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皇帝”唐太宗的用人之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道论文,用人论文,太宗论文,皇帝论文,明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星皇帝”。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族融合,国家强盛,史称“贞观之治”。这种局面的形成固然与唐太宗文才武略出众有关,但他高超的用人艺术更是形成盛世局面的关键所在。他的用人思想丰富而系统,细腻而远瞻,虽历经重重岁月而光辉不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思想珍品。时至今日,对我们仍有许多启迪。
一、才行并举
唐太宗以才行取人的思想,不同于曹操的“唯才是举”,其人才标准更为全面,兼顾才能与德行两个方面,其中的“行”作为人才标准,更具有动态性和实践性。贞观二年(628年),他对身边的侍臣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才行兼备,始可使用。”
唐太宗在用人标准上,不仅注重德和才两大方面,而且认为两者地位不同,强调德重于才,德处于人才诸要素的首要地位,无论人才多么有“才能”,都必须以道德对才能的发挥加以规范和引导,否则,才能的发挥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即所谓德是才的统帅,决定才发挥作用的方向和力度;才是德的支撑,影响着德的作用和范围。无德之才必将对社会造成巨大伤害和损失。
唐太宗还针对当时科举制的弊端指出,科举取士优点虽多,但它只取文笔言辞,无法考察人的各方面能力,一旦当上官几年后劣迹显露,即使加以纠正,而老百姓也已深受其害。因此,他接受宰相杜如晦的意见,在汉代选官制度的基础上,先后确立和完善了“冬荐”、“自荐”、“辟召”、“举孝廉”等制度,对人才的德行、学识、能力全面进行考察,从而避免了“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只以文辞取士的弊端。
二、弃怨用人
唐太宗以用人公道,不以恩仇、亲疏为取舍标准而著称。他非常赞赏古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举人胸怀,一贯主张:“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即使是子弟和仇人,也不得不举。”
唐太宗皇帝生涯23年,先后任用的12个宰相中,除了皇子、外亲和太原起兵的元勋之外,其他6人是北周宗室宇文士、隋朝宗室杨恭仁、梁朝皇族萧禹、陈朝皇族陈叔达、关东士族封德蠡、关中士族裴矩。宰相是朝廷重臣,任命时皇族是十分慎重的。而唐太宗任用的宰相中,有的是前朝的皇族,有的是高祖李渊重用过的人,这些人能为太宗所用,正体现了唐太宗非同凡响的择人标准和胆识。
据《贞观政要·政体》记载,玄武门之变以后,尽管李建成集团中“同谋害太宗者数百千人,事宁,复引居左右近侍,心术豁然,不有疑阻”。魏征是李建成的心腹,也是谋害唐太宗的罪魁祸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竟成了李世民的高参和宰相。魏征的刚直不阿使李世民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先是任命他为谏议大夫,后又把他提到宰相的位置上。唐太宗李世民与宰相魏征的关系;是中国封建帝王时代最理想的君臣关系。魏征病逝,唐太宗亲临吊唁,并且放声痛哭,就在这个场合,他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夫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三、施恩御人
唐太宗常以“亡隋为戒”,任贤纳谏。贞观盛世形成后,他在回顾自己的用人思想时,颇有感触地对大臣们说:朕即位之初,上书者皆言“人主必须威权独运,不得委任群下……”惟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朕从其语,天下大宁。
是“威权独运”以用人,还是“布德施惠”以用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用人思想,必然造成不同的君臣关系、上下关系,并且最终造成不同的人脉关系和政治局面,这已为历史所反复证明。事实上,用人从来都离不开权力驱动,包括诏敕令使以及与之相应的利禄赏罚,但又从来不是单纯的权力驱动。用人者与被用者除权力关系之外,还有彼此之间的情谊、亲和关系,如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爱戴关系的维系。唐太宗接受魏征的建议,在用人时除了牢牢掌握权力驱动之外,还大力培植与臣下的亲和关系,实现了同时运转权力驱动与情谊驱动这两个动因去驾驭人才的目的,真正做到了他自己所说的“为人君者,驱驾英才,推赤心待士”。
