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美育的深刻人道主义内涵_教育本质论文

论现代美育的深刻人道主义内涵_教育本质论文

论现代美育深刻的人道主义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育论文,人道主义论文,内涵论文,深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89X(2002)02-0008-05

长期以来,人们对美育的关注、思考、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的角度进行的。美育具有形象性、动情性等特点,可以强化道德教育的力量,故往往把美育仅仅视为实施德育的一种手段。

近些年来,人们对美育的关注、思考、研究的视点开始转移,不少的研究者更多地去发掘美育自身的人文性。也就是从人自身的需要,人生存状况的改造,人生命意识的完善,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生命能量的有效释放等人文主义角度进行研究。无疑这对现代科学美育观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万物灵长的人,是有生命的灵与肉的结合体,人的一切需要都可以说是生命的需要的延伸与扩展。有了生命,就要维系生命,这就构成生存性的需要;不仅要维系,还在拓展、张扬生命,这就构成发展性的需要;不仅要维系、张扬,同时还要释放、享受生命,这就构成享受性的需要,一直到生命的全部实现。

当然,审美需要不属于生存性需要,也不属于发展性需要,这是由于审美需要具有乐生性质,属于享受性需要。

“乐生”与“谋生”是相对而言的两个概念。“谋生”是通过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主要是用劳动去获取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以维系与满足自己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一点人与动物有一致性,动物也要从外界获取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尽管方式、手段不同。可见谋生是一切有生命的机体的共性。“乐生”,则主要是人类充分地自由地展示自己的生命力以愉悦自身。这种乐生的需要,也有高、低两个层次。属于生理层次的,因生理上的顺应、快适而获得的乐生,这是低层次的乐生活动。如人类一般的性生活,简单的文化品位较低的娱乐游戏活动等等。动物也有这类活动,动物的性生活,动物本能的无目的的自由表现生命的游戏活动,如孔雀开屏、虎啸鸟鸣之类。尽管这与人的性生活与人的游戏活动有某种质的区别,但也属于这类生理层次的乐生活动。此外,还有一种属于社会文化层次的,有理性因素参与的以精神愉悦为主的高级的乐生活动,这种高级的乐生活动只属于脱离动物状态的人类。

人类的审美需要不带有任何实用的个人的物质功利目的,不具有谋生性,而是一种具有乐生性质的高级的享受性需要。包括审美需要在内的人类享受性需要与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一样都是原发性需要。但它与动物乐生性需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已经从原发性的生理层次上升到社会文化层次即获得理性的规范而具有了社会文化的意义。

人们正是从它的原发意义上去理解,才说爱美是人的“天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黑格尔也说:“人的本性中就有着普遍的爱美的需求。”但这里讲的“天性”、“本性”并非天赋之性,人生下来就自然具有,而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包括审美实践)中,伴随着人的本质力量的日益丰富,人的需要的日益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再说所谓“天性”、“本性”主要是指人对美的事物的一种意向、追求。至于真正要理想美、创造美,把握美的规律,无疑需要人们自觉地去接受审美教育,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审美实践中去自觉地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假若把人的审美的“天性”、“本性”误解为天赋之性,与生俱来,审美活动岂不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理的本能吗?那就可以取消审美教育了。这只能说是对人类审美需要以及审美活动的无知。

美育即审美教育活动有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一个根本性特点,在于它是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进行的,满足受教育者审美的需要,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美的享受,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生命的享受,也是人类对自己生命的一种自我享受。

审美教育活动所产生的这种自我享受,生命的享受,源于生命的盈余。生命的匮乏与生命的盈余是二律背反,又统一于每个人身上的。一方面人为了生存,为了补充不停顿地新陈代谢所带来的人体的消耗,会不断产生各种诸如要吃、要喝之类的匮乏性需要,这就意味着生命的匮乏需要补充;另一方面人作为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灵与肉的有机统一体,也需要不断释放自己各种社会性能量与自然性能量,这就意味着生命力的盈余需要释放。

