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及其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新技术论文,发展战略论文,论我国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C
综观农业及农业科技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新理论的产生、新技术的应用、新领域的开拓,在农业生产力发展中显示出无比强大的推动力量,农业科技的每一次突破,都带来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发展。本世纪以来,以现代育种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为主导的农业科技革命,使古老的资源农业焕发出勃勃生机,推动了世界农业生产在本世纪中叶的高速发展。近三、四十年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又拉开了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序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农业与科技的结合更加密切,农业高新技术正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为提高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确保我国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向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迈进,探讨世纪之交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发展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1 农业高新技术的内涵及特征
一般认为,高技术并不泛指一般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也不是指某一单项技术,它是建立在新技术基础之上的,具有广泛科技、经济、社会效益的特定技术群,而且它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概念。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产生的新发明、新发现和创新。从产业角度看,涉及到大农业的各个领域,包括:动植物基因及细胞工程,酶及发酵工程,化工工程及新蛋白质资源和多样化食品及农产品精加工工程,农、林、牧、水产品优质新品种工程,生物环境及抗旱、节水、土壤改良与区域综合治理工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工程,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工程等。从技术角度上讲,主要有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核技术、节水农业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等。与传统技术相比,农业高新技术具有以下十大特征。
1.1 高度的战略性
高新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面向21世纪,各国都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克敌制胜的重大战略决策。1999年8月份,党中央、 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紧接着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决定》和《大会》立足于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趋势,核心问题是发展高新技术,促进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
1.2 高度的创新性 创新是一切技术的共性, 是高新技术的灵魂。高新技术是在当代高水平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摇篮里孕育诞生的。它标志着技术本身的水平是高级的、先进的、新兴的、前沿和尖端的。农业高新技术是在现代生物学、微电子技术、高分子科学等有了突破性进展后兴起的,因此,当代农业高新技术来源于大规模的科研创新,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就作为基础,开辟与过去有着本质区别的新技术途径,是有更高水平的创新技术。
1.3
高度的综合性 综合就是创新、就是创造。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上月球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组织者韦伯说过:阿波罗工程没有新的发明创造,都是现有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农业高新技术的综合性表现为数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基础科学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主导的系统科学进一步向农业科学技术渗透,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不断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施加影响。
1.4 高度的渗透性
高新技术之所以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突出表现在它向传统产业的全面渗透上。农业高新技术处于综合性、交叉性较强的技术领域,能够广泛渗透到各个传统农业部门,加速传统农业的技术进步。传统农业在发达国家已成为高新技术密集型的高效的外向型农业。
1.5 高度的知识、技术、人才的聚集性 知识、技术、 人才的聚集性是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根本属性之一。现代农业中的高新技术无一不是集当代各种科学技术知识之大成。农业高新技术的创新,人才智力是第一位的要素。科技水平的竞争,最终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和智力的较量。
1.6 高度的资金投入 农业高新技术是知识、人才、 资金密集的新兴技术群体,这三者的投入都明显地高于一般传统技术。高投资是支持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和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
1.7 高度的增殖性 农业高新技术创新程度高、技术含量高, 对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生产效益的提高往往表现出超常规的作用。它可以大幅度增强农产品的功能,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从而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因此农业高新技术能够产生前所未有的高附加值,成为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倍增器。
1.8 高度的风险性 众所周知,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 农业高新技术不仅研究开发的投资大,而且由于技术超前、不成熟而具有很多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性。
1.9 高度的加速性 据统计,世界上重大发现和技术发明, 16世纪26项,17世纪106项,18世纪156项,19世纪546项,20世纪前50年961项,而60~70年代的发明创造已超过以往2000年的总和。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越来越具有高加速性。农业高新技术同样具有这一特点。
1.10 高超前性 20世纪以前,人类社会发展主要是沿着一条“生产——技术—科学”为主体的路线发展,具有明显的经验的痕迹。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社会已完全转向“科学——技术——生产”为主的路线发展。如生物杂种优势理论、植物与细胞全能性系统、有机化学合成理论的创立,对全球范围内第一次绿色技术革命及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2 高新技术与我国农业发展的关系
2.1 本世纪我国农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得益于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21世纪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的世纪。尤其是本世纪下半叶,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核技术、遥感遥测技术等高新技术广泛用于农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的进程,充分显示了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主导地位和决定作用。主要是:①作物育种技术的突破,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建国以来,我国共培育农作物新品种41种、新组合5000多个。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以及抗病、抗虫基因转入农作物等方面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典型代表是70年代初,成功地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比常规水稻增产20%~30%的籼型杂交水稻,成为水稻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据统计,我国主要作物品种更新了4~6次,每次更新增产10%~30%,仅杂交水稻一项年增产稻谷约125亿kg, 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良种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占30%左右。②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植物显露出诱人的前景。我国已利用快速繁殖技术培养出花卉、蔬菜、果树、林木等上百种,其中10多项已广泛用于生产,取得显著效益。③家禽胚胎工程不断有所突破,家畜胚胎移植技术接近国际水平。80年代,绵羊、奶牛冷冻胚胎相继移植成功。目前,新鲜胚胎在羊、牛、家兔、猪、马等移植成功,冷冻胚胎移植技术已在牛、羊和家兔等开始应用。最近又首次成功完成了4等分奶牛胚胎并获得4分胚胎牛。④畜禽良种培育技术成绩显著。继70年代培育肉脂兼用型猪新品种之后,80年代又培育出商品瘦肉猪新品系,瘦肉率高达63%,料肉比由5∶1 降至3∶1。并先后培育出肉鸡、蛋鸡、奶牛等系列新品系。目前,我国畜禽良种率已达60%~80%。⑤田间管理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的改进,提高了农畜产品的产出率。田间套种、立体种植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全国复种指数达1.56,为世界最高水平,极大地缓解了我国耕地不足的矛盾;配方施肥、推荐施肥和改进施肥技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3以上,增产粮食8%~15%;畜禽良种良法配套集约化饲养技术的开发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饲养效率和饲料转化率。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逐步成熟,有效的减少了农产品的损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每年可挽回粮食损失150亿kg,棉花300万担,果品、蔬菜上千亿kg。⑦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初见成效,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一大批农业数据库、农业信息网络、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现代化水平。
