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遵义 553002)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159例小儿脑瘫患者。疾病情况分为常规组、观察组和治疗组,用相同的方法观察不同年龄段的治疗情况。结果: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4.3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86.79%,常规组的总有效率是77.36%,两两相对比,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的患者有效率是其他年龄段最高为94.39%,与其他年龄段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年龄幼小的患者代谢能力较好,恢复能力强,所以,对小儿脑瘫患者及时进行早期诊断并制定有效的康复治疗,能减少致残的情况。
【关键词】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5-0143-02
小儿脑瘫易导致小儿残疾,影响小儿的日常生活。近年来,小儿脑瘫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形势,小儿脑瘫患者中多为痉挛型脑瘫,严重影响我国人口素质[1]。所以,要降低小儿脑瘫的发病率,需要对小儿瘫痪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有效的康复治疗。因此,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1月共158例小儿脑瘫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1月共159例小儿脑瘫患者。疾病情况分为常规组、观察组和治疗组。
常规组53例:男孩:26例,女孩27例,年龄小于6个月,导致小儿脑瘫的因素:早产儿15例,出生窒息24例,产伤9例,颅内感染5例;
观察组53例:男孩:30例,女孩23例,年龄7~10月,导致小儿脑瘫的因素:早产儿18例,出生窒息25例,产伤7例,颅内感染3例;
治疗组53例,男孩:28例,女孩25例,11月~5岁,导致小儿脑瘫的因素:早产儿20例,出生窒息23例,产伤6例,颅内感染4例;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为小儿脑瘫;(2)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对药物严重过敏者;(2)有血液传染性疾病;(3)生存期不超过50天;(4)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给予针对性药物、高压氧和适宜的运动等综合治疗。主要的药物有丹参、胞二磷胆碱以及脑活素等,20天为一个周期,间歇3天后再进行治疗。运动疗法选用功能性训练,通过了解患者的机体情况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主要针对患者的协调和平衡能力以及精细运动[2],锻炼患者可以自我翻身、爬行、站立、坐位以及行走等,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2次/30min/天。并且对患者的认知和手功能进行有效训练,由于小儿脑瘫患者的智力有一定的障碍,还会出现手功能异常,因此,除了对患者进行正常的智力训练外还应该增加玩具和图片,对患者进行引导和训练,例如剪纸,画画等,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眼睛和手部的协调,增强患者的感知能力和肢体活动能力,提高小儿脑瘫患者的自理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认知和手功能。告知并指导家长进行有效的家庭训练,在平常的生活中,可以通过写字、洗脸刷牙,吃饭等方面进行锻炼,家庭训练的优势在于训练较为丰富多彩,不像在医院训练内容单一枯燥,并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内容进行锻炼,有助于患者的日常自理。高压氧舱每次治疗60min,15天为一个疗程,间歇8天后再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的发育较为缓慢,可加强患者的能力补充,适量的维生素、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等[3]。治疗2个月后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对患者进行语言治疗的时候,主要通过发音、吞咽和咀嚼方面进行有效训练,让患者伸缩舌头,在口腔内从不同方向活动,告知患者利用鼻腔进行吸气和呼气。若个别患者有视听障碍,不仅要进行肢体训练,还要及时用助听器校正,对视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患者的反应,仰、俯卧位,坐、立位,语言和手功能的情况进行确诊,这7项内容共100分,进展总分大于80分以上为显效,进展总分50~79分为有效,低于49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4.3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86.79%,常规组的总有效率是77.36%,两两相对比,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所示。
3.讨论
小儿脑瘫的形成因素较多,易导致胎儿出现非进行性的脑损伤。小儿脑瘫临床症状表现为:姿势异常、运动障碍并且智力发育较为缓慢,行为异常,感知能力差,浑身无力等。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出现的脑发育缺陷情况和脑细胞损伤程度均不一样。小儿脑瘫患者的治疗周期长,治疗过程较为痛苦,对患者和家长带来心理和经济上带来巨大压力。治疗小儿脑瘫应该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及时干预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从而提高小儿脑瘫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部分患者在患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但是,在患者1周岁之后行走、肌张力等方面出现异常[4],给治疗增加困难,所以,早期诊断对小儿脑瘫极为重要。
本文所选取的患者有早产儿、出生窒息、产伤和颅内感染,这都会诱发小儿脑瘫或者对脑细胞造成损伤,所以,病史可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率。对小儿脑瘫患者进行初期诊断的时候,可以用头部CT、脑电图、MRI以及体感诱发电位等,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所检查出的异常率越高。
确诊患者为小儿脑瘫后,要立刻采取正确的康复治疗,较为常见的康复治疗以药物和功能性训练为主,以及针灸和高血压氧等综合性治疗。功能性训练的主要以提高反应能力,关节灵活度等情况,运用中医穴位进行正确的按摩,锻炼患者的翻身和爬行能力,同时患者进行语言治疗,利用音乐、游戏等方法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调节心理状态[5]。药物治疗可以改善脑细胞的代谢,改善肌痉挛。针灸疗法可以对感觉和运动区域进行有效刺激,从而提高功能有所恢复。但是在进行康复治疗的时候,对按摩和各种训练要循循渐进,预防出现功能倒退的情况。
综上所述:治疗组的患者有效率是其他年龄段最高为94.39%,与其他年龄段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年龄幼小的患者代谢能力较好,恢复能力强,所以,对小儿脑瘫患者及时进行早期诊断并制定有效的康复治疗,能减少致残的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毅,冯晶,苏少嫒.综合康复治疗79例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2):37-38.
[2]谭朝坚,雷艳辉.针刺结合康复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3(1):72-73.
[3]颜华,张惠佳.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中的相关辅助检查[J].中国临床康复,2011,10(12):148-151.
[4]冯梅,高红霞,代喜平,等.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脑瘫3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7):1235-1236.
[5]陈秀洁,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5):309.
论文作者:李光贵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患者论文; 小儿论文; 脑瘫论文; 有效率论文; 情况论文; 年龄段论文; 能力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