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下半期世界经济大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经济论文,年代论文,趋势论文,半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世界形势处于大变革之中,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正在出现。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但经济问题居于日益突出的地位。过去,在国际关系中,经济往往从属于政治需要,而今经济却主导了国家间的关系。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争取21世纪在世界新格局中占有利地位,已成为各国的主要战略目标。新的发展,新的问题,需要摆脱冷战时期的框框,去重新认识,更新观念,这对制定国家正确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世界经济停滞局面行将结束,90年代下半期增长速度将加快
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80年代为2.9%,1990年降为1.8%,1991、1992和1993年一直徘徊在1%上下。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一直不景气,主要是由于美国等西方大国经济先后陷入周期性衰退,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在转轨过程中大幅滑坡造成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情况虽较好,但不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经济情况不景气的局面。
目前世界经济事实上处于一个调整期。各国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纷纷进行着本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增强竞争能力的调整,这对短期经济虽有不利影响,但如能取得某种程度的成功,对于长期经济将起积极作用,这种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政府政策改变。美国克林顿政府一反里根经济学,进行三个转向,即由减税转向增税,由促进消费转向促进投资,由短期增长目标转向长期稳定增长目标。日本在日元升值和美欧保护主义压力下,被迫采取刺激国内经济、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欧洲联盟国家则力图通过深化经济一体化,提高本地区各国实力。(2)发展科技,进行技术竞赛。战后科技革命的成果尚未充分显现出来,各国正在加速应用的研究,并加强军用技术向民用技术转化,同时,跨企业和跨国的科技联盟正向高新技术进军,将对经济发展起越来越大的作用。(3)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加速发展,使国际贸易的发展快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国际投资的增长又快于国际贸易的增长,这种趋势将进一步加强。其结果将是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4)经济结构改革,老的工业衰落的同时,新的工业在兴起,如信息行业,将大量增加就业和为社会增加财富。(5)军备竞赛结束,国防开支减少,虽会带来一时的国防工业生产下降和失业增加,但“和平红利”终将实现。
在以上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情况下,90年代下半期世界经济可望摆脱头几年的停滞状态,转入较快的增长,但由于一些有利因素转化为经济增长推动力还有一个过程,而且发达国家经济调整过程矛盾重重,举步维艰,因此短期内还不会出现经济增长高潮。至于世界贸易情况有所不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部高级顾问弗莱明·拉森说:“这次衰退中,以往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同世界贸易增长之间的密切联系不再存在,同1974-1975年和1980-1982年期间二次全球经济衰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1990-1993年衰退期间世界贸易增长只略低于长期增长率。这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包括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强劲增长所致(发展中国家市场吸纳了发展中国家出口总额的近40%,是1970年的2倍)。总体说来,仅在1993年,发展中国家贸易额增长约9%,而工业发达国家贸易量停滞不前,因此可以说,1993年世界贸易增长2.5%应完全归功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增长。”
在西方经济不景气的同时,东亚地区经济继续有较快发展。近20年来,东亚地区(包括日本、“四小”、“东盟”和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平均年增长率为7%以上,高出世界其他地区一倍多,90年代头四年世界经济停滞,东亚增长率仍在5%左右,因而被称为“世界的经济增长中心”。与此同时,亚太地区的相互直接投资、商品贸易、技术转让等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蓬勃开展,促使这个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形成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增强了经济活力。进入90年代以来,尽管有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各种困难和问题,但如能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向高一级台阶进军,在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情况下,预计亚太地区仍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前景和潜力,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正成为日美欧争夺的对象。国际舆论界纷纷议论的美国“战略东移”,日本“脱美返亚”欧洲的“新亚洲政策”,都说明对亚洲地区的垂涎。战后以来,亚洲地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世界各大国的重视。各国资本正涌向亚洲,跨国公司大肆进军东亚市场,这对亚洲国家发展经济是个机遇,但同时也要看到,亚洲工业和服务业面临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挑战与机遇总是联袂而来,需要做好积极的准备。
