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创业的创业研究_创业论文

裂变型创业企业的企业家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家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今,我国企业创业的方式、途径和频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创业领域出现了一种逐渐增多的现象:很多具有大中企业工作经历的管理者,基于某种原因而离开这些企业自己创办企业。这种基于管理者离职的创业活动具有显著的裂变特征,借鉴西方的理论成果,开展针对我国裂变创业企业的理论扎根式的研究,深入比较各种创业活动和成长现象的异同,挖掘、提炼其中的基本规律,从多个维度探索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研究结论,这对丰富创业理论成果、指导我国企业创业和成长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鉴于裂变创业现象的不断涌现和发展,以及裂变创业企业相关研究的缺乏和不足,我们拟运用一种较新颖的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展开裂变创业型企业的企业家成长问题的案例研究,期望能够从中提炼和挖掘出有价值的结论。

一、裂变型创业企业的概念说明

裂变衍生是产生新企业的重要方式,也是产业集聚区,尤其是高技术产业集聚区的活力所在。从文献来看,裂变衍生一词的英文表达为“spin-off”,Carayannis等(1998)认为,裂变就是指从母组织转移技术并使之商业化,且能够增加就业和创造财富的新公司。[1]这种观点具有显著的技术主导思想,其他学者根据对实际现象的观测,指出“裂变”是指小企业的管理技术骨干从原来企业辞职,利用掌握的管理、技术、知识和市场信息兴办与原企业技术产品市场类型基本相同的新企业。[2]这种说法突破了技术的局限,将裂变的范围拓展到了其他领域。

实际上,无论视裂变为技术导向还是管理导向,是一种活动结果还是一种活动过程,其实质都是指从母体中脱离出更为复杂的个体,该个体可能与母体有相同的性质,又可能有不同的特性;而且,裂变离不开人力资源这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要素。裂变创业和通常所说的企业裂变不是一个概念,企业裂变既可以指企业基于组织衍生、建立分\子公司来成长壮大,也可以指企业借助机构改革、体制转换而剥离优质资产、逃避债务危机。而裂变创业虽然也与企业的分离、分拆相关,但却存在显著差异。裂变型创业企业是基于裂变活动所创建的新企业,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创业者具有在相同或相似企业的从业经历,是从同类或同种公司离职裂解出来的;二是创建的新企业与母体企业看起来可能不很相似,但两者一定会存在某种潜在的深层联系;三是裂变过程不仅伴随人力资源的分离,同时还附有相关资源的转移。

裂变型创业企业是新企业创建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种独特的企业创业活动中,创业者是行为的主要发起者和承载者,也是新创企业运营的领导者,没有创业者的参与,裂变创业是无由发生的。裂变创业型企业的创建和成长过程,同时也是创业者不断成长并向企业家角色逐渐过渡的过程。裂变创业中的企业家成长具有哪些规律,是否与一般意义的企业家成长有所不同?对这些问题的考察和深究,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活动,也是本研究的初衷。

二、方法选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鉴于裂变型创业企业以及相应的企业家成长问题研究的缺乏,以及开展裂变型创业企业研究方法选取的重要性,本研究最终拟以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这种较新颖的定性分析技术为主导工具,依托对典型企业案例的深入分析和挖掘,从个案资料的持续比较和交叉互动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根植于资料的研究结论。选取扎根理论方法作为主要方法,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是裂变型创业企业研究的相对不足,导致缺乏可直接借鉴的理论成果供参考。这就要求研究者要尽量舍弃文献演绎模式,利用归纳方法从现象中提炼该领域的基本理论。于是,实现深入了解裂变创业这一社会现象,挖掘相应规律的目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Grounded theory)便成为比较合理的选择。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被视为是定性研究方法中最科学的一种方法[3],此理论最早由二位社会学者Galsser & Strauss在1976年发展出来。该方法的特点在于认为社会学需要建立理论,认为定性研究或任何研究都应着重资料分析与理论建构。[4](P102)这正好适合了裂变创业领域急需构建一些基础理论成果的研究目标。

