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尔曼#183;黑塞的《荒原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尔论文,荒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 海尔曼·黑塞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于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本文就他的代表作《荒原狼》中的三条主线,即人与狼的对比、自杀情节和中产阶级气质进行分析和评论,以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哲学思想。
关键词 黑塞 荒原狼 自杀情节 中产阶级气质
海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是一位长年侨居瑞士的德国作家,他是本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令人感兴趣和最有争论的文艺作家之一。他的创作是多方面的,他是小说家、诗人、随笔作家、文艺批评家、艺术家;但最令人感兴趣的则是他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以及短篇小说。其中长篇小说《荒原狼》可谓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因为它在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对欧美青年、前苏联青年甚至日本青年的影响之大不亚于当年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荒原狼》的销量在欧洲连续数月名列前茅;在东欧及苏联征订目录上《荒原狼》排在前列;在日本,一夜之间洛阳纸贵,包括《荒原狼》的黑塞小说被抢购一空;在美国也出现了人们争相购买和阅读黑塞作品的热潮。这充分说明了黑塞作品的文学价值、艺术魅力及社会意义。人们把黑塞誉为继歌德、席勒之后,与托马斯·曼齐名的德国文化最优秀的代表。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为多种文字出版,并得到各国读者的喜爱。迄今为止,他的作品的发行量已超过七千万册。据联邦德国报刊介绍,黑塞是当今世界上拥有最多读者的现代德语作家。由于他对德语文学及世界文学的贡献,于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那么为什么黑塞的作品受到如此青睐,读者为什么这么喜欢黑塞的作品呢?本文想就此及他的代表作《荒原狼》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黑塞是跨世纪的作家,仅就他经历的时代变革以及他本人的经历来看,其作品无疑要打上时代的烙印。1877年7月2日黑塞出生在德国南部符腾堡州的小镇卡尔夫。他的家庭宗教色彩很浓,父亲是传教士,母亲是虔诚的新教徒,外祖父则在印度作过传教士。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成长,使黑塞自童年起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对黑塞以后的成长及性格的形成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喜欢这样的家庭环境,但同时对那种教堂式的虔敬气氛和没有止境的清规戒律感到非常苦恼。因此在他的双亲期望他成为牧师,把他送往培养神学家的毛尔布隆神学院之后不久,他就逃离了。此后,黑塞周游了很多城市,改换了许多职业。由于受过良好教育,加上勤奋,他博览群书,大量阅读歌德、席勒、让·保尔·李希特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也很喜欢诺瓦利斯、荷尔德林、莫里克和海涅的作品。在蒂宾根一家书店当职员的时候,他就开始自己写作,由最初的《浪漫主义之歌》(《Romantisdhe Lieder》)、《午夜后的一小时》(《Stunde Nadh Mitternadht》)等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散文,到后来的中篇小说《彼得·卡门青德》(《Peter Camenzind》,1904)、《车轮下》(《Unterm Rad》,1906)和长篇小说《盖尔特鲁德》(Gertud,1910)以及《罗斯哈尔德》(《Rosshalde》,1914),逐渐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黑塞的早期文学作品的风格统一,富有真实性和抒情色彩。他笔下的主人公无不沉湎于幻想,生活在美和艺术的圣地里来逃避残酷而平凡庸俗的世界。但到了小说《彼得·卡门青德》时已逐渐显现出作家现实主义艺术道路的创作倾向,以后逐渐走向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创作道路,直到写作《荒原狼》时,他在艺术创作上达到了顶峰。