二、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继续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同时相互竞争也进一步加剧
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处于一个加速发展过程中,目前已为许多国家所承认,并成为制订国家发展政策的一个出发点。二战后,随着世界范围生产力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商品、资本、劳务、技术和信息跨越国界进入国际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
首先,经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多轮谈判,关税壁垒大为降低,贸易保护主义受到抑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贸易的增长速度一直超过生产的增长速度,对外贸易在各国经济中所占比重也不断提高,商品交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随之增强。
其次,各国放宽金融限制,发展电讯技术,货币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大大加速,从纽约到东京,世界各大金融市场已连成一片,全天24小时运转。
第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必然冲破国界,促进生产的国际化。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争夺市场的竞争,促使发达国家相互之间以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都有很大增长,发达国家之间的企业兼并越演越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第四,科技不但作为商品在国际间流通大大增加,市场竞争还促使各国竞争对手加强科技协作,甚至结成科技联盟。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加快了信息的全球流通。一个全球性的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和劳务市场已经或正在形成。
促进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因素主要是: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交通和电信事业的发展,使得在国外设立生产网络和资金、信息等的迅速流通成为可能;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其对发展经济的作用得到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大大促进了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使跨国投资、技术转让和商品贸易得到急剧扩大。据经合组织统计,80年代后半期,世界跨国直接投资年平均增长29%,该组织24个成员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已从1985年底的6836亿美元增加到1990年底的1.7万亿美元。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研究报告说,从1983年以来,世界跨国直接投资年平均增幅比世界贸易的增幅高2倍,比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幅高3倍,“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超过对外贸易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统计,90年代初期全世界有3.7万家跨国公司,它们控制着世界各地大约17万家分支机构,到1992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到2万亿美元,由此而带来的国外分支机构销售额达5.5万亿美元,而世界商品与非要素劳务出口总额只有4万亿美元。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其分支机构间的内部贸易已占到世界贸易的很大比重。以美国为例,美国《当代经济概览》的统计分析表明,1991年美国的非银行跨国公司对海外分支机构的商品输出为1152亿美元,占美国当年出口总值的27%,从海外分支机构的输入为1028亿美元,占进口总值的21%。同年外国非银行跨国公司对在美国的分支机构的商品出口占美国进口总值的比重为37%,而外国在美分支机构对其母公司的商品出口占美国出口总值的比重为23%。跨国公司大规模向各地区渗透,进行跨国生产、经营和销售,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国际化,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消费偏好、产品标准的类同化。经济上的相互渗透加强了各国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一国制订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不能再单方强调本国利益,同时必须考虑对别国的影响和对方可能作出的反应及本国可能付出的代价。这就抑制了在经济上各行其是、以邻为壑的做法。
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是建立在相互竞争基础上的,世界市场的竞争在国家的支持和推动下,空前的激烈起来,特别表现在:
