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演员网络理论看物联网技术_物联网技术论文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阈下的物联网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技术论文,网络论文,视阈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934(2011)06-0030-07

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1]的一种技术形态,旨在实现地球上的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或任何物与任何人之间的信息交流。

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简称ANT)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卡龙(Michel Callon)、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和英国社会学家的约翰·劳(John Law)等提出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理论。该理论将参与科学知识建构的各种异质因素都看作地位平等的行动者(actors),科学知识、技术成果的产生则是特定场域下多重行动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新兴的物联网技术是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达到人——物、物——物相联,“交流互动”,进而形成一个有机协调、智能高效的行动者网络系统。从ANT的视角来审视物联网技术,不仅能够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哲学启示,还能够为该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对策思路。

一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框架

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理论以“广义对称性原则”(general symmetry principle)为基准,以“行动者网络”(actor-network)、“转译”(translation)等为核心概念构建而成。广义对称性原则力求平等地看待自然与社会、人类(humans)力量与非人类(non-humans)力量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拉图尔直言,使用“actor”或“agent”并不对他们可能是谁和他们有什么特征做任何假定,他们可以是任何东西-可以是个体的或者民众的、拟人的或非拟人的;[2]行动者组成的网络又是通过“转译”联结起来,所谓“转译”,意为行动者经过努力将自己的问题通过商谈、翻译,转换成其他行动者的问题和利益,从而把其他行动者纳入到共同的“行动者网络联盟”中来,或者相反。转译的实现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完成,即问题化(problematization)、权益化(interestement)、招募(enrolment)、动员(mobilization)。所谓问题化是指行动者网络发起者-科学研究或技术创新主体-将不同行动者关注的对象问题化,使得自己面临的问题成为其他行动者利益实现的必经节点,从而使他们加入到自己的网络中来,这是建构行动者网络的关键所在。如卡龙所言,“我们想你们所想,你们就应该与我们结盟,支持我们的研究。而这样你们就更可能得到你们想要的东西。”[4]“权益化”则是强化问题化过程中给行动者界定的角色,从而使得其他行动者被“招募”进来成为网络成员,而“动员”就是网络发起者-科学研究或技术创新的主体-调动各种相关的人力、非人力资源,界定其角色,以形成稳定可靠的网络联盟。[5]“转译”另一层蕴含还指涉行动者之间互相定义,一方通过另一方来界定自己的角色,彼此都处在这种转化与被转化、定义与被定义之中。而每一个“行动者”之间关系又是不确定、变动不居的,需要结合特定的网络情境、场域来考量;一个行动者就是一个节点(knot或node),节点之间经通路链接,共同编织成一个“无缝之网”。

二 物联网技术的行动者网络分析

整体观之,物联网技术及其形成的物联网产业构成了一个覆盖广泛、关联众多、异质复杂的多重行动者网络系统:首先,构成物联网系统的多种技术实体本身就是一个行动者网络,即Net1;其次,装置了传感、射频等技术设备的物-人联结系统又构成另一重行动者网络,即Net2;第三,由物联网技术应用而拓展开来的产业链则形成了第三重网络系统,即Net3;最后,由对该技术及其产业进行引导、协调、规范等而生成的管理环节又构成第四重行动者网络,即Net4。四重网络交叉相叠,组成了一个多种技术实体结合、多个产业链条交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行动者网络集合体。

1.行动者网络Net1:实现“物联”的技术之网

物联网系统的建构,首先要在基本的技术层面上得以实现。就物联网而言,其基本的技术架构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中间件层(如图1.实现“物联”的技术之网Net1);而每一个层级都需要招募诸多行动者(actors)一各种技术实体一参与到物联网络系统的建构中。

首先,感知层可视为整个物联网络系统的策源地。要实现人类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数据获取和联结,首先需解决这两个世界之间的“感知”和“感应”问题,那么,原有的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行动者实体就被纳入到网络建构者的考虑范围。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和控制等要求,[6]这就基本上可以实现物联网络系统中各个行动者之间的“感知”。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物品标签与阅读器的配合,借助网络通信设备进行物与物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交流共享;射频标签之中内置有电子产品编码(EPC),它是识别目标的特定编码,使得每个物理对象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装载有EPC标签的RFID让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的物“活”了起来,并且能够“开口说话”了,[7]这就基本上可以实现各个行动者之间的“感应”。当然,感知层还包括二维码、GPS、红外等异质的行动者因素,它们共同地被摄入到感知层行动者网络中来。

