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黄泛区农场四分场学校 白扬
摘要:北京师范大学开展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主题研究会,进一步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以此为背景对学生发展的教学探究及发展途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发展核心;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对基础素质教育的不断重视,而我国现存的教育体制弊端愈发明显。党的十 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了教学活动中以“以人为本”为中心思想,而《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报告中,讲述了教学主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确定教学目标,让人不得不深思社会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学生发展逐渐成为当前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其主要发展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及创新能力等进行潜意识的激发,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多角度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小学初级阶段健康的成长。
一、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学生发展是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它是学生社会发展的基础能力,能快速适应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如今,培养学生学生发展是落实"以人为本"基础教学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未来前途和命运,推进学生发展不仅提高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还以科学的创新教学为前提,不断培养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课本到生活,从生活到课本的两者的相互转换,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深入语文学习,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逻辑,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学中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保证了教学质量。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滞后
当前语文教学,大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采用简单的说教模式教学,教师仅重视教学目的而忽略了教学质量,老师"讲"学生们"听"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课堂积极性不高,而这种单方面知识教学,根本无法调动课堂氛围。这种单一、滞后的教学模式,不仅导致学生们丧失兴趣,还让教师对课堂缺乏耐心,极大的影响了学习效率,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学习与发展。
(二)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
传统教学中存在课堂氛围不活跃、师生互动率低,单一的教学方法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发展的局限性,教师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无奈的接受知识,而不能主动去探索、学习,降低了学生发展的趣味,从而导致学习效率底下,大大降低了学生发展的长远性。
三、学生发展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一)加强阅读教学
一定的词汇量和语言理解能力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想要积极促使学生发展,就要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学生正是认知语文、感知语文的基础阶段,不断的增加学生们的阅读数量,有利于丰富他们的基础语言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逻辑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大量的阅读教学符合新课程的具体要求,阅读不仅增加学生的文学常识,还丰富学生的文学眼界,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从多方面发展学生能力。
比如,学习《清澈的湖水》时,教室通过自我朗读及学生齐读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魅力,再让学生自由朗读,使学生深入文章并感知文章的写作特色,感受湖水的纯净、湛蓝,从而激起学生们对大自然的向往,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朗读所体会到的情感,帮助学生完整的表达情感,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语文能力。
(二)采用情境教学法
培养并发展学生综合能力,还要从审美能力和美育德育方面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力,促使学生联系课本知识结合实际生活,让他们细心的发现生活之美以及感知生活之美,进而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有效的利用情境教学法,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比如,在上《黄山奇石》一课时,教师通过收集湖黄山奇石相关的图片、视屏等让学生一一观看,让学生们跟随教师的脚步感受黄山的美丽、奇石的壮观,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真实的感受黄山风光,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教学质量。
(三)小组合作学习法
学生发展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促使他们具备由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的能力。这一高难度的思维转换教学,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互相督促,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而发展学生们的语文感知能力。
比如在学习《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一课时,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学习文章,小组内分阶段讨论主人公面对"小猫"的情感变化,随着对文章深入学习,不断引导学生积极、乐观的对待生命中的小动物。学习完文章,小组再相互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从多方面对文章进行深入探讨生活中关爱小动物的事件,不断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从事物中不断吸取经验,建立正确的人生轨道,做一个自信、坚强的人。
总之,发展"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教育方针,是小学教学策略过程中详细的探究。因此,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区域,提高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探索素质教育内容,加强教学质量,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极度轻松、愉快的课堂中积极学习,高效率的学习使学生得到更多可能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斯涛,陈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11):83-86.
[2]李广.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价值取向、核心特质与实践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9):60-66.
[3]谢幼如,吴利红,黎慧娟,郭琳科,黄咏瑜,肖玲,杨阳.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6):36-42.
论文作者:白扬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他们的论文; 学生们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教师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