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防治梨黑星病的六项措施_水果论文

无公害防治梨黑星病的六项措施_水果论文

无公害防治梨黑星病用六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无公害论文,措施论文,梨黑星病用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梨黑星病又名梨疮痂病、雾病。该病危害果实,果面产生病斑。同时还危害叶片,导致早期落叶,严重削弱了树势。在管理粗放的果园,果实危害率80%~90%,失去了食用价值。为此,我们于2005年对此病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有效的防治。现将该病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症状

此病可危害芽鳞、花序、新梢、叶片和果实等部位,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其症状特点是在病部产生黑色霉状物。叶片受害,多先在芽背面的主、支脉上产生长条黑色霉斑,或在叶背的主、支脉间形成淡黄色褪绿斑,不久在病斑上产生初为褐色后变黑色的霉状物。许多病斑互相愈合,使叶面布满黑色霉层,危害严重时,叶正面也产生黑色霉斑。叶柄被害后,产生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表面有黑霉,使叶片发红,往往引起早期落叶。果实在落花后不久就可受害,于果面上产生淡黄色圆珠笔形病斑,表面有黑霉,随着果实的增大,病斑逐渐凹现龟裂,病斑块数多时,果个小并呈畸形,甚至萎缩脱落。果实在生长后期被害,果面散生黑色霉斑,果实表皮硬化、粗糙,但不龟裂呈疮痂状。芽鳞受害,茸毛较多,后期表面产生黑霉,严重时鳞片开裂、枯死。新梢受害,春季由病芽抽出的幼嫩新梢(又称病芽梢)的基部四周产生黑霉,鳞片松散,经久不落,其顶端叶片发红。夏季新梢幼嫩组织常易感病,其中徒长枝和秋梢受害较多,病斑近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上生黑色霉状物,后期病斑凹陷,表面开裂,呈疮痂状。

2 发病规律

梨黑星病菌一般以分生孢子附着在芽鳞内越冬。第2年春季梨树发芽后,病菌首先侵染病芽梢基部,于基部四周产生浓密的黑霉,成为当年再侵染中心。有的年份也可以分生孢子在落叶上越冬,则叶片先发病。新生的孢子借风雨传播,直接穿透表面组织侵入。离病芽梢近的幼嫩叶片和果实侵染较重。以后由病叶、病果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病菌潜育期一般为12~29天,气温越高,潜育期越短,5月上中旬潜育期为23~25天,6月下旬至7月上旬则为14~20天。在生长期内病菌可重复侵染4~5次,从展叶到采收前,病害不断发生,但侵染重点是在组织幼嫩阶段,展叶一个月后的老叶,因叶表皮组织硬化,病菌不易侵入。在晋中市一般年份,病梢最早出现在4月下旬前后,是病梢的集中出现期,此期出现的病梢可占当年病梢总量的90%左右;5月25日前后是病梢出现的最后时期,进入6月田间极少出现新病梢。

此病的发生与流行次数和降雨次数及雨量多少有密切关系。温度对此病菌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适宜温度为22~23℃,病菌侵入的最低平均温度为8~10℃。夏季降雨频繁,阴雨连绵易引起病害流行。干旱年份则发病较轻。地势低洼,树冠茂密,通风不良,树势衰弱的梨树发病较重。

3 防治方法

3.1 选

选用抗病品种。梨树的种和品种之间抗病力差异很大。一般中国系统的梨(白梨系统、秋子梨系统)最易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较抗病。发病重的品种有鸭梨、秋白梨、京白梨、花盖梨、安梨,其次是莱阳茌梨、砀山酥梨和雪花梨等,密梨、香水梨、胎黄梨、西洋梨、巴梨等抗病性较强。

3.2 剪

清扫落叶,剪除病梢。秋末冬初清除落叶和落果,剪除病菌梢,集中烧毁。或结合深翻、施肥,将地表的碎叶埋压入土壤深处,减少病菌的初次侵染来源。

3.3 铲

喷布铲除剂:于梨芽萌动初期,对树体及地面喷布尿素或硫酸铵肥料10~15倍液,可铲除越冬病菌,减少病菌初侵染来源。或5%~7%的尿素溶液加0.1%~0.2%的代森铵溶液,铲除在芽鳞内越冬的病菌。

3.4 剪

剪除病芽梢:在病菌芽梢初现期,连续剪除病芽梢,防止病菌侵染蔓延,减少再次侵染。

3.5 喷

注意4个时期严格进行喷药保护。(1)萌芽期:全园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50倍索利巴尔液,或800~1000倍40%杜邦福星乳油。(2)花后新梢出现期:喷1次800倍绿乳铜乳油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保护性药剂,保护新梢和幼果,减少发病。若发现已有被害新梢出现,应及时喷施1~2次800~1000倍40%杜邦福星乳油液,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3)夏季高温期:特别是雨后病菌易扩散侵染,应及时喷药。一般保护性和治疗性药剂交替使用,视降雨情况喷药3~4次。(4)秋季多雨期:是梨黑星病的主要发病期,一般根据病情每半月左右在雨后喷1次药。前期喷1~2次800倍绿乳铜乳油液或1:2:240倍波尔多液;后期交替使用2~3次40%杜邦福星乳油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3.6 套

果实套袋。果实套袋后阻止了黑星病对果实的侵害,病情可以明显减轻。但生产中有不少实行了果实套袋的果园病情依然很重,这主要是由于套袋时间偏迟或春季多雨,病害侵染提前,套袋前果实已受病菌侵染;或是因为果袋质量差,经风吹雨淋后袋缝或袋口开裂,未起到阻止病菌入侵的作用,因此,必须严格套袋规程。首先,要选择袋缝粘合结实、袋口绑扎牢靠、纸质韧性良好、不易变形的优质果袋。其次,套袋工作在花后20天即可开始,必须在麦收前结束,尽量减少套袋前病菌侵害果实。第三,套袋前应喷1次质量可靠的杀菌剂。

联系电话:0371-65330927

标签:;  

无公害防治梨黑星病的六项措施_水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