感知层的构建基本上解决了短距离的物物感知、感应等问题,使得具备感知感应能力的物之能动性有了显著提升,但是要实现远距离行动者之间的信息交换与通信,还需要招募网络层的行动者参与其中。

于是,网络层行动者(如无线通信技术、IPv6等技术实体)的加盟解决了数据的远距离传输问题,进而能够实现广泛的物联之网;该层级目前主要依托互联网和电信网。总所周知,在互联网中有IP地址,同样,在物联网中,也要求给每一物理对象分配地址,但规模化了的物联网对地址的需求巨大,现有的互联网协议IPv4已不能满足为物联网中的每一物体分配一个地址的要求,而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具有几乎无限的地址空间,它“可以给每一粒沙子都设定一个IP地址”。在无线通信技术中,3G网络以其高宽带和高频谱利用率的特点能够支持物联网的海量数据传输,使得长距离的物物联结成为可能,是构成覆盖广泛的行动者网络不可或缺的行动者实体[8]。

网络层作为桥梁和中介,实现了长距离的行动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使得物联技术具备了不可估量的应用价值。

最后,嵌入了中间件的应用层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各个行业领域的终端环节。中间件层由一类独立的行动者(如应用集成、云计算、网络管理、Web服务等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组成,处于操作系统软件和用户应用软件之间,主要解决网络层和物联网应用服务之间的接口和能力调用,以实现对业务的分析整合、共享、智能处理、管理等。应用层则是指该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应用。目前应用相对成熟的如智能电网、精细农业、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环境监测等[9]。

总之,从行动者网络的构成看,感知层完成对物体属性的标识和读取(静态属性由直接存储于物品的编码标签中,动态属性则由传感器进行实时感应,RFID对物品进行识别读取,并将其转换为可供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网络层属于信息传输和通信的桥接层级,应用层则实现信息的接收、处理、反馈,并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各个层级在整个行动者网络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它们在技术环节的对接组合,才构成了一个互联互通的“无缝之网”。

图1 实现“物联”的技术之网Net[,1]①

2.行动者网络Net[,2]:物-物相联的能动之网

那么,具备上述技术条件的物理对象是如何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呢?或者说,它们是以何种方式进行物物相联的呢?

在技术层面上,一般来讲,装置了物联网技术设备的物理对象——行动者节点——具有以下几种类型:①无源节点,即贴有电子标签的物品,它不带有电源、具有被感知能力和少量数据存储能力,可以移动,但一般不具备联网能力,只能被动地与他物相联,因此,在物联网络中,属于具有较低能动性的行动者。②有源节点,是一种具备感知、联网和控制的嵌入式系统,是物联网的核心。它有电源、能感知、可移动、存储、计算和联网等,可实现物-物、人-物、人-人的联接,能动性也有了明显提升。③互联网节点,是具备联网和控制能力的计算系统,是物联网的信息中心和控制中心。它采用了互联网的联网技术,但是具有物联网系统需要的时空上的动态控制能力,是相对可靠、安全的控制体系。互联网结点带有不间断的电源,但不具移动性,有较强的可感知、存储、计算和联网能力,可提供人-物、人-人的联接与“对话”。

根据以上分类,行动者节点之间便具有如下三种联结类型,即无源节点与有源节点之间的联结(如图2.行动者节点联结类型1)、有源节点与有源节点之间的联结(如图3.行动者节点联结类型2)和有源节点和互联网节点之间的联结(如图4.行动者节点联结类型3)。在第一类型中,贴有电子标签的无源行动者,通过射频识别技术达到与其他行动者的“沟通”、“交流”,虽然能动性较弱,但是拥有自己“身份证”和IP地址的物通过与有电源行动者的联结而显示其存在和功能,其能动性便得到了彰显;在第二类型中,有源节点之间彼此具有感知、反馈能力,其交流更加自主,物之主体性、能动性更加显著;同理,在第三类型中,行动者网络系统将物、人等诸行动者信息都“摄入”进来,物与人都符号化、平齐化地参与了物联世界的建构。②[10]

可见,在物联网技术构成的行动者网络中,作为行动者的物,其能动性、主体性得到了显著提升;物联网就是一个物物互联的能动之网。

图2 行动者节点联结类型1

图3 行动者节点联结类型2

图4 行动者节点联结类型3

3.行动者网络Net[,3]——Net[,4]:“转译”的物联网络联盟

要保持一项新技术旺盛的生命力,关键要将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也就是将该技术进行产业化应用与推广。新技术的产业化途径本质上就是各个技术主体及相关产业部门之间的“转译”过程;物联网产业链条的形成和发展亦是如此。

