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丁螺环酮对改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论文_李佳洁

长阳县中医院 湖北省宜昌市 443500

【摘 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丁螺环酮对改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因患有广泛性焦虑症而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丁螺环酮治疗,给予观察组帕罗西汀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应用帕罗西汀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与抑郁情绪,治疗效果较好,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关键词】帕罗西汀;丁螺环酮;广泛性焦虑症;焦虑抑郁情绪

广泛性焦虑障碍作为慢性焦虑障碍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以持续性精神性不安与紧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严重警觉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面部肌肉扭曲、眉头紧锁、姿势紧张、坐立不安、皮肤苍白、自汗等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1]。目前对于广泛性焦虑症的治疗,临床上常采用丁螺环酮、帕罗西汀等药物治疗。特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因患有广泛性焦虑症而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以对比帕罗西汀与丁螺环酮改善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特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100例,所有患者经过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的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得以确诊。所选患者及家属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皆高于13分,近期未使用其他抗抑郁药物,排除存在严重躯体疾病患者、药物或酒精依赖患者、抑郁症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27至59岁,平均年龄为(38.6±5.2)岁,病程为6月至14月,平均病程为(9.2±1.4)月。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28至57岁,平均年龄为(39.1±4.8)岁,病程为6月至15月,平均病程为(9.3±1.5)月,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论是年龄、性别、病程等都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50例给予丁螺环酮治疗,即盐酸丁螺环酮片(一舒),该药为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为H19991024。口服,开始可一日2到3次,每次5mg,第二周可增加至一次10mg,以6周为一个疗程。对观察组50例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即盐酸帕罗西汀片(赛乐特),该药为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10950043。每日早餐时口服,勿咀嚼。首周每日一次,每次20mg,今后按照病情以每周增加10mg,直到60mg。以6周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程度,共有十四个项目,皆采用0至4分的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焦虑程度越严重。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共有20个项目,以50分为临界值,分数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特应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用T检验来比较组间数据资料,用卡方检验来比较计数资料,若p<0.05,即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注:*表示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广泛性焦虑症的发病机制具有多样性,主要是遗传因素、心理因素、促发因素、持续因素等。其中以后三种为主要因素,当患者自身存在心理问题、突然受到困扰与打击会产生焦虑情绪,若焦虑患者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下,思维不断顽固化,担忧焦虑情绪为自身带来麻烦,长时间的心理障碍便会让焦虑症状严重化[2]。

针对广泛性焦虑症的治疗,临床上主要有苯二氮草类、阿扎哌隆类以及抗抑郁药。苯二氮草类药物抗焦虑作用强,能短期治疗焦虑,具有松弛肌肉、抑制呼吸、损害认知功能的作用,若长期使用容易成瘾,因此在临床上限制使用。阿扎哌隆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例如丁螺环酮,它属于5-HT1A部分激动剂,能够在抗焦虑的同时不会产生呼吸抑制效果,依赖性不强,故此临床上应用广泛[3]。因为焦虑障碍与抑郁症共病现象较高,广泛性焦虑发病机制又和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失调关系重大,因此将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加以应用也能达到治疗目的。帕罗西汀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5-羟色胺再摄取选择性较高,能阻止对5-羟色胺的再吸收以提升神经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浓度,抗焦虑抑郁作用明显[4]。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足见帕罗西汀相比丁螺环酮更能够改善焦虑与抑郁程度。

综上所述,针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应用帕罗西汀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与抑郁情绪,治疗效果较好,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庆学,杨秀成,何呈刚. 帕罗西汀和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对照研究[J]. 社区医学杂志,2011,9(08):82-83.

[2]刘娜. 丁螺环酮及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03):329-330.

[3]刘士庚,王海艳. 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1):170-171.

[4]冯莹. 帕罗西汀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对照研究[J]. 当代医学,2011,17(24):134-135.

论文作者:李佳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帕罗西汀、丁螺环酮对改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论文_李佳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