人的审美需要不是一种谋生性的需要,不是生命的本身的某种消耗需要补充,而是生命力需要释放。当然从某种意义上去理解,凡是需要都意味着某种匮乏。人之所以需要审美,需要美的享受,也可以说主要是人的某种内在的精神需求。但它匮乏的不是的人生命本身,而是人的生命力需要释放,这正是人的生命力盈余的表现。故审美教育中的美的享受是一种对生命释放的享受,是对人类自己生命的一种自我享受。如何去理解这种自我享受呢?马克思在谈到人类审美活动的实质时指出:审美是人类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是人的自我享受”。所谓“直观”,又叫“观照”,作为一个美学、哲学的专门术语,它指的是通过感性直觉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说得通俗一点,“直观”就是在对象中直接认识与发现人自身。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曾举过这么一个例子:“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

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欣赏活动,就与这个扔石头到水里欣赏由此激起的水圈的活动的十分相似。人们之所以赞赏自己实践活动的成果,赞赏美的事物就是从它们身上观照人的自己创造性的本质与本质力量。每当人们欣赏美的事物时,实际就是欣赏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才能,自己的创造,自己的生命。其所以能从美的事物中观照到人的自由创造的本质、本质力量,观照到人的生命力。这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外在“自然人化”的结果。因此凡是经过“对象化”、“人化”的事物,特别是美的事物就成了反射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面镜子。如马克思所讲的,这好像“一些镜子,对着我们光辉灿烂地放射出我们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中体察到美的光辉,领略、欣赏、享受到事物的美。

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高大的建筑群,清澈如镜的碧波,巍峨的山峰,苍翠的树林,清幽的月光,鲜艳的花朵……大自然中、社会生活中许多美的事物往往会叫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人们并不以此为满足,还创造出了许许多多人类“心灵化”、“艺术化”的“第二自然”的美,即艺术美。因为它们更深的打上了人的本质的印记,更好地显现出了人们的创造性的本质与本质力量,能使人们获得更多的美的享受。总之人们常常为这些琳琅满目的美倾倒、陶醉,爆发出一种生命的共鸣,一种生命的冲动,并由此引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对人生的渴望,对人生的赞美与陶醉。审美教育就是让人获得这种自我愉悦、自我享受的一种方式。

人类进入了现代社会后,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精密化,一方面它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加速了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制约着人的某些潜能的发挥,存在着“限制人的,使人片面化的影响”。许多科学家整天与实验、公式、数据、推理打交道,兴趣单一,生活天地狭窄,这种情况长此以往就可能影响他们聪明才智的进一步发挥。荣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日本著名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感慨地说:“现代科学文明的问题就在如此——人们似乎普遍感到科学远离了哲学和文学之类的其他文化活动,”“我为一件事实感到不安,就是说这种片面的抽象化趋势缺乏某种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是很重要的东西。”这种“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是很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艺术与审美的陶冶。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自己的深切体会吧:“我三十岁左右的时候,我对密尔顿、格勒、拜伦、华尔华滋、克勒律治、雪莱等人的诗是那样入迷(当然,对莎士比亚的诗,尤其是他的历史剧,从学生时代起,就已经入迷了)。我还敢说,自己对绘画和音乐也很感兴趣,但是现在就大不一样了。这许多年来,我竟没有读完过一首诗,有一度我曾试着去重读莎士比亚的诗,但一拿起来就感到它乏味和厌烦。到现在,我对绘画和音乐的兴趣也开始丧失了。……我的思想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机器,它只是机械地从无数事实和原料中剔取出一般规律。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对艺术爱好的丧失会引起心灵的另一部分能力——能够产生更高级的意识状态的那一部分能力——的衰退。”

达尔文以自己亲身的经历、体会告诉我们:社会分工、社会角色的单一化的生活环境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人们某些潜能的发挥,导致人的某种畸形的发展。针对这种状况一些有见地的思想家、教育家呼吁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美育,优化、美化人自身。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重新调整了自己的人才战略,一般采用广开人力资源和适才适所的人才的对策。不少现代化企业的员工都经过二三次转岗。力争选择个人特长与社会需要最佳结合的岗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也开始注意人才资源的合理开放与使用,但我国的人才机制尚不健全,加之社会分开与分配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人才资源的开发与使用都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克服由于社会分工等因素造成的人的潜能被压抑、人格被肢解的现象,如何完善人自身,这是人类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新课题。