早期,该链条以终端设备提供商为主要业务推动者,即行动者网络建构者,他们通过获取行业客户的需求,再根据此需求寻找应用开发商进行业务开发,将自己的问题——客户的需求转换成应用开发商实现利益的关节点;同时,与网络提供商(如电信运营商)进行“商谈”,将网络提供商招募进来,提供网络服务,再次实现问题、利益的“转译”;随即,邀请方案提供商加盟,分别给业务使用方或业务应用方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以终端设备厂商为最初推动者的物联网产业链形成的模式(如图5.产业链“转译”之网Net[,3]③),其特点是适时、灵活,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实现多样化的服务,但是这种作坊式的产业模式很难适应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往往导致市场混乱、业务功能单一,缺乏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10]

图5 产业链“转译”之网Net[,3]

因此,新的产业化模式需要引进新的行动者加盟,除了上述行动者的参与之外,还需要“说服”政府加入进来,或者说通过“转译”让政府主动参与进来,成为新的庞大的行动者网络体系的重要成员——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关涉国家发展战略,“转译”自然不成问题。发挥政府在政策扶持、机制建立、行业规范、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统筹、引导作用,是物联网技术安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物联网技术起步较早,政府对该技术的发展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很早就参与到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建设中来:早在1999年,中科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调研时,对微纳传感器研发中心予以高度关注,提出了把“感知中国”中心设在无锡、辐射全国的想法;同年9月,《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在2010、2011年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都明确指出,要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此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11][12][13]。

另一方面,物联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阔,这就需要标准化的数据库、软硬件与数据接口,互相联结的网络平台,以及统一的身份标识和编码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将世界上的每一个物体纳入物联网世界。技术标准化,是新兴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必然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难题,也是行动者网络得以维系和拓展的重要力量。这不仅仅是纯技术性问题,还关涉到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因此需要保持与国际社会及相关组织在标准制定、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面的通力合作。在全球化视野下的行动者网络中,作为行动者的各国政府和组织,是竞争者,更是合作者,因为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节点,而且也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实现共赢共生。我国在这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并成为物联网标准化进程重要参与力量:2008年6月,首届ISO/IEC传感网国际标准化大会就在中国召开,中国代表提出的传感网体系架构、标准体系、演进路线、协同架构等代表传感网发展方向的顶层设计被ISO/IEC国际标准认可,已纳入ISO/IEC SGSN总体技术文档中;2009年10月,由中、美、德、法、英、韩等国家联合成立了ISO/IEC JTC1传感网标准工作组WG7[9]。

这样,就形成了以政府为统筹、以政策扶持为支撑,以国家发展、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技术研发为主线,以设备制造、网络服务、国际合作为纽带的多重异质性行动者网络(如图6.物联网络联盟Net[,4])。

图6 物联网络联盟Net[,4]

概而言之,Net[,4]涵盖了Net[,1]、Net[,2]、Net[,3],而且每一重网络下又可细分为若干个子层级网络,直至每个网络节点;这些节点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人与物都被符号化、平齐化地看作行动者,彼此之间实现了不同程度地互联互通。

三 审思和启示

从ANT的视角来审视物联网技术,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和启示:

1.物联网技术的哲学审思

首先,在由物联技术构成的行动者网络系统内,“物”的能动性有了显著提升。“物”(包括天然自然物和人工物)和人一样,本质上都是不断流变的行动者,平等地参与到物联网络所构建的场域中;在这样的场域情境中,物有了“物格”:装置了传感设备、贴上了象征“身份”的编码标签、拥有唯一属性的IP地址的物(无论无源还是有源)可以能动地接受、存储、处理和输出信息,感知感应外在世界;原本被动、静默的物有了自己的“声音”,能够“开口说话”,可以与他者(包括人和他物)交流互动,由一个“失语的在场者”趋变为一个“‘可言说’的在场者”。在这样的技术情境中,物可以能动甚至是主动地影响、建构这个世界;在这样的技术情境中,技术人工物在被人“定造”出来之后,加剧了其物化、对象化进程,与人快速分离,形成了独立的“物格”。如果说,技术发展的极限是人的话,那么,物联网技术正使得技术之物不断地向人靠拢——纵然其背后的操纵者依旧是人,而人当如何?

