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传授知识还是培养人?——与王策三先生商榷(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质论文,知识论文,王策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知识中是否含有思想、情感、品质、价值观?
王策三先生在其文章《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3期)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他说:“知识好比一个百宝箱,里面藏了大量珍宝:不仅内含有关于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而且内含有人类主观能力、思想、情感、价值观等精神力量、品质和态度”。这是他维护和坚持“知识本位”的理论基础。知识本身必然包含思想、情感、价值观、品质、态度吗?对于这样一个问题,王先生没有详细论证,只是进行了简单说明。这里我们列举一些事实分析一下。
打个比方来说,许多贪官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主席成克杰等人,受党教育多年,对相关法律知识不可谓不了解,他们对党章、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方面的知识不可谓不丰富,然而他们却没有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相应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可见,法律知识、党章知识、方针政策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等等并不必然具有相应的思想、品质、价值观等等。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知识是中性的,知识虽然与思想、情感、价值观、品质等具有密切的联系,是后者发展的基础,但是知识本身却并不包含后者。许多品质、能力、情感、态度等等甚至可以在知识并不很丰富的时候就发展起来。例如在还没有完全受市场经济影响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虽然人们关于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很少,但却民风淳朴、善良好客。而另一个问题是,当知识储备多到一定的时候,往往就成为创造能力发展的阻力。古代那些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的读书人,就很少有创造性,只能死守圣贤经义,不敢越雷池半步。
王先生在文章中提出的一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如他认为知识这个“百宝箱”里面内含的人类主观能力、思想、情感、价值观等精神力量、品质和态度,这就会引导实际教育工作者忽视德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等,整天去进行“根本、永远不够、要不断加强的”知识传授。当前就有许多老师“带学生每天6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1]
王先生除了主张摒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外,还强调传授知识,维护“知识本位”、“知识中心”。他说:“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根本、永远不存在‘过于’的问题,而是根本、永远不够、要不断加强的问题。”他认为课程的本质是知识,所以他又说:“所谓‘知识中心’或知识居于课程的中心地位,是课程本质决定的。”
王先生还说:“我国中小学基本知识扎实牢固,基本技能训练严格,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后劲,是国内外许多人认同、积极评价的。”十几年、二十几年过去了,我们那些“基本知识扎实牢固、基本技能训练严格”的学生现在已经三十几岁、四十几岁了,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期,可惜,在世界科学舞台上却难以见到他们的身影,诺贝尔奖总是与我们无缘。“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后劲”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显现出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杨卫平一直迷惑:“现在,我们一不缺钱,二不缺仪器设备,三不缺勤奋努力,为什么到头来原创性成果还是比不过别人?”他哪里知道,我们的原创精神早在中小学时候就被摧残殆尽了!至于说“是国内外许多人认同、积极评价的”,也似有不妥之处,是不是指我国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频频摘金夺银呢?旅美华人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文中专门对此进行了批驳。
王先生注重知识传授,并将教育与知识等同起来。例如,他认为“教育(知识)”,“我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的根本问题,主要不是追求升学率(所谓‘应试教育’)或者‘知识本位’(所谓‘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是教育(知识)发展远远不能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王先生对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教育改革的整体战略定位,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的:高度重视教育(知识),加快发展教育,提高全国人民科学文化水平,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他这里在“教育”后面加了一个括号,将“知识”等同于“教育”,这就把《决定》的本义改变了,把重视教育改变为重视知识。同时又把《决定》中关于“把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素质和精神境界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等提法改变为“提高全国人民科学文化水平”。这样《决定》强调的人才“四有”标准(“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就似乎被王先生改变为只重视科学文化知识了。
另外,王先生直接把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解说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这样一个维度。他说:“全面发展学说的一条基本原理非常简明:培养全面发展个人的惟一方法,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劳动者、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王先生的论证方式及种种观点与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似乎不大一致。
二、教育的本质:传授知识还是培养人?
王先生一直在阐述“知识本位”的观点,这就涉及到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教育究竟应该以什么为本?这个问题可以从教育的本质以及教育的目的等角度去讨论。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传授知识吗?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界对教育本质问题展开了争论,出现了几十种观点,但却没有得出关于教育本质是传授知识的结论。经过争论后,大家比较一致的认识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例如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一卷中对教育本质的注释就是:“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有活动,其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对人的培养,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服务。这一特点贯穿于古今中外以至未来一切教育之中。”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就涉及教育目的的问题。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尽管它居于基础地位,但是毕竟只是一部分,不是全部,更不能代替全部。
早在十多年前,王先生也指出过:“要树立重视人、关心人的观念……培养人是目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交流的过程,决不能‘目中无人’,把教学过程弄成物质交换式的冷漠的过程……在很长时期中,确确实实发生过‘目中无人’、见物不见人的情况。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眼睛只盯着知识,对于教师和学生,严格讲不是看作‘人’,而是看作知识的载体和受体。所谓好教师就是具有丰富知识并善于传授知识者;所谓好学生就是会接受知识并装载知识者。教学过程不过是知识的授受过程亦即物的交换过程。简而言之,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指导下,教学中更没有‘人’的地位存在,甚至也没有真正的知识的地位,而只有分数、升学率及其隐在背后的‘功名利禄’,个别严重情况下根本不是教育、教学过程。活生生的人,他们的思想、品德、身体、才能、情感、意志等等,被肢解、腐蚀、压制和牺牲。”可见,当前进行的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王先生当时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这样看来,王先生当时和现在的提法似有矛盾之处。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这一教育目的是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实现的。然而几十年来我们的课程目标却仅仅停留在培养“双基”上,因而难以实现教育目的。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客观需要,迫使我们必须改革与时代需求极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转变课程目标,即教育部于2001年6月7日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所规定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国家教育部是我国最高教育行政部门,它发布的文件,正如王先生所说,“应该是我们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依据,并且是直接的行动指南,有必须执行的约束力。”那么王先生又何以要提出不同于文件有关内容的观点呢?
很早以前王先生自己也曾指出过:到21世纪,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的更全面发展的人”,“能够适应未来的全面发展的人,一些素质越来越被强调,这就是:更富创造性,更加成熟化、更有适应性、更具个性化。”王老还详细地说明:创造性品质突出地表现为有创新意向、冒险精神、开拓能力、批判精神;现代人的成熟化是指更加开放化、更有相容性、具有系统观、更了解和认识自己;更有适应性包括更强健的体质、主动适应变化的品质、更全面的知识和能力、更健全的心理。如果我们的教育还像以往一样以知识为本、以学科为本,那么我们怎么培养王先生所指出的这些素质和品质啊?
在我们以往的教育中,知识被抬到了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然后为了巩固知识,又让学生反复做题。对学生的评价以及高一级学校招收新生,都是通过考试,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对学生的健康体魄、道德品德、文化艺术修养、与人合作共处的能力等等全被忽视了。所以,我们现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知识的这种独尊地位,强调在注重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身体、道德、审美、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在课程目标中,在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个多维目标结构中,知识与技能是排在第一位的,王先生怎么能说是轻视知识呢?难道要将知识作为课程的惟一目标才算是重视知识吗?新课程目标结构中增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正是为了把学生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联系起来吗?
(责任编辑注:张正江同志的《素质教育是轻视知识的教育吗?——与王策三先生商榷》一文全文转载在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4年第12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