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富士苹果园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苹果园论文,对策论文,红富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日,笔者在下乡中发现,由于多种原因,不少基地的红富士苹果园在整形修剪、粗皮病防治等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果品的产量、品质与效益。在此,借鉴典型园成功改形的经验,以“成本低、产量稳、精品多、效益高”为目标,提出以下对策或建议。
一、病虫害发生严重
发生较重或严重的主要病虫害有:粗皮病、轮纹病、干腐病、褐斑病、苹果小卷蛾、苹果绵蚜、苹果透翅蛾等。其中,粗皮病导致树体明显衰弱;同一病菌引发的果实轮纹病在贮藏期病果率高达30%~50%。需要强调或警惕的是:粗皮病等起初只是少数树发生严重,但因防治措施不力,只重视萌芽前刮治,没重视关键期预防,使之很快蔓延扩展至全园,导致全园普遍发生。
对策:一是对侵染性枝干病,不仅要在萌芽前集中刮治、生长季随见随治,而且要在生长季,尤其是七八月病菌孢子大量散发期或发病盛期,重视对树体喷药,防止枝干被侵染。绝对不能因果实套了袋,就使杀菌剂的间隔期延长到20~40天。刮治时,用利刀刮掉病部组织,粗皮病涂腐必治20倍液、干腐病涂腐必治5倍液。因干旱致干腐病严重的,应设法通过多种措施保湿或补水;因土壤pH值低于5、缺硼或吸收锰过多引起的粗皮病,可通过及时排水、增施有机肥、施入适量石灰或硼砂等予以防治。二是绵蚜重的,应于四五月份,用10%吡虫啉1500倍液,48%乐斯本或20%果虫净13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量30~50公斤。或于树干上包10厘米宽纸环,然后涂药液,包薄膜。另外,要用软泥堵虫洞、伤疤、剪锯口等。绵蚜盛发前(6月上旬、10月上旬)树上加喷农药。三是苹果小卷蛾较重的园,应挂“糖醋液”测报,从花后开始用药,每喷2~3次药,喷一次加灭幼脲或除虫脲的药。四是褐斑病严重的园,可用60%百泰可分散粒剂15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克菌康1000倍液进行防治。五是有透翅蛾发生的园,应注重在4~5月和8~9月,往危害处涂刷1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六是轮纹烂果病发生严重的园,应采取综合措施:萌芽前,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花后10天至套袋前,以多抗霉素、多菌灵、粉锈宁或杀菌优、甲基托布津以及速灭杀丁、吡虫啉、灭幼脲、齐螨素或乐斯本等防治为主,树上喷药2~3次,间隔期8~11天。果实套袋后,以1∶25∶200倍液波尔多液防治为主,并根据虫螨为害情况,加喷相关农药。间隔期15~20天。
二、树形不合适,修剪方法不科学
目前,生产上采用的树形仍主要延用的是传统的主干疏层形或纺锤形。主干高度低,多为50~70厘米;大枝数量多,每株5~8个;亩枝量大,多在9万~12万个。因第一层主枝着生部位低,难以配备较多利于生产优质精品果的松散下垂型结果枝组;所采用的以短截为主的修剪法更是违背了该品种的习性。为此,果园郁闭,通透性差,优质花芽少,坐果率与产量低。
对策:对这种果园应在树体结构与修剪方面狠下决心,通过1~3年的改树形、调结构、培育优良枝组等措施,为实现连年的优质、丰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树形宜借鉴在许多主产地已改形成功的小冠开心形(3×5米园)。主干高1~1.5米、树高2.5~3米,主枝或大枝4个,且较为均匀地平斜分布在东南西北各方位,枝组直接着生在主枝上,高、中、低错落配置,呈松散下垂型,亩枝量5万~7万个。
近成龄树以后修剪主要采用疏枝、缓放和回缩法。及时疏除直立、重叠、过旺、过密、衰弱、病虫为害严重以及剪口萌蘖等枝梢;缓放健壮或中庸枝梢,对少数新梢于生长季进行摘心或扭梢;果台枝显弱时,冬剪时适度回缩复壮枝组;落头时要注意留约30厘米的保护桩及小型辅养枝组或新梢,以促进伤口愈合。花量不足的树,5年生以前以辅养枝为主,于6月下旬前后进行环剥;5年生以后则可进行主干环剥或倒贴皮。注意剥前8~10天要使树体有足量水分。为防止枝背日灼,须保留适量背上斜生枝。
三、土肥水管理不科学
首先是施入有机肥的时间不妥。不少果农在春季萌芽前施入有机肥。施入后因前期温度低,肥效在生长季前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经过了夏秋季的高温多湿后,肥力易急剧增强,使原本已停或应停长的枝条被迫继续生长,既降低了中短花枝比例,又易造成树冠郁闭,降低果实品质,不利于树体越冬。其次是有机肥施入少、化肥施入过多,有的几年才施一次有机肥,而化肥的用量又明显过多,株施量常达4~5公斤,甚者十几斤。既增加了无效成本,又破坏土壤结构,还污染了水土环境。
对策:针对红富士品种成熟期晚,10月份前后正是采前最忙碌的季节,宜在9月上中旬施入腐熟有机肥。用量因肥料种类、纯度与地力等有别,一般亩施入量为1~5吨。堆肥、牛圈肥等适量多施,鸡粪、羊圈肥宜适当少施。还需强调的是施入钾肥的时间不能过晚,最晚应在采收前1个月施入,否则,会增加果实酸度,影响食用品质。
四、花果管理不到位
花果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不疏花、只疏果;授粉措施不到位,不少园既不放蜂,也不进行人工授粉;疏果量小,留果量大,每亩多在1.5万个以上;对硼等微量元素补充不足,坐果率低,果肉深处有海绵状褐斑,或有芽褐、枝枯现象。
对策:一是4月上中旬、花序露出后,以10~25厘米间距,及时疏除过多的花序。4月20日前后,花蕾分离后,应按每个花序保留1个中心花和1~2个壮边花进行疏蕾、疏花,以便科学缩减花量,节省较多的贮存营养,进而增大果个,提高果形指数。二是应尽量在花期采取1~2项人工辅助授粉措施,以保证正常的产量。尤其是花期遇不良天气时,更需特别予以重视。如天气干燥、风大,宜在风相对小时,喷1~3次花粉营养液(配比:硼砂5克、花粉10克、尿素15克、蔗糖250克、水5公斤);如阴雨天较多,应见缝插针地进行采花、取粉,然后进行点授,或混适量淀粉,包三四层纱布后,绑于杆头抖授。三是留果量每亩宜在0.9万~1.1万个,3×5米园,每株约240个果。四是根据果园近年来果实与树体表现的缺硼程度,可于初花、盛花和花后喷施1~3次0.3%硼砂液,个别缺硼严重园,还可在施有机肥时或萌芽前适量土施,用量20~50克/株。五是采前摘完袋后,应进行摘叶、转果,树冠下铺反光膜。
五、其他注意事项
一是注重喷药细节。相邻两次喷药最好变换顺序与方向;春季配置药液如用地下水宜提前一天晾晒;喷药前5个小时先浸泡药,再同方向搅拌半小时以上,可减少农药用量约1/3。二是少用或不用除草剂。有调查显示:喷施在地表近处的除草剂,1~2个月后就会使土壤深层的毛细根受伤害,所产的苹果常发生烂果。三是易发生大暴雨的季节,应尽量避免使用波尔多液,或使生石灰用量增加到3~3.5倍,以防药害产生。
联系电话:0311-85815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