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现代农业建设_农业论文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现代农业建设_农业论文

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农业论文,新农村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314(2006)02-0006-0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作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决策。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是这一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最近,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指出,“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联系我国“三农”工作实际,我们愈加深刻地认识到,现代农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点,是推进我国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点,也是实现粮食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立足点。

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紧迫任务,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和整体水平。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重大分化和演进:一是产业的分化,由传统的种养业,向产前、产中和产后等产业部门演进;二是农业经营方式的分化,由传统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演进;三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分化,由原来集中在农业产中就业,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非农产业多领域就业演进;四是农民收入来源的分化,由原来单纯依靠种养业收入,向务农及打工多元化收入演进。显而易见,我国传统农业已经大大突破了原有的领域,向现代农业转变成为必然趋势,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也发生着重大变化。

当今致力于现代农业建设,已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潮流,这充分反映了建设现代农业的历史必然性。综合国内外建设现代农业的经验,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可作如下概括: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确保实现三个主要目标。一要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优质安全,特别是要保证粮食安全,进而强化现代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多功能性。二要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多渠道、多产业、全方位地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三要确保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在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按照这样的目标建设现代农业,面临的难点不少,突出的矛盾有四个:一是资源短缺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矛盾。我国是一个农业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1.41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农业每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资源短缺加大了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产品供给的压力。二是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矛盾。我国有2.49亿农户,户均耕地为7.3亩,只相当于美国1/400;因为分配承包地要肥瘦搭配,远近结合,每户耕地又被分成若干块。这种小规模分散生产,增加了我国发展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难度。三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矛盾。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5亿,每年还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的1/8和第三产业的1/4左右。农村大量劳动力富余,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四是农业投入不足与农村要素外流的矛盾。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大量的投入。但是,农村的土地、资金等一些要素仍然不断从农村流入城市,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1998-2004年,我国净减少耕地1.08亿亩。农村储蓄资金等要素外流问题也比较突出。上述这些问题,有的会长期存在,有的解决起来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出发,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必须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不动摇。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要在以下七个方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一)全力提升自主创新和成果应用水平,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

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建设的第一推动力。只有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才能抢占现代农业建设的制高点。要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理顺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采取综合措施,优化农业科研资源,加快建设国家农业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大能力。

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关键是大力培育主导品种。启动一批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强化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的科研与攻关。我国杂交稻育种的自主创新,为世界水稻生产做出重大贡献。超级稻研究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矮败小麦育种技术的突破,实现了高产、优质、稳产。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的突破,既抗棉铃虫,又抗蚜虫,可减少农药用量超过60%。最近又选育成功三系杂交转基因抗虫棉,单产提高25%以上,制种成本降低50%左右。新型抗禽流感基因工程疫苗,能同时抗禽流感和新城疫两种重大疫病。这种疫苗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将引发禽类免疫方式的新变革。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攻方向是使先进实用的主推技术进村入户。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多一点,比发达国家大约低50个百分点。农技推广体系薄弱,一些成果转化慢且推广难,服务不到位。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由于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当,造成严重浪费甚至构成危害。我国每年化肥施用量占世界总量的30%左右,农药单位面积使用量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仅为30%和40%,比发达国家低一半。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增产增收的潜力很大,即便是一些常规性技术,只要进村入户就能够取得明显成效。比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既增产,又省肥,还减少污染,每亩可节本增效25元,一举多得。去年全国4.8亿亩农田实行了测土配方施肥,今年将进一步扩大推广面积。国家的良种、农机等补贴政策,都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新疆建设兵团在推广抗虫棉良种的同时,采取机械化精准播种技术,为发展精准农业积累了经验。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改革传统耕作方式,发展节约型农业,推广先进农机具,尽快把更多的实用技术组装配套,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大范围地推广应用。

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重点是要组织实施主体培训,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我国农村劳动力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占50.2%,大专及以上只占0.6%。近些年,农民培训工作不断取得进展,但仍很薄弱。我们将启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和科技文化素质;继续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阳光工程”,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引导性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适应工业化、城镇化的需要;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培养大批农村生产能手、能工巧匠和科技带头人。

