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23800
摘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空袭兵器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精确制导武器的研制运用,交战双方都把空袭对方城市,摧毁城市重要目标,动摇民心士气,作为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手段。而如今,战火硝烟已逐渐远去,我国正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人口、财富、生产生活更向城市集中,城市面临空袭的威胁就更大。虽然“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国各个城市人防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防护工程总量均取得了显著提升。但是,总量偏低、功能单一、分布不均、配比失衡、互不连通是当前城市防护体系构成特点,严重制约城市整体防护能力的发挥。最为突出的是,从大量的统计结果看,为构筑完善的城市防护体系,城市五大类人防工程总量应达到人均建筑面积1.85平方米以上,方能满足防护体系面积指标需求。而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人均人防工程建筑面积尚达不到0.5平方米,与战时需求存在很大差距。本文就抓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兼顾设防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有力保障展开探讨。
关键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引言
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已经朝着地铁、地下隧道、地下商业街、地下综合管廊等深层次、多功能方向发展。人防工程已不再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内容。城市建设具有不可逆性,把握住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迅速发展的机遇期,在确保较少的经济投入下,将地下工程在关键部位和口部做好兼顾设防,使其具备一定防护能力,不仅能迅速提升城市防护工程总量,弥补人防工程总量的缺口,还便于居民就地就近疏散掩蔽,实现防护工程互联互通。因此,在城市快速发展时期,抓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兼顾设防,将大大增强城市防护抗毁能力,对于增强国防威慑力,保存战争潜力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兼顾设防标准规范,相关规范性文件仅对兼顾设防作了笼统规定,使贯彻落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兼顾设防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如何抓好地下空间开发兼顾设防方面,笔者经过长期探索实践,认为应按以下思路着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兼顾设防工程如全盘按照防空地下室或人防工程设计规范设计,将给大型地下空间平时开发利用带来诸多限制,同时大大增加了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本。因此,地下空间开发兼顾设防必须突破现行人防工程和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自定设计标准,才能得到快速持续发展。根据“关键部位和重点设施,必须符合人民防空防护标准”的总体指导思路,结合现代战争等灾害的特点,参照现行防护工程设计规范,总结形成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兼顾设防设计规则如下(轨道交通除外)。
1总体要求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兼顾设防应按照“以平时开发利用为主,兼顾战时防护要求”这一基本原则设计,同步编制平战转换实施方案。其战时功能应根据平时功能和工程布局合理确定,平时作为城市交通隧道或地下过街通道的,战时功能应为疏散干道;平时用于商业、停车或仓储的,战时功能可以是人员、车辆或物资紧急掩蔽部。兼顾设防工程应尽可能与周边人防工程相连通,暂时不具备连通条件的,应预留好连通口。
2适用范围
何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除轨道交通外,为实现预定的防护能力,宜界定为基础埋深超过3米且工程顶板底面高出室外地坪小于工程净高1/2的地下建筑。其中,基础埋深是指设计室外地坪至地下室底板底面的距离。因此,原则上只要属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均应做好兼顾设防。但是,对于单体面积小于1000平方米或距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厂房、库房的距离小于50米或距有害液体、重毒气体的贮罐距离小于100米或工程净高小于2.00米的局部空间,不须兼顾设防。
3建筑布局
为便于大型地下空间平时的开发利用,兼顾设防的防护单元面积应适当放大,且应尽量结合消防分区划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现行相关地下工程规范,不同功能类型的地下工程防火分区划分有500M2、1000M2、2000M2、2600M2(复式汽车库)和4000M2。因此,为方便防护分区与防火分区的结合,减少不必要的分割,实现“两墙合一”,兼顾设防防护分区宜规定不大于5200M2。每个防护单元应设置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且应有不少于1个直通室外的出入口。紧急掩蔽人数应综合工程平时出入口总宽度和战时通风量确定,但人均掩蔽面积不应低于3M2。物资储备库主要出入口宽度应不低于2M。车辆掩蔽部应满足战时车辆通行要求。人员主要出入口应设置防毒通道,次要出入口宜设置防毒通道。
4结构抗力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兼顾设防结构抗力的选择将决定工程投资额度。当前时期,开展兼顾设防工作,由于涉及面广,体量大,应本着增加较少投资的原则。根据高新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城市防护工程主要是保护人员免受常规武器弹片和气浪杀伤,因此,其工程类型应定性为乙类,结构抗力宜设定为抗常规武器六级,不考虑抗核武器。为实现快速平战转换,兼顾设防工程在防护设备选型上,应使用当前市场上标准化、定型化的防护产品,不应另立标准。
5通风方式
为便于平时开发利用,兼顾设防工程战时宜只考虑清洁式和隔绝式两种通风方式。战时进风系统按“风口(或竖井)→防护密闭门→集气室→防护单元内部的通风系统”流程进行设计,战时排风系统按相反流程设计。战时隔绝防护时间不应小于3小时。隔绝防护时,工程内二氧化碳容许体积浓度不应大于2.5%,氧气体积浓度不应小于18.0%。
6给水排水
兼顾设防工程宜充分利用平时给水排水系统设置战时给水排水系统。所有进出防护区的给水排水管道均应采取防护措施,安装防护闸阀。战时生活用水可以利用工程内部消防用水,人员饮用水可以采用成品桶(瓶)装水。工程平时有自备内水源的,可作为战时自备内水源。
7电力供应
兼顾设防工程战时照明及动力供电均可利用城市电网电源。所有进出防护区的电线、电缆等管线均应采取防护措施。同一区域同步规划实施的人防工程设有电站的,应统筹考虑兼顾设防工程战时供电需求。按上述要点设计,兼顾设防工程接近乙类常六级防护工程。经初步测算,其建造成本大约增加3%-7%,经济上是可行的,战备效益将是巨大的。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和反复论证,宿迁市于2011年1月16日按上述思路制定出台地方性的兼顾设防设计要点。该设计要点实施以来,已累计落实了约35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开发兼顾设防任务,其中有近20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从近三年的统计数据看,宿迁市每年新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兼顾设防的体量已远远超过每年新增的防空地下室体量。按此发展速度,2019年底,宿迁市城市防护工程有望达到城市人均1.85平方米的规范要求,将提前5年实现这一目标。由此可以直观看出,抓住城市快速发展的这一时期,抓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兼顾设防,迅速提升城市防护工程总量,对于保存战争潜力,打赢高新技术下的局部战争具有深远意义。
结语
城市的相关规划部门必须要加强对于城市的开发规划,特别是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总之,作为城市的土地规划部门,一定要在相关法规的要求下,因地适宜地进行地下空间的规划开发,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要逐步完善对土地管理制度、城市规划、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以及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春彦,徐国忠.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法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6.
[2] 刘春彦,宋希超.地下空间使用权性质及立法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论文作者:卢泉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城市论文; 地下论文; 防护论文; 工程论文; 战时论文; 空间论文; 人防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