1.政府的干预。美国由于竞争能力相对削弱,从80年代中期开始,里根政府就修改贸易法,实行所谓“自由和公平贸易”,制定一些政策工具,如“301条款”、“超级301条款”、“特别301条款”等,以报复为手段,迫使其他国家为美国产品开放市场。克林顿政府为振兴美国经济,更加依赖国外市场,把对外贸易提到“美国安全的首要因素”的高度,在谋求贸易伙伴开放市场方面,采取更加咄咄逼人的姿态。欧共体深化经济一体化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成员国的竞争能力,在政府的组织推动下,对内保护和扶植本地区工业的发展,对外联合力量争夺市场。日本一直采取政企合作向外扩张的做法,现在已成为各国学习的榜样。由于发展经济已列为政府工作的首要日程,经济外交也已成为各国交往中的主题。
2.扶植本国的战略产业,为21世纪的经济竞争作准备。美国克林顿政府一反其前任的做法,采用在日本等国行之有效的战略贸易理论,实行产业政策,选择一些战略性产业,由政府在投资、税收和科技开发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予以扶植,作为美国争夺市场的支柱。商务部的高级官员说,“我们已经进入政府与企业结成重实效的伙伴关系的新时代”。日本在电子产品等行业市场趋于饱和及竞争激烈情况下,也正在考虑选择新的战略产业。
3.科技竞赛。今后世界经济竞赛主要是科技竞赛,也就是提高商品中的技术含量的竞赛,因此各国都在加强科技发展。美国政府决定实施“新技术计划”,推动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这个计划下,政府将增加对民用技术的投入,把科研重点从军用逐步转向民用;政府将加强同企业界的合作,以提高对经济长期增长起重要作用的工业的技术;还决定实施“信息超级高速公路”计划。“信息高速公路”将各种高科技结合在一起形成网络,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和提高流通效率,已引起美国电讯传播业兼并和结盟的浪潮。由于它将对今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各国正纷起效尤。为帮助企业争夺技术产品的市场,美国政府放松了出口管制,取消了一些计算机的出口限制。计算机专家估计,这每年可增加几十亿美元的出口。日本从80年代初就提出了“科技立国”口号,近年又制定了新的“产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制度”和“新阳光计划”等,开发以新材料、生命科学、通讯和航空航天等为主的高新技术。欧共体在80年代中制定了“尤里卡计划”,开发项目已达600多个,涉及领域广泛。但欧洲在技术方面依然处于落后状态。1993年1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经济增长白皮书》,建议欧共体在今后6年内每年筹集200亿埃居(1埃居=1.12美元),以“振兴经济,增强竞争力和增加就业”。白皮书强调技术研究与开发,表示要把欧共体成员国研究与开发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目前的2%提高到3%,并建议各成员国政府协助公司对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领域的大工程协同攻关,还建议在今后10年里,用1500亿埃居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包括高速通讯网、开发数据库和电子邮件。据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调查,美国900家大公司1992年度的研究和开发开支为794亿美元,比上年度增加7%,而世界其他200家大公司的此项开支为880亿美元,增加8%;无论美国公司或其他国家公司研究和开发开支都占到年度销售值的4%,占当年税前利润的比例美国公司为67%,世界其他公司为81%①。为了提高效率,节省开支,各国大企业正在结成科技联盟,以加快科技开发,占据领先地位。如美国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日本的东芝公司和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已宣布将联合进行耗资10亿美元的合作项目,研制新的芯片。
4.在市场竞争激烈情况下,各主要贸易国家之间贸易摩擦进一步发展。美国为振兴经济,急于扩张国外市场,动辄以贸易制裁相要挟,以迫使其他国家开放市场。美日经贸纠纷迭起,美国为取得实际效果,要求日本制定数值指标,限期降低经常项目收支顺差,并在汽车和汽车零件、电子计算机和超大规模计算机等领域制定扩大进口指标,遭到日本的拒绝,致使谈判中断。双方僵持3个月后,才重新开始谈判,互作让步,日本同意扩大进口,降低经常项目顺差,美国放弃数值指标要求,达成协议,但在具体问题上仍将面临无休无止的争吵。美欧贸易关系也十分紧张,突出的问题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农产品补贴的斗争。此外,美又对包括欧共体国家在内的钢材进口实行反倾销制裁,对欧共体规定政府采购中优先考虑本地区企业实行有限制裁,禁止欧共体企业在美国政府采购部分项目中投标,欧共体也进行了反制裁。美还对欧共体补贴“空中客车”飞机生产表示不满。欧日之间也不断因贸易不平衡发生争吵,欧共体一再对日本产品实行反倾销制裁。尽管美欧日之间的争吵有时表现得非常激烈,但是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制约着这种贸易摩擦演变成真正的贸易战,相互依存已使这些国家既互为对手,又互为伙伴,因此贸易摩擦往往以妥协告终。
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消除了人们对世界贸易可能退向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心,协定改善世界经济的增长无疑将起有利作用。关贸总协定总干事长萨瑟兰把完成乌拉圭回合谈判称为“历史性的成就”,“协议意味着对所有国家将会有更多的交流、更多的投资、更多的就业和更多的财富”。但协定尚需经各国批准后签订,真正产生作用至少要等到1995年以后,而且将是逐步的。例如,纺织品和服装纳入关贸总协定并在乌拉圭回合谈判生效后10年内分四个阶段逐步取消限制,完全纳入关贸总协定要到21世纪初。当人们欢呼自由贸易的胜利,而对世界经济前景作出乐观的估计时,应该指出,乌拉圭回合并未解决世界贸易和投资的所有障碍,就在协议达成的当天,美国贸易代表处就发表了一份关于美欧谈判经过的文件,文件中说美国的贸易法规将不会因而削弱,“乌拉圭回合不会改变我们使用301条款的方式”。这表明美国将继续使用单边施压的手段来取得它在乌拉圭回合多边谈判中未能取得的东西。当乌拉圭回合解决了世界贸易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同时,新的问题又在产生,如贸易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等等。而用协议各方的受益也是不平衡的,工农业和服务行业发达的国家将受益最多,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受益相对来说是最少的。但是,这终究是发展中国家实行开放以发展经济的一个保障,它将抑制贸易保护主义,从而减少区域性集团内向发展的危险,促进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为发展中国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速发展