当然,要根除不合理的社会分工、社会角色的单一化给人类自由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就是要实行彻底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从教育学的角度讲,就是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特别是实施美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我完善。

马克思在谈到人类社会发展崇高使命时指出:“不就是无限地发展人类的创造天赋,全面地发挥,也就是发挥人类一切方面的能力……不就是不在某个特殊方面再生产人,而要生产完整的人么?”恩格斯还大声疾呼:“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某种单一的社会生活环境,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人们的某些潜能的发挥,导致人的某种畸型的发展。

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国维先生系统地提出了实施美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全面之人物”的主张。他在1906年发表的《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认为所谓“完全之人物”应当是“精神之能力”与“身体之能力”和谐发展的人,因此他将整个国民教育分为“心育”与“体育”两大部分,而“心育”又具体分为“德育”、“智育”、“美育”三个方面,即主张德、智、美、体四育并举。他特别强调了美育对人的自我完善的重要作用。他说:“德育与智育之必要,人人知之,至于美育有不得不言者。盖人之心,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美育者”,“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到完美之域。”

大量的历史与现实事实证明由于过分的社会分工所带来的人的片面发展的弊病,在审美教育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医治与校正。美育其所以能帮助人们克服这种弊病,实现人的自我完善是因为:通过对美的自由观照能给人以陶冶、教育。美是人的积极肯定的与真、善相联系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而显现出来的客观形象。它是以真为基础,以善为前提的,美本身就蕴含着真,蕴含着善。受教育者在审美观照中必然要受到真的启示,善的诱导,美的感染。

我们所讲的“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也正是具有这种“真”(最佳的智能结构),“善”(最佳的伦理结构),“美”(最佳的心理、生理结构)三个方面的内在品格的和谐统一的人。美育最大作用就是促进个体从这些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使之在个人与社会、情感与理智、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行动、灵魂与机体等方面达到某种一致、平衡与和谐,成为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发达,思维敏捷,自身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

就拿促进人的智能的开发与两种思维能力的和谐发展来说,美育的作用是极大的。现代脑科学告诉我们:人的左脑与右脑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是协同工作的。人的右脑主管人的语言机制,读解文字,数字,对复杂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展开逻辑推理,侧重于抽象思维。左脑主管对形象、图象、空间的知觉与想象,擅长于通过直觉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以及事物各部门的联系,侧重于形象思维。人的左脑就好像一个充满理性的人,总是善于熟练地按一定程序处理各种问题;人的右脑则好像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富于激情的人,总是善于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问题。人脑拥有140亿万个脑细胞,左、右脑之间由二亿条神经纤维组成的胼胝体连接起来,信息的交流、沟通极为迅速,每秒钟可达40亿次之多,左、右脑往往协同工作。同时,人的左脑与人的右半身神经系统联系,人的右手的知觉与活动会促进左脑的开发。人的右脑与人的左半身神经系统联系,人的左手的知觉与活动则会促进右脑的开发。就人的习惯而言,大多数人(大约占人口总数的94.5%)总是习惯以右手为主,左手起辅助作用从事各种活动。因此对于一般的人讲,大多是左脑开发得好一些,右脑则相对而言差一些。我们都知道,人的右脑具有高级的直觉能力与想象能力,人的创造能力比较集中在右脑上。据脑科学家推测,人的大脑特别是右脑具有极大潜能有待开放,而人类的审美教育活动在这方面是极好的帮手。

审美教育活动是从受教育者对美的形象的直接感知开始的,再展开丰富的想象,引起情感活动,经过审美理解,然后作出审美判断。这一系列的包括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多心理因素参与的复杂的综合的心理过程,正是人的右脑的一种形象思维(当然也有抽象思维的某种辅助作用)过程。无疑这对于提高受教育者的形象感知能力、形象记忆力、形象的观察力,特别是提高极富于创造性的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

