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合并假性低血糖的临床分析论文_王卫东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合并假性低血糖的临床分析论文_王卫东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 262700

摘要:目的:对4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合并假性低血糖的病例进行总结,并探讨相关因素。方法:2011年收治4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均排除糖尿病且未发现低血糖的临床症状。运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结果:4例患者空腹血糖值均低于正常数值。结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有合并假性低血糖发生的可能。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低血糖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影响血液及骨髓的恶性肿瘤,占白血病的15%左右,分为慢性期、加速期、急性变期三个时期[1]。其特点是产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聚集在骨髓内,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并且能够通过血液在全身扩散,导致患者出现贫血、易出血、感染及器官浸润等临床表现。突出表现为脾脏增大、白细胞升高,疾病晚期有明显的消耗症状。部分患者在患CML的时候,并不自知,甚至有些在体检的时候发现白细胞增高而确诊。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血液科送检标本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生化检查结果提示无原因可解释的血糖降低、白细胞过高的情况,现就相关病例情况分析如下。

1病例资料

病例1:男,23岁。因“头晕、脾脏肿大3个月余”入院。初期脾脏肿大未予重视,多次出现头晕、昏迷等症,无发热、寒战、恶心、胸闷等,近日查血常规,WBC 143.04×109/L,HGB 115g/L,PLT 436×109/L;血细胞形态示:早幼粒细胞2%,中幼粒细胞47%,晚幼粒细胞11%,中性杆状核14%,中性分叶核20%,嗜酸粒细胞1%,嗜碱粒细胞5%。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收住。病例2:女,74岁。因乏力10个月余,上腹胀痛、纳差6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血常规示:WBC 154.06×109/L,RBC 3.30×1012/L,HGB 99g/L,PLT 190×109/L,骨髓检查提示: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红=77.3:1,粒系增生各阶段均可见,原粒+早幼粒占11.2%,中幼粒及分叶核比例增高,其余阶段可见,嗜酸、嗜碱细胞不利增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红系增生受抑,成熟红细胞形态染色基本正常;淋巴细胞增生受抑,巨核细胞及成堆血小板较易见。明确疾病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加速期。病例3:男,43岁。主因“乏力3年,加重伴全身骨关节疼痛1个月”入院。患者于2008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左上腹痛等症状,骨髓穿刺检查提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血常规示WBC 122.06×109/L。病例4:男,22岁。B超提示脾脏肿大,查体牙龈无出血,胸骨有压痛,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心脏杂音。腹部隆起,左侧明显,无压痛及反跳痛,左侧肋下初级脾脏Ⅲ度肿大,质硬无压痛。肝肋下未触及,未触及胆囊,murphy征阴性,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无法测出。4例病例均为本院2011年血液科收住患者,入院期间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值、白细胞计数,并同期采用罗氏血糖仪检测血糖,其中1例因白细胞计数值过高而无法测出。

2结果

4例患者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值均低于血糖正常值,表现为低血糖,但无临床低血糖症状发生。同期罗氏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值正常。

3讨论

通常血糖低于2.8mmol/L时为低血糖,常可伴饥饿、出汗、心悸等低血糖症状发生,这4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在白细胞计数过高的状态下空腹血糖均低于2.8mmol/L,临床检测虽血糖极低,但无临床低血糖症状发生,且同时测得指端全血血糖值正常,考虑为假性低血糖[2],说明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其实并不低,而是在离体之后下降的[3]。考虑低血糖原因或为高白细胞使得血糖的消耗增加所致。经过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数值下降后复查血糖有所上升,说明白细胞的显著升高是患者假性低血糖的重要原因。治疗原发病有效好转后,患者血糖得到纠正。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王涓冬,潘祥林,陈春燕,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假性低血糖7例报告附文献复习[J].白血病•淋巴瘤,2004,13(2):112-113.

[3]杜伟鹏.白血病假性低血糖57例原因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5):418-419.

论文作者:王卫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  ;  ;  ;  ;  ;  ;  ;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合并假性低血糖的临床分析论文_王卫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