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瞩目。这是两极世界格局消失后,经济实力的较量成为各国首要关心的问题的表现,也是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力图通过联合增强各自经济实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地位的结果。这个趋势对今后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向多极化格局转变将产生重大影响。
1993年,区域集团化又出现了一个新局面。1993年1月1日欧共体统一大市场投入运行。经过一番曲折,“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终于得到各国批准,从1993年11月1日起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将在本世纪内分阶段实现经济和货币联盟,协调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趋同经济发展水平,使用单一货币,建立欧洲中央银行,并向政治联盟迈进,从而向一体化方向跨进一大步。虽然在实施过程中还会碰到各种问题,但一体化的趋势已不容逆转。同时,欧洲联盟已决定进行新一轮扩大,瑞典、芬兰、奥地利和挪威将于1995年成为新的正式成员。东欧方面,欧洲联盟已正式邀请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在经济上准备就绪时加入欧共体,因为它们都已提出参加欧共体的愿望,但从这些东欧国家当前的经济情况看,加盟决非短期内所能实现。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已于1994年1月1日起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将在15年内分阶段取消相互间的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内部实现自由贸易,但对部分商品如汽车、纺织品、服装等必须符合特殊规定,才能在区内流动时享受免税待遇,协定还规定三国相互放宽金融服务和投资的限制。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使拉美国家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它们认识到只有加强地区合作,走联合发展经济的道路,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经济中立足,于是纷纷通过在本地区内开展双边或多边合作,建立了多个次区域性经济集团,并加速一体化进程。如安第斯集团(由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五国组成)1993年3月决定在原来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共同对外关税,建立关税联盟;南锥体共同市场(由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四国组成)也已就共同对外关税达成协议;1993年10月中美六国(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巴拿马、萨尔瓦多)首脑决定建立中美洲经济联盟,逐步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关税联盟。其他一些国家则通过双边协定进行自由贸易,如智利与墨西哥订立了经济补偿协议,实质上是一种双边自由贸易区;智利还与阿根廷和巴西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墨西哥与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组成了贸易集团等等。拉美国家在组织次区域性集团的同时,有些国家如智利和中美六国已表示要求参加北美自由贸易区,而这也正是美国的目标,美国已提议举行一次西半球国家首脑会议,以扩大美国与拉美及加勒比国家的地区性贸易。
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在1993年也出现了新的局面。亚太地区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经济和社会制度以及文化传统各异,尚无条件建立一体化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但由于这个地区经济联系已成网络,加强经济合作的要求迫切,1989年在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的倡议下,组建起一个由12个国家(日本、“东盟”六国、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参加的,属于论坛性质的亚太地区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APEC),1991年中国以主权国家身分加入,台湾和香港以地区经济名义加入,成员增加为15个。1993年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由于亚太地区在美国对外政策中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美国力图加强亚太经合组织,使之成为它建立在亚太地区主导地位的一个工具。美国贸易副代表查伦·巴尔舍夫斯基阐述了美国的目的,他说:“如果我们要继续保持我们的竞争力,并在太平洋地区继续充当领导者,我们就必须与我们的亚太合作者结成建设性的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就是这样一种联盟。