(二)发展壮大一体化“龙型经济”,以产业化方式经营现代农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建设现代农业开辟了广阔道路。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实行区域化种养、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系列化服务,使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成“龙型经济”。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使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相结合,使乡镇企业、乡村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突破区域界限,联结从事同类生产的农户而扩大产业群,联结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而延长产业链,联结农村一、二、三产业而形成产业体系,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龙头企业在发展一体化“龙型经济”中举足轻重。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越来越猛,带动的农户越来越多,利益联结越来越紧密。据统计,全国各地龙头企业带动的农户达8400多万户,占全国农户近1/3,平均每户一年从中增收1200多元,比“九五”期末分别增长41.8%和25%。许多龙头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联合攻关,推进科技创新,开发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销售前景好的产品,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农业的关键一环,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十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农产品加工率达到30%,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不小。美国80%以上的农产品都进行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农业初级产品经过精深加工增值5倍左右。我们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突破口,重点发展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发展猪牛羊禽等“菜篮子”产品精深加工,巩固发展糖茶丝麻等产品精深加工,在优势产业带的基础上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健全新的生产经营机制,制定有力措施鼓励和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我国农副产品经过精深加工,不要说像美国那样增值5倍,就是增值二三倍,何愁农业不兴、农民不富。

生物质经济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农业产业化经营将更加大有作为。我国年产作物秸秆约7亿吨,只有少部分粗放利用,大部分弃于田或毁于火。如把作物秸秆利用60%,就可生产1亿吨燃料乙醇。现在一些地方的生物质经济已初现端倪。利用丰富的农村废弃物资源,加工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产品,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前景广阔,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很显著。

实行产业化经营,按不同的产品形成各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群体,既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又可大范围地扩大经营规模,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实现规模经营的重要形式。因此,要把产业化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大举措,采取更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建设一批经济实力强、科技含量高、辐射范围广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能够同国外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相抗衡的“联合舰队”。发展中介组织,成为联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纽带,形成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我们要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扶持,发展众多的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龙型经济”。一条龙带动一批专业农户,一条龙建设一片商品基地,一条龙发展一项主导产业。一条龙一条龙地扩大经营规模,一条龙一条龙地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优势区域布局构建现代农业。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前提。具体目标是实现“三个提升”:一是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二是提升农业产品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重点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节粮型畜产品和名优特新水产品。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三是提升农业就业结构。在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休闲农业和农村服务业过程中,因地制宜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农民就业领域,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步骤,也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我国已经制定实施了水稻、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生猪、牛奶、牛羊肉、水产品等13个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启动建设了41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经过几年的努力,水稻优势产区集中度提高3个百分点,占全国的75%;小麦优势产区集中度提高5个百分点,占全国的63%;棉花优势产区集中度提高9个百分点,占全国的67%;其他优势产区的集中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一些优势产区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基地。

优势产业带建设的着力点,应当首先放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防灾能力。从2004年开始,我们在13个粮食主产省区,选择484个县(农场)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投入34亿元资金,建设5000万亩标准粮田。突出抓好优质化、标准化、产业化三大环节,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控、标准粮田建设、农机装备配套推进,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粮食生产加工转化有效衔接,促进了增粮增收。最近,又启动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提高科技支撑和物质装备能力,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00亿斤水平。

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标准化尤为重要。黑龙江农垦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他们制定实施了种植业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全方位的“四全标准”,良种、耕作、施肥、加工、包装等环节都有标准可遵循;制定实施了养殖业繁育、饲养、管理、防疫“四大标准”,形成了畜禽产品的绿色优势。我们正在抓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农场)建设,以点带面,总结经验,逐步建立和实施一套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运销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从农田环境、物资投入、生产操作到产品加工,实行全程控制,以保证农产品优质安全。

在工作中我们越来越感受到,构建优势产业带和加快标准化,是调整和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这样做有利于形成专业化、区域化、集约化生产,配套地采用现代设施和先进技术,促进加工、储运、营销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创出农产品精品,这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捷径,应当扎扎实实地大力推进。与此同时,还要分类指导不同类型的现代农业建设,尤其是要发展特色农业,实施品牌战略,壮大县域经济,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现代农业建设格局。