二是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特殊的国情国策加上企业组织本身具有的动态复杂性,使得企业研究的难度越发加大,尤其是对于裂变创业这一比较新、比较复杂的现象,在资料分析上的压力更大。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个不断比较、思考、分析、转化资料成概念以建立理论的过程,[5]这一特性使得该方法的分析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和严密性。Strauss & Corbin(1994)指出扎根理论强调理论的发展,而且该理论植根于所搜集的现实资料,以及资料与分析的持续互动。[6]这种重视资料、重视互动的特性,使得研究者可以借助和事件当事人的连续、亲密互动和抵近观察来收集资料,来增加对现象的敏感度。在与事件、现象的互动中,研究者用以提炼全新结论的理论敏感性不断提高。

考虑到本研究拟归纳提炼出裂变型创业企业家成长有关理论结论的目标,以及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特点,决定以扎根理论方法为主要分析方法,通过对深入访谈资料的不断挖掘,期望能够在创业成长研究的方法和理论上有所创新或突破,从而弥补定量方法不易于深入挖掘现象信息、其它定性研究方法的资料分析(译码)不很系统的问题。

三、运用扎根方法对蒙牛个案的研究

扎根理论研究之目的在于从理论层次上描述现象的本质和意义,从而建立一个适合于资料的理论。该研究方法的核心是资料收集和分析过程,这一过程既包含理论演绎又包含理论归纳,而且,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是一并发生、同时进行、连续循环的。一方面,扎根理论的资料收集方法与其他定性研究法的区别在于动态补充性以及重点调整性,也就是研究者要以研究过程中分析所得的暂时结论为指导,不断审查资料的储备丰裕度,不断校准资料获取的方向。另一方面,扎根理论对资料的分析即译码(coding),系指将所搜集或转译的文字资料加以分解、指认现象、将现象概念化,再以适当方式将概念重新抽象、提升和综合为范畴以及核心范畴的操作化过程。该过程要忠实于资料,要识别出资料中的概念,要挖掘出资料中的范畴。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得出比较规范的扎根理论研究流程如图1所示②。

图1 扎根研究流程图

资料来源;根据Pandit(1996).The Creation of Theory:A Recent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The Qualitative Report.Vol.2.No.4编制

(一)个案选定

根据扎根理论注重目标企业的信息丰富度而非样本数量大小的原则,本文挑选了课题研究中的内蒙古“蒙牛”公司作为研究个案。蒙牛的创建是一种典型的裂变,它从母体伊利公司获得了给养。一定意义上说,伊利是蒙牛的孵化器,蒙牛凭借资源吸附战略有效地突破了企业创业初期的众多约束。[7]蒙牛的核心创业者及其追随者团队具有在母体企业的长期职业经历,积累了丰富的产业知识、管理经验、人际网络和合作关系,在团队离职、裂变,实施模仿型创业中,这些“厚积”优势是非常有效的战资源略。[8]这些要素也正是裂变创业企业的显著特征。

(二)资料收集与整理

本研究收集的个案企业资料主要来自:(1)笔者2004年与清华大学暑期调研组合作,实地访谈“蒙牛”公司相关人员,整理了包括访谈和参与观察在内的资料记录。(2)笔者2005年开展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课题研究时对“蒙牛”公司相关人员的深入访谈调研及参与观察记录。(3)关于“蒙牛”的论文、评论、企业公告及言论等,企业内部资料如报纸、画册等。(4)内蒙乳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以及各级政府的政策文件。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研究者紧密围绕“裂变型创业企业的企业家”这一主题,广泛联系与研究问题相关的人士,通过面对面与他们进行深层沟通,通过对资料整理中发现的有意思议题、有疑问议题的及时追问(研究者采取再次约见、电话和邮件互动等做法),最终收集到了大量有价值的、内涵丰富的信息。再有,实地访谈中也尽量确保调研对象覆盖公司各业务部门、各管理层级,并不断比较和验证各途径获取的资料。在对资料进行整理、整合、质证以确保其真实准确反映个案状况的基础上,将最后将分析的资料正式命名为“裂变型创业企业的企业家成长资料”。

(三)资料的译码分析

扎根理论方法对资料的分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依次为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

