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棉花市场现状、特点及提高我国棉花出口竞争力的对策_棉花论文

世界棉花市场现状、特点及提高我国棉花出口竞争力的对策_棉花论文

世界棉花市场的现状、特点与提高中国棉花出口竞争力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棉花论文,中国论文,对策论文,竞争力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棉花生产发展迅速,棉花产量连年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一产棉大国。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农业经济不可避免地融合到世界经济发展之中,成为世界农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世界棉花市场的现状、特点

世界棉花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美洲大陆、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比较温暖的地区,自公元1500年就开始种植棉花,已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近代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育种技术和种植工艺的革命,又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棉花生产。目前,世界棉花生产加工能力已经达到了基本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较高水平,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棉花生产在20世纪50年代迅速发展之后,从60年代开始缓慢增长;棉花种植面积变化不大,棉花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1950-1954年,世界皮棉总产量为836.1万t,单产为250kg/hm[2],棉田总面积是3337.8万hm[2];1995-1999年,世界皮棉总产量达到1931.8万t,单产增至585kg/hm[2],分别是1950-1954年的2.3倍和2.34倍,而棉田总面积则为3302.2万hm[2],减少了35,6hm[2]。尽管在近50年的时间,世界棉田面积在有些年度出现减少的现象,但是世界棉花产量还是呈现增长态势。2001年,世界子棉总产量达到6050.9万t,单产升至1757kg/hm[2],分别比1995年增长7.02%和10.64%(1995年世界子棉总产量是5654.1万t,单产为1588kg/hm[2])。

2.棉花的种植区域不断扩展,但主产区相对集中 目前,世界棉花生产形成了相对集中的4大棉区,并且分布在地球上3个产棉带。第一产棉区在亚洲大陆南半部,包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中亚、外高加索和部分西亚国家,其棉花产量约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50%以上;第二产棉区位于美国南部,第二产棉区生产的棉花约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20%以上,是世界棉花的最大出口区;第三产棉区地处拉丁美洲,其棉花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10%;第四产棉区是非洲,这是世界高品级长绒棉的主产区。若按纬度和收花期划分,世界棉花生产则形成北、中、南3个地理分布带。其中:北带在北纬47°~20°,收花期为每年9~10月,中国、美国、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以及印度的北部棉区都位于此;中带在北纬20°~0°,收花期为每年1~4月,包括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非洲中西部地区、印度中部与南部棉区及众多的中小产棉国;南带在0°~南纬32°,收花期为每年5~8月,覆盖南美洲南部、非洲南部、太平洋地区和澳大利亚。

3.棉花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形成“三足鼎立”的世界棉花贸易格局 棉花纤维具有吸湿、保暖、不带静电和穿着舒适等优良特性,化学纤维无法与之比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正在成为一种新时尚,人们对棉花纤维纺织品消费的偏好程度不断提高,从而增加了对棉花的消费。1980-2000年,世界棉花消费年均递增率达到1.55%,2000年,世界棉花消费占世界纺织纤维消费总量的比例为42%,2000-2001年世界棉花消费升至1997万t(含库存棉花),为1950-1951年的2.62倍,并且比该年度棉花总产量1899.1万t还要多97.9万t。正是由于棉花需求的增加,带动了世界棉花贸易量的扩大。2000-2001年,世界棉花出口566万t,是1950-1951年的2.15倍。目前世界产棉国中有近1/2的国家参与了棉花出口贸易,每年有将近1/2的棉花及相关产品要输出国外,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国际贸易。此外,由于受市场供求、生产水平、价格波动、纺织工业发展状况以及世界经济发展速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世界各产棉国的棉花出口贸易状况起伏不定,引发了世界棉花贸易格局的不断变化。20世纪初世界最主要的棉花出口国是美国、埃及和印度;20世纪70年代棉花出口量大增的是土耳其和苏丹;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后来居上,棉花出口率达到90%,成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原棉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但目前在世界棉花出口贸易市场上,依然是美国、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三足鼎立”。以2000年为例,美国、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3国棉花出口占世界棉花出口比重分别是24.8%、22.62%和10.58%,3国棉花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58%。

二、中国棉花生产的世界地位及出口形势

2001年,中国棉花产量达到1596万t,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26.7%,与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一道成为世界5大产棉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产量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比重分别是18.76%、8.79%、9.19%、5.53%),棉花种植面积是480万hm[2],为世界棉花种植总面积的14.13%;单产达到3325kg/hm[2],比世界棉花平均单产多1567.3kg。此外。中国也消费大量的棉花,是世界最大棉花的消费国,每年中国的棉花消费量约占世界棉花消费总量的1/4。时下,中国棉花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变化对国际棉花市场和棉花价格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波动直接影响到世界棉花的产销形势。

尽管中国棉花生产在世界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还是“自给自足”,出口棉花的数量相当少,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也比较低。以2000-2001年为例,世界棉花总出口量是566.0万t,中国棉花出口量仅占世界棉花总出口量的1.94%,而美国、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叙利亚、土库曼斯坦的棉花出口量则占世界棉花总出口量的比重分别是24.61%、13.85%、13.27%、4.05%和2.6%。在1990-2002年的13年里,中国出口棉花数量也不是很大,平均每年出口棉花12.08万t,而平均每年进口棉花则是32.68万t,平均净出口为-20.6的万t,与棉花生产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

