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普通高中相比,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在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更加突出。面对这一现实问题,本文从“培养每一名学生成才”的理念出发,在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上采用差异教学模式,有区别地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使每一个人的潜能都最大限度地得到开发。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差异教学
1.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由于社会的进步,高中阶段入学率的大幅提升,原先不能升入高中读书的学生大多进了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相比,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个体差异较大。计算机专业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培养人才的质量。面对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课堂教学,为了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在课堂上引入差异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体的差异发展。
2.差异教学概述
差异教学(differentated instruction),又译为“分化性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2.1差异教学是教师主动关注学生差异的教学
成功的差异教学,其典型特点是,教师提前主动设计多种学习内容、多种学习活动及多种学习成果。以适应学生广泛的学习差异。
2.2.差异教学重“质”胜于重“量”
如果只是简单改变学习任务的数量而不改变学习任务的质量,将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2.3差异教学以评估为基础
通过评估了解学生,这是开展差异教学的前提基础。
2.4.差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在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适当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
2.5.差异教学是全部、小组与个别教学的组合
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既可以使每名学生按照各自的起点与能力水平来进行学习,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进个体间的相互理解。
2.6.差异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差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监控学生与学习任务之间的匹配程度,并在必要时加以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差异教学在中职计算机专业中的应用
要针对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制定教学策略,首先需要识别学生学习基础水平的差异。在学年或学期刚开始的时候,采用教学前测验,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理解水平进行评估。通过教学前测验,对学生进行分类。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将采取“补救性教学”,对于基础能力一般的学生采取“常规教学”,对于基础好的学生采取“拓展教学”,通过对这三类学生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的Word表格制作一节为例,阐述差异教学在计算机专业中的应用。
3.1弹性分组,布置任务
教师实行弹性分组教学,根据对学生准备水平的了解,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学习小组,使不同学生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发挥,同时让学生在合作中可以相互学习。如在学习能力较弱的小组内,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和额外辅导,或者提供更多的基础应用练习,通过多练习来达到熟练掌握知识的目的。在学习能力一般的小组内,布置普通的操作任务,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习能力较强的小组内,教师给学生布置超前的学习内容,或是布置更加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
3.2.过程跟踪,适时辅导
分组完毕后,各小组开始进行任务,教师动态监控全过程。在学习能力较弱的小组内,重在练习表格的基本制作,学生在制作表格时遇到的问题较多,对基础知识缺乏了解或对软件的不熟悉,使得他们在操作过程中显得困难重重,个别学生在打开Word软件后就显得无所适从,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对其进行个别辅导,从软件打开到表格插入,手把手教学,直到学生弄懂为止。然后由弄懂的学生当起小老师,对同组内不懂的学生进行辅导,既加深了自身知识的熟练程度又帮助了同学学习。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小组,建议使用任务驱动法,布置一般难度的任务,主要是制作生活中常用的表格,通过学生自己制作表格,来熟练掌握操作技能。遇到问题时学生先思考,自己试着解决,实在不能解决时再由教师进行启发式指点,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热情。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小组,布置的任务内容复杂,学生除了完成表格创建外,还要进行表格编辑和美化。由于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能通过自己思考解决,因此,教师对其辅导的时间并不多。为了防止分组教学可能带来的“标签效应”,在部分教学时段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分组,再安排一些小组合作或同伴互助的学习活动。如制作一个内容复杂的表格,小组中有的成员负责表格制作,有的成员负责表格内容,有的成员负责表格美化编辑。大家共同合作完成任务。
3.3.及时反馈,认真总结
在快下课的时候组织全班活动,小组之间进行共享和交流,由每个小组汇报本堂课的学习成果,由教师或学生进行总结点评。差异教学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在评价中,既注重形成性评价,也注重结果评价,既注重标准参照评价,也注重本体参照评价,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大面积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改进学习。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积极的情绪情感。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去刻意回避。教师通过正视学生间差异的存在,善加利用进行差异教学,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从而达到了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论文作者:吕磊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学生论文; 差异论文; 表格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小组论文; 基础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