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革新进程正在逐步推进,而定性实验作为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基础知识的记忆,了解和掌握物理的具体原理,同时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加强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有效性。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习题教学时,应当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实现良好的教学质量[1]。
一、定性实验的概念
定性实验可以判别某一种因素是否实际存在、各项因素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其也可以应用于探究特定对象的具体构造等。实验者在进行定性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到实地进行调查,收集和筛选有效的信息反馈,并利用相应的分析策略来研究信息存在的共性,同时根据结论进行假设和猜想。此外,定性实验的开展对实验者有一定的要求,不仅需要实验者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根据定理和判别公式来验证实验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物理习题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定性实验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技巧,还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能力,在培养高效思维模式的同时提高其物理学习水平。
二、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现状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施效果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虽然高中物理习题教学已经受到许多学校的重视,但依然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缺乏科学的题型设计、实践性的习题量较少等方面,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限制,同时无法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知识巩固。此外,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且教学内容枯燥,和学生之间缺少良好的交流和互动,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不佳,物理理论基础薄弱,并无法有效培养其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定性实验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定性实验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是推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定性实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放和拓展学生思维
将定性实验应用于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不仅能引导学生培养科学高效的分析思路,还能进一步拓宽思维方向,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而定性实验的实施,需要教师引出相关问题,并提出假设,从而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2]。
(二)有利于整体把握教材内容
定性实验在高中物理习题课堂中的运用,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整体的知识框架进行把控。教师布置习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有效巩固物理的基础知识,同时提高学生对理论内容的应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通过自主探索,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物理现象的解释,才能真正地吸收和掌握物理知识,进而对物理课程形成整体把控,同时了解和熟悉物理教材的基础结构。
(三)激发学生探索思维
将定性实验导入到高中物理教学中,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探索思维,促进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全面、准确的理解和认知。定性实验的运用既能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能避免学生对教材进行盲目相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通过实践来进行观点的论证。
四、定性实验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于规律型习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
在高中物理习题类别中,规律型题目是比较常见的题型,教师将定性实验应用到规律型物理习题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归纳物理的内在规律,并在尊重物理规律的前提上提高自身的解题准确度和速度,进而解放固化的解题思维方式。同时,定性实验还能够引导学生在掌握物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推断其导出的流程和结论,并在习题练习的过程中形成实验论证的严谨态度,进一步培养科学缜密的思考逻辑。
例如,教师在讲解失重和超重原理的习题教学中,可以开展针对性的定性实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可提前准备灌满水的塑料瓶子,并在瓶子一侧刺出小孔,接着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水从瓶子侧壁的小孔中溢出的情况,但是在教师松开水瓶并使水瓶自由落地的过程中,瓶里的水并不会溢出,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向学生讲解其物理原理,帮助他们了解物体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因重力引起的现象将会消失。同时教师可导入习题:"若往上抛出塑料水瓶,水能不能从侧边的小孔中流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并结合教材中的知识得出问题结论。另外,教师还可以将重物挂在弹簧秤下,接着使弹簧秤维持水平方向的匀速或匀变运动状态,引导学生留意弹簧秤数字的变化,鼓励他们归纳失重和超重状态下的拉力变化规律。
(二)提高结论类知识认知,加强学生理解能力
为了加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实施灵活、恰当的教学方式,提升物理习题教学的质量,确保物理课程教学有效进行。由于传统的物理习题教学形式具有一定的限制性,教师过于侧重向学生传输理论知识以及公式定义,忽视实验活动的重要性,导致学生被动地接收信息,对物理知识的记忆能力较差,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因此难以提高物理习题的教学成效。而将定性实验融入到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同时教师也能及时对学生的错误认知进行纠正和指导,帮助学生对物理的基础原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3]。此外,教师可在推理公式以及结论型习题中上应用定性实验,有效加强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定性实验,验证物体是否在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借助电磁打点计时器、配备固定货轮的长木板、模型车、尺子、导线等工具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学会发现和解释物理现象,并统计实验数据,进而结合理论得出实验结论。
(三)拓展学生思维,培养积极探索的意识
由于定性实验的开展过程需要结合猜想和推论,需要学生充分发散思维,保持严谨的学习态度来分析物理现象,从而提出推论、设计假设并以实验的形式进行观点验证。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导入定向试验,有助于学生培养开放性思维,同时帮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将物理知识延展到各个方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时,可以使用木头、塑料、钢铁等材料进行敲击,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材料所发出的声音效果,促进学生加深知识点的感知和理解,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对其他不同介质的敲击效果产生好奇,从而进行自主探究,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创新能力以及学习习惯。
(四)把控概念型习题,避免学生发生认知偏差
概念型习题在物理习题题材中占据较大的比重,物理概念型习题通常比较抽象、枯燥,使得学生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同时容易对概念的认知产生偏差。通过应用定性实验进行物理习题教学,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理论概念,避免对概念产生错误的理解[4]。为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把握好物理的公式和定义,教师在物理习题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习题训练,发现自身的知识薄弱部分,同时利用定性实验,促进学生在习题训练的过程中避免发生低级错误,加强其解题的正确率,提高物理习题教学的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将定性实验运用到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积极响应了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且定性实验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同时由于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化教学的目标,改善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充分发挥定向实验的优势,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教师在将定性实验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开拓思维,鼓励他们通过实验来证明自身的推论,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观察,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参考文献:
[1]王春雷.论高中物理定性实验应用于习题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5):247-247.
[2]何书凤.基于高中物理定性实验应用于习题教学的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7):96-96.
[3]刘鹏.探析高中物理定性实验应用于习题教学对策[J].科技风,2015(9):225.
[4]蔡启柏.高中物理定性实验在习题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5(11):51-51.
论文作者:黄仁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习题论文; 物理论文; 学生论文; 高中物理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知识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