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多种新型设备广泛应用到电力行业中,为电力行业创新升级提供了基础条件。近年来电力企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日益加快,电能计量仪表需要承担工作内容越来越多,现有电能仪表已经无法继续为电力企业生产和运营提供更加优质服务。感应型电能表凭借其多功能优势逐渐取代传统电能表主导地位。本文从电能表校验方式和现存问题展开分析,结合感应型电能表运行工作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出调整电能表误差措施,为全面发挥电能表使用价值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电能表;校验;误差调整;分析
感应型电能表通过将用电客户供电电流和电压实时监督采样,利用专用电能集成电路板,对采集电力信号处理分析并且转化成与电能正相关输出脉冲,结合计数器中数字显示。近年来,电力行业智能化管理体系建设进程不断完善,感应型电能表受到电力行业广泛关注和应用。为了最大程度上发挥电能表使用价值和重要作用,电力企业要高度重视电能表校验和误差调整工作,确保电能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根据现有感应型电能表校验和误差调整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得出,电能表校验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针对这一现状,相关工作人员要全面掌握问题发生原因,采取科学合理解决措施,确保电能表安全稳定运行。
1.电能表校验现存问题
电能表校验是电力体系管理主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意义。全面了解和掌握电能表校验流程和方式,严格规范电能表校验操作,是保障电能表运行安全稳定主要手段。现阶段,感应型电能表校验工作主要参考相关制度规范,例如《感应型电能表检定规程》、《多功能电能表规程》以及《多费率电能表要求规程》等。校验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检定制度和操作说明展开工作,确保电能表校验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电能表在电力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校验工作却存在着较大缺陷没有得到改善。
1.1排查电能测量误差
电能表误差测量是目前电能表实际使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我国电力行业在排查电能误差测量环节主要运用高频脉冲标准预置法。电能表正式投入使用后,内部元件会受到电压、电流传输影响,进而引发标准表参数不再是固定量等问题。在电能核算环节中,针对电能基本误差检测也存在电流比变化。例如被检测电能表电流为1.5安培,其装置自动切换到5安培标准档位。其标准常数为5安培情况下,即便没有连接互感设备,但是工作人员和检测人员仍需要对电流比值进行分析和预测。
1.2校验试验计算时间与范围
感应型电能表启动状态下三极管基极电流通常为0.0001Ib。现阶段电力行业并没有明确规范电能表试验启动时间。因此,在计算电能表试验启动时间环节,如果计算时间和测试时间存在偏差,则需要判断电能表是否符合工作标准。校验试验计算时间和范围是电能表启动试验首要问题,所以相关管理部门要在制度规范中明确提出启动时间和范围,确保电能表在校验过程中不会超出标准范围。在精准判断电能表误差基础上检测电能表使用质量。
1.3明确日计时基本误差
通常情况下,电能表温控开关时间收到外界环境和温度影响,进而导致电能表日计时出现偏差。电能表生产商对内部温度补偿方法不尽相同,所以相关操作人员要结合电能表结构和实际使用情况分析内部温度补偿方法。另外,为确保计时误差分析准确性,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全面掌握电能表日计时误差各种情况和影响因素。
1.4确定投切时段误差
投切时段误差是指在电能表运行某一时间内,实际时间与启动时间存在误差数值。投切时段误差是现今电能表使用过程中主要问题之一,根据相关制度和规范要求电能表投切时段误差小于或等于五分钟。主要包括电能表预置时间误差和日计时误差两方面内容,结合电能表实际性能来看,记录时间通常小于或等于一分钟。因此,规定中五分钟偏差值明显较多,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检测电能表误差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其投切时段误差不能大于或邓毅一分钟,进而得到准确的电能表投切时段质量数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核算电能表最大需求量示值
感应型电能表最大需求量主要分为分时段最大需求量数值与总体时段最大需求量数值。多数情况下,切换时段对总时段需求量影响较小,仅需要切换分时段最大需求量。上一费率时段最大需求量是电能表储存器保存最大数值,并在一个需求量周期结束后与上一最大需求了进行分析和对比,进而确定时段内最大数值。所以,在开展需求量检验过程中要对费率时段转换分时段最大需量数值和总需量数值的示值误差进行检验和计算。
1.6电能表事件记录
事件记录作用电能表核心性能之一,记录主要内容是与电能表实际运行过程中相关联变成事件和清零时间,还包括电能表运行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时间。事件记录包括涵盖相别、事件起始时间、事件累积次数和电量以及全事件条件等。结合电力行业实际电能表事件记录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目前仅有事件时间记录,时间电量等内容,没有实际电压信息一定程度上影响电能表运行稳定程度。
2.电能表校验及误差调整管理措施
制定科学适用电能表管理体系,是保障电能表示值准确可靠基础条件,有助于工作人员从电能表运行环节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将发生问题机率降到最低,最大程度上发挥电能表使用价值,为电力行业发展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2.1正确安装电能表
电能表在实际使用中对空间环境要求极为严格,通常在温度达到五十摄氏度以上时,就会使电能表出现偏差,并且随着温度升高其偏差值逐渐增加。所以,电能表安装环节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重点监控环境和温度问题,避免安装过程中受到太阳光直射,最佳方式是将电能表安装在表箱内部。另外,随着春夏季节温度升高较快,需要定期将表箱通风降温,降低由于温度影响电能表使用效率和使用周期缩短等问题发生。
2.2定期检查电能表
现阶段电力行业主要采供电子式电能表和感应型电能表,其数据显示主要采用LED显示板。但是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和人工操作等因素影响下,使其信号出现偏差,例如电能表通信不稳定、内部电路屏蔽性能弱以及电池失效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能表运行稳定性。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和电能表故障,非常容易引发电能表数据流失。针对以上现象,要求工作人员要重视对电能表检查力度,多数情况下,电能表检查频率为每月两次。
2.3制定和完善电能表运行信息档案
电能表实际运行管理体系离不开健全的电能表运行信息档案,建立档案可以将电能表运行各项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在这一基础上为电能表故障和突发事件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所以,电力企业要正确认识制定电能表运行档案重要意义,将完善和优化运行档案作为电能表管理主要内容之一。在建立运行档案过程中,要详细记录电能表生产厂家、种类型号、装置检修地点以及规格标号。定期整理电能表日常运行信息、发生故障频次与原因以及发生故障后选择解决对策等。系统全面掌握电能表运行各项信息和数据,从本质上实现科学管理运行模式,进而强化电能表运行稳定性和精准性。
2.4定期分析和上报运行信息
通常来讲,电能表运行信息分析统计要保持在每季度两次。分析运行数据过程中,将电能表运行正常数据和非正常数据分别整理。并绘制曲线图。最后,将分析结果和相关问题整理出来,并制定相应解决措施,反馈给相关工作部门。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行业发展进程日益加快,多性能电能表广泛应用到电力企业中。这对其校验和误差调整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总结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和研究电能表运行管理工作现存问题和相应解决对策,为强化电能表运行稳定性提供理论指导,从而实现电力行业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何晨辉.电能表校验及误差调整模式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6(13):184-185.
[2]曾德天.影响电能表误差的因素与现场校验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5(17):120-121.
论文作者:孙桂芳,韩学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电能表论文; 误差论文; 时段论文; 时间论文; 电能论文; 需求量论文; 感应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