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欧盟论文,贸易顺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基本状况分析
1、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双方统计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和欧盟的统计均显示: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呈逐步扩大趋势。中国统计表明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1997年至2005年增长了15倍,其中2001年至2005年贸易顺差呈高速增长的势头,年均增长率达到了72.5%;欧盟统计显示1992年至2005年,增长了10.3倍,其中2001年至2005年也为贸易顺差高速增长期,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0.7%。不同口径下的贸易差额存在较大差异,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注:1992-1994中国对欧盟12国数据;1995-2000中国对欧盟15国数据;2001-2005中国对欧盟25国数据。
(1)贸易顺差的变动趋势存在显著差别。中方统计:中国对欧盟贸易从1997年开始才出现顺差,2005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欧盟统计:1992-2005年间都表现为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且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
(2)贸易顺差的规模存在显著差别。中方统计2005年中国对欧盟25国的贸易顺差为701亿美元,而欧盟统计则高达1316亿美元,差距近一倍。
(3)双方统计差额呈逐步扩大趋势。1992年统计差额为150亿美元,2005年达到621亿美元。
2、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的阶段性特征
以中方统计为准,中欧贸易顺差可分为三阶段:
(1)1992-1996年中欧贸易为逆差。前4年保持20亿美元以上的逆差,1996年减小为1400万美元。
(2)1997-2000年中欧贸易出现顺差且波动较大。贸易顺差额经历了46亿、74亿、47.8亿、74亿美元等不同额度的波动,这与进出口的年增长速度不同有关。
(3)2001-2005年中欧贸易顺差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速达到72.6%。2004-2005年的增长速度更是达到了189%,主要在于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进口增长速度。
3、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的国别特征
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具有3方面的国别特征:
(1)中国对欧盟成员的顺差国有23个。根据顺差水平可将顺差国分为6个档次:顺差在5亿美元以下有7个: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在5-10亿美元之间有2个:芬兰、葡萄牙;在10-20亿美元之间有5个:捷克、希腊、卢森堡、爱尔兰、丹麦;在20-50亿美元之间有6个:波兰、匈牙利、意大利、法国、德国、比利时;在50-100亿美元之间有1个:西班牙;在100亿美元之上有2个:荷兰、英国。
(2)逆差国有2个:奥地利、瑞典,逆差额在5-10亿美元之间。
(3)2005年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最大的6个经济体依次为:荷兰、英国、西班牙、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法国。6个经济体的贸易顺差占中国对欧盟25国贸易顺差的79.6%,顺差增长最快的阶段基本都集中在2001-2005年间。
4、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的产品特征
考察1992-2004年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中各类主要产品贸易差额的变动状况,可以发现:
(1)初级产品的贸易顺差所占比重较小。2004年,中欧之间初级产品的贸易顺差只占全部贸易顺差的2%,其中SITC0、SITC3两类初级产品的贸易顺差占全部贸易顺差的6.7%。
(2)制成品的贸易顺差所占比重较大。2004年,制成品的贸易顺差占全部贸易顺差的98%,其中SITC6、SITC7、SITC8三大类产品的贸易顺差占全部产品贸易顺差的106%。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SITC6、SITC8两类产品顺差占全部顺差的70.7%;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SITC7产品占全部顺差的35.3%。
(3)其他混合加工制成品在1992-2004年持续表现为顺差并呈稳步上升的趋势。1992年顺差为25.2亿美元,2004年上升到202.8亿美元,占中国对欧盟全部贸易顺差的54.6%,年均增长19%。
(4)按原料划分的制成品贸易差额除1993年外,其他年份都表现为中国对欧盟的顺差,2004年达到最高点59.8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欧盟全部贸易顺差的16.1%。
(5)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贸易差额在1992-2002年表现为持续逆差,1995年达到最高点107.6亿美元。2003年该类产品首次出现了44.6亿美元的顺差,2004年贸易顺差迅速上升到131.7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欧盟全部产品贸易顺差的35.3%。
(6)食品及活动物的贸易差额1992-2004年一直表现为贸易顺差,2004年贸易顺差达到最高点12.9亿美元。
(7)矿物性燃料、润滑油及相关产品的贸易差额除1999年外,一直都表现为中国对欧盟的顺差,2004年贸易顺差达到最高点12亿美元。
二、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原因分析
1、中国与欧盟的宏观经济与贸易对比分析