正因为如此,许多有见地的著名科学家都热衷于科学与艺术联姻,他们坚信既然“美”与“真”是统一的,科学与艺术就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字的公式组成。”在神秘莫测的科学殿堂里也有“至高的美”。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说:“毫无疑问,很早科学家就懂得科学中蕴含奇妙的美。”他们“多么欣赏科学中蕴含的美”。居里夫人也说过:“科学的探讨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自身给人的愉悦就是报酬。”

科学与艺术的联姻,科学活动与艺术活动的融合,与其说是科学与艺术发展史上的某些巧合,倒不如说是科学与艺术自身发展的使然。科学研究与艺术活动虽然属于两类性质不同的创造活动,但是在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方面是相通的,而且它们需要相互借助、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正如俄国学者苏霍金说的:“科学能帮助艺术家拨开虚假和臆测的迷雾,用真理的眼睛去看清世界。而艺术则形象反映世界,使科学家得以从另一个高度去看待自己的使命,为探索之美而倾心。”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说:“艺术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深刻的理解使科学家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因为我受这些艺术方面的薰陶,所以我才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更宽一点、活一点。”

许多科学家正是基于对科学与艺术、科学与美的内在规律的深刻领悟与掌握,他们十分注重培养、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他们十分热爱艺术,而且有的人艺术造诣极深。

世界享有盛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我的科学成就有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他六岁开始学习音乐,几乎每天都拉小提琴,弹钢琴,而且演奏的水平很高,常与研究量力论的物理学家普朗克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他的助手罗森·霍认为爱因斯坦在物理学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科学方法从本质上说美学的、直觉的。德国物理学家玻恩称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美是一件艺术品。他说:“广义相对论在我面前像一个被人远远观赏的伟大艺术品。”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说过,科学与艺术往前发展“艺术越要科学化”“科学也要艺术化”。的确,科学与艺术的这种相互沟通、渗透在人类文化史上已不乏其例。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爱好音乐,深受家乡巴伐利亚民歌《和谐曲》的启示发现了天体运动的规律。他说:“天体运动不是别的,而是一种循环永恒的协奏曲,与其说是音响,不如说是理性的协奏曲……通过技巧熟练的许多声部的交响乐,他实际上应该在几分钟的时间及时用魔法召来对世界的绝对永恒性的幻象。”18世纪创办莫斯科大学的俄罗斯著名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既是学者又是诗人,既被同行们称为“世界第一流化学家”,又被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誉为“俄罗斯文学的父亲和抚育者”。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歌德,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像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这么美好的艺术品,还对色彩学进行了廿余年的研究,写出了两大本色彩学专著,他的各种科学著作达14卷之多。

科学与艺术的联姻,科学家与艺术家都从中吸取了养料,弥补、校正了由社会角色差异而带来的某种“精神偏估病”。无怪乎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回顾总结自己一生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时,还深深忏悔自己没有像青年时那样继续热爱艺术,以至失去了美的薰陶而导致自己的“另一部分能力——能产生更高级的意识状态那一部分能力——的衰退。”老年时的达尔文还暗暗下决心:“假如我能够从头再活一次,我一定要给自己规定这样一个原则:一个星期内一定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去读诗和听音乐。只有这样,我现在业已退化的那一部分能力才能在持续不断地使用中保持下来。事实上,失去这种趣味和能力意味着失去了幸福,而且还能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会因为本性中情感成分的退化而危及道德心。”

近20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东方的巨人开始了不同凡响的举世瞩目的经济腾飞,无疑这给我们的国家、民族带来了无限的生机,这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巩固与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的大改善具有重大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与商品大潮中,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之间出现了某种反差,物质生产飞速发展而精神生活的相对贫困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某些人们心灵的异化与扭曲。拜金主义的泛滥,社会某些方面越来越趋向于功利化、实用化,金钱成了衡量一切事物价值的基础。有些人不择手段捞钱、捞物、捞官,拼命地追求物质享受与感性的刺激。电影、电视等大众化文化传媒也越来越趋于平民化、感官化、消闲化、快餐化、娱乐化,在一些人身上道德之光、理性之光在削弱、泯灭。这种带有某些“后工业文明”特别的消费、享乐文明又造就另一类失去人性、理性的“单面人”。这些情况已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制定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两种文明一起抓的战略对策。

