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中国文化中的怀旧倾向

九十年代中国文化中的怀旧倾向

郝红英[1]2002年在《九十年代中国文化中的怀旧倾向》文中研究说明九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全面进行转型的时期,中国文化在此过程中也同样经历着一种变迁。怀旧成为九十年代文化中的一种倾向,在文化的许多方面表现出来:流行歌曲、散文、小说、绘画、服饰、电影、餐饮、旅游等。本论文意图通过提取以上文化中的怀旧现象,并对其进行分析,由怀旧表象深入怀旧本质,论述在九十年代文化发展的复杂语境下,怀旧倾向的真实身份:怀旧倾向实质是怀旧的温情面纱下的消费倾向,是反怀旧本质的。在这一掩饰中是特殊阶层从根本上切断怀旧对历史的价值思索和对情感的深刻投入的冒险之行。与此同时,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在九十年代的处境和命运。从而证明传统文化的复兴只是一部分学者的乐观想象,九十年代怀旧的表象背后是对传统文化的重创,是一条文化发展的不归路。 论文内容主要分为:绪论,对怀旧进行描述并且列举历史上的怀旧事实;第一部分,从九个方面对于九十年代文化中的怀旧倾向陈述;第二部分,分别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九十年代怀旧倾向产生及发展的复杂语境;第叁部分,分析九十年代消费主义操纵下怀旧倾向的本真面貌;结论,概括全文中心,并审视传统文化境遇。

李忠[2]2013年在《九十年代中国散文的怀旧主题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九十年代,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文学失去了往日的社会轰动效应,进入到相对平静的发展时期。而九十年代的散文热使得文学在日渐式微的情况下散发出新的活力,在这些散文中有相当一部分表达了怀旧的情绪。在九十年代怀旧散文与其他文学体裁甚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互勾连错节、相互影响构成了九十年代整个社会怀旧的一道奇景。文人学者或被动或主动地通过散文形式进行的怀旧创作,先不论质量的好坏,单是这些怀旧散文所给我们带来的对过往的美好记忆或者对历史的再次回顾,都已经超越了这些作品最本初的意义。本文第一部分重点从中外两个方面的文化中分析了怀旧一词的来源,第二部分结合具体作家作品分析怀旧的具体特点。第叁部分从国内、国外两个维度分别阐述九十年代怀旧散文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根源,从而论述在九十年代特殊的环境中其产生的各种要素。第四部分通过分析,找出了九十年代怀旧散文的一些与其他时代的散文相区别的特质和本质。第五部分论述了在这一时期的散文中的怀旧主题所具有的独特的美学意义和价值。论文的创作争取使我们对当时散文中的怀旧主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张存凯[3]2006年在《文化保守主义语境下的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研究》文中认为文化保守主义最早产生于西方启蒙运动,是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伴生物,其基本特点是力图以价值理性来批判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工具理性的过分膨胀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性疏离、意义迷失等问题。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在非西方地区也活跃起来。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政治、文化危机愈益加深,文化保守主义登上中国思想文化史的舞台,并贯穿于这一过程的始终。毫不夸张的说,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的双峰对峙,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基本景观,成为知识分子不同阵营的基本分界线和不同文化价值取向的基本标志。90年代以来,文化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已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不同的文化空间获得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何看待这一文化现象,已成为文化界、思想界的一大争论热点,这一热点至今方兴未艾。2004年《原道》十周年纪念、读经之争、《甲申文化宣言》等一系列活动的出现,被人们目为文化保守主义的抬头,2004年也因之被称为文化保守主义年。文化保守主义作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一股重要的思想文化潮流,对90年代的文学产生了极大影响。在此思潮的影响下,90年代中国文坛上张炜、张承志、贾平凹、陈忠实、余秋雨、唐浩明、二月河、韩少功、叶兆言、王安忆等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家把目光投向传统文化,他们的作品或表现出对农业文明的向往,或表现出对现代化流弊的深刻警觉与批判,或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关照与民族灵魂的重新塑造,字里行间流露出文化保守主义的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己的创作回应了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因此,文学中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其一,它暗示出中国社会正进入现代化的成长时期,困扰西方世界的现代性的双面效应也日趋成为国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其二,在现代性视阈下,保守的可能性和现实感都得到了质的强化,确证了保守主义作为一种审美行为是审美现代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以及借助保守来对抗启蒙现代性的工具理性精神的有效性。其叁,从90年代大量涌现的带有文化保守主义倾向的作品来