1、开放性译码

开放性译码指将个案资料记录逐步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也就是根据一定原则将大量的资料记录加以逐级“缩编”,用概念和范畴来正确反映资料内容,并把资料记录以及抽象出来的概念“打破”、“揉碎”并重新综合的过程。开放性译码的目的在于指认现象、界定概念、发现范畴,也就是处理聚敛(Convergence)问题。[9]开放性译码的程序为:定义现象(贴标签)——初步概念化——概念化——挖掘范畴——为范畴命名。对范畴的性质和性质的维度进行界定,是为了确保概念到范畴的提炼操作尽量科学贴切。为了说明开放性译码过程,对“蒙牛资料记录”中部分资料记录的开放性译码举例如下(如表1所示):

表1 “裂变型创业企业的企业家资料”的开放性译码分析举例

(注:资料的开放性译码和主轴译码涉及到大量的分析表格,为了说明研究过程和节省空间,文中只截取了部分表格,以为例证。)

概念和范畴的命名有多重来源:有的来自文献资料,有的来自访谈记录,有的是笔者研讨的结果。同时,概念和范畴的得出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为了找到最能反映资料本质的概念和范畴,我们在资料和概念、范畴间不断循环往复考察。通过对“蒙牛资料记录”的开放性译码分析,最终从资料中抽象出105个概念和24个范畴。由于概念数量庞大且有交叠,而范畴是对概念的重新分类整合,于是范畴就成为后续分析的重点。挖掘出的24个范畴

2、主轴译码

主轴译码是指通过运用“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这一典范模型,将开放性译码中得出的各项范畴联结在一起的过程。[10]主轴译码并不是要把范畴联系起来构建一个全面的理论架构,而只是要发展“主范畴”和“副范畴”。典范模型是扎根理论方法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用以将范畴联系起来,并进一步挖掘范畴的涵义。我们可以利用产生某个事件(主范畴)的条件、这个事件所寄寓的脉络(也就是该范畴性质的具体维度指标),以及在事件中行动者采取的策略和采用的结果,来帮助我们更多、更准确地把握该事件(主范畴)。因此,条件、脉络、策略和结果虽然也都是范畴,但都是与某一“主范畴”有关而用来帮助了解该主范畴的,故将其称为副范畴。

我们在主轴译码阶段通过典范模型共得到两个主范畴,分别为“创业者成长过程”(AAA[,1])和“成长驱动因素”(AAA[,2])。其中主范畴“创业者成长过程”是由范畴特殊家庭影响、深谙企业成长及管理、厚积薄发、得益“母企业”、观念和能力雏形、换位思维、逆向思维和目标倒推、小胜凭智、大胜靠德、免职、裂变创业、团队学习、文化构建、依赖型创业、默契合作、示范带动、核心创业者责任心、事业心和产业心、思想渊源、创业机会把握、基于学习力、创造力、文化力和分配机制构建核心竞争力、学习反思中成长,透过典范模型而构成。典范模型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主范畴“创业看成长过程”的典范模型

创业者成长的起点始于养母的“财聚人散、人散财聚”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积极而又深远地影响着创业者,创业者在遵循和实施该观念的过程中获得效益,从而强化了对其的信服和依赖。创业者思想的成熟和提升、完善和善用则有赖于在组织发展中的不断学习和体会感悟。创业者复杂丰富、积极正向的思想,是其凡事逆向思维、换位思维的结果,也离不可与企业组织内部及外部成员的交流和沟通。创业者在任母体企业较高职位时因战略分歧而被免职,经过几次尝试后发现自己的价值只是存在于原来从事的产业,最终催生了极大依赖于原产业、原地域的“依赖型创业”。创业者在母体企业从低层到高层、从生产到营销的长期、全面的工作经历,为产业经验积累和管理能力提升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创业者为突破成长空间实现战略抱负,采取了创建新企业的方式,并依托个人影响力最大限度的整合了母体企业资源。母体企业的经验积累和网络搭建是创业者厚积薄发的基础,企业创建和资源整合是创业者开拓自己成长路径的延续,而新组织的文化提升和团队学习则推动了创业者的成长步伐。最终,创业者的成长促进和推动了创业团队的成长,并实现了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高成长。