“物格”提升的同时却造成了“人格”的贬损。人和物一样,作为平等的行动者在现实的或虚拟的物联网络中,被信息化、数字化、图像化、符号化;在现实的物联世界中,人可被视为对象之物,被监控、跟踪、管制,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便化为信息之物,只是一个符号、一幅图像、一组数字。人和物被平齐化地规约在物联网络中,人之自由、精神、尊严被技术性地挤压出来,成为了技术座架下的“无灵”之物。人在物联网技术世界中,彰显了他物无可企及的技术理性,同时也损伤了崇高尊贵、人之为人的品格价值。[14]

如果说拉图尔等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在理论上消解了传统的主客分殊,那么物联网技术则在技术上实现了这种消解。如果说拉图尔时代,作为非人类存在的“物”还是一个“准客体”,那么物联网时代的“物”已经升级为“准主体”了,而人的传统性主体地位却遭到了贬降。在物联网时代,面对如此情形,我们需要充分意识到物之能动性和主体性,重视其功用及存在价值,做好与物共存、同物交互的准备;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人类在尽情张扬其技术理性之时,保守尊贵人格,莫要自降品位,与物同类。

其次,物联网是复杂的“主体间性”之网。行动者网络理论视阈下,行动者的角色是在与他者关系中得以界定的,行动者之间是一种与他者共存共生的主体间性关系,而物联网时代,这种关系变得更加复杂。物联网技术将人与物置于传统的以实际地理、地域为依托的“地方空间”(space of spaces)和现代的以人、物、货币、信息等跨时空流动的“流动空间”(space of flows)之中,物-物、物-人、人-人等诸多行动者在多重行动者网络中进行多层次交互。一般而言,不同的行动者节点在同一个网络之中,其位移才能保持不变,其特质、性状、角色、身份才能得以界定,一旦进入多重网络、多个层面,行动者的空间存在便有了多种可能;[15]而物联网络不仅是一个技术之网、能动之网,还是一个转译之网、联盟之网。在此可以看到,自然与社会相融、主体与客体难辨,现实之物与虚拟之物交织,“地方空间”与“流动空间”交汇于以多元异质的行动者为节点而编织成的天衣无缝似的“网络空间”之中;其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更加难以确定化、模式化。然而,要建构利益共赢的物联网络联盟,必须注重这种错综复杂的主体间性关系,处理好与他者的关系,关注他者,与之共处,在彼此关系中界定自我、成就自身;其基本实现方式为“问题商谈,利益转译”,想他者所想,为你我共用。

2.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启示

首先,注重自然、社会两种力量,建构物联网络联盟。总体看来,目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技术瓶颈;而普遍认为,阻碍物联网发展的最大瓶颈还是技术问题,包括技术标准化问题、相关技术的深化发展、融合问题,以及技术产品成本较高问题等。这些问题最终限制了物联网技术的规模化、产业化,而只能局限于小型的传感网。而从上文的分析中,技术问题的解决、技术创新的实现,超越技术本身,是多重行动者网络共同作用、诸多行动者共同参与的结果;技术创新主体在掌握技术自身发展规律、着力提升科研实力的同时,还要注重社会文化等因素,重视其他行动者的价值和利益实现途径,动员、招募更多的行动者加盟进来,在与他者的有效互动中成功实现问题的“转译”,进而实现共赢共生;政府在制定科技政策、管理规范之时,也要注意发挥多种行动者的能动作用,才能有效地推助科技创新[16]。

其次,保护行动者的“隐私权”,规范物联网健康发展。物联网时代,不论人和物,都可能被贴上电子标签,处于他者的监控、跟踪之下,人或物的“隐私权”都可能被侵犯。人之隐私容易理解,物之“隐私”如何把握?作为能动之物,其自身属性、状态等均可被信息化、数字化地纳入到物联网络中来;具备独立“位格”的物,其自身之“隐私”暂不论说,其背后往往关涉的是物之所属者的“私密”,大到国家机密、小至个体安危。因此,政府和技术主体在建构物联网络联盟的过程中要审慎对待、充分考量,在技术防范、伦理规约等环节做好准备,防止技术之马脱缰而难以驾驭。

总之,物联网技术带给我们诸多新的哲学命题,我们唯有对这些命题进行深度思考,才能更好地引导该技术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收稿日期:2010-09-08

注释:

① 参见文献[9]

② 以上图2-4参见文献[10]

③ 参见文献[10]

标签:;  ;  ;  ;  ;  ;  

从演员网络理论看物联网技术_物联网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