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建筑施工项目全过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建筑工程的基本运行状况和各类施工影响因素,探究对应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保障企业和相关单位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全过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工作对建筑工程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导致需要返工来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这就增加了建筑施工的成本支出,拖慢了施工进度,影响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必须及时对其进行改进。
1.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状况简介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至关重要,为保障建筑质量、降低企业的建设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对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相应的投标制度和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施工质量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受到传统建筑施工方式的影响,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施工监理机制和施工现场安全宣传等工作缺失,导致施工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不同类型的事故,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也不利于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加强对该类问题的重视,合理采取恰当的质量监控措施,完善施工现场监理制度,才能保障建筑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合理开展。
2.影响建筑施工的具体因素
2.1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是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提高建筑施工的经济效益。为此,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开展过程中管理因素的重视。通过适当调整招标条件,选择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施工团队开展各项施工建设,同时还应当在施工开展之前对施工队伍等进行培训,使其对建筑的要求和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形成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专业施工技术等开展建筑施工工作,同时辅之以必要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可以有效避免施工阶段出现不同类型的施工问题,保障建筑施工合理开展。监理人员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实际监督工作的重视,结合施工队伍的施工现状开展各项施工监督工作,不放过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小细节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时及时督促施工人员进行调整改进,避免出现问题夸大化以及隐蔽工程等现象,同时应当及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可以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2材料设备因素
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就必须加强对其应用的各项材料设备的重视,劣质材料设备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也会导致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支出增大还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建设建筑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材料设备采购工作的重视,结合企业的采购部门建设要求,综合建筑工程对材料设备的要求等开展采购小组规范化建设工作,保证采购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符合建筑工程材料设备采购工作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市场上的材料设备价格和质量等进行比较,选择性价比相对较高的材料设备进行后续的采购工作。同时,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要加强材料设备准入制度建设的重视,通过对对材料设备运输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设置必要的准入门槛等对材料设备进行检验。当材料设备的质量经检验符合建筑工程要求之后才允许其进入施工场地,将其放到指定位置,避免因为存储不当等影响材料设备的整体性能。施工前也要对材料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检查无误后再进行具体的建筑工程操作,可以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满足建筑施工的各项要求,推动建筑工程施工以合理方式开展。
2.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建筑工程合理开展的重要因素,主要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类,就自然因素而言,建筑工程周边的地质、水文以及受到季节等方面的影响可能出现的恶劣灾害天气和自然灾害等都可能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另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开展过程中也应当考虑社会环境可能对建筑施工造成的影响,通过检查建筑工程施工周边的水文和电网管道的具体位置,在此基础上合理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同时还要考虑交通运输等可能对建筑施工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来开展后续的各项建设工作,可以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3.建筑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3.1建筑施工准备阶段
建筑工程施工开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前期准备工作的控制,在明确建筑工程的施工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建筑施工开展过程中需要的人员、物资和施工要求等开展各项工作,制定恰当的施工方案和应急处理机制,保障建筑施工各项工作以合理开展。首先,相关单位应当对建筑工程的整体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合理开展地质和水文勘测活动,了解建筑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同时还应当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考虑的社会环境因素开展调查,明确具体的水网和电网管道的位置以及建筑工程周边的道路运输状况,制定合理的材料运输措施,及时将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各类材料等准备到位。通过制定周边环境基本状况表,将各类影响因素和其它相关因素等表示出来,推动后续各项工作以更为合理的方式开展。如图1建筑工程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
图 1 建筑工程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
其次,为了保障材料设备的性能不受影响,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在该施工阶段的生活居住环境,相关单位应当及时对该类区域的具体位置进行合理划分,同时设置必要的防潮措施,安排对应的垃圾处理区域,营造良好的建筑工程存储环境和生活环境,保证建筑材料设备的整体性能,保障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为了避免在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问题,施工开展之前就应当及时将各类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同时还应当对建筑工程相关施工单位等开展入场前培训,使其了解建筑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以及对应的应对措施,帮助更好的了解建筑工程的整体状况,推动后续施工工作以合理方式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准备阶段应当对各项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整,综合不同环节的施工建设要求来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保障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3.2建筑施工开展阶段
建筑施工阶段,第一要加强对该阶段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的重视,通过对现有的施工条件和施工要求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优化档案建设工作,及时将不同施工环节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及问题处理方案记录到该类档案中,当后续施工过程中遇到该类问题时,相关人员即可按照系统中的解决措施等对问题进行处理,同时还可以及时将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记录到档案中,可以有效保障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效率。第二,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隐藏问题影响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等现象,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分部工程的重视。通过对分部工程的建设施工情况等进行检查,结合可能出现的隐蔽性工程问题等开展排查工作,及时找到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隐藏问题并推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推动后续各项施工以合理方式开展。当问题处理之后,为了保证问题确实得到解决,还要及时开展二次核查工作,当发现工程仍然存在问题时,应当及时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不能因为侥幸心理等放过该类问题,可以有效保障分部工程的整体质量。最后,除了要合理开展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工作之外,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等还要认识到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之间的关系。只有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施工过程中才不会出现返工等问题,可以有效节约建筑施工成本。另一方面,只有合理开展施工成本和质量控制工作,将两类内容综合起来,才能制定更为切实可行的计划和责任归属制度,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3.3建筑施工项目竣工阶段
建筑施工项目竣工之后,为了应对竣工检查,同时规避不必要的建筑施工问题,一般会要求施工队伍对建筑工程进行必要的养护,通过合理开展混凝土养护和管网养护等工作,可以有效保障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使得在竣工验收和项目移交阶段,建筑工程的建设效果仍不会发生变化。同时,为了避免人为因素以及周边环境因素等对建筑施工项目造成影响,竣工后还应当设置必要的项目管控措施,及时安排任务完成的施工人员退出施工现场,在此基础上,综合周边环境变化等对建筑工程进行养护,避免建筑中的混凝土出现开裂等问题,为建筑施工项目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
4.小结
建筑施工项目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工作涉及多个环节,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等必须加强对其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合理开展施工管理和安全控制等各项工作,保障建筑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庆忠,揭河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5(09)
[2]苏源远,柴龙彪.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41)
论文作者:王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因素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