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宝义[1]2004年在《黄山风景名胜区战略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战略的概念由来已久,现代意义上的战略规划研究也已经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逐渐演化成了商业与非盈利组织的战略规划和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两种类型。我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立以来,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但与之伴随的是其中存在并以逐步显露的诸多阻碍。规划方法的创新是改进和完善我国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与发展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对于国外成熟经验的借鉴,我们发现在风景名胜区的战略规划这一领域,有着亟需进行充实和完善的一系列内容。本次论文研究力求通过将战略规划研究与黄山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相结合,通过有效地分析,制定出对于黄山风景名胜区具有决定性、长期性、全局性影响的宏观行动路线,使得整个总体规划的编制趋于一个更加科学的决策过程。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通过对于不同类型战略规划的研究,掌握了战略规划的一般性方法;同时通过对于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结构的剖析,明确了本次战略规划的作用和地位。将这两方面的思考相结合,确定了本次黄山风景名胜区战略规划的规划流程。(2)依据本次规划的实际需要,改良并应用了SWOT分析、差距分析等战略分析工具。特别是对于差距分析的操作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确定了一套较为详细的差距分析操作流程。(3)将研究确定的黄山风景名胜区战略规划流程应用于实践操作,制定出科学管理战略、资源整体保护战略、游客管理战略、社区受益战略、伙伴合作战略、区域统筹等战略6项战略。
徐婕[2]2008年在《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规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发展,在风景名胜区内发展旅游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风景名胜区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物质利益,一些单位和个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用,盲目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开发建设。同时,政府的监督管理不到位,风景区游人的迅猛增长等原因,造成了风景资源被损毁,景区内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非常普遍等现象。因此,如何处理好风景区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使风景资源的保护切实有效,是现阶段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关注的核心。风景名胜区规划,是风景名胜区工作的重要依据和行动纲领,是做好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的前提和根本基础。保护培育规划是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重要的专项规划之一,是针对风景资源保护的专项规划。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及相关领域的规划理论与实践成果基础上,明确风景区保护培育规划的定义、任务、作用及其控制对象,探讨了适合我国风景区发展的可操作性的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专项规划方法;并尝试建立以保护分区为核心的风景区分区体系,对各分区的控制要素提出了建议性规定,在此基础上制定各类资源保护管理规划。风景区保护培育专项规划是资源保护的依据。既要使风景资源的价值得到保护又要为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在总体规划的关键环节上为解决风景区资源保护与游赏开发的矛盾,消除规划与实施相脱节的现象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袁南果[3]2004年在《黄山风景名胜区游客影响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游客影响管理是指运用一种方式对游客进行管理,使得游客体验品质得以最大化,同时支持该区域总体管理目标的成果。它初期主要应用在世界国家公园的管理体系中,是其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现已远远超出该范围,在整个旅游业均有广泛的不同程度的体现与实施,形成一套以引导游客在游览区内开展游览活动、实现游客体验最佳化为中心思想的管理运作体系,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学、心理学、地理学等多学科内容。论文结合黄山风景名胜区的项目实践,针对中国目前风景名胜区管理中的问题,对游客影响管理从基本理论、应用实例、专项技术叁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和深入的研究。指出在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与管理工作中,开展该方面的研究的前沿性和必要性。在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项目中,游客影响管理在支持总体管理目标的前提下,对游客的游览行为、游览方式、时空分布等进行管理,进而保证游客高品质的体验。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对游客影响管理的研究:(1)游客时空分布的管理,即协调和控制整个风景名胜区范围内,游客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均匀分布;(2)游客体验管理,即从游客角度出发,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则,从而保证游客体验的最大化。具体方式包括指定性旅游产品、园警制度、计算机仿真模拟的动态售票系统等经营管理方法和技术;(3)游客解说教育管理,使之更加系统化,完整化,提高游客体验与游客素质,同时促进风景名胜区管理与保护工作的开展;(4)指标监测体系,与目标体系相结合,直接监测目标的实施状况,了解管理运行的状况,及时调整和完善。以上论文研究工作是对国际游客影响管理模式理论知识应用的初步尝试,有待结合理论知识研究的深入,不断完善。同时努力结合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实际状况,总结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游客影响管理体系。