二十年代起,欧洲刚刚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创伤在人们心中还没有愈合,人们还没有从战争的惊悸中恢复过来,在科学界、文化界以及思想界,人们普遍感觉到有一种危机感,经济上的萧条又使人们对一切都产生了怀疑,悲观绝望的情绪笼罩着当时的欧洲。作为作家也不能超越当时的现实,他本人也表现出对现实的绝望无奈,又无所适从。作家的这种感情就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他的作品之中,因此《荒原狼》就应运而生了。
二
长篇小说《荒原狼》(《Der Steppenwolf》,1927)是作者50岁时写的作品,应当说这是作家成熟期的作品,也是一部优秀作品。写此书之前,欧洲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战争,作家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反思,并在此期间写了大量的较成功的作品;此外作家本人在很长时间里认真研究了由印度到中国的古老文明所产生的宗教信仰和哲学体系,并崇尚东方文明和东方文化;他精通佛教,佛教中的许多东西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如神机妙算、修身养性、慈悲为怀等。同时,黑塞也十分重视西方哲学及哲学上许多新的探索,他尊重叔本华、尼采、施宾格勒等西方知识界的“思想主宰者”。其中尤醉心于尼采的学说,尼采有些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使他悲观、失望、甚至颓废;作者甚至怀疑自己的心理不健全,而去求教于当时瑞士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学生和叛逆者——的著作,并对所谓“深邃心理学”和关于下意识力量的理论发生了兴趣。荣格的学说对黑塞提出所谓的“内心道路”的概念具有明显的影响,黑塞把“内心道路”看作摆脱生活矛盾的唯一手段。他以饱满的热情研究了使本能获得自由,从一切“淤泥”中解放个性,以及在人的本性中探寻真正的人性等理论问题。因此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增加了新的因素,形象和结构都高度复杂化,出现了象征,甚至神秘色彩,人物已不是现实的或者浪漫主义的角色,而是某些哲学思想的复杂象征和化身。黑塞的观点和感情在《荒原狼》这部小说中表露无遗。
小说一开始描写了主人公哈立·哈勒尔从繁华的大城市来到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他年近五十,提着两只大箱子,箱子上贴着已经发黄的海外各国运输公司和旅馆的标签,表明他做了很长的旅行才来到了这个小镇上。另外还有一只大书柜,说是要在这个地方住上一段时间,研究学问。他沉默寡言,独善其身,不善交往,加上行为怪异,因此引起了房东老太太的侄子的注意,并对他进行了监视。哈立像是从另外一个星球上降到地球上似的,又像是从荒原上来的一只狼,突然闯进人类社会一样,与小城镇上的一切极不协调。他生活毫无规律,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给人一种患精神病或忧郁症的感觉,完全有别于常人。偶尔白天出现,则表现出对平民和市民生活的向往,长时间地坐在楼梯口上欣 赏邻居种在花盆里的花卉,想象着过常人生活的乐趣和情趣,以及他本人和邻居和睦相处,作为他们中一员的种种情景。但他更多的时间是钻进自己的房间里,在自己那封闭的圣地里进行精神上的苦旅,完全与外界隔绝。
荒原狼逐渐适应了小镇上的生活。有一天,他应邀拜访了一位教授,教授家里一幅歌德画像使他对他从前崇拜的伟人产生了怀疑,教授的客套和虚伪使他难以忍受,他像逃离地狱一样跑出了教授的家。痛不欲生、心情极为沮丧之际,他走进了一家小酒店,在那里他邂逅了一位舞女叫赫尔米娜,他向她诉说他的痛苦,希望她能理解。赫尔米娜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的痛苦所在,并讥讽他不会生活。赫尔米娜的话使他顿有所悟,也嘲笑自己过于迂腐。从此他便和赫尔米娜频频约会,和赫尔米娜跳舞,与赫尔米娜的女友同床共欢。其间又结识了萨克斯管乐手巴布罗,与他一起喝酒、谈论音乐,似乎享尽了人间的快乐。但在享乐的同时,他的理智又告诉他这是在堕落,是在糟踏自己,强奸自己的意志。在痛苦的反思之后,始终找不到解脱的途经,最后只有求救于莫扎特了,希望能从莫扎特那里获取对付现实社会这个污浊不堪的大泥潭的灵丹妙药。小说以哈立沉浸在等待莫扎特的思绪中结束。
三
《荒原狼》把主人公的心态、内心独白以及他对待周围环境和周围人们的态度描写得入木三分,很多段落很精彩,读来令人深思。但最精彩也是最深刻的描写则是人与狼的对比,主人公的自杀情结和中产阶级气质。这三点是贯穿全书始终的主线,要读懂《荒原狼》,深刻理解这三点是十分重要的。
