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智能技术论文_江书樵

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智能技术论文_江书樵

(浙江华电乌溪江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浙江衢州 324000)

摘 要:智能化技术作为新型技术,在电力企业中广泛应用,其有效地提高了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实际管理提供便捷。本文对智能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分别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做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力系统;电力自动化

引 言: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电力系统中伟大的尝试,代表现代科技的进步。该技术的运用,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促进了电力企业竞争能力的增强。为了促使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良好融合,需要对二者进行全面的了解,实际系统运行中选择最合适的智能技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工作的同时,减少人力资源占用。

1智能技术和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

1.1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主要包括线性最优控制、神经网络的控制、模糊控制和专家系统控制等。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智能技术在很多行业都有广泛的运用,将其应用于电力企业中,有效提升了自动化控制的速度和电力输送的稳定性,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智能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改进,和传统技术相比有传输效率快、反应更迅速和控制力度强等优点,可以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进行合理的控制。智能技术通过对外界信息的全方位分析,提升了对感知信息的控制程度,增强了对电力系统的控制能力。

1.2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运用在各个行业中,特别是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控制和管理的运用,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科研人员经过对电力系统工作时情况进行科学研究,将计算机信息技术融入到电力系统中,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检测和控制能力,最终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另外,进行合理自动化的控制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体来说是电网、变电站和调度电网等环节的自动化控制。

2智能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2.1不再需要建立控制模型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过程中,当所控制的对象数据库比较大而且动态方程比比较复杂时,常常使自动化的实际控制效率大大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被控制模型的设计工作,因为在设计这些复杂的模型时,常常由于在设计时出现大量的无法做到人为估计与人为预测的非主观因素,部分参数也在不断的变化,使得无法对控制的过程进行准确的掌握,这样设计出的被控制模型便不能太精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动化的设计效率。当智能化引入时,便从源头上避免了人为不可控的非主观因素,因为智能化省去了控制过程中被控制对象的建模工作。这样极大的提高了自动化控制过程的效率以及精密度。

2.2使电气系统调整控制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智能化控制器相对于传统的控制来说使得调整控制工作更加快捷,更加高效,也要比传统的控制过程更加适用于实际的工作。智能化控制器的优点也比较明显;首先智能化控制器能够在工作时不需要工作人员的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仅仅靠被控模型的相关数据变化就可以惊醒自动调节,甚至有的智能化控制器还能在没有工作人员的操作下进行距离的调整;在一个智能化控制器的优点是通过响应的时间差以及鲁棒性变化就可以进行自动控制,这些特性使得智能化控制更加高效,对电气工程的发展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3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运用

近年来,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对各项数据的分析、判断和决策上降低误差甚至达到零误差,下面介绍智能技术中几种重要的控制技术,为电力企业发展提供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线性最优控制的应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运用中,线性最优控制控制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运行原理和操作过程也很简单,其中最关键的是最优化励磁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对电力系统中电力输送功能的调整,提升了电力的远距离输送水平。线性最优控制是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中,将已知电压和发电机的电压进行分析计算,根据PID算法算出电压差值,对电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通过线性最优控制的应用和最优励磁对电压和控制器进行控制,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3.2神经网络的控制的应用

1943年数理逻辑学家W.Pitts和心理学家W.S.McCulloch建立了最早的神经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进化,神经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中各个行业,其理论和实践都得到很大的收获。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网络的研究日益深入,很多群众也逐渐提升对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重视。神经网络控制有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存储功能及自主学习能力等,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电力系统[1]。神经网络控制自身具备非线性特征,可以对计算机数据库和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数据有效的控制。神经网络是将人工智能系统、数学系统和网络系统深入融合,对电力系统中能源消耗和其结构进行系统研究,提高电力系统中对能源的控制能力。

3.3模糊控制的应用

模糊控制技术的运用,主要是通过模拟性思维的判断和策略的确定,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设备的自动运行和决策的科学性、适应性,促进其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的提高。准确来说,模糊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结构复杂、规模巨大的电力控制系统中[2]。具体工作内容是处理电力系统中较复杂的内容,提升电力体统工作效率,可以对电力系统种出现的故障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发挥了自动化模糊分析的作用。

3.4专家系统控制的应用

将专家系统控制技术引进到电力系统自动化中,主要是结合专家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方式,建立了新型人工智能计算机操作程序,对困难的问题进行精确的分析和验证。实际应用中,需要在计算机系统中将优秀专家的理念以数据的形式输入。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中,如果出现限制性的问题,专家系统就会根据自身数据对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和验证[3]。该技术将电力系统和专家系统控制相结合,当电力自动化设备出现问题时,运用专家系统进行迅速的解决,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数据的快速转换,实现安全运行。

3.5综合智能系统技术的应用

综合智能系统是通过现代控制和智能控制方式进行处理。交叉利用不同控制和自适应模糊组织控制是常用的综合智能系统的控制方法,通常在电力系统复杂的状况下运用。将专家系统控制、线性最优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技术融合运用,适合集成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例如,神经网络控制主要处理非结构信息,对有效数据信息进行排序和分析,模糊控制技术主要对相关知识进行科学的处理,可确定潜力框架[4]。二者的集合,有效避免自身不足为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最大限度的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综合智能控制系统,在电力系统运行时具有较大优势,使现代控制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的有效融合,发挥最大的价值和作用。

结论: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经济发展对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运用要求越来越高。科研人员需要不断提升智能技术的发展水平,使之在电力系统中不断减少运行成本的同时提升经济收益。通过智能技术中线性最优控制、神经网络的控制、模糊控制、专家系统控制和综合智能系统技术的应用,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控制,促进电力系统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龙.智能技术在电子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05):126.

[2]杜光,任晓川.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7):156-157.

[3]蒋开林.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6(16):132.

[4]魏海春,张堃.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3(05):128-129+131.

论文作者:江书樵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智能技术论文_江书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