中国的GDP增长率与货物贸易增长率存在明显差异,欧盟主要国家的GDP增长率与贸易额增长率的变动趋势较为一致。这种在GDP增长率与贸易增长率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
(1)中国GDP的增长与国内需求关系较大,主要表现为固定资产形成总值的增长。根据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固定资产形成总值增长率除个别年份(1997,1999)外均保持在8.79%以上,2003年达到16.57%;固定资产形成总值占GDP(支出法)比重一直保持在33%以上,2003年达到43.632%。因此,固定资本的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较大,即国内投资对GDP的拉动较大。
(2)中国加工贸易增加值对GDP的增长贡献不大。自1995年以来,中国货物贸易额占GDP的比重长期保持在40%左右,2004年更是达到了79.99%;但是,在高水平的外贸依存度背后,一半以上的出口产品属于加工贸易产品,其附加值较低。尽管自1991年以来,加工贸易的增值比率(1991年为30%)有所上升,1998-2004年加工贸易增值率平均在50%左右,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而GDP是增加值之和,因此加工贸易产品出口对GDP的贡献较小,导致了贸易增长与GDP增长之间的差异。
(3)欧盟成员国的经济相当程度上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框架中运行,所谓的对外贸易也有很大一部分在成员之间实现,因此,经济发展与贸易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2、中国与欧盟的产业结构
中国与欧盟主要贸易伙伴国的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增加值的比重具有如下特征:
(1)中国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高于第一、第三产业,且呈上升趋势,从1985年的43.1%提升到2005年的46.2%;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从1985年的28.3%下降到2004年的13.1%;第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从1985年的28.5%上升到2004年的40.7%。
(2)欧盟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构成变化具有相似的特征,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明显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远远高于第一和第二产业的所占比重。其中法国、德国、英国3个国家200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均低于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高达75%、69%、72%;其他欧盟主要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也基本在70%左右。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都小于30%。从整个欧盟情况来看,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比重由1985年的4.3%下降到2004年的2.2%,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比重由1985年的35%下降到2004年的26.8%,第三产业则由1985年的60.6%上升到2004年的71%。
(3)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第二产业,欧盟主要贸易伙伴国则主要依靠第三产业。2004年中国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正面的拉动作用,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为68.4%,第三产业为27.4%,第一产业仅为4.2%。2004年法、德、意、英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都超过65%,其中英国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80%以上,法国也在70%以上,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高于中国,法、德、意三国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均在30%以上;英国的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微弱的负效应;荷兰、西班牙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基本保持在30%左右,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基本在70%左右。
3、中国与欧盟的产业竞争力
(1)中国与欧盟的产业贸易比较优势分析。通过1990-2004年中国对欧盟6个主要贸易顺差国(法、德、英、意、荷、西班牙)在26个细分的制造行业中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比较,可以发现中国与欧盟主要贸易顺差国在不同制造行业的比较优势状况:
①在低技术制造业中,中国对欧盟6国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均呈逐年下降态势。中国在食品、饮料及烟草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指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造纸及印刷制造业对欧盟主要贸易顺差国基本呈现微弱上升的趋势;纺织、服装、皮革及鞋类制造业以及其他制造业对欧盟6国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而在木材及木材加工制造业对欧盟6国的比较优势目前已经处于临界状态。
