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价值感和抑郁对老年人主观年龄和主观幸福感的链式中介作用论文

·调查研究·

自我价值感和抑郁对老年人主观年龄和主观幸福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陈红艳 袁书卷 程利娜

(陕西理工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摘 要〕 目的 探讨自我价值感和抑郁在老年人主观年龄和主观幸福感(SWB)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主观年龄量表(ADS)、自我价值感量表(GSWS)、老年人抑郁量表(GDS-11)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219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人的实际年龄显著高于主观年龄的感觉年龄、外表年龄、行为年龄和兴趣年龄4个因子(P <0.01);受教育年限≤9年的老年人主观年龄4个因子显著高于受教育年限>9年(P <0.05);经常参加休闲活动的老年人主观年龄4个因子显著低于偶尔参加休闲活动者(P <0.05);主观年龄年轻组SWB显著高于主观年龄中等组和年老组(F =44.63,P <0.01);老年人主观年龄、自我价值感与SWB呈显著正相关(P <0.01),而抑郁与SWB呈显著负相关(P <0.01);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人主观年龄(β =0.19,P <0.01)、自我价值感(β =0.21,P <0.01)和抑郁(β =-0.38,P <0.01)对SWB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中介效应分析显示,老年人自我价值感和抑郁在主观年龄对SWB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β =0.31,P <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0.62%。结论 降低主观年龄、提高自我价值感有助于推进老年人成功老龄化,提升老年人的SWB。

〔关键词〕 主观年龄;自我价值感;抑郁;主观幸福感

老年人精神愉悦和身心健康是保证其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成功老龄化是老年人对老龄化阶段适应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标。成功老龄化理论认为,在进入老龄化的过程中,老年人应该保持生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享受有意义的老年时光。研究表明,在生理层面上降低疾病或失能的风险,在心理层面上保持良好的身体和认知功能,在社会层面上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这三种行为能力的保持是成功老龄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成功老龄化不仅是个人追求的目标,也是家庭的愿望和社会回应老龄化挑战的重大战略,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SWB)和自我效能感是成功老龄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引入积极(自我价值感)和消极(抑郁)两类变量,探讨老年人主观年龄对SWB的影响,为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创新思路。

2016年12月,湖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全面完成,第一次全面查清了湖北省行政辖区范围内面积约18.59万平方公里的“山水林田湖草”等地表形态、地表覆盖和重要地理国情要素。其成果丰硕,包括全部地理国情信息中的12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136个三级类,建成了省级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形成了分类详细的国情基本统计数据,成果已向全省各市州县提供了普查成果,用于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户籍在陕西省汉中市年龄≥60岁的城区老年人238名,实际调查219名(92.02%),年龄60~82岁,平均(65.16±5.13)岁。其中男91人,女128人;经常参加休闲活动93人(42.47%),偶尔参加休闲活动126人(57.53%);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38人(17.35%),初中62人(28.31%),高中或中专76人(34.70%),大学43人(19.64%)。

就国内情况而言,进入20世纪90时代,1992年的南巡讲话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意味着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探索,中国走的这条中国特色主义道路是正确并且需要一直坚定地走下去的。随着社会各个领域改革的深入,需求人才的地域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心城市扩展到全国范围,也由此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应运而生。经过大规模院系调整后相继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成为这一时期“新大学运动”的中坚。

1 .2 研究工具 ①主观年龄段量表(ADS)由4个项目组成,评价4种不同的主观年龄特征:感觉年龄、外表年龄、行为年龄和兴趣年龄〔2〕。每个项目回答分别填写0~120的一个数字,作为主观年龄的数值,数值比实际年龄越小,说明主观年龄越年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64,验证性因素分析:χ 2/df =2.847,相对拟合指数(CFI)=0.923,规准拟合指数(NFI)=0.939,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17,信效度良好。②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包含4个分量表24个条目,测量老年人的正性情感(PA)、负性情感(NA)、正性体验(PE)和负性体验(NE),幸福感总分=PA-NA+PE-NE,总分越高表明老年人的幸福感水平越高〔3〕。每个项目回答“是”计2分,“不确定”计1分,“否”计0分。4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789~0.837,验证性因素分析:χ 2/df =3.166,CFI=0.913,NFI=0.925,RMSEA=0.022,信效度良好。③老年人自我价值感量表(GSWS)由25个条目组成。从结构上分为人际价值感、影响力价值感、生理价值感、规则价值感和心理价值感5个分量表〔4〕。采用5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老年人自我价值感越高。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76,验证性因素分析:χ 2/df =3.311,CFI=0.945,NFI=0.937,RMSEA=0.019,信效度良好。④老年抑郁量表(GDS-11)共11个项目,每个项目回答“是”计1分,“否”计0分,得分越高表明抑郁症状越明显〔5〕。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34,验证性因素分析:χ 2/df =3.941,CFI=0.906,NFI=0.922,RMSEA=0.034,信效度良好。

