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环境保护局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河北,承德,067000)
【摘 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信息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这些年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对环境监测信息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先分析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然后对现阶段环境监测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有关的解决措施和建议。希望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监测;环境污染
一、前言
现阶段,环境监测部门采集和收集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如果仍然使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则无法对数据进行高效地处理和应用。所以为了使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获得更为有效的运用,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实现对监测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并且将其进行充分利用,这样才能促进环境监测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二、信息化建设在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1、信息化建设是管理模式的一次飞跃
环境监测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经经历了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固有的传统管理模式,对其进行信息化的改造,必然会受到各方面的阻力。所以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管理模式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循序渐进的推动,有步骤、有计划的实现管理模式信息化。如在现阶段随着监测数据的不断累积,对数据的管理必须依靠信息化手段,实现传统的静态管理向信息化条件下的动态管理的迈进。由传统的对结果的监控过渡到对源头和流程的监控,提高环境监控工作水平。
信息化建设工作并不是从现在开始的,严格来讲随着计算机的使用,环境监测信息化的工作已经发展了多年,但以前更多的是将信息化作为一种工作手段和辅助设施来运用,现在则是要求建立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将对现有的工作内容进行优化,使工作更加规范,提高工作效率。如在很多地方的环境监测中心在采用了信息管理系统后,以前的上下级的管理、审核过程被平台式的互动管理模式取代,增加了工作的时效性。
3、信息化建设是监测手段的一次飞跃
监测设备信息化是环境监测工作现代化的重要体现,目前,各种应用先进信息技术的监测设备在全国各地普遍运用,这些自动监测设备能够全天候不间断的监控,按时分析采样数据,随时提供警示信息,相比传统人工监测方式节省了人力物力,拓展了监测对象的范围,提高了监测的质量和效率。
三、现阶段环境监测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息不能做到很好地共享
目前,各级环境监测站也都在建设自己的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的委托相关单位进行开发,工作对象主要是各单位自己负责的领域和范围,这就造成信息系统相互之间并无关联,特别是一些数据传输中的涉密部分难以协调,从而导致环保系统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管理系统无法互通,使得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无法真正形成信息化网络。这种现象无论在同级部门间的横向管理,还是地方和中央的纵向管理过程中都比较常见,制约着环境监测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关键性信息化技术面临应用瓶颈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大多是借鉴国外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但在实际运用中发现国外的很多思路与方法与国内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可目前很多地方却带着政绩工程的样子一哄而上的运用实验室管理系统,只注重名称而不下功夫解决国际先进理念与国内实际结合的关键性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浪费。与此类似的还有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状况,很多地方只注重该系统的视觉演示效果,而忽视系统本身的数据分析管理功能,使得具备强大功能的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因为缺乏有效的维护使用环境和技术支持而变成了简单的汇报演示道具。
四、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化的策略
1、坚持科学技术为根本
在进行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需要根据设计和规划的具体要求,从当前监测业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以往的数据进行汇总与整合,对长远的发展计划进行全面的考虑,才能保证监测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科学性。需要注意的是,在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除了环境部门本身,要对其他的部门和机关的工作需求有充分的考虑,始终坚持以科学技术为主导,兼顾不同部门的信息使用需求,促进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不断提升。
2、坚持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建设是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环境监测机构需要对多年来的环境数据进行持续的收集与整合,并且将数据和编码的规则进行梳理,从而通过与不同的数据信息的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规范的环境监测信息化标准管理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环境监测数据标准的管理,以此提升环境监测信息的质量,并且将其融入到不同的监测业务中,获得更精确的监测结果。
3、以数据流为主
在环境监测机构建设和运行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环境监测的行业标准和信息化标准为依据,建立多维化和立体化的思维模式,从数据库架构升级、数据结构改善、数据字典规范化、数据内容核准与筛选4个方面入手,对原有数据库架构和数据结构进行升级改造,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唯一性,全力打造出科学完善的监测数据模型体系,为监测信息化的高级应用提供根本的数据保障和技术支持。
4、以工作流为重
在实验室系统的建设方面,需要依靠数据信息报表的自动生成技术促进实验室工作效率的同时,同时也需要不断的提高设备的监测的精确性、人员素质以及管理水平,才能够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具有精细化标准的作业操作规范流程和数据授权发布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也是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着重注意的问题,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要做到事无巨细,任何细节都要详细的考虑,才能够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在采样业务中,因为环境监测数据所涉及到的样本范围广泛、而且采样频率较高,所以产生的数据数量也较为庞大,因此要在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基础上,缩短填报、审核等环节的时间,以此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应用性,实现工作流为重的基本思想。
5、以应用促发展
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是为了实现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有效开发,促进监测信息的有效运用。因此,必须要在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在运行实践中促进各项技术的完善,而不能将其视为摆设或者是面子工程,只有保证其能够顺利的投入运行,并且对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完善与成熟,才能充分发挥环境监测信息化的作用,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会越来越深入。所以,要想最大限度的提升了环境监测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就需要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才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顾丽韵.建筑室内污染源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绿色建筑,2010(06).
[2]叶茂盛,粱民,柳德明.深圳市罗湖区环境监测管理信息化探索[J].福建电脑.2012(4):143.
[3]张秋哲.信息化在基层环境监测站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3,(1):88.
[4]邓靖.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8).
论文作者:崔超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8
标签:环境监测论文; 数据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