人类如何才能彻底根除异化现象,最根本的途径是消灭私有制,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消除异化,除了社会革命这一根本途径外,我们还必须看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特别是审美教育在不断实现人的自我优化方面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未来教育时说:“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人的自我优化涵盖着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人格的优化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所谓人格,从心理学意义上说,它是指个体的具有独特性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的总和。人格既包括每个人的具有独特性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的总和。人格既包括每个人与他人相区别的个性特点,又包括每个人的心理能力。

每个人的人格以一种固有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创造方式、谈话方式、微笑方式、表情方式、观察方式、注意方式等特有的方式(其中特别是固有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每个人的人格是由一定时代的文化模式内化为个体的具有独特的心理过程、心理特点构成的。一方面,人格作为一定时代文化模式的内化的产物,就会具有某种社会性,打上时代的色彩,为一定的社会存在所制约。而且作为个体的人又是生活在一定的复杂社会关系之中的,因此人的人格、个性的发展不可能是毫无任何约束的绝对的自由发展。假如个体要在社会生存下去并与社会保持某种平衡的话,就必须接受某种社会的理性规范、调节。它的发展就不能脱离、损害社会整体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人格毕竟属于个体独特的心理过程、心理特点的总和,它自然会具有鲜明的个别性、不可重复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人格,因此个性、人格会具有丰富性、多样性。正因为如此,每个人的人格、个性的发展过程,主要不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也就是说它主要不是伴随人的身体的成长而成熟、完善的。它的成熟、完善与优化主要取决于自身所进行的社会实践、人生活的环境以及所受到的教育。所谓健全人格是指独特而完善的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格。

在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与优化的过程中,审美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正如滕守尧先生指出的:“美育是完美人格得到成立的基础。”因为“审美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巧的教育,而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反应方式的教育。我们知道,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之所以感到审美愉快,是因为他把握到了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这种形式积淀了人的情感和理想,具有特定的社会内容,这种形式同时作用于人的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等诸种心理能力,使它们处于一种极其自由和和谐的状态。在这种自由的氛围中,各种能力就像是作了一场富有意义的演习。它们既能共存,又能相互配合;每一种能力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但又兼顾到整体,又不损害整体的有机统一为限。”“这样一种整体反应方式的训练正是造就一个完美的人格的基础训练。”

审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等多种心理能力参与的复杂的综合的心理过程。经常接受审美教育的人,他们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能力就经常“处于一种极其自由和和谐状态”中,各种心理能力就一次又一次地作了“富有意义的演习”。正是这种“整体反应方式的训练”造就与优化了人的人格心理,即杨振宁先生所说的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精神结构”。

审美需要是人的生命的需要。梁启超先生说过,“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的一种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之中最重要者,倘若在生活全部内容中把‘美’的成份抽去,恐怕便活不自在,甚至活不成”。其所以“活不自在”,“活不成”就在于审美需要是源于社会的人的生命的需要,也是“人猿相揖别”的人的一种属性。一部人类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历史。人类如此地钟情于美,追求美、创造美,说到底是为了自身的需要,因为审美追求是对生命的追求,审美创造是对生命的创造,审美热爱是对生命的热爱。一个对生活失去了信念的人,厌恶生活的人,不会去热爱美、追求美,更不会去创造美。

我国现代著名漫画家丰于恺先生说:“所谓美的态度,即在对象中发现生命的态度。”这就是说审美发现实质上是对生命的发现,审美反思是对生命的反思,审美观照是对生命的观照。那么,由审美发现、审美反思与审美观照等审美活动所引起的审美体验,就是对人的生命活动、生命状态、生命历程的深刻体验。比如,人们喜欢岳麓山晚霞的美,常常沉浸在岳麓山晚霞美的欣赏之中,不少人还情不自禁的默默吟诵着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赞美晚霞的名句:“夕阳限好,只是近黄昏。”人们如此地迷恋晚霞的美,是由于人们从“近黄昏”的“无限好”的“夕阳”中感悟到人生的短暂,体验到人的生命的可贵。也就是说对岳麓山晚霞的审美体验实质是对人的生命的一种深刻体验。