宋冰[4]2007年在《九十年代以来小说中的城市书写与想象》文中指出人类是符号的产物,是语言和叙事的动物。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叙事确立了一个事物,一个文化现象。自有文学以来,城市就是被讲述或被想象的对象。因此可以说,城市书写是城市想象的一种文学实践。在文学作品中,无论是政治中心北京还是摩登都市上海,两座城市的形象都已经成为国人对现代化城市最完善的想象。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一方面,“现代化”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组织形式得到充分的实践和展开;另一方面,“全球化”作为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形式,也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现实。在此背景下,京沪两地的城市书写更具有可比性和探讨性。北京作为有着长久的乡土文化的城市,上海作为中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城市,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冲击下都表现出鲜明的特点。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比较九十年代以来北京书写和上海书写的异同。主要通过城市景观呈现、都市性别差异以及在对外省人的描写上进行比较。在都市景观呈现上,北京书写表现为显性的地图绘制,上海则表现为隐性的都市空间的描写,城市景观成为上海风情展示的媒介。在对都市女性的表现上,北京书写中多为传统意义上的“坏女人”的形象,女性遵循都市规则就意味着道德的沦丧。而在上海书写中更着重地表现为女性的宿命,而这种宿命正是在充斥着欲望和异化的现代都市,因而更具有女性/城市的体认。北京的外省青年多表现为怀揣梦想“拼”在北京的形象,由此重绘了一段北京最为缺乏的城市现代史。上海书写更多的是通过外省人的视角表达对上海传统文化身份的认同和确证,在时尚消费的文化中展示上海市民精神的传承。九十年代以后两地都出现了想象性或半想象性的城市怀旧作品,主要表现为对世俗欲望的重新体认,对曾经的中产阶级的怀念以及对传统城市精神的找寻。九十年代以来的城市书写并不是独立成篇的,而是源自各自的书写传统。总的说来,北京书写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多的反叛和背离。上海书写尽管更加声势浩大,色彩纷呈,但是在总体上依旧延续了其原有的书写传统。从总体上来看,京味小说依然延续了传统的创作风格,但是多了些对北京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流失文化记忆的痛惜和反思;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出现了都市新人类的形象;新的现代都市观也丰富了北京书写的现代化主题。整个20世纪的上海书写基本保存了完整的书写传统,即“现代性”的上海书写,“左翼”意识形态的上海书写和“传奇”的上海书写。除了“左翼”意识形态的书写形态在九十年消失之外,日常生活书写作为“现代性”书写和“传奇”书写的涵盖仍然得以继续。第二部分:九十年代以来北京与上海的城市想象比较。主要从全球化背景和现代性层面两个方面分析两座城市的不同选择,从而分析产生各自书写特点的原因。对于有着丰富国度记忆的北京和曾经的十里洋场、“东方巴黎”上海而言,在九十年代全球化中其城市书写都体现出新的城市想象。北京作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国都”向“全球都市”的转变,已经成为了“新世纪文化”历史性的标志。九十年代以来,旧上海被重新赋予了现代性发达的、充分“全球化”的想象,从各个角度讨论表现上海的全球化图景成为国际性的文化时尚。新旧上海在一个特殊的历史瞬间构成了一种奇妙的互文性关系,它们相互印证交相辉映。在现代性层面上,北京表现为处于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与转型期,上海表现为通过怀旧来完成对现代性的期许。“北京”形象开始被两种难以整合的性质所撕裂,其一是无名的缺乏文化辨识性的国际化都市,其一是有着丰富文化记忆的帝国都市。这两者共存于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北京形象中,且构成了北京书写的内在张力。对老上海的怀旧潮流中,人们将怀旧的对象单一化为30年代繁华四溢的上海,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曾经有过的亚洲第一都市及“东方巴黎”之城市身份的向往和自豪感,同时也是源于人们对目前状况的不满及对一种完美现代性的渴望。综观全文,本文以北京和上海为例来阐释九十年代以来小说中的城市书写与想象。主要对北京书写与上海书写中的都市表象、怀旧视野中的城市记忆以及与各自书写传统的关系进行比较,并重点探讨了在全球化背景和现代性层面上的城市想象,从而分析产生各自书写特点的原因。由此可为中国作为第叁世界国家的都市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丰富的思考空间。

