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实验能力的结构及其训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学实验论文,能力论文,结构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化学实验能力是指运用化学实验(包括实验探究活动、实验方法论、实验事实和实验史实等)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能力的结构通常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二是学生进行实验时的思维活动,三是学生综合运用实验解决问题时的方式、方法。化学实验能力的结构可以用图1表示:
根据上述化学实验能力结构,中学化学中训练学生实验能力主要应从操作技能训练、思维训练和综合实验方法训练几个方面着手:
一、操作技能训练既要突出规范性又要注意灵活性
操作技能是化学实验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重在熟练、贵在规范。训练学生的规范性操作,一要严格,二要多让学生动手,三要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要领。例如,过滤操作常用“一点二低三靠”进行概括,学生较易接受。
除了正面强调规范操作处,还可以对通过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以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如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会引起爆炸;加热进行气体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时,若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导管会引起水流倒吸,等等。
规范性训练并不只是要学生“照方抓药”,应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操作技巧,合理组织和改进实验操作顺序和方法,提高实验效率。在一些实验中,经常发现学生缺乏灵活掌握时间、熟练组合各种操作、全面观察实验的能力。例如,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实验,在天平使用、溶液倾倒操作过程中,有些学生虽然没有明显不规范的操作,但给人的感觉却不够流畅,整个操作的有序性、条理性不强。
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要从基本动作开始,以仪器抓握的规范性,操作动作的灵活性为起点,通过反复操练,使学生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在此基础上,要培养学生的知觉能力,即准确地感知实验现象,通过嗅觉、听觉、触觉等辨别真伪现象,精确地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在各个年级段起始,要对学生进行专题操作训练,在接触新仪器时要有一段时间进行“试操作”训练,在演示和学生实验时要指导学生科学地观察实验现象。这些都是操作训练的具体方式。
二、实验中的思维能力训练既要突出逻辑性又要注意辩证性
化学实验中的思维能力是实验能力的重要内容。反过来说,实验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化学实验教学中缺乏严格的思维训练,不可能实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标;离开了思维训练,实验成了简单的机械操作,背离了科学实验的轨道;忽视实验思维训练,学生对兴趣盎然的实验也会失去兴趣,难以真正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化学实验中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以从下列几方面着手:
(1)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分析实验原理的习惯
实验原理主要包括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学生每做一个实验,应全面了解实验原理。由反应原理,理解实验中发生的种种变化,寻找理论根据,认识定量关系,掌握反应条件;由装置原理,分析选择仪器的依据,仪器连接和组合的要领;由操作原理,研究各项操作活动的理由和选择操作方法的依据、预测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实验,侧重某个方面展开思维训练,从典型实验着手,从感性认识开始,逐步上升到理论思维的高度。
(2)挖掘实验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的因素
教材的实验一般采用操作步骤介绍性的叙述,实验所验证的结果,通常又是唯一的,思维训练的内容较为平淡,难以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挖掘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中有讨论价值的内容,在不引起学生思维混乱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从原理出发,按照逻辑思维模式,理解有关细节。例如,HCI 实验室制法,至少有下列几个问题可以讨论:
三、综合实验能力训练既要突出典型性又要注意创造性
综合实验能力是化学实验能力的最高层次,其知识基础是化学实验操作知识、化学实验事实、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及实验方法初步知识,其技能基础为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技能。综合实验能力一般在解决化学实验问题中形成。图示如下:
训练学生综合实验能力,要从典型的实验装置着手,通常可以采用下列方式:
1.变异。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将实验装置或操作方法作一些改进,使操作更加简便、现象更加明显、解决的问题更加广泛。例如,钠与水反应,可在教材基础上作如下改进:将盛有水的培养皿放在视频转换仪上,在培养皿中滴入几滴酚酞,再加入一小块钠,在屏幕上可明显看到钠浮在水面上迅速运动、变成小球及酚酞变红等现象,更便于学生观察钠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及推测反应主要产物。通过类似的变异操作,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2.拓展。一种装置、一种实验方式往往有多种应用,在学生熟练掌握基本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将装置、原理、操作方式加以拓展,训练学生灵活进行实验的能力。例如,从实验原理上讲,图2 装置至少有下列一些用途:
(1)作气体干燥装置。A口为气体导入口,B口为气体导出口, 广口瓶内盛浓硫酸。
(2)用作洗气体装置。A口为气体导入口,B口为气体导出口, 广口瓶内盛水(溶液)。
(3)用作气体排水测体积。B口为气体导入口,A 口用导管连接伸入量筒,广口瓶内盛满水。
(4)用作储气瓶。A口接自来水,广口瓶内盛不溶于水的气体, B口则排出相应的气体。
(5)用作气体的收集装置。A口导入需收集的气体,B 口接余气吸收装置。
通过拓展,概括和推广相应的化学原理和实验方法,使学生掌握的实验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最后要指出的是,由于实验能力结构的三种构成要素层次性较为明显,在培养实验能力时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步深化实验知识,逐渐增加实验技能训练力度,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理论和实验操作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标签:化学实验论文;