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物理治疗在低肺功能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论文_李梅华,邓兰

胸部物理治疗在低肺功能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论文_李梅华,邓兰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一区 423000

【摘 要】目的:探讨胸部物理治疗在低肺功能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19例低肺功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围术期应用胸部物理治疗,包括深呼吸、有效咳痰、胸部叩击、振动排痰、体位引流、机械吸引等。结果:显效、有效、无效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4.21%、10.53%、5.26%,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1例死亡。结论:胸部物理治疗在低肺功能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肺部物理治疗;低肺功能;围术期

低肺功能患者行肺切除术后,肺功能会进一步障碍,出现多种术后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为了能够改善低肺功能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应用物理治疗方法则可以起到降低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的作用,并可以减少细菌的侵袭力[2]。本次选取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9例低肺功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胸部物理治疗在低肺功能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19例低肺功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13例,女患者6例,平均年龄为(51.32±4.73)岁。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前进行肺功能检查,包括13例肺通气障碍。结合指标评估和肺功能分级标准,包含轻度肺功能患者11例,中度患者6例,重度患者1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手术方法分别为一侧全肺切除术、肺叶切除术、肺楔形除等,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均带气管,并转入重症监护室,利用设备辅助患者呼吸,给予患者足够的氧,使患者通气顺畅。

1.2.2 胸部物理治疗方法 治疗内容包括:①术前治疗:在进行胸部物理治疗之前,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态度及家庭情况等制定相应的指导计划,并做好对患者及家属的宣传工作。②术后治疗: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第一天便需要进行胸部物理治疗,医护人员首先要通过查看患者治疗记录,观察患者病情等判断患者是否能够进行胸部物理治疗。第一种为胸部叩击,主要起到松动肺部分泌物,并促使分泌物排出的作用。医护人员手指并拢,掌握凹成手杯状,并控制好叩击力度,在确保胸壁震荡的同时避免加重患者疼痛感,叩击时间为15分钟到30分钟,且需要保障叩击节奏的有序性,让患者能够及时将痰液咳出。第二种为振动排痰,振动排痰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肺不张发生率。医护人员选用G5振动排痰机辅助患者排痰,促使分泌物的排出,改善患者通气障碍,使患者保持更加舒适的状态。第三种为体位引流,主要是利用重力将分泌物排出体外,改善患者通气障碍。医护人员首先需要检查患者双肺的呼吸音、痰鸣音等,并掌握患者病变部位,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体位引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效果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能够自行咳嗽、排痰效果好、呼吸顺畅,呼吸功能有效改善;有效: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但经过治疗后至于出院;无效: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其中显效、有效患者所占比例即为治疗总有效率。

2 结果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有16例患者,护理效果为有效的有2例患者,1例为无效患者。其中,显效、有效、无效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4.21%、10.53%、5.26%,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其中3例发生肺部感染,2例治愈,1例死亡。

3 讨论

低肺功能患者主要是由于长期呼吸污染空气、烟气等,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影响肺部功能[3]。患者在经过手术后,会导致支气管分泌物增加,且由于麻醉影响,患者咳痰无力,无法及时排除分泌物,提高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发生几率。为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医护人员需要利用胸部物理治疗促使患者顺利排出分泌物[4]。在手术前进行胸部物理治疗,第一步为深呼吸运动,主要是由于低肺功能患者肺活量较少,因此医护人员通过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运动,提高膈肌活动幅度和肺顺应性。医护人员首先要让患者从鼻孔吸气,然后以吹口哨的口型将气体从口中吹出,并保持气体吹出的缓慢性和稳定性,随后在进行吸气和呼气,每天指导训练3次,每次10分钟到15分钟[5]。第二步为有效咳嗽排痰训练,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调整,并使痰液咳到咽部,最后将痰液排出。在进行胸部物理治疗以后,需要进行患者相关指标的检查和记录,确保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改善。如果是老年合并心脏功能不全患者,则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和心律,避免加重病情。医护人员在利用G5振动排痰机时,需要患者取半卧或侧卧,时间为10分钟,速度为每秒20到50周,对于痰多的部位停留时间加长。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清醒,且呼吸、面色等是否出现不良变化,避免发生窒息情况,做好保暖措施。如果在体位引流过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则需要立即停止。患者在体位引流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进行拍打。每个G5振动排痰机辅助患者排痰引需要从鼻、口、气管插管进行性,控制好吸引力,并及时提高氧浓度,避免加重患者病情。。本研究数据表明,患者显效、有效、无效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4.21%、10.53%、5.26%,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这表明胸部物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的发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朱桂芳.胸部物理治疗在长期卧床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0(28):259-260.

[2]江方正,叶向红,李维勤.胸部物理治疗集束化管理在严重腹腔感染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01(59):19-21.

[3]向可翠,罗静,孙芹.胸肺部物理治疗对胸部创伤后肺部并发症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6(09):46-47.

[4]冯洁惠,浦其斌,高春华.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气道分级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1,04(03):228-234.

[5]刘青云.胸部物理治疗对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患者全麻复苏期通气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4(20):4-6.

论文作者:李梅华,邓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胸部物理治疗在低肺功能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论文_李梅华,邓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