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大板块产业集聚经济效应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板块论文,效应论文,我国论文,产业集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产生于19世纪末。马歇尔(1890)较早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他提出了著名的产业空间集聚的三个原因。(1)新技术的引入使得生产柔性化。(2)集聚促进了劳动分工,使得不同的公司可以专业化生产产品链条上的某一个环节,并提供给其它公司,这样就产生了外部经济。(3)集聚的公司可以通过域内合作和共同的行动来获取额外的好处,也就是集体效率。Marshall(1890),Arrow(1962),Romer(1986)认为一个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可以促进知识在同产业的不同公司间扩散,从而提高研究、发展和创新活动,他们的工作被称之为“MAR外部性”。Porter(1990)认为产业的地理集中是竞争而导致的,集聚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Henderson(1992)还认为,“地理位置毗邻的公司处在促进交流和知识溢出的网络中”。产业的集聚并不一定能保证知识的转移,但却必定能使这一过程变得简单。Kim(1995),Bottazzi(2001)更进一步分析了集聚中的知识溢出以及对高科技产业的效应。
对于城市和人口集聚问题,Henderson(1974)认为,因为城市的规模受制于整体的地方拥塞和运输成本,所以,由于地方化经济的效应,城市趋向于专业化以提高与运输和拥塞成本相关的产业集聚收益;同时,城市的规模将取决于他们的产品及其相关的地方化经济程度。Fujita等(1999)认为人口集聚使围绕城市的农业腹地扩张,扩张达到某个程度就会划分新的边界,继续的增长将导致这种景象:多个城市形成并发展,他们都相互隔开并锁定在自己的区位。
在集聚与中心外围的关系方面,Krugman(1991)说明,对于外围的地区,经济一体化与福利之间有一种U型关系:紧密的一体化是一件好事,但有限的迈向一体化就会对“外围”造成伤害。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部分开放不如充分开放,部分开放反而会造成自残。在集聚模型方面,Puga和Venables(1999)建立了一个模型,说明集聚将形成中心与外围的世界经济景观,中心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形成,而其他国家留在外围。如果没有什么突变的话,中心国家的正反馈效应会继续下去。因此,发展不是一个从穷国到富国的稳定收敛过程,而是那些得到新的工业集聚中心的国家从穷人俱乐部迈向富人俱乐部的跳跃过程。
从国内来看,夏阳(2001)从波特的簇群论来解释产业空间集聚经济。苗瑞卿等(2003)从经济发展理论的角度论述了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孔翔(2005)认为传统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发展不仅有利于传统产业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而且能改善地域文化环境,对区域在特定产业竞争优势的增强具有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它也可能降低区域经济抗击外部风险的能力,并可能阻碍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洪开荣等(2006)从主体策略选择的角度对产业空间集聚的理论研究进展进行诠释,从这一理论角度出发,阐述转型发展中经济资源的空间配置问题,具有特定的现实意义。江激宇(2006)探究了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分别从制造业区域集聚与区域劳动力要素供给、资本要素供给、区域土地集约利用,以及制造业集聚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等方面,系统研究了制造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张华等(2007)研究了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进展,指出了产业集聚形成后对产业区位、产业增长以及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
但笔者认为,从理论上阐述集聚对经济影响的学者中,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正面效应,从负面效应阐述的比较少。
本文主要从空间经济学的视度,系统阐释集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便找出制约产业集聚发展的因素,为促进产业集聚的顺利发展提供助推力。
二、Carlino模型测度产业集聚效应
我们选取的是全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998-2009年的面板数据,所有数据均来自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各省区(市)统计年鉴①。其中东部包含10个省区市,中部6个省区市,西部12个省区市,东北3个省区市。
运用Stata9.0计量软件软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回归结果见表1。
将模型所得系数代入集聚指数计算公式,得到东部工业集聚指数值为20.75,中部工业集聚指数为11.88,西部工业集聚指数为9.66,东北工业集聚指数为7.75。可以看出东部工业集聚效应远高于其他三大板块,是西部的近三倍,东北的两倍多。这就使得由于聚集效应的不同导致不同的经济发展格局,使得区域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下面就将分析导致四大板块集聚效应差别的具体因素。
三、产业集聚正经济效应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生了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无论各行业的销售收入还是总产值的地区份额的比较,东部沿海地区都占有绝对的优势。2007年,东部沿海地区第二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占到了56.68%,东部地区制造业的集聚吸引了东部地区内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的流入;而大量外来劳动力的流入,进一步强化了东部地区已有的制造业集聚优势。通过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形成了以东部制造业集聚为中心的“核心—边缘”模式。
空间经济学认为区域之间是否均衡发展由两种力的相互作用决定,即导致聚集的向心力和趋于分散的离心力,若向心力大于离心力,就会形成“核心-边缘”空间格局。当然,这种空间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否变化取决于构成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因素的变化。
(一)市场接近效应
