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兆雅镇明德小学,646101)
摘要:从某种角度上说,思维的起点和动力都是“问题”,在小学体育中,当学生无法完成某个动作的时候,就会对这个动作产生一定的质疑,然后去思考和探究,这种行为称之为体育问题意识。小学生的体育问题意识比较明显,经常会在体育课中举手提问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情况就会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碍于“面子”,但这并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1现阶段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现阶段小学体育教育,在各个层面上任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的小学教育依然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从师资配备上来看,我们很多学校近几年确实配备了一些年轻的体育教师,但是我们的这些年轻的教师并没有真正地加入到体育教学中去,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农村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很多教师由于年龄、身体和知识结构退化等因素,虽然在岗但无法承担语、数、外以及班主任的教学任务,所以,这些年轻教师责无旁贷地被充实到了语、数、外教师以及班主任的队伍中,参与语、数、外的教学和班级的管理。另外,由于学校目前为止一直把语、数、外三大科作为考核教师的唯一依据,专职体育教师很难在考核中占到优势,所以很多体育教师自愿转岗担任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而体育教学的任务则由年龄较大的老师进行兼职,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农村学校相对于发达地区比较,其学校的基础建设依旧十分落后,最基本的活动场地建设很难达到国家的标准,所以很多体育项目很难在学校有效开展。从社会重视程度来看,我们的社会在整体意识上还没有转变过来,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为升学考试科目而努力,尽管体育已经纳入到了中考的范围,但因其分值占比相对较小,还不足以引起社会的重视,很少有人会去考虑体育教育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作用。
2提高小学体育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策略
2.1营造和谐的体育课堂氛围
小学体育课程想要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顺利开展,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这是开展高效优质的体育课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学历在提高,教学能力也在不断加强,对课堂的把控程度和驾驭能力都比较强,但是有的体育教师把这种能力当成了一种“权威”,常常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要求学生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很少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和提出问题,想必这样的课堂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用微笑去面对学生,懂得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想法,使教师和学生成为一个和谐的学习共同体,一起帮助学生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重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意志品质的自我培养
教师在教学前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身体素质及运动基础进行充分了解,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保障学生身心安全的前提下培养学生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合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要求、自我反省、自我监督检查及自我运动锻炼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们转变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被动运动及学习的状态,提高学生们的自主运动能力及学习积极性,树立良好的自主意识,强化学生们的自我培养行为。教师在此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专业的体育运动知识点及实践技能之外,还应对学生进行激励及鼓励,鼓励学生针对弱点进行强化反复训练,指导真正掌握为止,增长学生们的耐心,提高学生们的不畏艰辛,勇于挑战的精神。
2.3合理运用游戏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运用各种体育游戏来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首先,从打造游戏化教学开始,不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并结合教学内容来对体育游戏进行精心设计,利用体育小游戏起到良好的体育教学课堂导入的作用,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体育小游戏中学习和锻炼。例如,在做最简单的跑步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两一组,进行“两人三足”小游戏,学生通过这样的小游戏既能够体会到体育课堂的乐趣,又能锻炼身体,从而使学生更加喜欢体育课,爱上体育运动。
2.4保证所提问题的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小学体育教学也是如此。体育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通常是围绕着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而展开的,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要考虑到问题的难度,以及学生的理解程度、认知规律,问题的合理性等。不能问那些太浅显的问题,例如拿着一个篮球问同学们这是什么东西,这样的问题基本上达不到教学的目的,也没有意义。教师可以问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例如跳远、跳高时为什么要助跑,学生就会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去思考,在实践中寻找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2.5培养学生养成“自主三问”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般具有连贯性,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做到三问,即敢问、会问、善问。敢问就是不去考虑面子问题,不懂的就问;会问就是经过思考过后的提问,而不是随意问一些与课堂无关或者是没有意义的问题;善问就是能够通过最初的问题而引发出新的问题,形成新的知识。例如让学生原地投实心球,先让学生在原地练习,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就会思考怎样用力才能够投得更远,然后让学生自主练习,寻找投球技巧,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最后由教师系统讲解并演示投球技巧,再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练习。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这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够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行为。小学体育作为学生学习中的一部分,是学生走出教室的一个室外课堂,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体育课堂中小学生能够较好地释放天性,思维也比较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得教师的教学变得更为高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周永恒.小学体育课堂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分析[J].好家长,2016(51).
[2]沈挺.探究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考试周刊,2018(19).
论文作者: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兆雅镇明德小学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体育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小学论文; 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