②中低技术制造业中,中国对6个欧盟主要国家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起伏不定。中国在石油提炼及基础金属制造业中对欧盟6个主要国家完全不具有比较优势,从1990年到2004年,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基本都小于1;橡胶及塑料制造业对欧盟6国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基本表现为先升后降;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对欧盟6个国家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基本没有明显变化;压延金属制造业,1990-2004年,中国对欧盟6国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都大于1,中国该类产品对欧盟主要国家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并不明显。
③中高技术制造业中,中国对6个欧盟主要国家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虽然都小于1,但基本上保持上升的趋势。中国在化学及化工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对欧盟6个主要国家完全不具有比较优势,1990-2004年显示比较优势指数都小于1。
④在整个高技术制造业中,中国相对于欧盟6个主要国家的比较优势有所改进,但不明显;在除了航空及航天设备制造业和医疗、精密光学仪器及钟表制造业以外,其他所有的高科技行业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并且呈现出逐步增强的趋势。
(2)中国与欧盟的产业市场竞争力分析。从中国与欧盟不同技术密集度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和欧盟6国(同上)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市场份额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差别。
①1988-2004年,中国不同技术制造业对OECD国家的出口占OECD全部进口的市场份额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
可以从中看出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低科技制成品早期的市场份额高于其他类型的制成品;二是中低科技和中高科技制成品所占市场份额出现了缓慢的上升趋势;三是高科技制成品早期的市场份额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后期的市场份额出现了大幅度的快速增长;四是信息科技产品的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已经超过低科技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
②1998-2004年,欧盟6国不同技术制造业对OECD国家的出口占OECD全部进口的市场份额总体上表现为缓慢的下降趋势。
可以从中看出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1990年所有制成品所占市场份额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二是中高科技制成品所占市场份额最高,中低科技制成品次之,低科技制成品和高科技制成品再次,高科技产品中的信息科技产品所占市场份额最低。
(3)中国与欧盟间产业及贸易具有互补性。
①经济增长拉动力的产业来源不同。中国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部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一直处于高位,且持续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欧盟6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远远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60%,个别国家甚至超过80%;欧盟6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三产业拉动。
②中国与欧盟的高科技产业及贸易关系仍是以垂直分工为特征。全球产业格局的重新配置在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结构中得到了体现。中国对欧盟出口的产品中原有的纺织、服装、皮革及鞋类等低科技制成品所占的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而一些产业链分工特征明显的信息科技产品比重出现了快速的上升趋势,目前已经超过低科技产品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从出口比较优势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来看,中国制造的高科技产品竞争力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但是无论中国在低科技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中表现出较高的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这都与这些产品生产过程的劳动密集特征相联系,即中国和欧盟的产业和贸易仍然是垂直分工占主导地位。
③中国在以资本和规模密集型的装备制造业的中高技术产业中,无论从贸易结构、比较优势还是从市场竞争力来看,都更依赖像欧盟主要贸易伙伴那样的发达国家。从贸易结构上看,欧盟6国对华出口的产品中,该类产品的比重最高,而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中该类产品所占的比重最小,中国在该类产品上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依赖发达国家进口。从比较优势指数来看,中国相对于欧盟在这类产品的比较优势指数很低,完全不具有比较优势,说明该类产品相对于欧盟的贸易专业化程度很低。从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在该类产品所占的国际市场份额远远低于欧盟6国,且中国在该类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市场占有率上升速度较慢。