市场接近效应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微观的工业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偏好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这主要是因为在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布局企业可以节省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总成本。2007年,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四大板块来看,东部地区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16974元,是其他三个板块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中部地区的1.46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3倍。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855元,是其他三个板块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东北地区的1.35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1倍。而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东部地区是49876.8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54.2%,比其他三个区域的总和还要多②。这说明无论是从购买力还是从实际的市场规模,东部地区相比其他区域都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这必将吸引市场导向型的企业在东部布局,同时又由于循环累积效应的存在使得这一优势呈放大趋势。
(二)生活成本效应
生活成本效应主要说明的是由于工业企业在本区域布局而对当地消费者的生活成本的影响。这是因为众多的企业在本区域布局,在消费品市场上本地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自然就较多,因而本区域消费者需要购买的区域外产品的数量就较少,就使得本区域的产品价格相对较低。2007年,东部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1(以2006年为100,以下同),是四大板块中最低的,西部地区最高,达到了105.4,全国平均水平为104.8。这就使得东部地区劳动力实际生活成本低,从而企业支付给劳动力的实际工资就可以相应降低,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三)外部经济效应
外部经济效应是指由于产业集聚而给区域内的经济活动主体所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外部性)方面的利益。处于集聚区域的企业可以获得外部的规模经济,这种外部规模经济可以分为技术上的外部经济和金钱上的外部经济。技术上的外部经济主要考虑的是技术外溢作用,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的提高改变了集聚区域内单个企业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使其在既定投入下产出提高。金钱上的外部经济由市场通过价格效应传递给单个企业,从而改变其产出决策③。因为一个大的行业可以促成市场提供一些专门的中间投入和劳动力。从而形成了像马歇尔提到的劳动力共享市场和专业的中间投入品价格的下降。以广东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纺织业产业集群为例,西樵镇2006年外来暂住人口达到了74000人④,接近本镇总人口的一半,其中包括纺织行业需要的各种技术和管理的人才都可以在本镇的劳动力市场上得到。
外部规模经济还表现为产业集群区域提供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可以从市场培养、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协作配套条件等多方面,为本区域企业带来便利和节约。这种便利和节约同样也变成了产业转移阻力。如西樵镇共投入8700万元改善纺织产业基地的交通设施⑤,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同时,通过热电联产、统一建设供热设施,统一进行污水集中处理,统一达标排放等措施,把基地建设成为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生态型纺织基地,为企业提供规划更科学、配套更完善的发展空间。
(四)分工效应
分工效应是指由于集聚而给区域经济活动主体带来的分工与专业化方面的影响。首先,产业集聚进一步促进了分工与专业化的程度。同一产业的众多企业的空间集聚,扩大的中间产品在一定空间区域内的市场规模,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进而要求分工的深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当然这需要相应的外在环境与条件,而同一产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为分工与专业化的深化提供了外部环境。其次,集聚的专业化分工,不仅满足了市场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而且企业可以根据生产需要通过建立网络关系进行交易,利用空间接近大大降低每次的交易费用,同时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双方容易达成交易并履行合约,还节省了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这种网络结构形成外部范围经济,克服了单个大企业等级制组织的弊病。
(五)制度效应
制度效应指产业集聚可以形成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⑥。而制度创新则表现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合理的制度变迁,包括市场开放时间、产权制度改革、专业化市场发育等。而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寻求高的生产率和交易效率是企业集聚的重要原因,所以制度创新将导致交易成本的降低将促进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
如西樵镇政府为了促进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成立了轻纺城管委会,统一管理西樵镇的纺织品销售环节;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推动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实施“科技兴纺”战略,以政府为主导,建立行业性的技术创新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等等。这些举措为集群内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使企业在西樵镇生根发芽,并吸引区域外的纺织企业继续向西樵镇聚集。
(六)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是指在产业集聚中企业建立的产业链合作网络,给企业带来交易成本的降低。企业在东部地区经营多年,有成熟的供销网络,并与相关合作者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如广东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纺织业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织造、印染、服装加工以及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处在产业链上的企业在本镇就可以得到所有的生产资料,并且生产的产业也可以直接销售给本镇的下游企业,并且与上下游企业应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在合作中大多以口头的或非正式的书面协议的形式进行合作,其中,正式合同占18%,非正式的书面协议占56%,口头协议占26%⑦。一旦企业迁出该区域,这种合作关系就会中断或者受到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主要来自交流的距离成本和由于退出了本区域的商业圈从而产生的心理上的隔离感。另一方面,企业进入新的区域,若重新在新区域建立自己的产业链网络,这需要新增加必要的交易成本。机会成本越大,企业转移的积极性越弱,更甚者,处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为了获得因聚集而得到的这些利益,即使集群内同类企业的竞争已经相当激烈,企业也不愿意迁移。