美国已经把发展亚太经合组织在地区内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作用选作它的主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已经建议:使亚太经合组织超越它现在作为一个促进合作组织的阶段,成为一个通过磋商统一意见和决策的组织。在这次会议上美国力图贯彻克林顿建立亚太经济共同体的意图。为此,美国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准备。并由克林顿邀请各国领导人在年会期间举行非正式会晤,以探求各成员的支持。但美国的意图受到了亚洲国家特别是一些“东盟”国家的抵制,首先是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拒绝出席会议,而其他一些国家也反对步子太快,反对把亚太经合组织由一个协商论坛变为一个谈判论坛,反对制定“特定国家主导的严格的框架”。由于亚太地区国家的多样性,美国的过高期望是不可能达到的,但这次会议还是体现了美国的主导作用。会议通过了《贸易和投资框架宣言》,批准成立一个贸易和投资委员会。“框架宣言”强调,亚太经合组织是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原则下,促进开放的地区性合作和采取协商和意见一致原则的论坛,成员将加强经济上的相互依赖,通过削减贸易和投资壁垒,鼓励商品、劳务、资本和技术在区内的流动。贸易和投资委员会将进行协调,推动区域贸易自由化和相互投资。会议还决定接纳墨西哥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为新成员,智利将于1994年参加。会议决定召开亚太经合组织财政部长会议,成立由本地区工商界参加的太平洋工商论坛,制订发展教育和开发人力资源的规划。至于美国设想并由“名人小组”提出的建立亚太经济共同体的建议由于许多国家反对而被搁置起来。克林顿在宴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时不得不把这种共同体解释为非正式的共同体,“是一种邻居、家庭和朋友之间进行交往的共同体”。通过这次会议,亚太经合组织又向制度化前进了一步,但也再一次证明亚太地区还没有条件建立一个一体化的经济集团。正如江泽民主席指出的:“亚太经合组织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区域内其他经济合作组织或机构,它们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亚太经合组织内目前既存在像北美自由贸易区那样的区域性贸易集团,又存在像“东盟自由贸易区”那样的次区域性集团,还有一些被称为“增长三角”的小经济圈。如著名的华南经济圈、湄公河经济圈、图们江经济圈以及“东盟”的新、马、印尼三角区和泰、马、印尼三角区等。在亚太经合组织的大框架下,存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经济合作组织,这是亚太地区所特有的,也正是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活力所在。这些经济合作小圈由地理位置接近的省区组成,互补性大,对外开放,出口导向,对发展当地经济和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都有重要作用。由本地区成员根据具体情况在自愿互利基础上,从实际做起,发展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经济合作,逐步由小到大、由松到紧、由多样化到一体化,循序渐进,是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必经之路。
除了上述三大板块以外,西亚穆斯林国家、南亚和非洲国家也都出现了组织起来加强经济合作的动向。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具有一些新的特点:1.速度加快。如欧共体在统一大市场尚未完成之前,就开始欧洲联盟的组建工作,1991年底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付诸实施。这么巨大的工程,牵涉到12个国家的民族利益,障碍重重,难度很大,在一年多时间里,就通过各国全民公决和议会批准,速度是惊人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由开始谈判到签订协定也只花了一年半时间。亚太地区经济合作酝酿了几十年,1989年开始建立政府间的经济合作组织,即迅速向制度化发展。在区域集团化的过程中,民族利益的冲撞有时是很激烈的,但是为了取得集团化的利益,各国不得不做出让步,甚至不惜牺牲某些主权,以求得妥协,这也说明,区域集团化已是大势所趋,难以阻挡。 2.区域性经济集团已不限于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组成,事实上,现有的集团既有全部由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也有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组成的。甚至社会制度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也不阻碍发展经济合作组织。但是它们所采取的集团化模式将有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可以采取紧密的一体化模式,如欧洲联盟,经济发展水平有差距的国家则采取较低的一体化模式,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多样化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则采取松散的组织模式,如亚太经合组织。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正形成三大板块为主的格局。一些尚未参加集团的国家和次区域性集团将在不同程度上同三大板块挂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在集团内部加强经济合作,如果集团是相互开放的,对世界经济发展将起积极作用。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还是一个进行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利益与集团利益的汇合和冲突、集团之间的矛盾和磨擦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发展道路将是曲折的,各集团将在不断调整、变化中组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区域集团化趋势已不可逆转,这是因为:首先,冷战结束,经济矛盾上升,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美国采取单边手段迫使其他国家开放市场,自由贸易原则受到威胁。