这样例子在审美活动中比比皆是。这们读读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写的一首写景小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一起笔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偌大的宇宙世界:茫茫千山,幽幽万径。可是就在这个偌大的世界里“鸟飞绝”,“人踪灭”,什么都没有了,一切生机与活力消失了。这是诗人对自己四十多年来人生道路的反思、回顾与总结。诗人年轻时为官从政,力主改革,为民办事,打算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可是从政不到半年就遭到旧势力的激烈反对,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又贬为柳州刺史……诗人目睹了官场的黑暗,饱尝了人间的冷暖,在人生的旅途中最后走到了人迹罕至的绝境。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显现在诗的画面上的闪动着的渔翁垂危的生命之光。这首小诗所写出的这种审美体验不就是诗人对自己生命状况、生命历程的一种体验么?不仅审美体验是对人的生命的体验,而且由审美体验所带来审美愉悦、审美享受也就是对生命的愉悦、对生命的享受。正如19世纪俄罗斯美学家车东尼雪夫斯基说:“凡是我们可以找到使人想起生活的一切,尤其是我们可以看到生命表现的一切,都使人们感到惊叹,把我们引入一种欢乐的、充满无私享受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我们就叫做审美享受。”

正因为人们把对生命享受作为一种最高的美的享受,因此人们对美的事物赞美也就是对生命力的赞美。我们读王安石的咏梅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中描写了梅花的自然品格:寒冬百花凋谢了,生长在“墙角”的梅却不畏严寒,不甘寂寞,独自开放,而且还散发出阵阵暗香。以花喻人,赞颂梅花的这种高贵品格实质是赞美那些不畏强暴、不畏艰险,具有坚强意志的“大写的人”的顽强生命力。短短的四句诗,是一曲人的顽强的不停息的生命力的赞歌。

总而言之,人类审美活动是人的生命力的活动,审美需要是人的生命的需要,审美追求是对生命的追求,审美体验是对生命的体验,审美享受是对生命的享受。一句话,审美活动是自由地展示人的生命的活动。人们在以审美活动为中介的审美教育中,满足了自己审美的精神需要,从而实现人的自我愉悦,自我享受;在审美教育中,促进了个体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在审美教育中,造就与优化了人的人格心理,从而也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人的自我优化;在审美教育中,确证、肯定、观照了人的本质力量,自由地展示了人的生命力,从某种意义上也就达到了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可以说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人的全方位的自我实现是人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享受需要等各类需要的充分满足与全面实现。不过这一概念涵盖的内容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我们这里所讲的“自我实现”,是就审美教育在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格,提高审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所达最高功力与最高境界。明白一点说,作为审美教育直接过程的审美活动由于确证、肯定、观照了人的本质力量,自由地展示了人的生命力,因此,在这一活动中人们不仅消除了身上的疲劳与紧张,愉悦了耳、目、身、心,更主要的是净化、陶冶、升腾了人的整个心灵世界。在美育中人的情感得到了渲泄、疏导与交流,道德得到匡正与升华,精神得到寄托与慰籍,找回了自己美丽的“伊甸园”——精神家园,消除了身上的奴性、猥琐与晦气,摆脱种种精神枷锁,潇洒地实现了对外物与自我的超越,生命力得到充分的释放,身上的各种潜能被唤醒。简言之,审美教育中弘扬了人性,高扬了人格,人的智慧之光,理性之光,道德之光,生命之光大放异彩。人的心胸豁然开朗,“真正占有”了自己的本质,成为了“自由的人”,“审美的人”,“大写的人”,个性解放的人。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现代美育就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对自身进行的美化与塑造。它通过对人的审美心理的重新建构,给人的心灵以美的定性,促进个体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它是人在审美教育中自我享受,自我优化,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一种审美的自我教育活动。也可说它是一项具有深刻的人道主义内涵的人类用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宏大的系统的人类学工程,是一种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活动。

收稿日期:2002-01-22

标签:;  ;  ;  ;  

论现代美育的深刻人道主义内涵_教育本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