人与狼是这部小说的主题,作家写的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荒原上的狼,而是一个半人半狼的孤独的知识分子,他是军国主义和战争的坚定反对者。他出身于市民阶层,暗中留恋传统的生活方式,但又不能跟周围的虚伪妥协;他富于正义感,了解时代的病症,但又找不到出路,灵魂深处充满着矛盾。因此被作家称为孤独的动物,不肯接受群居法则的“荒原狼”。这是小说的主题,以此延伸下去,对“荒原狼”的“狼”性和人性作了深刻地剖析和描述。哈立是一个“苦难的天才”,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他不仅要跟社会作斗争,即用他的“人性”与社会上的人周旋、应付;又要和“半人半兽”的自我作斗争,即用理智来对付他非理智的一面。这一点在小说一开始“论荒原狼”的小册子里就有精辟的论述:“从前有一个人,名叫哈立,号称荒原狼。他用两条腿走路,身上穿着衣服,然而他实际上是一只荒原狼。凡是人类用正常的理解能力可以学会的东西,他都学得甚多,……他所没有学会的东西是:对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感到满足。”这段描述明确地道出了主人公的双重性和矛盾性,说明了主人公身上的“人性”和“狼性”。那么“人性”和“狼性”是如何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的呢,它们又都是怎么样表现的呢?小册子中有更详细地描述:“……当他是狼的时候,那么体内的人就始终在旁密切观察,评头品足,伺机以待,当他是人的时候,那么体内的狼也是如此。……狼性就在体内呲牙咧嘴,大笑不已,刻毒地嘲弄挖苦,……。”作家在描写人性时,用词多是褒意,这说明主人公是一个很正常的人,思维正常,行为正常;而在描写“狼性”时,多用贬意词句,描述也比较极端化,说明人身上的这种“狼性”是多么可怕,而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这种可怕的“狼性”,这无疑是人的一种悲剧。
作者在论述荒原狼的“狼性”时,不仅仅描写它的属于本性的东西,也描写它具有人性的那一个方面,即“狼性”的优点,“狼性”的好处。“狼性”和“人性”也有和平共处的时候,也有互相亲热的时候,一个睡觉,一个醒来,互相弥补。哈立作为一个“两性”人,时常生活在痛苦之中,当清醒时,他痛恨自己身上的狼性,恨不得立刻把它烧死,让其下地狱;当处于非清醒状态时,身上的狼性就大肆作怪,兴风作浪,作出一些与人性相悖的事情,使哈立清醒后倍加后悔,痛不欲生。作者认为,一个人不可能很单纯,只有一种特性、一个灵魂,而是有多个灵魂、多种特性。有些人身上可能有狗性,或者狐性、鱼性和蛇性,而在这些人身上,人和狐、人和鱼、人和狗共存一体,互不妨碍,甚至还互为有益。而且在有些做出成绩,受人羡慕的人身上,正是狐性或猴性而不是人性使他交了好运。而有些人却正是喜欢他们或他身上的狼性,就是那自由自在、粗野不驯、危险强悍的东西。作者在论“荒原狼”中进而写道:“每一种人都有自己的特征,自己的标记,每一种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和恶习,每一种人都有自己的深重罪孽。“荒原狼”哈立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在他身上人性和狼性不能象别人那样互相协调,不能互为有益,而是互为死敌,“狼性”只会使“人性”受罪,反之亦然”。这也正说明作者本人的矛盾心情,即作为人不可能抑制自己身上的某种特性,理性并不能战胜一切,理智即人性占主导地位时,人就有理想,有造福人类的愿望,人类就会拥有和平、和谐和愉快;反之,狼性发作时,人就失去理想,就要毁灭美好的东西,人类就要遭殃,就会出现战争、死亡和痛苦。作者正是想通过此书要人们尽可能地发挥人性,而摒弃人身上的狼性。作者自己也说明,该书是“对明天的战争发出的一个绝望的警告”,是对不介入立场的抗议”。德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给欧洲乃至全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无疑是“狼性”在作怪,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的弱点,就是对当今社会恐怕也不无裨益,仅这一点就说明,本书的现实意义不可低估。
本书的主题之二是主人公哈立的自杀情结。在“论荒原狼”的小册子中作者不惜篇幅论述了哈立的自杀倾向,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自杀的想法和根源,描写生动,入木三分。他说道:“‘自杀者’——哈立就是其中之一——的生活并不一定要与死亡生发特别强烈的关联,……自杀者所特有的东西是他感到他那个自我——不管是有道理还是没有道理——是自然界里特别危险特别令人怀疑特别有害的萌芽,他总感到自己特别受到攻击,遇到危险时自杀很可能是他们死的方式。……”。作者这样描写哈立的自杀情结,并不说明哈立就是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恰恰相反,自杀者往往都坚韧不拔,有所追求,有着勇敢无畏的性格。哈立之所以经常想到自杀,不是借此逃避现实,而是对现实社会的抗议,因为他对现实社会有太多的失望,对现实社会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他力图改变现实,又不能容于这个社会;他力图拯救世界,但又无能为力。既然扭转不了乾坤,那么就以自杀来解脱这种种痛苦。本书自始至终,自杀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哈立,以至于他内心的每一个震动,每一次痛苦,每一个生活的逆境,都会立即唤起他以死亡求摆脱的向往。
