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效果论文_周绪国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效果论文_周绪国

周绪国(广西岑溪市礼邦纪念学校 广西 岑溪 543200)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7-203-01

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阅读课在语文教师的精心打造下,变得异常生动,表演、歌曲、视频被老师们不遗余力地请进课堂,热闹处哄然大笑,慷慨处激情澎湃,动情处潸然泪下。这样的阅读课常被认为好课。果真如此吗?其实,衡量一节阅读课优劣的关键不是看其华丽的呈现,而是观其效果,即课上学生究竟学会了哪些语文知识,掌握了哪些语文方法,提升了哪些语文能力。也就是说,要站在语文而不是其它学科的角度,看学生习得了什么,实现了哪些方面的成长。笑声、激情与泪水绝不是阅读教学的目标,它们背后的语文智能发展才是关键。

阅读课究竟要学习什么呢?《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对语文课程进行了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阅读课也就是通过这个“例子”,教给学生清晰明了的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更好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明确了阅读课所承载的使命后,我们再来回望华丽课堂,其原因就是语文教师人为地扩张了语文的人文性,而忽视了其最基础的工具性,耗时费力地纠结于课文内容及其思想内涵,把语文课上成了表演课、思品课、科普课等等,结果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这样的阅读课就是高耗低效教学,长此以往,语文课成了耗时最多,质量最难以提高的科目。

那么,怎样上好阅读课呢?简单地说,就是种好语文自家的地。笔者在这里先引入两个概念:一是语文的本体性教学内容,是指语文课程独有的、反映课程本质特征的教学内容,即语文知识、方法、技能;二是语文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是指非语文课程本质特征的各科共同承担的教学内容,即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教育、多元文化等。也就是说真正有效、高效的阅读课应该是:有明确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围绕本体性内容展开教学,能清晰检验学生学习成果。要真正提高语文阅读课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实现一个转变

这个转变就是由“教课文”转向“教语文”。“教课文”与“教语文”有何不同呢?“教课文”以课文思想内容为主要指标,以文本解读组织教学过程,语文教学内容成碎片状态;“教语文”则是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主要指标,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渗透思想和情感教育。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一课时,先利用多媒体设计了表格,引导学生把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逐一填充,然后强化训练让学生记住这些内容。教学总结时提问学生学到了什么?回答自然都是课上填充的内容而已。这位教师就是在“教课文”,把语文课上成了科学课,异化了语文课程性质,完全背离了阅读课的学习宗旨——以课文为载体,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选取合适“学点”

确立了“教语文”的课程观之后,摆在教师面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通过课例究竟要培养学生哪些具体的语文智能,即“学点”。很多语文教师一直以来都是依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经验解读教材,拟定教学目标,这就导致课堂随意很大。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发挥课例的作用?教师必须要有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学段目标,还要结合教材单元目标,制定本课教学目标。一般来说,课例的“学点”不宜过多,取舍尤为重要。另外,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上要凸显语文本体性教学目标。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可拟定如下教学目标:1.字词达标;2.感情朗读指导,背诵课文;3.品味优美语言,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4.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其中目标3、4 是重点,4 是难点。有了这样清楚的“学点”,课堂才会由随意走向精致、精彩。

三、做好几件实事

有了“学点”,师生课堂就有了方向,但语文教学并不是只管赶路就可以,而是要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但这常常被忽视。在落实“学点”的过程中,只有抓好这些小细节,才能真正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才是最有效的语文教学。一是及时检查听的效果。很多人成年之后都不会倾听别人发言重点,究竟是谁之过?我们语文教师难辞其咎。语文课上,许多老师根本不提听的要求,有的即使提要求也是轻描淡写,根本不检验听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在潜意识上就认为说是别人的事情,和自己无关,听的能力可想而知。二是时刻关注说的质量。课改以来,很多教师满足于课上学生积极发言就可以了,至于表达是否合理、完整、严谨、有序,经常置之不理。其实,课堂才是师生真正言语交流的正面“场”,只有在这样的交流中教师对学生的说话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才能让学生真正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三是恰当使用读的形式。读的形式很多,如朗读、默读、轻声读、分角色读、品读等。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老师不考虑读的目的,率性使用。刚接触文本便让学生分角色朗读,需要思考时则采用朗读,结果读成了繁荣课堂的手段,而失却了其最基本的功效。须知,采用比较静态的读,常伴随思考;采用宣泄性的读,能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四是巧妙训练写的能力。这里的写包括写字和写作。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总是把这两件事放到课下,用他们的话说:“可能是写字太容易,写作太艰难。”可是,当前出问题的恰恰是这两个环节。学生的字写得太丑,甚至错字连篇,这和老师的漠视有极大关系;学生的作文缺少生机,千篇一律,也和放到课下关系不小。其实,这两个环节一定要放到课上,因为这才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输出环节,出了问题,岂不是满盘皆输?写字不仅要关注正确,更要关注姿式、美观、速度、行款等;写作要很好地与当堂学习重点相契合,固化所学,尽量短小。五是合理安排积累和练习。背诵也是经常被教师赶出课堂的环节,说是浪费时间。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经常背诵才能输入大量规范的语言,用时才能脱口而出。况且,只有课上的背诵学生才最专注,效果最好,长期坚持背诵学生的识记能力会大幅提升,对文字的敏感性增强,甚至过目不忘。

阅读课堂的终极目标就是触类旁通,学会迁移,学以致用。课例只是习得方法,要想有效迁移,必须要有针对性强的语言实践,帮助学生固化。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学习对桑拿矛盾心理刻画后,可以安排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进行矛盾心理的语言实践。只有在课堂上经历了这样的训练,再遇到类似情况,学生迁移起来才会容易很多。

总之,阅读课的重心必须转移到语文学科本质上来,通过课文学习语文知识,进而通过相应的语文实践,形成并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才能学到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体现语文课堂教学鲜明的成长性。

论文作者:周绪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效果论文_周绪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