④中国在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低技术产业中,随着对进口原材料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相对于欧盟来说,已经失去了竞争力。从贸易结构上来看,无论是中国对欧盟6国的出口还是欧盟6国对中国的出口,该类产品所占的比重都较低,说明双方在该类产品上都具有很强的进口依赖特征。中国对欧盟6国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在绝大多数中低技术行业都小于1,并且呈下降趋势;中国该类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较低,上升的趋势较缓慢。
总之,中国和欧盟在产业构成、比较优势、市场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别,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产品主要体现为劳动密集型特征,而欧盟对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体现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特征。中国与欧盟产业之间总体上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产业间分工呈现出较强的垂直分工模式。
4、产业国际转移对中国与欧盟间贸易的影响
(1)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对欧盟贸易状况。
①在华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顺差急速增长。从1998年开始,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对欧盟的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并急速扩大,从3.03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423.24亿美元,较2004年,2005年的顺差就翻了一番。
②在华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顺差在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中的比重急速上升。从1998年的4.09%上升到2005年的67.08%。这说明:在近年来的中欧贸易顺差中,大部分是在华外资企业所贡献的——从2002年比重为51.52%开始,2003年高达70.61%,2004年为66.27%,直到2005年的67.08%(如图1)。
图1 在华外资企业与欧盟进出口贸易占中欧贸易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商务部《2004中国外资统计》和《外资动态》2006年第11、16期数据计算整理
2002年三条曲线交叉重叠。其后进口比重趋于下降,出口比重和顺差比重超出、趋于上升。说明欧盟成为我国外资企业的主要出口市场,外资企业在我国对欧盟贸易顺差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2)欧盟在华投资及其对欧贸易。欧盟对华投资项目数从1982的15个增长到2005年2846个(累计达21427个),占全国比重从1.63%增长到6.4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从1982年的22813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519367万美元,从1982年的12.89%下降到1992年的2.21%(最低点),其后回升到1999年的11.11%,其后比重开始下降,2005年有所反弹,达到8.61%。截至2005年,欧盟在华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累计达473亿美元。
欧盟在华投资与对欧贸易的关系。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1998年对欧盟在华投资企业(807家)调研结果显示:
①欧盟在华投资企业出口比重在50%以上的占22%,出口比重在20%-50%的占7%,出口比重在0-20%的占15%,而56%的则完全没有出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对欧盟贸易的平衡状况。
②欧盟在华企业以中国国内市场为主要市场的占59%,以出口欧盟为主要市场的占19%,以出口亚太地区和北美地区的分别占15%和7%。
(3)产业国际转移对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的影响。
①第一,东亚经济体对华直接投资以垂直投资为主,投资转移了贸易。日本及东亚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通过直接投资把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过程转向中国,以中国为加工生产基地,利用中国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向欧美输出产品,导致东亚主要经济体对欧盟的部分贸易顺差转变成了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同时,由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大部分中间产品又主要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等东亚经济体,造成中国对主要东亚经济体的双边贸易出现了大量贸易逆差。1994-2004年间,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与中国对东亚8个主要经济体的贸易逆差之间存在较高的一致性,特别在2001-2004年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阶段同时也是中国对东亚8个经济体贸易逆差和对欧盟贸易顺差增长最快的阶段。东亚8个经济体向中国的产业转移是造成中国与欧盟贸易顺差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欧美对华投资以水平投资为主,投资替代了贸易。即欧美直接投资很大程度上是以中国国内市场为目标,产品主销国内市场,在华企业生产替代欧盟对华出口销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欧盟对华的出口水平,加剧了中欧贸易的失衡。此外,欧美在华投资通过技术溢出、金融和营销基础设施的构建以及中间商与渠道网络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出口竞争力,推动了中国对欧盟的出口。