四、产业集聚的负效应分析
在以上向心力效应存在的同时也存在产业分散布局的因素。本文认为促使离心力产生的效应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市场拥挤效应
市场拥挤效应,指企业因过于集中而导致彼此不利,这种不利主要是围绕争夺消费者而产生的竞争。首先,过分的集聚,会给当地的管理造成很大的成本,当地政府不得不拿出一定的人力财力预防投机行为的发生,造成了聚集成本增加。其次,在集聚程度过于密集时,再有企业加入本区域,不但不产生集聚经济,反而会增加各种成本费用,比如由于企业过多,超过当地公共设施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会造成公共设施及资源的过度开发,从而缩减了公共设施及资源在正常利用的情况下的使用时间,造成整个区域的规模不经济。最后,产业集聚给一些创新动机差的企业提供了“搭便车”的机会,造成市场上产品鱼龙混杂,被模仿者蒙受损失,这样容易形成惰性,严重挫伤一些极易模仿的产业创新的积极性。
但这种效应在我国表现的不明显,主要是由于随着对外开放,我国产品已经大量出口,整个世界都是中国的潜在市场。在世界市场上一家企业的知名度是微乎其微的,只有众多企业联合起来,才能提高本区域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知名度,而产业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聚集正是迎合了这一趋势。2007年,我国东部地区出口总额为10754.5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8.3%,其他三个板块中出口总额最高的东北地区也仅为514.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2%。
(二)要素瓶颈效应
要素瓶颈效应是指随着企业在某区域的集聚,由于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是既定的,必然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从而产生集聚不经济,迫使企业外迁。首先,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会提高生产成本,这种成本的提高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高技术人才聘用成本的上升,企业为了招聘到和留住一流的高技术人才,往往就必须用高工资、慷慨的奖金、股票期权、宽敞的住房以及其它优越的条件来吸引他们;二是土地、交通等影响经营成本因素的价格或成本的上升。其次,由于产业及地理相近,一些企业互挖人才、窃取商业及技术秘密,导致技术人员流动性过高,技术保密性过差,削弱了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根基,挫伤了资源共享意识。最后,由于地理临近及技术信息扩散速度快,某些产品高利润的示范效应,可能会刺激其他企业特别是大量中小企业群起仿效,使本地企业产品过度同质化,造成低水平、平面式分散的数量扩张局面,企业容易陷入恶性的过度竞争,导致利润水平集体下降。如台湾的新竹等高科技园就是因为规模扩张导致要素价格上涨,使许多企业不得不退出园区,寻找其它成本低的集聚区。
但这种效应在我国表现的也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数大和资源定价体系的不完善。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和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结构,使得东部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实际工资水平缺乏上涨的压力,进而支撑和维持了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密集型企业不用将资本西迁,便可源源不断地使用中西部地区的廉价劳动力,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自然也就丧失了资本西进和梯度推进及产业转移的动力。所以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像梯度转移理论讲的在东部地区由于劳动力成本增加,与一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相比已丧失比较优势,反而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同样,我国实行的资源定价机制也使得东部地区可以源源不断的以极低的价格取得资源。这是因为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即没有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失等完全成本,也与国际不同资源比价关系严重不对称。
五、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产业集聚通过将区域经济增长所需的人力、资本、技术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的集中和优化,并在集聚效应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增长。但过度的产业集聚以及陷入低水平技术陷阱的产业集聚将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就使得我们在发展产业集聚的过程中要做到:
第一,把产业集聚战略纳入地区发展政策。通过以上产业集聚给区域经济增长带来的积极作用可以看出,产业集聚是一个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是区域竞争力提高的根源,因此各地区有必要把产业集聚政策作为传统产业政策的重要补充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第二,鼓励传统产业集聚区域向要素成本较低区域整体转移。由于要素瓶颈的制约,一些靠低成本优势发展起来的传统产业集聚随着本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成本压力逐渐增大,若不向要素成本较低区域转移即失去了以往的低成本优势,又占用了技术含量高的产业的发展空间。但这些传统产业集聚内的企业若单个转移,就会丧失产业集聚的网络效应。
第三,鼓励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进行自主创新,避免陷入产业集聚整体的低水平陷阱。通过强化技术创新,推进柔性生产,推动产业集聚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由于相互模仿而产生的产业集聚整体竞争力的下降。
注释:
①本文研究使用的国内数据,均不包括港澳和台湾地区。
②数据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得,以下如无特殊说明同。
③冯薇.产业集聚、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32页。
④李胜兰,非正式制度与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
⑤西樵镇纺织产业集群经验报告[J],中国家纺网。
⑥张弢,李松志.产业区域转移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模型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8(1):49-53。
⑦李胜兰,非正式制度与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