三、提高中国棉花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1.促进棉花出口在棉花经济战略中地位的转变,进一步扩大棉花出口贸易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更大程度上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棉花生产和贸易的国际化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国际棉花市场在中国棉花经济中的“蓄水池”功能将转变为“发动机”功能。要实现棉花的高价值及其深加工品的高价值和高附加值,建设有创汇能力的棉花生产基地;带动起一批棉花出口创汇的龙头企业,建立起以社会化服务为纽带,棉花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从而实现棉花的产业化。

2.因地制宜地降低棉花单位生产成本

(1)千方百计继续提高单产。从宏观角度,应提倡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压缩低产棉田面积;从微观角度,应积极完善和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实施精准农业,为增加单产打下牢固的基础。

(2)建立土地流转机制,使棉田向棉花种植大户集中。要实行棉花生产的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使棉花生产获得规模效益。

(3)进一步节约物质费用。首先,化肥的投入应根据田地的土壤肥力、产量目标进行测土补偿施加;推广肥料深施技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重视有机肥的投入,推广农作物的秸秆还田。其次,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及实施节水管理措施,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灌溉成本,再次,其他各项物质费用也应合理投入,既要考虑增产增效,又要尽量节约,尽可能地降低整体的物质耗费。

3.按照国际市场需求,努力提高原棉质量

(1)积极选育优良品种。具体说就是加大品种选育的资金和科技投入,达到以培育纤维长度31mm以上,比强≥23.0kg/tex、马克隆值在3.7~4.2之间符合出口棉要求的品种目标。首先,利用引进美国等国家的纤维长、强力高的优良品种,通过遗传等生物技术对现有品种进行改良,培育出符合本国生长的具有优良品质的棉种。其次,建设和完善种子的基地、区域性(国家级)原种繁育基地和商品种生产基地三级品种优化体系,为棉花生产提供规格对路、数量充足的优良种子。

(2)加强棉花的生产、加工、收购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①规范棉花的品种生产布局,做到一地一种,以提高棉花质量的一致性。②在棉花米摘环节中,严防好花差花混淆,降低整体质量水平;在轧花过程中,应根据子棉特性,调整加工工艺参数和机器运转速度,防止造成损伤棉花纤维长度、油渍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同时严防异性纤维和夹杂物的出现。③收获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按国际标准进行验等分级,进行分级收购、储存和销售。

4.加快棉花的信息网络化建设 网络营销和网络广告已成为国际市场上商品最便捷、最有效的促销方式。要扩大棉花出口,提高棉花出口竞争力,就必须建立棉花的信息网络,通过这个网络,就可以快捷地获得世界有关棉花、技术、管理、价格、供求等信息,有助于对国际棉花市场的调研,并可以消除应用棉花最新技术、最新管理及知识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减少棉花营销层次,加快流通,减少存储成本,从而降低流通费用、达到提高棉花出口竞争力的目的。

5.改变市场营销观念,主动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

(1)提高对棉花国际市场的调研能力。农产品国际市场的调查研究是农产品出口的前提,对农产品的出口促销策略、销售渠道的选择至关重要。要增加投入,建立强有力的棉花出口市场情报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影响棉花出口的市场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最有效的反应,选择出正确的营销策略。

(2)制定正确、灵活的销售策略,积极主动开拓国际市场。①利用各种途径,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同时,主动出击开拓新的棉花出口市场。②加强售前、售中、售后的各项服务,根据国外客户的不同需要,提供不同等级的棉花。③大力起用高层次的棉花国际市场营销人才,建立专门的国际市场营销队伍和机构。④利用各项境外加工贸易优惠政策,积极兴办境外加工企业,带动棉花出口贸易的发展。

6.积极进行品牌建设,在国际市场上打出“中国”字品牌棉花 质量是一个商品成为名牌商品的决定因素,只有生产国际市场上需要的产品,才可能在国际市场上持续地销售。因此,应加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棉花质量标准体系,并有序地开展国际质量认证工作。这是中国棉花参加国际竞争的先决条件。惟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国际名牌。同时,在此基础上,加大广告宣传攻势,利用宣传效应提高知名度。另外,注册带有“中国”字的商标,统一中国棉花的品牌和形象,突出整体性和个体性。最后,统一棉花包装规格,提高包装质量。

7.培育和完善棉花市场体系、建立内外贸一体化的棉花流通体制 改变以个体农民为主体的棉花生产和发展格局,以市场为导向,组建农工商、贸工农一体化的棉业集团,形成一批集棉花科研、生产、流通、纺织加工为一体的企业集团;抓好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建设,搞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实现棉花生产和经营的市场化、社会化和集约化;培育农民自己的流通组织,并鼓励各种类型的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进入棉花流通和出口领域,进一步搞活棉花流通,拓宽流通渠道,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棉花市场体系。

标签:;  ;  ;  ;  

世界棉花市场现状、特点及提高我国棉花出口竞争力的对策_棉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