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科 宁夏石嘴山 753000)
【摘要】目的:研究石嘴山市2015年四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死概率。同时为实现《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相关目标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WHO推荐的早死概率计算方法,计算2015年石嘴山市四类慢性病分性别早死概率,同时以《规划》目标——到2020年,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0%,到2025年,较2015年降低20%[1]为目标,衡量我市应该达到的指标要求。结果:石嘴山市2015年早死概率为14.75%,其中男性早死概率为22.50%,女性早死概率为13.48%。以2015年为基准,到2025年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应降至11.8%。结论: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男性远高于女性,建议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争取2025年实现慢性病早死概率降低25%的目标。
【关键词】慢性病;早死概率
【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301-0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WHO 2014年的慢性病状况报告[2]中指出:2012年全球共死亡5600万人,其中3800万(68%)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42%(1600万)的慢性病死亡发生在70岁以下人群中,为过早死亡。预期寿命、早死概率等指标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可以在不同时间和区域间进行比较,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被WHO推荐为各国家评价慢性病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2]。
1.资料方法
1.1 资料来源
利用2015—2016年间石嘴山市现住居民死亡资料,数据源于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该监测数据为全人群死因监测。现住人口数来源于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信息。
1.2 研究方法
1.2.1死因编码
(1)慢性病死因编码:慢性病使用WHO全球健康报告中死因统计部分对于慢性病的分类编码[3],ICD-10编码为C00~C97、D00~D48、D55~D64(不包括D64.9)、D65~D89、E03~E07、E10~E16、E20~E34、E65~E88、F01~F99、G06~G98、H00~H61、H68~H93、I00~I99、J30~J98、K00~K92、N00~N64、N75~N98、L00~L98、M00~M99、Q00~Q99、X41~X42、X45。
(2)四类慢性病[4]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 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ICD-10代码:心血管系统疾病:I00-I99,癌症:C00-C97,糖尿病:E10-E14,慢性呼吸系统疾病:J30-J98。
1.2.2慢性病早死概率计算公式[5] 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是根据寿命表法,计算30~69岁人群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性(概率),其实际意义是当年30岁的人群如果预计以当年人口中30~69岁各个年龄组的四类慢性病的死亡概率存活到69岁,其因为这四类慢性病死亡的概率[2]。计算公式如下:
(1)四类慢性病的年龄组死亡率计算:
1.2.3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2025年控制目标 以2015年石嘴山市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为基准,预计到2025年下降20%,计算公式:2025年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控制目标=2015年石嘴山市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1-20%)。
2.结果
石嘴山市2015年早死概率为14.75%,其中男性早死概率为22.50%,女性早死概率为13.48%(见表1)。以2015年为基准,到2025年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应降至11.8%。
3.讨论
2010和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结果均显示男性的吸烟率、有害饮酒率、高血压患病率和糖尿病患病率均一直高于女性[6-8],这是导致我市男性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 远高于女性的重要原因,同时男性早死概率的高低也是我市是否能实现2025年目标的关键。
所以应将男性人群作为慢性病防治的重点人群,通过健康教育、生活行为方式干预等措施降低其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降低慢性病早死概率的目的。
我市2015年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为14.75%,其意义为:一个30岁的人在其70岁前因上述四类慢性病其中之一类的死亡的概率为14.75%。为达到降低慢性病死亡率的目的,我市应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慢性病防治体系,大力开展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争取在2025年,将我市慢性病死亡概率将至11.8%以下。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2/14/content_5167886.htm,2017-02-14/2017-04-30.
[2] WHO.Global status report on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2014 [EB/OL].[2016-08-09].http://www.who.int/nmh/publications/ncd-status-report-2014/en/.
[3] WHO.Global health estimates:deaths by cause,age,sex and country[M].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4.
[4] WHO.Global status report on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2014[M].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4.
[5]曾新颖,李镒冲,刘世炜,等.1990—2015年中国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与“健康中国2030”下降目标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7,51(3):209-214.
[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07)[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7]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10)[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
[8]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13)[R].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6.
论文作者:马洁,任海丽,侯文刚,闵宁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8
标签:慢性病论文; 概率论文; 早死论文; 石嘴山市论文; 四类论文; 中国论文; 目标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