邹骅[4]2013年在《风景名胜区入口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开发和保护是风景名胜区永恒的主题。我国诸多风景名胜区入口建设在风格、形态等方面均能够考虑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但主体功能忽视、人性感知忽略、交通组织不当、程序化布置、形态奇异化、追求豪华、忽视细部、特色不明等现象仍然存在。本文以生态美理论、环境心理学理论、环境容量与规模预测理论、门槛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等理论为基础,通过调查研究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现状,综合分析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背景、存在问题。结合国内外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状况,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原则以及规划设计基本要点。阐述了风景名胜区入口规划设计应该在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宏观背景下,研究其位置变化、具象与意向的内涵以及空间序列的布局等。通过对黄山和九华山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区入口的研究,重点解析其规划特点。在提炼风景名胜区入口主要功能(包括基础功能和衍生功能)的基础上,明确了规划要素(包括选址布局分区,结构规划,规划原则)和基本方法。最后,以理性的、人性化设计为支持,以风景名胜区入口区域建设与景区的发展相协调为重点,以体现出景区特色为目标,探寻一种风景名胜区入口规划设计的有效路径。并以天堂寨风景名胜区北入口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予以说明,期望对风景名胜区入口规划设计和建设有点启示和帮助。
罗婷婷[5]2004年在《黄山风景名胜区社区问题与社区规划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同时也给周边社区带来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社区问题在当前每个风景名胜区中都是确实存在和无法回避的。风景名胜区的社区规划,不应只关注人口、城镇发展方向等空间物质形态,更应该针对现实中的矛盾提出切实的解决对策。本论文以黄山风景名胜区为案例,对社区问题和社区规划进行了探索研究。在社区问题的研究上,论文采用社会学调查的方法收集了大量的社区资料包括乡镇及周边景点的调查结果、乡镇的社会经济数据、座谈访谈的记录等。然后从分析资料入手,按照法规条约、行政管理、规划建设、环境资源、经济利益和素质能力这六个方面总结归纳社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论文提出社区问题只是表象,根源才是实质,规划对策必须在分析根源的基础上提出。在社区规划的研究上,论文扩充了现有规范中的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内容,结合文献研究的成果,提出社区规划应遵循社区受益、权责利平衡、资源与环境保护这叁条原则,并从空间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大方面提出了规划对策。在空间物质形态规划中,除了根据服务功能和人口变动趋势对居民点进行了重新分类外,还对周边景点进行了调控;在非物质形态规划中,针对现状问题的根源,通过机制、经济引导、宣传教育叁种软性手段来采取规划措施,并对合作机制、监督指导机制、社区专项资金机制、同一管理特许经营机制等各种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庄优波, 杨锐[6]2006年在《黄山风景名胜区分区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分区规划作为协调保护和利用关系的重要手段,是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核心内容。以黄山风景名胜区为例,介绍了现状多种分区并存的局面和分区之间的结构,分析了现状分区规划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再从分区类型、管理政策等方面提出规划改进意见,包括将分区细分为四大类十小类,以及针对具体的人类活动、人工设施和土地利用类型分别制定管理政策,最后提出分区监测的概念,并对监测指标和标准的选择进行了初步探讨。
许晓青[7]2015年在《中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文中提出基于传统山水审美的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研究既是解决我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保护管理问题的内在需求,也是弥补国际组织在遗产地审美评价中长期缺乏中国视角的外在需求。论文总结并比较了国内外风景评估及保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提出了目前我国在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方面的4点不足。并归纳总结了世界各国的6大审美体系,提出了对我国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框架建构的借鉴经验。论文立足于传统,总结出我国传统山水审美4个特点为:审美过程中主体性显着;“融情于景”的审美主客体关系;“以大观小”的审美方式;“虚实相生”的审美结果。阐释了传统审美作用中的各要素及相互作用,依据价值论中的主体、客体、主客体作用关系来阐释审美价值。基于上述基础,论文构建了中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框架,并阐释了该框架的主体差异性和历时性两个特点,以及它们分别的识别结果。主体差异性审美价值是考察不同主体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客体的审美价值。主体差异性审美识别得出不同主体的审美价值。历时性审美识别是考察不同主体作为整体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客体的审美价值。