(四)积极扶持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以农业组织化促进现代农业。

在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亟需构建农民利益群体与农产品市场良性互动机制,将农民的利益诉求通过组织化行为得以实现。农民联办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就适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目前,全国已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0多万个。这些合作组织的共同特点:一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农民参加合作组织,家庭承包经营没有变,土地承包关系没有变,联合办合作组织的目的是解决一家一户生产经营的实际困难,更好地发挥家庭承包经营的潜力。二是农民自愿,自主经营。有的是农民自我联合办起来的,有的是农民与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其他经济技术组织联合办的。三是以开拓农产品市场销路为突破口,扩大产品批量,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山东泰安市蔬菜专业合作社是由加工出口有机蔬菜的公司与农民联办的,公司年加工有机蔬菜1.2万吨,是国内最大的有机蔬菜加工出口企业。公司与农民组建了25个蔬菜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1.6万户,建立生产基地2.5万亩。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测制度,产品获得了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的认证,畅销日本、美国、加拿大,农民种一亩菜可获利2500元。可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方面,各地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浙江省积极扶持和规范合作组织的发展,在全国最早实现地方立法。2004年他们举办了一次全省农业博览会,1200多家参展商、上万种名优特新农产品,有三成来自合作社或农业专业协会。最近,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农业部依据《农业法》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这个章程规定了“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办法,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并重,优化了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境。

农业行业协会是架设在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一座桥梁,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尤其在开拓市场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有5300多家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会员,与50多个国家360多个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组织会员企业开展各种活动,打开了农产品销路,开拓了国际市场,还推动了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标准体系和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会员企业农产品进出口额占全国同类产品进出口额的60%。在贸易壁垒面前,商会还组织会员企业,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应对,在解决贸易争端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连续10年举办的“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已跻身世界渔业博览会的前三名,为我国水产品出口创汇名列农产品出口之首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行业协会尚处在起步阶段,多数协会创办不久,经验不足,机制不活,实力不强。今后要一方面抓发展,一方面抓改革,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准确定位,健全功能,使会员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这是协会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所在。

(五)建立健全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以市场需求拉动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现代流通体系是市场有效运作的载体。一些地方尤其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为切入点,以农产品营销促销为增长点,着眼于消费需求,城乡两个市场互动,推进多功能农产品市场建设。通过在优势产区建立生产基地,在销区建立配送中心和网络化连锁超市,构建农户、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连锁超市联结紧密的生产加工销售网络,从生产起点到销售终端形成完整的流通链条,增强了市场需求对现代农业建设的牵引力。

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流通手段,建设大市场,联结大网络,搞活大流通。深圳市农产品股份公司由517万元注册资金,发展成为20亿元净资产,年利税2亿元的上市公司,农产品批发、拍卖市场的交易额连续16年居全国第一,加上在上海、北京、山东等地合资建设的11家市场,交易额突破470亿元,辐射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等地。这样大型的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是发展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市场载体。市场需求作用于现代农业,通过订单衔接生产与流通是一种有效形式。在市场化发育比较早的地方,农业生产已经基本实现了根据城乡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市场需要什么,农民就发展什么。市场对所有入市的产品,均实行严格的检验和准入制度,达不到规定标准,不能进入市场销售。尤其是进入拍卖市场的产品,必须实现质量标准化、重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并有产地、产品等级标识。对检测认定超标的农产品,不仅当场销毁,而且追踪到产地,从源头查处。采取这些有力措施,大大加快了农产品从“商品”向“精品”的转化升级。

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正在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这几年兴起的电子商务网络,不仅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行情,而且可以从事网上采购、招标、洽谈、支付等商务活动。有些农产品在网上成交后,可以异地交割。这种现代交易方式打开了市场信息的直接通道,突破了时空限制,更加有效地实现了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对接。农产品期货市场也大有可为。“十一五”期间,我们要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在大中城市周边和优势产区,经过对现有批发市场的整合提升,建成一批年交易额超过百亿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有一定规模的期货市场,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备、机制健全、运行规范、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实现从批发到拍卖、从配送到超市、从现货交易到网上交易和期货交易的转变。