主范畴“成长驱动因素”是由范畴特殊家庭影响、观念和能力雏形、换位思维、得益“母企业”、小胜凭智、大胜靠德、核心创业者责任心、事业心和产业心、免职、创业机会把握、裂变创业、强势团队整合、规范创业团队、团队学习、文化构建、依赖型创业、默契合作、厚积薄发、外向借鉴的管理和文化、深谙企业成长及管理、学习反思中成长、基于学习力、创造力、文化力和分配机制构建核心竞争力、思想渊源,透过典范模型而构成。典范模型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主范畴“成长驱动因素”的典范模型

家庭的观念影响和母体企业的深厚积累是影响创业者成长的重要因素,具有高度关注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和任何事情都要“与自己较劲”精髓的观念,体现在创业者在母体企业以及后来的独立创业活动过程中,并得到逐渐加强;创业者在母体企业工作的长期性、全面性、优秀性,既是其在母体企业成长的呈现,又为在新创企业的持续奠定了基础。创业者把握产业增长机会实施具有依赖特征的裂变创业,使得前期“厚积”的资源和关系得以延续,加之创业者极强的资源吸附能力吸引了优秀的追随者加入——这些团队成员在母体企业的合作经历促进了后期的默契、有效整合和集体学习,于是机会、依赖、厚积、默契和学习等因素更进一步支持和驱动了创业者的成长。

我们通过典范模型分析识别出了“创业者成长过程”和“成长驱动因素”这两个主范畴,典范模型建构起了范畴/概念间的紧密关系,使我们对主范畴以及相应的副范畴有了更加全面、更加准确的了解,这也展示了研究者与个案资料的持续互动。

3、选择性译码

选择性译码是指选择核心范畴,把它系统地和其它范畴予以联系,验证其间的关系,并把概念化尚未发展完备的范畴补充整齐的过程。该过程的主要任务包括识别出能够统领其他所有范畴的“核心范畴”;用所有资料及由此开发出来的范畴、关系等扼要说明全部现象,即开发故事线;通过典范模型将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联结,用所有资料验证这些联结关系;继续开发范畴使其具有更细微、更完备的特征。选择性译码中的资料统合与主轴译码差别不大,只不过所处理的分析层次更为抽象。

通过对24个范畴的继续考察,尤其是对两个主范畴及相应副范畴关系的深入分析,同时结合原始资料记录进行互动比较、提问,发觉可以用“基于裂变的企业家成长”(AAA)这一核心范畴来统合其他所有范畴。“蒙牛”公司充分展现了这一核心范畴的内涵,即企业家在母体企业的成长空间受到局限,通过裂变创业开拓了继续成长的路线。围绕该核心范畴的故事线可以概括为:企业家在母体企业的成长和厚积是裂变成长的基础,裂变是突破母体企业成长束缚以实现继续成长而采取的措施,厚积裂变是创业者吸附战略资源、创建全新事业从而不断成长的战略主线。

4、个案扎根理论研究的结论

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的分析已经体现了结论的雏形,但“理论的扎根”还有待于运用所有资料来验证范畴和关系。理论扎根的过程是“保持资料与理论间来来回回的互动性,不断将来自现实世界的资料,转化成较高的抽象层次的范畴、维度与概念,并建构概念之间的关系、直到理论性饱和为止。[11]为此,我们多次审视资料和分析过程,修订其中的不足,并引入相关的企业家成长理论成果参与分析。

有学者认为可以从企业家机会、企业家动机、企业家能力三个维度入手,沿着这三个维度展开企业家成长的独立和交互研究。[12]这三个维度几乎包含了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内容比较全面,但三者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很难识别。还有的学者认为企业家成长是一个复杂的创业过程,受到社会环境、产业环境和个体环境的制约,社会环境分析表明企业家成长受政治、经济、法律与文化环境影响,产业分析表明创业者可以依托有效战略选择在竞争中成长,个体环境分析认为企业家的社会网络、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禀赋等会影响创业者的成长速度。[13]企业家成长的三重环境影响观点,分析了成长的驱动因素,但显得不够深入。