蕃将左领军何力被敕勒族酋长劫持时,他拔出佩刀大呼:“岂有大唐烈士而受屈虏廷!”即割左耳以自誓。唐太宗得知即命使者持节去敕勒部交涉,愿以自己的女儿新兴公主嫁给其酋长为条件,使何力安全得还。这许多超出普通君臣关系的情感维系都大大加强了用人力度,巩固了唐太宗的统治。
四、赏罚分明
赏罚乃统军御众之柄。《贞观政要·卷三·封建篇》记载,唐太宗说:“国家大事,唯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赏罚绝不能以亲疏、贵贱、喜怒、好恶而定轻重。只有赏罚有因,轻重适度,才能真正做到“劝善而惩恶”。他的堂叔李神通,既是开国元勋,又是他的救命恩人。封官定爵时,李神通不甘人后,李世民当即指出,叔父首倡举兵反隋有功,救我之命终身难忘,但后来窦建德吞并山东,你曾全军覆没;刘黑达卷土重来,你又望风而逃。我不能因为你是皇亲国戚就滥行赏赐。尉迟敬德虽然是曾经追随李世民征伐四方的功臣,但由于他居功自傲,因此经常受到唐太宗的训诫和惩处。公元632年,尉迟敬德因在御宴上殴打任城王李道宗,遭到唐太宗的严厉训斥。公元643年,唐太宗的外甥赵节追随太子谋反,唐太宗毫不留情地将他处死,然后到他姐姐家,哭着对姐姐说:“奖赏不避仇家,惩罚不避亲戚,这是天下最公道的,我不敢违背,所以对不起姐姐了。”像这样的例子,史书记载很多,不胜枚举。
唐太宗在用人治事时,对各级官吏始终严格考察,按照政绩来决定升降,不受谄媚,赏罚严明。为此,他还设立了专门的考功机构,制定了“四善”、“二十七最”的考功标准,以此作为监察官吏的尺度。
为了防止用人失误,李世民平时十分留心对官员的考察,特别是那些不在他身边的地方官吏,他更是经常留意的。据《新唐书·循吏传》记载,唐太宗每年亲自对中央和地方的各级主要官员进行考核。他还把全国刺吏、都督的姓名写成许许多多纸条贴在他内室的屏风上,将功绩和善恶的事例一一记在各自的名下,时常留心观看。有位大臣看到了,很不解,就对他说:“地方官员都写进了花名册,您干吗还要把他们的姓名贴起来?”唐太宗解释说:“地方官员是直接管理百姓的,关系重大。他们做了好事或坏事;我都随时记在他们的名下。这样,谁该提拔,谁该降职或罢免,我就有了根据,不会弄错了。”正由于李世民赏罚分明,心系民众,在位23年,统治集团内部基本上维持着一个坚凝和睦、邪不欺正的局面。
五、“如器用人”
唐太宗把用人比作好木匠做家具:“智慧的人取其谋略,愚笨的人取其力量,勇敢的人取其神威,怯懦的人取其谨慎,各种人物要兼而有之。良匠不放弃任何木材,明君不放弃任何人才。不要因为有一样短处就忘掉他的长处,也不要因为有毛病就掩盖他的功绩。可以取长补短,人尽其用。”公元647年,他再一次重申:“人的品德和才能很难都出类拔萃,我常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后来他又进一步总结说:“舍短取长,然后为美。”在唐太宗重用过的大臣中,房玄龄能尽心竭虑,总是争取把各种事情都安排稳妥、恰当。他明达吏事,富有文采,审定法令,意在宽平,对人不求全责备。杜如晦则聪明练达,剖断如流,与房玄龄共掌朝政,机构设置、典章文物,都是他俩制定,史称“房谋杜断”。他俩一个多谋,一个善断,堪为贞观名相。但这两人的短处是不善于理狱和处理琐碎事务。唐太宗充分发挥了他们的长处,贞观三年(629年)分别被提拔为尚书省左右仆射,从而造就了一代贤相。唐太宗还对群臣说:“我一见到有才能的人就敬佩他,一见到没才能的人就怜悯他,贤能和不肖都各得其所。”正因为唐太宗对大臣总能用其所长而避其所短,所以贞观一代群英荟萃、人才济济。有的学富五车,有的深谋远虑,有的英勇善战,有的刚正不阿,有的办事干练,有的沉稳慎重,有的热情洋溢,四方辐辏,八面来风,形成了一个卓有成效的政治集团。难怪他曾感叹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六、重教育人
唐太宗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德行、才识非学习不成,并采取了各种有力措施大力发展学校教育,积极培养人才。一是致力于建立、完备学校教育制度,确立了中央、州、县三级官学制。国子监为全国最高学府,下属六种学校,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前三种学校分别接纳三品、五品、七品以上的官员子弟入学;后三种招收的则是品以下的官吏和一般地主子弟。学员名额共2210人。其中,国子监是培养人才最为集中的机构,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府。二是十分重视教师的选拔,面向全国招聘教师,充实国子监教师队伍。三是强调教材统一,命令经学大师孔颖达等编撰《五经正义》,作为国学教材。四是尽量满足庶族地主子弟学习的要求,扩大各类学校招生名额。五是积极接收异国的留学生,努力扩大汉文化的影响。唐太宗多次亲临国子监,参加“释奠”仪式,听讲经义,表示对学校教育的关怀。学校教育的发展,为朝廷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