三、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的趋势分析
1、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的测算结果
根据中国对欧盟25国的贸易额(历史数据上溯到1980年国别贸易额的加总)建立ARIMA模型,对目标数据进行自相关和偏相关图形鉴别以及单位根检验判断数据的平稳性,确定出口与进口的预测模型,进行的测算结果如下:
2、中国对欧盟贸易测算结果分析
以中国及欧盟双边贸易政策的相对稳定为基础,上述贸易测算结果就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1)2006年的测算数值与2005年的实际值具有较好的拟合度。2005年中国对欧盟出口1437亿美元,进口736亿美元,顺差701亿美元;2006年出口预测1700亿美元,进口814亿美元,顺差887亿美元;分别增长了18%、10.6%、26.5%。出口增速下降了9个百分点,进口增速提高了6个百分点,顺差绝对值增加185亿美元,但是较前一年的增幅下降了39个百分点。根据长期数据预测出的这一趋势与中国贸易政策调整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转变贸易增长的方式,不追求贸易顺差,适当降低出口增长的速度,扩大进口的规模,从而有效地控制贸易顺差的扩大,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与贸易伙伴国的抵触情绪。
(2)2010年的测算数值显示中国对欧盟出口2811亿美元,进口1169亿美元,顺差1642亿美元。从长期的走势来看,在既定的贸易政策引导下,贸易规模较2005年扩大96%,进口规模扩大59%,顺差规模扩大40%。“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极有可能继续保持在8%-10%,对外贸易的增长保持现有的势头,国内需求的启动与增长有可能吸纳一部分产出。但是,总体趋势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20多年数据显示的发展规律,尤其是近10年的发展模式还将主导整个“十一五”时期,上述测算数值很可能就会在2010年实现。
显而易见的是,这一趋势性结果是欧盟所难以接受的。“十一五”时期中国必须对贸易政策进行调整,控制出口增长速度,扩大进口。但除非出现特殊情况,如国际能源的约束凸现,国内需求在短期内唤醒、爆发,欧盟对华贸易政策巨变,仅仅靠从欧盟进口有限的高技术含量的技术设备的增长以及中国贸易政策的微调,做出在“十一五”时期就可以改变中国与欧盟间贸易平衡状况是不现实的判断。上述测算数值代表了2010年双边贸易平衡状况的基本轮廓,显示出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不会像自2002年以来按照年增率持续高于60%的状况发展下去(2002年64%,2003年84%,2004年76%,2005年66%)。“十一五”时期贸易顺差放缓的增长趋势(对欧盟来说是逆差从扩大向缩小转变的趋势)会让中国与欧盟在缓解双边贸易差额方面充满信心。
四、对策建议
1、在对欧盟贸易中坚定地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积极推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实施市场多元化、以质取胜、品牌创新、走出去等战略。针对欧盟成员在对华贸易逆差问题上的不同立场,结合我对欧盟贸易顺差的各种结构性特征,避免欧盟成员作出一致性决议,合理使用进口资源,发掘贸易政策的空间。加强在欧盟及成员国中的舆论引导、利益宣传和形象树立等工作,为我发展对欧盟贸易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2、尽量避免启用具有强制特征的行政性措施,以调整国内出口部门对欧盟贸易的国别、产品和货源地等结构性特征,以免破坏在相关领域中建立起来的市场化机制。尽量避免在利用外资政策方面因对欧盟出现贸易顺差而采取具有指向性的调整措施。尽量避免在一般贸易方式和加工贸易方式之间制定鼓励前者、抑制后者的倾斜性政策。
3、建立常规性的赴欧盟采购团机制。
(1)包括有针对性的赴欧盟某成员国的采购团机制,并把这种行为作为影响欧盟及其成员国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采购团可以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或行业组建,一次性采购规模不宜过大,以体现常规性特征,同时也为影响欧盟及其成员舆论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
(2)结合赴欧采购团机制,合理、有效地利用进口资源,控制与我贸易存在顺差国的转变,争取欧盟整体决议中的有利票数。发挥中介组织在沟通信息、影响舆论、树立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常规性的赴欧盟采购团机制下,充分发挥国内外中介组织的作用。
(3)实施“走出去”战略,为国内企业到欧盟成员国投资建厂,绕开贸易壁垒,缓解双边贸易顺差的压力。同时鼓励国内具备条件的企业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在第三国投资、生产向欧盟输出产品,适当地转移中国与欧盟之间贸易顺差的压力。
(4)利用人民币与英镑及欧元间汇率变动影响双边贸易的传导机制,在缩减对欧盟贸易顺差、避免短期内贸易摩擦升级、追求中长期贸易平衡的贸易政策框架中,合理地考虑人民币升值及升值幅度的可能性。
(5)在贸易政策如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中,在继续重视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因素外,增加考虑缓解与主要贸易伙伴间巨额贸易顺差方面的权重。
4、建立以商务部为依托的中介组织平台,整合国内外、尤其是欧盟各成员国的中介组织资源,配合常规性的赴欧盟采购团机制的实施,有计划地调整、提升中国在欧盟及其成员国中的形象。建立以商务部为依托的研究平台,提供经费支持,整合国内外各种研究资源,追踪中国对欧盟贸易实践,为发展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经贸发展献计献策。
标签:贸易顺差论文; 比较优势论文; 产业增加值论文; 英国欧盟论文; 顺差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论文; 中国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 第二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