(六)切实加强节约型农业建设,以可持续理念发展现代农业。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加快发展步伐的同时,也出现了资源粗放利用、投入品利用率低、农村面源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提高资源利用和综合循环利用率,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和节能为突破口,大力加强节约型农业建设。

耕地和淡水是我国最为紧缺的资源,节约耕地和水资源是节约型农业建设的重点。我们要十分珍惜土地资源,改革粗放的耕作制度,对耕地进行分等定级动态管理,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建立节水型栽培模式和灌溉制度,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推广深耕深松、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集雨补灌、保墒固土、生物节水,提升自然降水利用率和旱地综合生产力。

化肥和农药作为农业两大投入品,如能科学合理使用,就会增产增收;假如滥用和过量使用,就会增加成本和造成环境污染。我国化肥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30%,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居世界中上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化肥品种结构不合理,施肥不平衡和过量。另外,有机养分资源未能充分有效利用,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并存。全国有30%左右的畜禽粪便进入沟渠或水体,一年就是几亿吨。针对这些问题,要加大测土配方施肥的力度,按照土壤养分状况、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合理选用肥料品种,确定施肥数量,优化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法,促进化肥施用由通用型复合肥向专用型配方肥转变,鼓励施用有机肥。据专家在河北等地调查,种植果树的农户平均投入农药费用227.8元,占农业生产资料投入的43.4%;82.3%的农户认为使用的农药效果一般,5.2%的农户认为效果不好。大量使用农药,一方面加大生产成本,降低农民收益;另一方面对农产品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当前,要着重解决盲目和过量使用农药的问题,大力推广节约型施药技术,加快对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禁限用和淘汰,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强选择性的农药,利用农艺、物理、生物、生态等综合防治手段控制病虫害。

在发展节约型农业过程中,还要积极发展集约生态养殖业,推进绿色高效生态养殖小区建设,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提高污染处理能力。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发展健康养殖。加强农村沼气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南方地区重点发展“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北方地区重点实施“四位一体”和“五配套”能源生态工程。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和农村小水电可再生能源。预防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提高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水平。高度重视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开发,加快农作物秸秆综合加工利用,推进秸秆产业化。

(七)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保护和投入力度,以支农政策扶持现代农业。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确立了城乡统筹的基本方略,作出了“重中之重”的战略部署,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工作方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不断向“三农”重点倾斜。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下发三个1号文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重点解决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形成了新时期农业政策的基本框架。

当前,国家在强化支农政策问题上,似应更加重视两个情况。一是尽管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但还满足不了确保粮食发展、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需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增粮增收的难度较大。二是尽管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还不完全适应国际农产品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保护水平较低,我国入世享有的“黄箱”、“绿箱”政策的空间很大。以往的经验表明,现代农业建设决不像传统农业那样是一个自发演变过程,而是政府按照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规律,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推动的一个自觉提升过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是现代农业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这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一个共同点。

构建新时期农业政策体系,要充分体现城乡统筹的思路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形成以国家公共财政稳定增长机制为主,包括农业信贷资金的保障机制、农民增加投入的激励机制、工商资本投入的导引机制、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运行机制、境外资本进入农业的疏通机制在内的长效机制。同时,还要加快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建立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简而言之,关键是要构建多元化的投入格局,实行科学的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健全服务功能,形成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合力。

加大对农业保护和投入力度,应继续深化各项改革,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新型公共服务体系。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促进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流向农村,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切实由以城市建设为主向更多地支持农村建设转变。调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国家预算增加的基本建设支出应优先用于农业;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将财政增量大部分用于农业和农村;调整信贷资金投放结构,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还要进一步改善宏观调控机制,建立统一高效的农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生产、生活、生态,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有机地结合,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  ;  ;  ;  ;  ;  ;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现代农业建设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