历时性审美识别得出审美在历史上的变化与传承。而审美价值识别框架本身具有层次性,因而审美价值识别也具有层次性。论文继而通过归纳演绎、比较研究、内容分析等方法,进一步构建了审美价值识别框架中的关键步骤、方法及指标。审美价值识别依然从主体差异性和历时性两个维度展开。在主体差异性审美价值识别中,通过权重分配识别出主要主体的审美价值,通过分层建立识别方法与指标,识别出不同层次的审美价值及对应的载体。在历时性审美价值识别中,构建诗文分析理法和图像分析法来识别历时性审美价值,并通过古今比较研究确定值得传承的审美价值。在价值识别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价值识别的审美价值保护框架。从宏观国土和单个风景区层面为我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保护管理及规划提出了建议。提出了确立保护对象,识别影响因素和敏感度,制定保护措施与展示措施3个关键步骤及相关方法。基于审美价值识别的保护框架回应了现有审美保护中的保护对象过于宽泛、保护没有针对性的问题。最后,论文以黄山风景名胜为例,验证了依据新构建的审美价值识别和保护框架所识别的黄山审美价值与世界遗产OUV评价的根本差别,以及保护对象及保护措施的差异,继而证实了该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框架可行性,也进一步提出了局限与不足。
汪诚[8]2001年在《黄山可持续发展生态境域的保护及存在问题》文中研究说明论述黄山风景名胜区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境域,简要介绍其功能,着重强调黄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的战略,并提出存在的几个问题。
刘倩[9]2015年在《黄山风景名胜区游步道规划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游步道是风景名胜区的生命线,在满足其基本的通行能力以外,游步道还是风景区的景观线和空间分隔线。作为风景区中十分重要的游览载体,游步道规划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风景名胜区景观的质量和风景名胜区开发后给游客印象的好坏。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游客的审美水平和对游览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游步道在风景名胜区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因此对风景名胜区游步道规划建设的专项研究也愈发必要[1]。本论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黄山风景区游步道现状的规划建设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黄山风景名胜区游步道规划建设的技术性成果,以期为其他风景名胜区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综合目前各种游步道的类别划分,结合黄山风景区游步道的自身特点,提出黄山风景区游步道的分级和分类方法,同时对黄山风景区游步道的长度、宽度及坡度进行定量归纳。(2)通过对经验人士意见的采集和现状调研资料的综合分析,参考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对黄山风景区各类游步道的建设施工做法、游步道附属设施(平台、栏杆、椅凳、垃圾池、标识标牌等)的建设、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施工技术层面的探讨和归纳。(3)最后分析了黄山风景名胜区游步道规划建设的可借鉴性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王萌[10]2005年在《风景名胜区周边社区旅游研究》文中认为社区旅游(Community-based Tourism)是在 20 世纪末大众旅游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大众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社区资源、文化和环境具有很多负面影响,而社区旅游则要在保证社区居民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风景名胜区周边社区旅游对于这些社区脱贫致富具有深刻的意义,并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些社区旅游也具有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论文力求通过对现有社区旅游研究的梳理,深入分析风景名胜区周边社区旅游的问题及问题根源。以黄山谭家桥镇为例,对风景名胜区周边社区旅游规划进行了探索研究。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对现有社区旅游理论与规划方法进行整理、分析。回顾了社区旅游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社区旅游理论的产生、社区旅游的影响、利益相关者在社区旅游中的作用和社区旅游规划的内容。(2)对于风景名胜区周边社区旅游的问题研究。从旅游经济、政策管理、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以及物质空间五个方面,分析了风景名胜区周边社区旅游存在的问题,总共 11 个。再根据每一个问题层层深入分析,找到其根源。(3)以谭家桥为案例,探讨了风景名胜区周边社区旅游的实践。结合已经归纳的风景名胜区社区旅游问题根源,分析了谭家桥镇旅游的问题,同时建立目标体系,在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的原则下,探讨了谭家桥镇的旅游规划。
参考文献:
[1]. 黄山风景名胜区战略规划研究[D]. 崔宝义. 清华大学. 2004
[2]. 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规划研究[D]. 徐婕. 同济大学. 2008
[3]. 黄山风景名胜区游客影响管理模式研究[D]. 袁南果. 清华大学. 2004
[4]. 风景名胜区入口规划研究[D]. 邹骅. 安徽农业大学. 2013
[5]. 黄山风景名胜区社区问题与社区规划研究[D]. 罗婷婷. 清华大学. 2004
[6]. 黄山风景名胜区分区规划研究[J]. 庄优波, 杨锐. 中国园林. 2006
[7]. 中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与保护[D]. 许晓青. 清华大学. 2015
[8]. 黄山可持续发展生态境域的保护及存在问题[J]. 汪诚. 中国园林. 2001
[9]. 黄山风景名胜区游步道规划建设研究[D]. 刘倩. 安徽农业大学. 2015
[10]. 风景名胜区周边社区旅游研究[D]. 王萌. 清华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