并向诱导和控制部门报告,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交叉感染,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提高警惕性;(4)在静脉应用抗菌药物给患者时,考虑到抗菌药物的后效作用,若仅在白天给药,将降低患者夜间的血药浓度,使其药物效应消失[6],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导致耐药性的形成。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抗生素滥用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增加医疗资源的浪费,还会引增加细菌耐药性,起细菌失调,增加院内感染风险。?
综上所述,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的有效降低离不开监测力度的加强和消毒隔离的及时性,并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MDRB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从而有效地控制感染。
【参考文献】
[1]赵红霞.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感染类型及变化趋势[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4):372-374.
[2]邵文博.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调查及护理对策[M].中国医药导报,2014,14(26):92-95.
[3]陈华栋,张尚鹏,徐星娥,等.细菌耐药性发展与抗菌药物使用的量效关系.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7):1539-1542.
[4] Voss A,Milatovic D,Wallrauch-Schwarz C,et al.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Europe.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12,13(1):52-56.
[5] Tiemersma EW,Bronzwaer SL,Lyytikainen O,et al.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Europe,1999-2002. Emerg Infect Dis,2004,10(9): 1631-1635.
[6]曹晋桂,何晓锋,崔霞,等.预防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技术环节与战略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4):5242-5244.
论文作者:顾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医院论文; 患者论文; 细菌论文; 药物论文; 感染率论文; 措施论文; 医务人员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