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的提高,同时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大大的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所以电力调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如何提高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水平也成为了当前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
1电力调度自动化概述
电网调度自动化通常就是指借助电网运动化和数字化会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电网的规模也不断的增大,人们的在用电量上有更高需求的同时也使得用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一个部件出现了问题就很有可能会使得整个电网有瘫痪的风险,这样就会出现大范围停电现象。因为人民生活水平都在不断的提升,为了保证工作的过程中不能产生停电现象,所以就必须要对电力的供应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还要在停电之前贴出通知,电力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严格的控制。
2电力调度系统的发展
在电力系统最早起源于20世纪中期,最早是为了解决电网在工作中很难控制的一些问题,在那个阶段主要的目的就是对系统信号进行及时的控制,在实施控制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主要有接点遥控或者是其他装置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当时主要是为了可以更好的对电网频率予以适当的调整和控制。通常我们所说的电力系统自动化通常就是指在实际的工作中采用现代化先进技术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控制,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出其自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样才能更加充分的体现出其自身的优势,保证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上的电力供应。
3电力调度自动化分析
在很长时间的社会实践和研究之后,相关人员得出了如下结论。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和发展中,要想有效的提高电力调度控制和管理的工作质量一定要在实际的工作中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只有这项工作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才能更好的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在实际的工作中,它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电网的工作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电力企业在发展中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在节能方面也越来越成熟,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力行业的发展就成为了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电力调度方面的研究也更加的深入。通常所指的电力调度是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以计算机作技术作为主要的依托,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作为发展的条件,将电力调度作为调度工作中采用的主要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它的运行方式也是有着自身独到特点的。
3.1信息采集与命令系统
该系统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系统的出现也是当今系统发展过程中一个刚刚起步的时期,在运行的过程中它主要是通过电厂、发电终端以及相关的设备对运行中相关的信息予以有效的整理,这样就可以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计算机集控平台,从而可以对系统进行有效的远程控制。
3.2信息传输环节
信息传输是整个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在过去的信息传输工作中,因为信息传输技术的不科学而引发了许多的工作控制失误,给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是给人们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电磁波通信等新方式的产生,信息传输控制工作逐渐得到改善与优化,为整个电网调度系统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指导基础。
3.3信息收集、处理和控制环节
为了实现对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在目前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从技术标准、管理策略方面入手,为实现对整个电网进行监测和控制功能,需要在工作中收集分散在各个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实时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及时的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将结构显示给调度员,产生相关的系统控制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调度自动化中的问题
4.1自动化系统的缺陷
(1)产品设计或工程施工环节不当,埋下安全隐患。自无人值班模式推广普及以来,大量老变电站相继进行无人值班改造。由于现场环境千差万别,如不认真细致设计改造方案,精心施工,就有可能留下安全隐患,引发事故。
(2)调度自动化系统告警种类繁多,功能齐全。实际运行当中,每逢现场检修、保护年检、装置复位、遥测波动、遥信接点颤动等,自动化远动装置总是多报许多无用的告警信息,为安全监控带来隐患。
(3)装置老化影响系统运行率和安全可靠性。自动化远动装置一旦投运就要求长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24h不间断运行。电子电路对环境温度、湿度和卫生条件都有严格的要求,但许多远动装置由于受运行环境、资金状况和检修期限的制约,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长期超负荷运行的情况,设备提前老化状况令人担忧。
4.2自动化系统的管理问题
(1)无人值班模式的应用,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管理方式上的变化。如在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的不少影响远方实时数据的检修工作,许可人在现场,与调度、集控和远动人员互不沟通;又如在部分单位,调度员角色错位,出现调度员在调度端计算机上直接遥控,充当操作人员角色的现象。这些都给安全调度、监控带来隐患,其根源均在于管理不到位,存在着漏洞。
(2)以技术装备来代替现场管理。不少单位不注重安全基础工作,不注重现场管理,自恃设备性能优良,数据长期不做备份,缺乏反事故措施,以技术装备来代替现场管理,掩盖安全隐患。
5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实施建议
针对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需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入手,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真正做到安全、稳定、经济、优质运行。
5.1 管理方面
管理方面需做到以下几点:1)主管领导首先应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把调度自动化作为电网建设的重点内容予以实施,只有意识到了调度自动化的重要性,才能在行动上保证实施效果;2)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理念,促进调度自动化的快速发展;3)提高调度人员的专业素养是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点,可以通过专家培训、参观学习等多种方法的实施,来不断加强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4)需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对于工作中安全意识差,责任心不强的人员要敢于批评指正,只有通过安全技术考核的人员才能顺利上岗;5)各部门要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避免因沟通不畅造成的调度失误,提高调度自动化的信息化程度和日常工作效率。
5.2 技术方面
调度自动化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把自动化的技术更新和维护放在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通信质量,避免因画面不清晰,电话不通畅造成的工作失误。
6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可有可无到必不可少的发展过程,与以往相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管理和技术等多个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努力创新,才能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电能,从而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中国梦”的最终实现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詹俊平,戴慧.浅谈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及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40.
[2]滕建平.浅析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及其抗干扰控制措施[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3):50-51.
[3]韩春晶.浅析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3(7):204.
论文作者:曹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工作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