周婧[5]2017年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叁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叁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刘华[6]2012年在《九十年代以来当代文学改编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走过百年历史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电影,共同见证了从文字到影像的转化过程,这个不平凡的过程至今仍在进行之中,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现象也仍会延续下去。许多优秀的电影改编自优秀的文学作品,而文学也从电影改编中汲取了许多的养分,文学作品为中国电影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电影改编也为文学带来的新的艺术手段和创作思路。与此同时,学术界对于文学改编现象的研究也一直未曾停止过,文学与电影的改编关系研究是一种跨学科角度的现象研究,这种现象研究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来说是一种不可忽视也无法规避的外部研究。本论文从一定的理论视域和若干社会、文化角度对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改编电影现象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为叁章,在第一章中对九十年代以来的当代文学改编电影现象进行了宏观上的综述,在前两节考察了两个十年中改编的总体面貌之后,对改编出现的总体特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进而挖掘探讨了其背后的深层原因;第二章则在前一章梳理工作的基础上,对九十年代以来的当代文学改编从多种艺术维度进行了分析,把握对于这一时期改编的价值判断,总结九十年代以来改编的得失;第叁章的写作是希望立足文学研究的角度,更深入地分析改编背后对于文学创作和文学传播的深远影响。本论文写作的目的,并非立足改编研究改编,而是希望通过这种考察和分析,进而能对改编影响之下的当代文学的一些新的现象做出一些理性解读,思考改编的未来走向以及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启示、价值和意义。

王志成[7]2015年在《九十年代以来都市题材影视剧中的青年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都市题材影视剧为研究主体,从叁个维度来审视选定影视作品,即是将其视作可供审美的视听艺术、可供消费的文化产品和可以传播和建构文化的叙事影像,运用文化研究、文艺研究及社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梳理、分析和探讨其中蕴含和表现的青年文化。通过现代都市社会中青年群体构思、创意、营造,彼此认同并在消费社会广泛并迅速传播的情感与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以及行为与生活方式,探讨都市、消费社会、城市化与青年文化的关系,勾勒青年文化的风格,对于青年文化症候做出理性的思考和批判,揭示青年文化发展的动向和趋势。同时,从青年文化研究的角度也考察九十年代以来都市题材影视剧的创作与青年文化的关系,九十年代以来的都市题材影视剧是认知与理解,把握和反思青年文化的窗口。本文首先从青年文化的概念入手,将“青年”作为一个文化概念进行认知,给予界定和判断。追溯当今世界青年文化的主要来源与兴起和激荡的过程,总结出青年文化最为核心的亚文化特色与边缘立场,按照影视文学的发展脉络基本理清中国现当代青年文化的流变过程。青年文化和社会变迁息息相关,影视剧中的青年文化是最鲜活的社会文化切片。由此,基本上确立了研究九十年代以来都市题材影视剧中青年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指出都市中青年文化是真正的主流文化,而亚文化立场被演变或收编成为了态度、氛围和美学。接下来主要探讨青年文化和影视剧中的都市空间叙事。挖掘都市空间对于年轻人的多重意涵,景观都市给与青年怎样的感官和心理体验并衍生出怎样的情绪和状态,这是都市青年文化重要的环境背景和心理因素。分析都市空间的景观效应、物质主义效应和发展效应对青年文化的影响。同时观察借由影视作品传达出来的关于都市陌生人社会中的人际疏离的情境下青年文化如何自处的问题。然后是分析九十年代以来影视剧中所表现的青年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特征。这里所选取的研究案例都是获得票房成功和关注度高或者存在较大争议性的作品,从视觉文化性来看青年文化的后现代转向和经由图像建构都市景观和青年人欲望的现实;从仪式化行为来看青年文化争取控制关于意义的表达;从符号化和时尚叙事看青年文化如何将匿名的意识形态转换成显在的意识形态以及在青年时尚中符号价值的彰显;从消费文化的蔓延来看青年文化被商业文化收编的过程以及商业收编如何改造、应用和再创造青年文化;从青年文化自带享乐的特征和影视作品关于奢侈生活方式的映现对享乐主义进行多维度的批判,从青年文化中的快速怀旧来看青年文化的认同与现实焦虑中的梦想重建以及在都市消费语境下快速怀旧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第四部分从青年文化的交互方式入手,沿着九十年代以来都市题材影视剧的发展脉络,传达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特点。分析“八零后”现象在影视剧中的表述,寻找弥合代际冲突的解决方案。通过伦理剧中的代际互动状况,揭示“后喻文化”时代青年与长辈的交流和冲突,批评影视剧所提供的代际交互方式模式化倾向。从利用网络的新媒体交互来观察九十年代与新世纪青年创造的不同的网络文化调性,说明新世纪青年网络文化可能导致的青年文化过于娱乐化和快餐化而不利于文化累积的过程。第五部分从性别视角切入分析都市青年的情感与生活,关注都市空间中女性空间不断延伸的状态和由此引发的权利问题。透过都市青年男女的性别权利博弈展现由此带来的身体资本化等趋势以及社会问题。从“剩女”、“暖男”等都市青年男女形象的建构成因来反思性别气质流失的现实。最后一部分是影视剧中关于青年文化的另类表达,这些表达都在九十年代以来的某个时间段较为突出,比如边缘青年、越轨行为以及摇滚乐的表达在九十年代比较集中而强烈,而御宅文化则在新世纪影视剧里有所反映。这些都市青年文化的另类表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和意义,这个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昭示了青年文化的命运。青年文化是都市青年创造的,是现代社会中最具有张力和活力的文化板块,青年文化往往能集中体现社会进一步趋进的方向,挖掘出都市化的消费社会中存在的复杂矛盾。影视作品关注青年,把握青年文化是九十年代以来的创作潮流,包含了关于文化实践,文化收编、文化转向和文化症候等诸多表现方面。青年文化的激荡和变迁无不反映着时代的脉动,而从宏观上讲,整个社会都有年轻化的趋势。