1 .3 施测程序 采用统一指导语,由心理学专业擅长测量的本科生担任主试,问卷由老年人自行填写,采用匿名作答。对一部分文化程度低或不识字的老年人,主试逐条解释和询问,将作答代其填写。

他潇洒地走了,颜晓晨却犹如做梦一般回了宿舍,她不知道他到底哪根神经搭错了,但真的很开心,希望他多神经错乱一段日子。

2 .4 主观年龄、自我价值感、抑郁对老年人SWB的预测分析 以主观年龄、自我价值感、抑郁为自变量,SWB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观年龄对老年人SWB的预测作用显著(β =0.19,P <0.01);主观年龄正向预测自我价值感(β =0.45,P <0.01),负向预测抑郁(β =-0.31,P <0.01);自我价值感负向预测抑郁(β =-0.58,P <0.01),正向预测老年人SWB(β =0.21,P <0.01);抑郁负向预测老年人SWB(β =-0.38,P <0.01)。见表4。中介效应分析显示,自我价值感和抑郁在主观年龄和SWB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β =0.31,P <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2%。具体而言,中介效应由三条路径组成:一是主观年龄通过自我价值感到SWB的间接效应(β =0.09,P <0.01);二是主观年龄通过抑郁到SWB的间接效应(β =0.12,P <0.01);三是主观年龄通过自我价值感和抑郁到SWB的间接效应(β =0.10,P <0.01)。3个间接效应依次占总效应的18%、24%、20%。中介效应的Bootstrap95%置信区间不包含0值,说明3个间接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见图1。

2 结 果

2 .3 主观年龄、自我价值感、抑郁与SWB相关分析 主观年龄、自我价值感与SWB呈显著正相关(P <0.01),抑郁与SWB呈显著负相关(P <0.01);主观年龄、自我价值感与老年人抑郁呈显著负相关(P <0.01);主观年龄与老年人自我价值感呈显著正相关(P <0.01)。见表3。

1)P <0.01;图1同

2 .1 老年人主观年龄的特征 老年人感觉年龄〔(58.13±9.03)岁〕、外表年龄〔(61.78±6.05)〕岁、行为年龄〔(56.63±10.29)岁〕、兴趣年龄〔(53.10±12.74)岁〕显著低于实际年龄(t =14.21、8.99、14.94、16.46,均P <0.01)。主观年龄的4个维度在受教育年限和休闲活动频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受教育年限长、经常参加休闲活动,其主观年龄越年轻。见表1。

表1 老年人主观年龄在受教育年限和休闲活动参加频度比较

表2 不同主观年龄老年人SWB得分比较

表3 主观年龄、自我价值感、抑郁与老年人SWB相关分析( r 值)

2 .2 不同主观年龄老年人SWB比较 根据统计学前后27%的分组原则,将老年人分为主观年龄年轻组、中等组和年老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主观年龄老年人SWB、正性因子、负性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老年人主观年龄越年轻,SWB得分、正性因子得分越高,而负性因子得分越低(均P <0.01)。见表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t 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层次回归分析、路径分析并用Mplus7软件进行中介效应分析。

表4 主观年龄、自我价值感、抑郁对老年人SWB的多元回归分析

图1 主观年龄对老年人SWB影响中自我价值感和抑郁的中介模型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说明老年人主观年龄呈年轻化倾向,与以往研究相一致〔6,7〕。其中兴趣年龄差距最大,说明老年人在兴趣活动中体验的愉快感使其有年轻的感觉;外表年龄的差距最小,表明老年人对自己外表的知觉与实际年龄基本一致。另外,本文结果说明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老年人主观年龄的重要因素之一。维持较年轻的主观年龄是老年人采取的自我保护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提升老年人成功老龄化〔8〕。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具有更丰富的知识、技能和社会经验,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心理资源,从而保持比较年轻的主观年龄。

可以看出,在参考模型中,知识主题出现的先后顺序层次较为清晰,整个小学阶段、初中阶段贯穿“未知数、变量的运用”,不断强化代数思维的渗透,将“算术”与“代数”进行有效衔接;小学结束之前设置“代数式的运算”延续到整个初中、高中阶段,从值的“输入输出”开始,为之后“代数式概念”做准备;初中阶段设置“代数式概念”;高中阶段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代数式的证明”.