研究企业家成长的目的是为了把握企业家成长的规律以及驱动成长的因素,从而探讨有利于企业家快速成长而又能促进社会进步的机制和模式。“基于裂变的企业家成长”是企业家成长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是历经了两个成长阶段的螺旋上升式成长。如果这种裂变是法律和道德所允许的,那么它的意义就是积极的。为此,我们通过前述个案扎根理论译码分析,最终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

(1)裂变型创业企业家的成长具有“路径依赖”特征

在经济学领域,“路径依赖”首先被用来描述技术变迁过程中的自我积累、自我强化性质,即指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具有收益递增性质。所谓路径依赖是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一旦在外部偶然性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替代。[14]实施裂变创业的创业者,不但在母体企业的成长具有路径依赖效应,而且在裂变后创建新企业的过程中,也极大地依赖于前期的经验、技能和知识。一方面,创业者实施裂变创业,依赖于母体企业某种形式的支持,这种支持可能表现为资源积累、能力培养,或者是信息提供等;另一方面,创业者在新创企业的战略、策略行为,受到以往经验的影响,这种影响一般表现为:创业者过去实施的成功的战略战术,会激发创业者继续实施并形成此类偏好的情绪,而成功的历史往往能增加创业者的信心,以及新创企业运营的绩效。

(2)裂变型创业企业家的成长具有“团队互赖”特征

资源互赖理论乃源自于开放系统观点,即是组织属于一种开放系统,其结构、功能与命运受到环境极大的限制,任何组织都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从环境中引入大部分其所需的能量与资源。[15]

裂变型创业者一般会从母体企业吸纳部分优秀的合作者,因为同质性高、合作历史长的裂变创业团队,能够创造更好的企业绩效。而从母体企业吸纳具有这种特性的人力资本,需要核心创业者的魅力和能力。只有追随者极大依赖于裂变型创业者,他们才会离职参与创业行为,也只有这样,创业者才能够吸引、吸附那些真正有竞争力的、源自母体企业的优秀人才。因此,裂变型创业企业家组建的团队具有相互依赖性:追随者基于创业者的核心作用而凝聚,创业者基于追随者的支持而成长;创业者和其他团队成员之间的依赖状况,会通过团队的稳定性、执行力和默契程度等影响创业绩效。

(3)裂变型创业企业家的成长融合着资源和关联

资源是任何企业创建和成长的基础,裂变创业必然意味着人力资源从母体企业向新创企业的转移,而且,围绕着创业者及其团队这一核心资源还包括关系网络、客户联系、知识资本等其他大量的有形和无形资源。那么,裂变创业转移和复制的这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这些资源的后续开发和利用,势必影响着裂变型创业企业家的成长。而新创企业能否马上实现构建优势资源以支持创业者成长,依赖于母体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和系统性以及创业者转移战略资源的能力和整合互补资源的速度。同时,裂变型创业企业家的成长关联体现在:创业者在母体企业的经验、知识、业绩、威望、魅力、能力和个性特质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其能否从母体企业吸附战略性的资源(包括追随者团队、客户关系等),也就是前期的成长会关联到资源吸附。而且,创业者在母体企业的成功,会促进其构建基于母体企业追随者的创业团队,而这种强势团队又会放大资源吸附的效应,引发关联度的进一步提升,以及提高与母体企业在同产业竞争的可能性。

四、总结

企业创业和成长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但研究起来纷繁复杂、困难重重。企业家的培育和成长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专门研究企业家成长的理论却比较少。作为其他研究“副产品”的企业家成长研究,远未达到构建理论体系的要求。企业家成长问题的研究有待于我们不断完善研究方法,扎根理论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在社会学领域运用较广,也较成熟,但在企业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通过运用扎根理论,以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和完善,以及研究视角上的突破,可以在裂变型创业企业家的成长研究中有所发现。本文分析得出的“基于裂变的企业家成长”这一核心范畴以及围绕其的相应结论,是研究者在完全忠实和“扎根”于资料的前提下归纳而来的。同时,通过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可以得出其他裂变型创业企业的企业家成长分析结论。在多重企业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最终可提出裂变型创业企业家成长的有关理论,从而丰富企业家成长研究的理论体系。

标签:;  ;  ;  ;  

分裂创业的创业研究_创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