欧洲联盟把西欧国家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并排斥美日,使美国和日本面临挑战,为扩充各自的经济实力,美日审时度势,势必以不同形式组织推动集团化。发展中国家正纷纷采取开放政策发展经济,对发达国家有较大依赖,它们不得不参加集团化,以保障比较稳定的销售市场和资金来源。其次,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发展空前迅速,各国生产正在跨越国界向国际化发展,但这个进程受到了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阻碍。区域集团化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集团内部壁垒,相互开放市场,使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经济结构合理调整,经济规模扩大,竞争能力提高,符合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也符合加强经济实力以在世界经济新格局中取得较高地位的要求。最后,在新形势下,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国家出面组织经济集团,对内有防御性的一面,借以扶植本地区经济,对外则采取进攻姿态,帮助本地区企业争夺世界市场,将使竞争进一步升级,形成更高层次竞争的起点。区域集团化既反映了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强,也反映了大国角逐的激烈,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并存的局面将继续下去。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一体化之间的关系将是一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全球一体化主要是一种企业行为,它使商品、劳务、资本、技术越过国家或地区的壁垒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可以看作是一种外向性过程,其影响是缩小国家间的“经济距离”,增强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区域集团化则是由国家组织推动的,为了本地区成员的利益而降低地区内经济活动的障碍,以巩固和深化本地区贸易和投资的不断增长,它使企业加强在本地区内的活动,因此可以看作是一种内向性过程。从一个是外向性过程和一个是内向性过程、一个主要是企业行为而另一个则主要由国家推动这两方面说,二者是有不同的。但区域集团化往往也是在企业和民间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而由政府行动予以巩固和深化。而且无论全球一体化还是区域集团化,其主要出发点都是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活动主体都是跨国公司。因此,二者不是对立的,大方向是一致的。但区域性经济集团之间又存在着相互排斥和竞争的一面,因此有人担心这会不会割裂全球一体化,形成地区割裂和集团对垒,破坏世界市场的统一,并慢慢由经济矛盾走向政治和军事对抗。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还不存在。固然冷战结束后,发展经济实力和争夺市场成为各国首要关心的问题,各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大国,具体来说就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之间经济贸易矛盾加剧是不可避免的,但它们之间以妥协和协调的方式处理矛盾和磨擦的可能性要大于发生对抗的可能性。这是因为:第一,美国仍然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尽管其经济力量虽相对削弱,但并非全面衰落;欧、日经济力量增强,加上不再需要依靠美国核保护伞,对美国已不再唯命是从,但欧、日要成为政治、经济强国,仍需要美国的支持。它们之间经济贸易上的矛盾经过斗争和协商,常常取得不同程度的妥协与和解,说明它们的共同利益仍占主导方面。第二,各区域性经济集团在贸易上仍对区外市场有很大程度的依赖,拿已有35年历史的欧洲联盟来说,其对外贸易的65%是在区内各国间进行的,仍有35%要靠外部市场,而北美和亚洲国家则更依赖于世界市场,这虽使欧共体表现为“内向”,而北美和亚洲国家则更强调开放,但即使欧共体也不可能采取封闭政策,建立森严壁垒,靠本身力量发展经济,它还是需要从外部取得原材料和向外部市场销售产品。在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没有一个国家会把战略眼光从世界市场缩小到地区市场。区域集团化只是各大国增强本身竞争力量、争夺市场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第三,西方国家间经济上相互渗透已达到很高程度。区域集团化带来的企业跨国和跨集团兼并和投资活动,正在加强而不是减弱这种趋向。所以,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将制约区域集团化的分化作用,而区域集团化将促进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孤立在集团之外的国家将蒙受损害,消极地参加集团将陷于被动,只有积极参与才能充分享有集团化带来的利益。
综观90年代下半期的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发展经济总的说是有利条件大于不利条件。我们需要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改革国内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成长,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以迎接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
注释:
①〔美〕《商业周刊》,1993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