老年人参加休闲活动越丰富,接触自然、人际和社会的机会越多,主观年龄倾向年轻化。研究表明,认知维度的休闲活动有助于老年人保持较好的认知功能,降低认知功能衰退的进程;运动维度的休闲活动使老年人的身体功能越强;情感维度的休闲活动可增加老年人的愉悦度〔9〕。促进老年人保持比较年轻的主观年龄倾向非常重要,年轻的主观年龄促使老年人保持更好的健康状况,参加丰富多样的休闲活动,体验积极的情绪情感,从而提升了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年轻的主观年龄有助于老年人自我价值感和主观幸福感的提升,老年人自我价值感越高,SWB也越高〔10〕。感觉上年轻、外表年轻、行为年轻或理想年轻的老年人有着更少的抑郁情绪。所以,情绪积极乐观、生活有目标、人生意义丰富的老年人SWB更高。

老年人的价值体验(如自我价值感)和情绪体验(如抑郁)相对于年龄体验(如主观年龄)是主观幸福感的近端因素,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1,12〕,同时证实了积极心理学的观点〔13〕。降低主观年龄是成功老龄化的有效途径,年轻的主观年龄有助于老年人自我价值感的提升。如果老年人在晚年身体健康、生活积极、保持较高水平的认知与身体功能,那么其人际价值感、影响力价值感、生理价值感、规则价值感和心理价值感提高,自我价值感提升是老年人保持真诚、有价值和有益活动的重要保证。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指出,老年期伴随认知功能的衰退,楔前叶和后扣带皮层区域的半球间同伦功能连接网络中心度出现显著降低〔14〕。干预研究有助于减缓老年人认知退行的进程,提升认知功能〔15,16〕。高水平的认知功能是老年人自我价值感提升的保障,老年人自我价值感的提升促进其情绪健康,感知生活的意义,较少出现抑郁情绪,增加了SWB。

4 参考文献

1 陈妮娅.社会参加对中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3):5962-4.

2 Kotter-Grühn D,Hess TM.The impact of age stereotypes on self-perceptions of aging across the adult lifespan〔J〕.J Gerontol,2012;67(5):563-71.

3 唐丹,邹君,申继亮,等.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3):160-2.

4 宋伊.老年人自我价值感及其与身体自我关系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5 唐丹.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在中国老年人中的使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3):402-5.

6 武盼盼.降低主观年龄:成功老龄化的有效途径〔D〕.重庆:西南大学,2016.

7 刘甜芳,杨莉萍.老化的年龄标识:主观年龄对老年人主观老化体验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17;37(4):369-74.

8 唐金泉.代际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年龄组的差异性分析〔J〕.南方人口,2016;31(2):60-70.

9 黄婷婷,李赟,王大华.老年人的主观年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抑郁和焦虑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1):127-31.

10 黄婷婷,刘莉倩,王大华,等.经济地位和计量地位:社会地位比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年龄差异〔J〕.心理学报,2016;48(9):1163-74.

11 Westerhof GJ,Barrett AE.Age ident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a comparis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Germany〔J〕.J Gerontol,2005;60(3):129-36.

12 周荣山,潘忠德,谢斌,等.上海市黄浦区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及主观幸福感比较〔J〕.上海精神医学,2009;21(6):336-9.

13 Shrira A,Bodner E,Palgi Y.Emotional complexity and its effect o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s a function of chronological age and subjective distance-to-death〔J〕.Aging Mental Health,2015;19(12):1056-62.

14 Zuo XN,Ehmke R,Mennes M,et al .Network centrality in the human functional connectome〔J〕.Cerebral Cortex,2012;22(8):1862-75.

15 彭华茂,王大华.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认知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8):1251-8.

16 霍丽娟,郑志伟,李瑾,等.老年人的脑可塑性:来自认知训练的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18;26(5):846-58.

〔中图分类号〕 B8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02(2019)17-4342-04;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9.17.072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No.17BSH095);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No.18JK0134)

第一作者: 陈红艳(1979-),女,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19-01-15修回〕

(编辑 滕欣航)

标签:;  ;  ;  ;  ;  

自我价值感和抑郁对老年人主观年龄和主观幸福感的链式中介作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