2.2 21 世纪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更依赖于高新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21世纪我国将面临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严峻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的挑战。农业高新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①解决生存与发展的矛盾需要农业高新技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 %的人口,对人类生存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据有关专家预计,2030年我国将达到人口高峰值16亿,按满足基本需求的人均400kg粮食计算, 在今后的30年中需年均增产粮食500多万吨, 在粮食播种面积不减的情况下,单产年递增1%以上。如果没有农业科技的创新, 在现有的生产水平下是很难想象的。②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高新技术。本世纪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基本上是依靠生物遗传育种技术的进步,耕地和灌溉面积的扩大,物质与化学产品投入的大量增加,机械动力与矿物能源大量投入的条件下取得的。由此引起资源退化,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沙漠化日趋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下降;温室效应愈演愈烈,气温异常,自然灾荒愈发频繁,生物圈的功能受到严重破坏等等。因此,在强调农业发展的同时,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已成为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农业高新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作为支撑。
3 加快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考
为加快21世纪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应特别重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清形势
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实质上是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思想观念的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观念滞后已严重制约农业科技创新,阻碍了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应用。当今世界,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农业科技的主体身份与服务对象、重点领域、思路与方法、经费来源与投资主体、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要适应变化了的客观形式,树立以市场为导向、面向“三农”的科研观念,树立以市场效益为最终标准的成果观念,树立从事农业技术转化、传播、培训也是创新的时代新观念。
1999年8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紧接着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江泽民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既要充分估量新的科技革命到来的严峻挑战,更要珍惜它到来的难得机遇。《决定》、《大会》与《讲话》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为广大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到来了动力、赋予了责任。
3.2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发展符合国情的农业高新技术
农业高新技术的特点和国情决定了我国在发展农业高新技术方面不能同发达国家开展全面竞争,只能采取“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一些重点领域、有基础的优势领域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中有所突破。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目标可概括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食物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21世纪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为:动植物超级品种的选育、动植物快速繁殖、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三色农业、节水农业、设施农业及工厂农业、农产品贮存与深加工、信息技术农业应用、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农业机械、精细农业技术的追踪等十大领域。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目标与重点应采用分步实施的战略。从现在到2010年,力争在重点领域中取得质的突破,初步形成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科技总体水平步入中等农业发达国家行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60%;到2030年,力争若干关键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在世界中等农业发达国家中居领先地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70%;到21世纪中叶,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70%~80%,并开始进入知识型农业经济的历史时期。
3.3 建立健全高效的农业高新技术体系
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和农民三个子系统及其相互间的有机联系,组成完整的农业高新技术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系统运转中障碍因子颇多,有效性差,严重影响现有技术和技术体系的生产潜力的发挥,严重影响着农业高新技术的有效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体系的有效性,比开发一项技术更重要,作用更显著。
3.3.1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要有重大突破。 要根据农业科研的自身规律性建立农业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科研体制。主要内容有三:一是科研部门自觉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根据农业发展的要求调整科研结构和方向;二是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科研投资力度,建立农业科研投资以行政分配为主的多渠道供给机制,实行科研项目投标、科研投资竞争使用,以提高投资效率;三是优化科研组织机构,精干科研主体,提高科技人员素质。
3.3.2 农业科技推广要有重大突破。一是要从体制上加强科研、推广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实现科研开发——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一体化;二是要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和服务体系,改变过去单纯由行政手段推广为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推广机制;三是要增加推广经费,改善工作条件,稳定推广队伍,提高推广人员的科技素质和推广水平;四是要积极稳妥地进一步加大农业高新技术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和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力度。
3.3.3 农民素质的提高要有大的突破。先进的农业科技、 优秀的科技成果必须有较高科技素质的农民去实施,才能发挥其蕴藏的生产潜力。因此,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稳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强化农民的科技意识,为农业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排除最后障碍。
3.4 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科技创新的要求,应有全新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主要有三:一是组建多学科的核心研究机构,进行多学科的优势集成和不同机构的联合攻关;二是以系统思想为指导,注重配套、综合技术的研究,坚持农业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硬技术”与“软技术”相结合;三是改变过去由“面”到“点”的研究方法,开展由“点”到“面”或由“下”到“上”的研究。
3.5 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有五:一是从加速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的角度出发,按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的要求,制定发展规划;二是制定必要的法规,确保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制定长期稳定的科技政策,在税收、信贷、资金等方面给农业高新技术扶持与优惠;四是继续保持政府对农业科研拨款的主渠道地位,不断加大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和试验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值由现在的0.2%提高到1%的世界平均水平;五是采取措施改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收稿日期:1999—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