书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哈立应邀去拜访一位教授,在教授家里哈立对一幅歌德画像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仔细观这幅画像,他突然觉得他非常崇拜的文学大师在画像上是那么的虚伪,甚至连歌德的笑容他也不能忍受,于是对画像大加评论,说歌德是一位装腔作势的老人,以至于惹恼了教授夫人,因为这幅画像是教授夫人的心爱之物。造成了这样的尴尬局面,使教授也非常不快,使他的拜访不欢而散。哈立像躲避瘟神一样逃离了教授的家。社交的失败、内心的前苦,使哈立一下就想到了自杀,他对自己说:“回家去,哈立,割断自己的喉咙,你等的时间已经够长了。”类似的情节还很多,他甚至把自己五十岁生日定为自杀日。但哈立最终仍没有自杀,一次次的自杀想法反而使他创造了有助生活的哲学。自杀的企图反而给了他力量,使他有兴趣,好奇地去饱尝生活中的痛苦和逆境,生活中如果有促使他自杀的灾难临头,他反而要去感受,而且还以幸灾乐祸的心情去对持:“我倒要看看,一个人究竟能忍受多少苦难,一旦达到了可忍受的极限,我只要打开死亡的大门,就能逃之夭夭”。这就是哈立的观点。
主题之三是哈立的“中产阶级气质”。这一点对哈立很重要,因为他也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这样的家庭对哈立人格的形成、性格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他自己认为他不属于中产阶级的范围,因为他“既不会过家庭生活,也不会在社会上建立功名。他有意识地蔑视中产阶级,为自己不属于中产阶级而骄傲。但实际上他仍属于中产阶级中的一员”,他银行有存款,他资助穷亲友,他衣着随便,但还是正规的、随众的,他竭力与警察局、税务局和诸如此类的权力机关和平相处。“他憎恨中产阶级的虚伪、庸俗、心胸狭隘,但又向往中产阶级的小天地,向往那安静、正派、有着洁净小花园,擦得发亮的楼梯,有条不紊、礼貌待人的谦恭气氛的住宅”。本书开始就有这样的叙述,哈立坐在楼梯口,长时间地注视着邻居收拾得有条不紊的家庭用具和擦得很干净的花盆,想像着屋里住着的人是什么样子。但在这之前和之后他却从来没有跟他所羡慕的邻居说上一句话,这正表明了哈立的矛盾心理,欲求不得,欲罢不能。得不到的东西很向往,得到的东西又不屑一顾,这正是中产阶级气质的表现。
哈立对书中另外一个主人公赫尔米娜和他的男友的态度,也充分说明了他中产阶级气质的一个方面。赫尔米娜是个酒巴女招持,是个妓女,她的男友则是一个酒巴乐队萨克斯管乐手。理论上哈立并不歧视妓女和妓女的朋友这样的下等人,但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却始终保持着中产阶级的那种矜特、近而远之的态度。他和赫尔米娜一块吃饭、跳舞,但从不同床共枕;他和乐手谈论音乐,总要从理论上说服对方,让对方知道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他既想和赫尔米娜共度男欢女爱,但又警告自己不能堕落。中产阶级就是这样,即不花天酒地,也不做苦行僧,既想待奉上帝,又想肆情纵欲;虽想德行高尚,却又想在地球上图点好处和舒服。哈立也是这样,他自认为他已超越了中产阶级,但实际上他永远也不可能摆脱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因为这是他骨子里带来的。
诚然,《荒原狼》不仅仅是因为以上三点才获得成功的。纵观全书,除了本文所叙述的三条主线之外,还有诸如语言优美、文体流畅、结构紧凑、题材的选择和作品本身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书中所包含的极其广阔的知识领域等多种因素,使得本书于各个时代、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能从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使人读来感到亲切、自然而又不失艺术上的享受,这就是读者为什么如此喜欢《荒原狼》的原因所在。除《荒原狼》之外,海尔曼·黑塞还给读者奉献了众多优秀的作品,相信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它们的艺术魅力的。
On Hermann Hesse’s Steppenwolf
Gui Lin
Sbstlact Hermann Hesse is one of the greatest German writers of the 20th century,winner lf the 1946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The present paper discusses his masterwork "Steppenwolf",and analyses the three parallel themes which occur in this novela comparison of human and beast,the suicidal complex and the bourgeois personality of the heroes,with the purpose to interprete the author's intention and philosophy which the book best illustrates.Key words Hesse Dteppenwolf plot of suicidal complex bourgeois person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