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能力的创新--2001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历史试题的命题思考_高考论文

基本能力的创新--2001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历史试题的命题思考_高考论文

基础 能力 创新——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的命题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命题论文,学校招生论文,全国统一考试论文,思路论文,普通高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3+2模式,以下简称“高考历史试题”),遵照《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要求、考试范围、内容比例与题型比例设计命题。同时,本次命题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本着有利于高校选拔具有良好学习潜能的新生,有利于推进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宗旨,又进行了积极稳妥的探索,展示了高考历史命题的新动向:重视基础知识,但更偏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的程度;突出学科能力,但更注重考查学生利用学科基本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鼓励创新,但更关注学生综合意识的形成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2001年的高考历史试题,既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内在联系性和社会教育功能的基本特点,又表现出了注重学生思考、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

具体来说,2001年高考历史试题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一、试卷结构:大稳小变,变中求新

以下三组数据,可以反映出试卷结构的“大稳小变”。

数据一 2000年、2001年试卷内容比例

年份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2000年

 35分 23.3%

 60分 40%55分 36.7%

2001年

 40分 26.7%

 60分 40%50分 33.3%

数据二 2000年、2001年试卷题型比例

年份 选择题 材料解析题 问答题

2000年

 74分 49.3%33分 22%43分 28.7%

2001年

 75分 50% 34分 22.7%

 41分 27.3%

数据三 2000年、2001年政治、经济、文化史比例

年份 政治史

经济史

文化史

2000年

 99分 66% 18分 12%33分

22%

2001年

 83分 55% 52分 35%15分

10%

数据一、二说明,2001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遵循了《考试说明》要求,试卷在内容比例与题型比例上基本稳定。同时,根据题目选材、问题设计等客观因素又稍作调整,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数据三正好反映了命题选材中的随机应变。从发展的眼光看,试卷减少政治史的分量,适当加大经济史与文化史的比重,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问题情景,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显得非常重要。

“变中求新”的主要做法是减少选择题的数量。选择题的2000年大体相当,但题量由2000年的37题减少为30题,每题分值由2分调整为2.5分。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一是降低知识覆盖面,突出主体知识;二是挖掘题型功能,加大选择题思维考查的力度;三是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鼓励创新思维;四是为主观题型的改造留下空间。因此,选择题量的调整不是轻率之举。教师要认真研究这一变化对教学可能产生的影响,以适应今后高考命题进一步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大趋势。

二、内容考查:重视基础,突出理解

重视基础,突出考查学生利用学科基本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历史学科高考命题惯常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2001年高考历史试题正是通过对大量的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测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目的,因而试题显得平实,难易适度。第1、3、4、5、8、10、11、12、15、16、17、18、19、20、23、24、25、26、30题,以及第33题“背景”、第34题“变化”、第35题“政策”和第36题“表现”等,无不说明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但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不是盲目的,而是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某个具体时期中,甚至在更长远、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起重要作用的事物或人物。所以今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应该认真研究新的考试要求下基础知识的新内涵。

我们认为,基础知识不是零散的、孤立的知识内容的简单集合体,而是指对本学科形成较为系统的、有序的、完整的认知结构,即知识结构。基础知识是一个以点(知识点)、线(知识链)、面(知识块)互动关系形式为特征的信息系统。提升知识结构的可利用性、相对稳定性与清晰性以及可辨别程度,对于有效的培养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基本的历史概念、基本的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的历史规律、基本的历史理论以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掌握和运用好这类基础知识,是考试成功的关键所在。

当然,2001年高考历史试题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以检测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为主旨的。理解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的核心。对于历史学科而言,所谓理解,就是要求在历史学习中不单单记住所学的历史知识,而要在记忆的基础上,形成对历史现象、历史规律和考察历史的理论方法与基本内容的概括性、本质性、特征性的认识。将对历史表象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已有的结论性的理性认识转化为自己的理性认识,并能掌握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关系的联系性,达到能够运用理解的知识观点分析解决历史实际问题的目的。上列题目中的第4、12、16、23、30、34、35题,就比较典型地说明了理解对于记忆的至关重要性。如果没有理解,学生就回答不出服装、被褥原料和主食品种变化“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并“最终导致一批工商业城镇的兴盛”;也难以认识到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依据”。因此,只有理解得深刻,基础知识的记忆才能牢固。

遗憾的是,2001年高考历史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量过大,教材的小字部分涉及过多,这是今后命题工作中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

三、试题设计:关注人文,体现综合

如果说2000年高考历史试题是把比较分析作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手段,把发展学科综合能力视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那么,2001年高考历史试题则较突出地以问题为中心,以人们关心的现实和社会问题为背景设计试题,体现出了一定的综合性。

1.形成问题中心: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解决新问题。

2001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第31题提供了关于武则天轻徭薄赋、奖励农桑、起用庶族、打击异己和科举选才的四则材料,要求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武则天掌权达半个世纪的原因。第32题提供了1900-1945年台湾和日本贸易情况的一组材料,同样要求学生根据有效信息,分析台湾与日本贸易关系对台湾经济的影响。第34题则通过创设新情景,要求学生回答南宋末年至明清时期服装、被褥原料和主食品种变化的原因与产生的影响。这些试题,以问题为中心立意命题,改变了过去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的命题思路,综合性较强。

2.鼓励科学创新:提倡独立思考,倡导实事求是精神。

这是综合试题应该具有的基本属性之一。2001年高考历史试卷的第33题,要求对法国1795年宪法草案报告人的政治主张作出评价。学生只要史实熟稔,认识到位,作出基本肯定或基本否定的评价并不难。试题答案开放,给了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看法空间,这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大有益处。

3.关注人文精神:以人们关心的现实问题和社会问题为背景命题,启迪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2001年高考历史试卷中,第14、22题自然渗透了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第35题肯定了党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所进行的成功探索,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第32、36题结合现实热点,分别探讨了日本对台湾殖民统治的历史影响和德国纳粹党上台执政的历史原因,警示人们关注当代法西斯主义的复活。第34题结合社会生活,分析服装、被褥原料和主食品种变化的原因与影响,说明民族交流、中外交往以及社会稳定的现实意义。应该说,这是重视历史与现实结合、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传统命题思路在新的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因为它强调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因而也突出了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突出了人文精神。

总而言之,2001年高考历史命题继承了传统,又发扬了传统,因而试题在许多方面具有过去试题的优点,同时又在试卷结构、内容考查和试题设计等方面显示出了新的动向。历史教学只有不断研究变化了的高考历史命题新趋势,并在教学与复习中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形成与考试同步提高的新局面。

标签:;  ;  ;  

基本能力的创新--2001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历史试题的命题思考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