李劲松[8]2002年在《新保守主义与九十年代文学》文中研究说明新保守主义即文化保守主义,它是二十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文化潮流。本文对文化保守主义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文化保守主义在90年代文学中的具体表现。乡土文学、历史题材小说、文化散文等文学热潮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文化保守主义的渗透和影响,本文重新解读和阐释了这些文学现象及其代表作品。乡土文学本文以张炜为代表,分析了他的代表作品《九月寓言》、《柏慧》,论述了他“反现代性”的文化立场和对传统农业文明的向往和守护,从80年代到90年代,他的创作思想明显发生了转变,即从文化批判转向了文化坚守。历史题材小说本文以唐浩明的《曾国藩》、陈忠实的《白鹿原》为代表,分析了唐浩明、陈忠实对于传统文化人格、传统道德,以及传统宗法文化的认同和肯定,他们的创作,表现出了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完全不同的文化立场。文化散文本文以余秋雨为代表,分析了其作品中浓郁的文化回归意识,论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情眷恋和挽悼。最后,本文分析了这些具有文化保守主义倾向的作家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首先,文学中的新保守主义是应对社会转型期人文精神危机的一种方式,是工业化社会进程中最有力的道德抗争力量;其次,它为人们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条件下重新建构新的民族文化提供了契机;再次,它能引起人们对现代化进程中负面因素的警觉,弥补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缺失。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前言,第二章主要是界定、归纳文化保守主义的内涵,分析它在90年代再兴的原因,第叁章主要论述文化保守主义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第四章分析具有文化保守主义倾向的作家作品的社会意义。

