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妊娠对孕产妇及胎婴儿有较高危险性,可能导致难产或危及母婴者,称高危妊娠[1]。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妇,称为高危孕妇。孕妇患有各种急慢性疾病和妊娠并发症,不良的环境、社会因素等,均可导致胎儿死亡、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先天畸形、早产、新生儿疾病等,构成较高的危险性,从而增加了围产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凡列入高危妊娠范围内的孕妇,就应接受重点监护,尽量降低围产期发病率及死亡率。据相关研究发现高危妊娠为造成孕妇死亡、新生儿死亡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医院要有一套科学的诊治和管理系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孕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以不断提高高危妊娠管理的三率( 高危妊娠检出率、高危妊娠随诊率、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3],是降低“三率”(孕产妇病死率、围产儿病死率、病残儿出生率)的重要手段。转诊是危重孕产妇救治中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文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300名危妊娠转诊的母婴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患者基本资料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320名高危妊娠转诊的母婴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300高危妊娠转诊的母婴患者为本文的研究对象。1.2 研究方法本文选择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20名高危妊娠转诊的母婴患者转诊医院、患病种类、母儿预后等相关指标 进行科学分析。选择使用SPSS20.0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分析。2 结果2.1 孕妇基本情况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共接收320名高危妊娠转诊的母婴患者,患者基本情况如下:1、初次怀孕人数为136人(45.33%),曾经生过多于一个孩子的孕妇164人(54.67%);2、孕妇年龄在18-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15±1.45)岁;3、孕妇怀孕时长为25-42周,平局怀孕时长为(29.45±1.25)周,其中未足月孕妇158人(52.67%),足月孕妇人127(42.33%),产后转院人数为5人(1.67%)。2.2 孕妇转诊原因300名高危妊娠转诊的母婴患者中转诊原因如下:1、宫产手术或肌壁间肌瘤剥除术后的子宫患者126人(42.00%);2、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5人(25.69%);3、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10人(10.00%)4.妊娠合并肝炎39(13.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0人(10.00%)。300名患者发生高危因素为35种,发生次数为654次,每位孕妇发生次数为2.04次,其中发生次数最多的危险因素为:1、先兆性早产119人;2胎膜早破78人;3、先兆流产50例,4、瘢痕子宫53人。2.3 孕产妇结局300高危妊娠转诊的母婴患者中有245人在我院成功分娩,其中发生产后出血患者为8人(3.27%),低于国家规定的5%的标准。不可避免流产患者32人(10.00%);65人安胎出院(20.31);终止妊娠例造成15人自然流产,6人引产;其中9人经评估及家属同意转至上级医院,结局良好;300例孕妇中未发生孕妇死亡,子宫切除情况。3 结论对高危妊娠患者的诊治应该规范医院对该类病人的救治且建立完善的诊治系统,一次来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及降低孕妇的生命危险。高危妊娠和重症孕产妇及时、规范地转诊和救治是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的主要措施。建立完善的转诊网络和转诊能力的培训是保证转诊成功、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的首要环节。因此,医院应该定时、定期开展相关方面知识的讲座,以此提高医护人员对高危孕产妇的病情评估、适时转诊与现场救治能力,进一步降低孕妇生产危险。参考文献[1]梁娟,朱军,王艳萍,等.中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降低孕产妇死亡主要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8):746-748.[2]王卫星,胡美霞,陈丽华,等.九江市危重孕产妇转运及抢救状况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5):40-43.[3]谢莉玲,余昕烊,朱建华.351例重症孕产妇转诊病种和结局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5):385-388.
论文作者:李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7
标签:转诊论文; 孕妇论文; 患者论文; 孕产妇论文; 母婴论文; 医院论文; 死亡率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