唐丽芳[9]2004年在《香港城市精神观照下的景致》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以李碧华中长篇小说及其电影改编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精神塑造文本,文本重塑城市精神”为中心命题,以香港城市精神为指归,在中国文学史和香港当代文学的大背景下,把李氏创作作为一个文学、文化现象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中千丝万缕的香港城市文学、文化因缘,使李碧华创作的多样面貌得以伸展,并以期对香港文学及文化研究有所裨益。 第一章从李碧华创作的文化语境与文学背景入手,把握香港城市的精神命脉,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向度上考察李碧华小说的文化内蕴与存在形态,并以母题学、文类学的研究方法,解读文学史系统中的香港文学和李碧华,凸显其文学史意义。 第二章通过对李碧华小说的文本细读,分析其小说在叙事方面的特点:对通俗叙事模式的实践与颠覆、电影化风格、多重反讽的叙事策略,并将其作为探视香港文学的一个窗口,探析李碧华小说的城市精神渊源。 第叁章将李碧华小说中的严肃主题为讨论中心,从国族认同、女性主义、现代性反省等多个方面切入作品,并挖掘包蕴其中的香港城市形象与城市想象。 第四章作为前两章的横向补充,不满足于“香港城市精神”的单纯文本论述,尝试加入媒介因素,从李碧华小说的电影改编入手,体现香港的城市精神,并由文本之外将“城市与文学”的命题拓展深入。 本论文最后试图指出,从“城市与文学”角度对李碧华小说的个案研究,不仅可以从中探究“香港城市精神”如何影响“文学”发展,“文学”在形成“香港城市精神”的过程中又是如何发挥作用;同时也是从香港城市本身出发研究香港文学多元多面、众声喧哗的开端。

刘影[10]2003年在《九十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上海怀旧”现象研究》文中提出对九十年代以来文学界“上海怀旧”现象的解读,是研究当下城市文学的一扇窗口。“上海怀旧”不仅是一种追忆的情怀或者流行的题材,而且它也反映了变革中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形态,还表现了城市文学作家们的某种精神立场和价值取向。 本文除前言和总结部分以外,分为叁个部分:第一章,上海与“上海怀旧”现象。首先追溯了叁、四十年代旧上海的现代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学的成绩,从而论证“上海怀旧”的现实意义。此外,对九十年代以来“上海怀旧”的兴起、发展、实绩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梳理。而关于“上海怀旧”作家的谱系分析,使本文对于“上海怀旧”现象的研究更加完整。第二章,散文类“上海怀旧”作品的解读。在这一章里,通过对陈丹燕、素素等作家怀旧文本的解读,分析了散文类怀旧作品的共同特征:首先,作品反映出来的是一种被选择过的、用于消费的商业化怀旧;其次,这类作品的畅销与当今中产阶级话语的建立和扩张有着密切的联系。第叁章,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怀旧”研究。王安忆是最重要、最典型的“上海怀旧”作家之一。本章对她的小说《文革轶事》和《长恨歌》中的“上海怀旧”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展示了她笔下的“上海怀旧”的“虚无”特质以及她立足于民间立场,借“上海怀旧”书写城市精神与市民风貌的努力。 本文试图将“上海怀旧”作为一个与社会现实需求、作家价值取向密切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着重考察“怀旧”对于旧上海城市文明与当今的新兴城市进行的沟通与映照,从而揭示“上海怀旧”的丰富内涵与多重意义,并以此折射出当下城市文学的风貌。

参考文献:

[1]. 九十年代中国文化中的怀旧倾向[D]. 郝红英. 华南师范大学. 2002

[2]. 九十年代中国散文的怀旧主题研究[D]. 李忠.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3]. 文化保守主义语境下的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研究[D]. 张存凯. 山东师范大学. 2006

[4]. 九十年代以来小说中的城市书写与想象[D]. 宋冰.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5].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

[6]. 九十年代以来当代文学改编电影研究[D]. 刘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2

[7]. 九十年代以来都市题材影视剧中的青年文化研究[D]. 王志成. 吉林大学. 2015

[8]. 新保守主义与九十年代文学[D]. 李劲松. 华中师范大学. 2002

[9]. 香港城市精神观照下的景致[D]. 唐丽芳. 复旦大学. 2004

[10]. 九十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上海怀旧”现象研究[D]. 刘影. 南京师范大学. 2003

标签:;  ;  ;  ;  ;  ;  ;  ;  ;  ;  ;  

九十年代中国文化中的怀旧倾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